晶莹剔透的元代珐琅器

在我国宋元以来的史料中,大食属波斯之别称。《宋史·外国列传》:“大食国,本波斯之别种……市肆多金银、绫锦,工匠技术咸精其能。”

元人吴渊颖诗《詠大食窑瓶》:“西南有大食,国自波斯传,兹人最解宝,厥土善陶埏……。”

史料记载表明,“大食”是宋元时期我国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的称谓,并与之来往甚密。大约在12世纪前后,东罗马帝国先后流行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和凿胎珐琅工艺传入西亚地区,并盛极一时。

如斯布鲁克·裴狄南德拉姆美术馆收藏的“铜胎掐丝珐琅盘”,以红、黄、蓝、白、绿色珐琅釉,描绘亚历山大大帝驾驭天马升天的故事。

从作品上的铭文可知,该作品是12世纪前半叶两河流域东北地区的阿米德地方制造的,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掐丝珐琅制品,也是研究“大食窑器皿”历史渊源的重要佐证。

13世纪,蒙古军队远征,横跨欧亚大陆。进攻大食国,每每攻下一城,往往保住工匠。成吉思汗重视工匠,并广设工场来发展手工业。

元朝统一全国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阿拉伯地区流行的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在这种形势下,烧造“大食窑器”的阿拉伯工匠,也就随之来到我国。他们带来了烧造珐琅的技术和主要原料,在内府中协助我国工匠烧造了晶莹剔透的铜胎珐琅制品。

这些珐琅制品的造型和图案风格,多按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制造,同时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阿拉伯风格。以元明之际流行的缠枝莲纹为例,珐琅之上的缠枝莲纹,枝叶肥厚,展卷自由流畅,并衬托着小的花苞。这种风格近似波斯艺术之特点。

这时,主要以生产錾胎珐琅和锤胎珐琅为主。

錾是一种金属装饰工艺,多用于金器和银器的装饰。将这种工艺用于珐琅制作,更丰富了珐琅器的装饰。錾胎珐琅是在金属胎上按图案设计要求描绘纹样轮廓线,然后运用雕錾技术在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这样使纹样轮廓凸起。再在地子上点蓝焙烧,经过磨光镀金而成。錾胎珐琅的特点是使主题纹饰更加突出。

锤也是金属装饰方法,是从背面锤出起线、纹饰、图案,然后将凸出部分施珐琅釉料,下凹部分镀金。锤胎珐琅的特点是用珐琅釉料的颜色突出主题纹饰。

元朝典型的珐琅蓝色花瓶,整体造型很是规整,色调也并不显鲜艳,很是典雅,还有些许保留着蒙古族牧民特有生活用品的气息。

如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高36.8厘米,口径10.7厘米,足径12.9厘米,瓶通体以蓝釉为地,饰掐丝花卉纹。颈部为绿釉蕉叶茶花纹,颈下凸起莲瓣一周。此瓶珐琅釉色丰富,透明度强,尤其是晶莹的绿釉宛如翠玉。

细观瓶体,花卉纹结构颇显异常,颈下部加套凸起的一周莲瓣纹装饰,其釉色同整体晶莹亮泽的釉料有别,颈部两侧嵌饰的镀金飞龙双耳既可遮掩拼接的痕迹,又使整器光辉夺目。

据历史记载,蒙古人合赞在元成宗时期册封为伊儿汗国中统治波斯一带的呼罗珊汗,合赞除精通其蒙古母语之外,也略悉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国、富浪等国语文。凡百工技艺,皆亲手为之,制品尤较工匠为佳,又习知化学及一切较难艺术,如制作珐琅、解化滑石、熔解水晶及凝缩、升华之术。

在此不但可知,珐琅工艺在13世纪后期仍然属“较难之艺术”,同时由高居可汗之尊的合赞也研习珐琅制作技艺的事实,凸显此项技艺已获重视。

当时的掐丝珐琅器可能尽为皇家服务的,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成熟,故生产规模并不大,产品并不多。从仅存的几件元代掐丝珐琅器来看,我国工匠在学习、掌握烧造珐琅技术后,为符合当时的审美趣味,生产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制品,但装饰品方式仍保留着一些阿拉伯的艺术韵味。

掐丝珐琅顾名思义,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而关于珐琅器的取名,最初则被叫做“奇宝烧”,这里还有一个传说:

在元朝初年,当时北京城里已经建了皇宫。突然有一天夜里,皇宫里起了一场大火,把摆满奇珍异宝的金銮殿都给烧成了一片灰烬。

于是龙威震怒,宫女、太监们就成了皇帝的撒气筒,有的挨棍棒,有的进牢门。过来好久,皇上才撒够了气儿,就吆喝来一帮宫女、太监,给他从灰烬中过筛过箩地清点大火余烬中的宝贝。他站在旁边亲自监督。

忽然,有个太监捧来了一只很特别的瓶子,接着又一个太监捧来一个小罐儿。皇上一见到这两样东西,紧锁的双眉一下子舒展开了。咦!这是什么宝贝?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呀!

皇帝询问了左右近身的几个侍臣,也都连连摇头。只见这瓶子和小罐儿,色彩斑斓,品莹闪耀。皇上爱不释手,当即传下一道圣旨,调集京城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成这样的甁与罐,如若不然,决不轻饶。

皇上的圣旨一下,这下子可忙坏京城里九九八十一家手工艺作坊的工匠们了。大伙儿围着两件奇宝翻来转去看了半天,只见这瓶罐上是用金银作胎,胎外裹着一层瓷釉,瓷釉间又有金丝缠绕。这样精美的宝贝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呀?!大伙儿揣摸来揣摸去,怎么也揣摸不出个所以然来。

满京城里边的工匠们可真犯难了,只好各自盘算各自的主意,有的用铜或铁揻成圆圈,抠胎型;有的在胎型上一圈又一圈地绕金银丝;可是甭管怎么鼓捣,那胎型和金银丝就是不能粘连在一起。至于那绚丽的彩釉是怎么烧结的,更是摸不出个门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急得大伙浑身出汗,眼冒金星,心里憋闷透了。

一天,正当有位老工匠双眉紧锁,对着瓶罐冥思苦想,两眼紧盯着瓶罐琢磨时,看着看着,忽然,那瓶罐放射出五彩的光环,旋转起来,越旋转越快。

猛然间,光环中现出一个头戴珠翠、身披彩衫、脚踏祥云的美丽仙女。她抑扬顿挫地说道:“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急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老工匠听了那仙女的话,一时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想问问,却张不开口,说不出声来。眼看着那仙女一闪身就溶进光环中不见了。

老工匠心急如焚,迈腿就追,只听见“哗啦”一声,把身边的瓶罐撞倒,把他吓出一身冷汗,睁开朦胧的双眼,原来刚才做了一个梦。

这梦做得可真蹊跷,他赶忙把身边的几个工匠喊来,把梦中遇到的事讲给大伙听。大伙儿听了都觉得挺奇怪,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这个说:“那头两句说的,是夸这瓶罐好呗!可后几句是什么意思呀?”

一个机灵的小伙子抢着说:“仙女说的‘不得白急花不开’,这话很明显,是让咱们得有‘白急’,这‘白急’是什么呀?”

一听这话,老工匠恍然大悟:“噢,是不是指中草药‘白芨’呀!”

“对,准是。您想,白芨用水一泡,跟粘胶似的,过去,我们就用它来粘东西。咱们干吗不用它来粘接胎上的金丝?不妨试试看。”

另一老工匠说:“还有‘不经八卦蝶难来’,这又是怎么个意思呢?”

“这句的意思是不是说,那宝瓶上的五颜六色釉彩,如彩蝶纷飞,”一个中年工匠若有所思地说,“莫不是像李老君用八卦炉炼仙丹的办法炼出彩釉,再烧结到金丝上的呀!”

“哎呀!那梦中仙女,别不是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显灵指点咱们,叫咱们搭起八卦炉熔炼石头。”

又是那个机灵的青年工匠抢着说。“嗯、嗯,是有点儿意思。”

老工匠手捋着胡须,连连点头,“你们想啊,皇宫那把大火,不就是把金銮宝殿里收藏的各种宝石金银都烧熔在一起的吗?这珍奇的宝贝瓶罐兴许就是这么烧出来的呢!”

“还有,那水浸石磨,不用说就是嘱咐咱们烧结之后,还得像琢玉一样,把那瓶罐经过磨砺才会大放光彩呀!”

就这样,工匠们紧张地搭起了八卦炉,捡来石头和金银铜铁锡的粉末放进去。经过七七四十九个时辰的冶炼,果真熔炼出来了晶莹的七彩釉色。那白芨把丝和胎牢牢地粘接在一起。宝瓶终于制作出来了!

从这以后,凭着工匠们的心灵巧手,北京开始有了前所未见的珐琅彩釉金银丝瓶。但是,在那时候,不管制作多少,全归皇宫所有,所以人们就管它叫“宫廷艺术”。因为这种珍品是皇宫里一场大火烧出来的,有些人就管它叫做“奇宝烧”。

“奇宝烧”其实是“七宝烧”工艺的谐传。七宝烧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以金属为胎,外表施以石英为主体的各色釉料,再经烧制而成。七宝烧胎体轻薄,珐琅釉料细腻,光泽清亮,颜色艳丽,是珐琅器工艺种类中优秀的品种。

从造型上看,元代珐琅器的造型风格与同时代瓷器造型风格相同。如元代掐丝珐琅凤耳三环尊,器身中间的主体部分为元代掐丝珐琅罐,器物的口、颈、耳、环、足均为后配。

这种组配现象,在元、明两代器物上表现较多。尤其是元代器物,各部位原配的器物较少,基本上都出于后代风俗的要求而装配上其他零件。

如掐丝珐琅凤耳三环尊,高71厘米,口径36.3厘米,底径23.1厘米,尊为后改器,由颈、腹、足三部分组成,颈两侧有掐丝珐琅镀金双兽耳,肩部凸起三兽首衔珐琅环,下承三铜镀金翼兽足。

此尊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珐琅花卉纹。腹部依次以紫、白、黄、红、白、黄色6朵缠枝莲大花构成主题图案,颈、口沿与肩部分饰缠枝莲和垂云纹,颈下与足上部均饰葡萄纹和蕉叶纹各一周。圈足内正中凸起镀金双龙,环抱阳文“大明景泰年制”楷书三行款为后世补刻。

此尊腹部、颈部及底足处釉色明显不同。腹部釉色鲜艳明快,尤其是墨绿色及紫色晶莹亮泽,为明以后各朝所不见。而颈及足部的釉色灰暗干涩,且装饰图案的风格也与腹部不同。由此可断定,此尊是在元代珐琅罐的基础上后配颈、耳、环、足等改制而成,底款亦为后刻。

元代珐琅器在制作工艺上是单线掐丝,即只以一条铜线表现图案的轮廓,不像以后的双线掐丝。

元代珐琅器器形端庄大方,构图舒朗流畅,釉色明艳温润,具有宝石般的半透明光泽。唯原配珐琅器较少,大部分被后人改装过,存量稀少,弥足珍贵。

在纹饰题材的表现上,元代器物具有当时的时代风格特点。如缠枝莲的图案、花卉的叶子、花蕊、扁菊花、器物主体肩部的垂云装饰等,都与元代瓷器上的绘画风格相一致。

在有的颜色上,元代珐琅器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如紫色和墨绿色是透明色,这是由于原料进口的缘故。这两种颜色在清代的珐琅器上是不透明的,正是这一点,明显地显示出同一器物上各部位的不同制作年代。

元代的黄色为杏黄色,红色像鸡血一样浓艳,白色纯净鲜明洁白,蓝色湛蓝,器物中还使用了藕荷色,这种颜色在以后不再使用。

珐琅器的颜色特征与当时使用的釉料有关,元代珐琅器与后世珐琅器相比差别较大,据此鉴别组合器各部位的年代也比较明朗。

另外,元代珐琅器的花丝比较粗,是因为掐丝用的铜片厚;釉面出现较多的孔洞,是工艺制作上填料不实造成的缺陷,也成为鉴别元代掐丝珐琅的要点。

同时,元代珐琅器与元代瓷器一样,不写款识。

如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掐丝珐琅花果纹盘的釉色,就具有明显的元代珐琅的特征。

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为两只一对,均口径13.5厘米,底径7厘米,高:11厘米。此对碗,造型古朴,色浆自然。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磨光、镀金每道工序皆制作得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元代掐丝珐琅器的图案装饰多以盛开的缠枝莲为主题纹饰,其特点是缠枝莲花朵舒展饱满,枝叶肥厚,并衬以小花苞。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

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绿、绛黄等几种颜色更为耀眼夺目,似用进口珐琅釉料烧造。

如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通高28.4厘米,口径17.1厘米。炉为圆形,双冲耳,鼓腹,三圆柱形足,造型似青铜鼎,朴实庄重,炉内置铜镀金胆。

炉腹上部以一道镀金弦纹线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部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纹12朵;线下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纹6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此炉是元代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

因为元后明代时期对掐丝珐琅非常的受推崇,所以也经常会将元代的景泰蓝作品进行修整。

如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制作于元朝,炉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炉为铜胎,圆形,并且是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

炉颈部是施加的浅蓝釉地,并装饰有黄、白、红、紫四个颜色的菊花共有12朵。腹部宝蓝釉地,装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这件元代掐丝珐琅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而景泰蓝铜胆、象耳和圈足为后配。

[旁注]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奠基者,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最大功绩就是统一蒙古草原,为蒙古民族的生存与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206年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元朝建立后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

缠枝莲纹 又称为串枝莲,穿枝莲,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植物纹样。缠枝莲以莲花为主体,以蔓草缠绕成图案。缠枝莲纹广泛应用在建筑、纺织、石雕、木雕、珐琅器、瓷器上。

莲瓣纹 莲花为我国传统花卉,古名芙渠或芙蓉,从春秋战国时就曾用作饰纹。自佛教传入我国,便以莲花作为佛教标志,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莲花因此在佛教艺术中成了主要装饰题材,在石刻、陶瓷、珐琅器和彩绘上到处可见。

老君 我国道教对老子的神化称呼,又称“太上老君”。多种道教经典对老子有各种神化说法,大致说老子以“道”为身,无形无名,生于天地之先,住于太清仙境,长存不灭,常分身化形降生人间,为历代帝王之师,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大成子,祝融时为广成子。

蕉叶纹 古代瓷器、青铜器常见纹饰,以芭蕉叶组成带状纹饰,特指以蕉叶图样作二方连续展开形成的装饰性图案。芭蕉直立高大,体态粗犷潇洒,但蕉叶却碧翠似绢,玲珑入画,兼有北人之粗豪和南人之精细,芭蕉冬死又复生,一年一枯荣,有的民族把它看成起死回生的象征。

水晶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贵重矿石,宝石的一种。水晶文化历史悠久,古人曾赋予它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我国最古老的称法叫水玉,意谓似水之玉,又说是“千年之冰所化”。

[阅读链接]

我国金属胎起线珐琅工艺制品,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金属铸造和焊接技术、金属丝的切削和镶嵌技术,以及琉璃釉的烧造技术等方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成就辉煌,所以,当金属胎起线珐琅烧造技术传入之后,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其制造方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我国传统的哲理,几乎可以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元代的珐琅制品由于采用了阿拉伯的釉料,才呈现出特殊的光泽。

正是由于这些诸多有利的因素,才使得金属胎起线珐琅工艺迅速完成了民族化的过程,成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工艺美术门类之一,放射出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