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源流——唐元时期

唐朝时期就有了珐琅,源于西城地名拂菻而有珐琅之名,珐琅器的制作,最早是从阿拉伯传入我国的。其实名为珐琅器,实际上是珐琅彩的各种胎器,如金、银、瓷及玻璃等。

元朝统一全国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许多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来到我国,此时,阿拉伯地区流行的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也成为元蒙贵族的重要需求。

唐朝首开珐琅工艺启蒙

珐琅器的制作,最早是从阿拉伯传入我国的。珐琅器的制作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过程。

珐琅釉料的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瓷土等,以纯碱、硼砂为助溶剂,用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为乳化剂,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熔融、冷却后,再经过细磨制成珐琅粉。珐琅属硅酸盐类物质,烧结温度在800至1000度。

其实“珐琅”两字,源自外来语“佛郎”,也就是“拂菻”,拂菻是隋唐时西域大秦国的名称。在古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有一种搪瓷嵌釉,称之为拂菻嵌,后简化为拂菻。

由此推断,说明隋唐时就有珐琅了。事实也是这样,当时古罗马掐丝珐琅工艺多半用于十字架、圣体盒、圣餐杯等宗教礼器上的小型皇室徽识,也有被基督教圣徒以及个人用作装饰品。

这些器物由传教士和阿拉伯商人传入我国,被称为“佛菻嵌”,也有按波斯文称为“大食窑”。明代《格古要论》提到的“大食窑、鬼国窑、佛郎嵌”,就是指唐代的掐丝珐琅。

其实,掐丝和珐琅工艺在我国出现得很早,掐丝工艺战国已有,汉代墓中有一件工艺精湛的圆雕、镶嵌、拉丝、缀珠为一体的饰品“累丝镶嵌金羊”,在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广州郊区东汉前期墓,以及魏晋南北朝墓葬,都发现有掐丝缀珠的饰件。因此,掐丝缀珠工艺非常古老,流传已久。

至于珐琅工艺,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剑柄上已嵌有珐琅釉料,满城汉墓中的铜壶上也饰有珐琅。

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珐琅工艺一直未形成规模,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繁荣,丝绸之路的畅通,吸收了西域古国粟特、萨珊金银细作工艺,使金银器发展积累的巨大能量得以爆发。

日本正仓院有一件我国唐代的铜镜,镜背饰有各色珐琅银片金丝花瓣,称为银胎金掐丝珐琅镜。该镜正面光素闪亮,背面隐起六出莲瓣花纹。

莲瓣由外及里,大小三层,中心处凸起花蕊式圆纽。花瓣周边轮廓线采取掐丝起线的方法,并以金丝掐成花瓣筋脉,内填黄、绿、紫三种色釉。釉面光亮,略显凝滞,似未作抛光处理。呈色较浓重,只是颜色不甚纯正,颇似唐三彩陶器上的低温铅釉效果。

不过,这件银胎掐丝珐琅镜那纯是烧瓷术与我国掐焊丝艺术品相结合,以低温釉料代替了镶嵌宝石之类,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艺术品。

银胎金掐丝珐琅镜因为是银胎,不需要大面积施釉覆盖美化,又因为是极规格的金掐丝,不用打磨,也不能打磨,更谈不上鎏、镀金;既然称为镜,那必然又经过一次窑的焙烧,保留了釉质烧后的天然光亮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件银胎金掐丝珐琅镜确是一件稀世珍贵的艺术品,但它还不能说就是掐丝珐琅艺术品,而是“嵌丝描绘珐琅”或叫“银胎金丝画珐琅”以及“有丝珐琅”。

这种“嵌丝描绘珐琅”尤其更不能与“原始烧瓷时期”的“嵌丝外镶珐琅”或外镶珐琅等同视之,它们之间是有根本区别的。鉴于此,说我国掐丝珐琅“启蒙”于唐代较为确切。

另外,还有著名的唐代鎏金立马,这件立马的表层鎏金,颜色偏黄。马的高度和长度均为45厘米,宽18厘米。

立马体壮膘肥,雄健非常,马头右偏,马勒紧扣,额扬金络,双目圆睁,凝视下方,神态十分安详;额毛分梳耳后,颈鬃柔顺右披,另有一缕鬃毛左拂,驯顺中透出几分飘洒;四腿挺立,短尾上翘。马鞍垂锦,马鞯雕彩,加上马身四围繁缛的掐丝缀珠与珐琅点饰,整体金光闪烁,富丽华美。

可以说,工匠高超的捶揲塑物能力,成功地展示出轩昂的唐代汗血马形象,令人叹赏。但真正夺人眼球的,是其掐丝缀珠工艺及其珐琅烧蓝工艺。因前者工艺精致无比,而后者工艺为唐代所罕见。

缀珠工艺,应是金银器点缀、铺地的一种辅助工艺,同时也是唐代纹饰满地装的一个主要手段。它与捶揲、錾刻、掐丝工艺的组合,营造出对比强烈、富有变化又和谐适中的唐器装饰的典型效果。

缀珠工艺的关键是要制作出极为细小浑圆的金珠,立马纹饰一平方厘米内有金珠625颗,可见金珠之小,制作难度之大。

金珠的制作只是第一步,在这些金珠制成以后,古代工匠才可以开始对器物点缀、铺地等装饰工艺。从实物情况看,金珠的满地装,密集地铺满在纹饰周围,再撒上硼砂掺铜而成的焊药加热焊牢。

这种从炸珠到缀焊金珠的复杂工艺流程,一直是个谜,但工艺所达到的精细华丽、美轮美奂的效果,却使每个见到器物的人赞叹不已。

因为金珠密集的衬托,粒粒金光闪烁,完全改变了以往传统铺地的形式,变平面为立体,变单调为丰富,变简易为精致,变平常为华丽,充满了新意奇致和异域风采,一下子把器物推向富贵华丽的极致,显得流光溢彩,璀璨耀目。这种无与伦比的装饰效果,更是象征了一种财富和地位。

珐琅工艺也称烧蓝,从这件立马的实物,就可确定后世的景泰蓝珐琅工艺源于唐代。应该说,珐琅烧蓝工艺同缀珠工艺一样,它是为金银器点缀、装饰、增加色彩的辅助性工艺。

珐琅是用玻璃粉、硼砂、石英等加铅、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釉状物,涂在金属器物的表面,可以起到防锈和装饰作用。

唐代以后,珐琅烧蓝工艺分别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应用于饰品方面,成为后来以“银蓝釉”为主的烧蓝工艺。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在铜、银胎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瓷胎,制作工艺既利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也结合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创造了一种以蓝为主的风格,最终形成闻名于世的“景泰蓝”珐琅彩工艺。

从这件立马的工艺角度看,唐代的珐琅蓝釉工艺相对要原始一点,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色釉虽然也有大蓝、大黄、深绿以及复色的绛紫,但紧密度不够,表面都出现气孔和开片。

二是工序不同,后世成熟的珐琅工艺要经过清洗、烘干,在纹饰上敷点釉料,将胎体一起入炉烧制、打磨、抛光等工序。

其工艺十分繁复,首先将石英、长石等原料,加入纯碱、硼砂等溶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乳浊剂,再加入金属氧化物等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成珐琅浆。

涂敷于金属制品表面填满,拿到炉中烘烧,使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冷却后成为固着胎体的绚丽色釉。为使色釉与掐丝的高度一样平,需反复四五次这样的填色和烧结。

而从实物来分析,唐代的珐琅烧蓝工艺相对简单,工序只有清洗、烘干、在胎体上直接敷点熔融好的珐琅色釉。因此,珐琅会出现在掐丝纹饰内敷点不全、釉面高低不平的现象。

这说明珐琅工艺在唐代尚处在成长阶段,它的复色釉料不匀,造成同一釉面上出现颜色深浅的不同和色度的变化,但也由此显得釉色更丰富、更自然,增添了一种原始美。故而这件立马,已为人们研究珐琅色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旁注]

勾践 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因为是大禹的后代,所以姓姒,名勾践,又名菼执。曾败于吴,屈服求和。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做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勾践发愤图强,终使越国成强国。

唐三彩 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它吸取了我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景泰 明朝第七位皇帝代宗朱祁钰的年号。朱祁钰为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朱祁钰继位,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即位后整顿吏制,使吏治为之一新。

[阅读链接]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