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固的“地下长城”

志愿军和人民军在 1951 年夏秋防御作战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歼灭了大量的敌人,粉碎了“联合国军”的进攻,但付出的代价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阵地工事不坚固,不适应现代条件下防御作战的要求。面对具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敌人进行坚守防御作战,依靠山地有利地形和一般野战工事以及灵活的战术,虽然可以大量杀伤、消耗敌人,在一定时间内也可以守住阵地,但在敌人以优势炮兵、航空兵火力和大量坦克突击下,却很难有效地保存有生力量,保证防御的持久和稳定。

在夏季防御作战时期,志愿军士兵群众创造地构筑了防炮洞(俗称“猫耳洞”),并将相邻的防炮洞挖通发展成马蹄形的小坑道,从而出现了坑道

工事的雏形。这种工事的出现,能较好地保存有生力量,有助于保持防御的稳定性。志愿军领导人充分地肯定了群众这一创造,并立即通报全军推广。 1951 年 9 月 16 日,志愿军领导人指示各部队:“以后我重要阵地,必

须是隧道式的据点,特别是核心阵地”,工事强度要求能抵御榴弹炮的轰击。在秋季防御作战中,由于战斗频繁,作战部队不可能在全线大规模地构筑坑道工事,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秋季防御后,为了加强和巩固已占工事,志愿军和人民军便立即在全线掀起了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的热潮。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土石坚硬,作业工具、器材特别是炸药不足。更缺乏技术指导和作业经验。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各部队充分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工具不足,自设小铁匠炉, 搜集各种废弹,制造工具;炸药不足,专门成立技术小组,拆卸敌投射的未曾爆炸的炸弹、炮弹,从中取出炸药;作业技术缺乏,发动群众及时总结、交流作业经验等等,保证了工事构筑的顺利进行。

敌发现志愿军普遍构筑坑道工事以后,从 1952 年 1 月即开始有计划地以重炮和重磅炸弹进行破坏,并频繁地施放毒气。志愿军阵地上少数坑道由于厚度不够而遭致破坏,受到损失。

3 月 3 日至 4 月 9 日,一个多月的时间,敌机炸毁志愿军坑道 42 处。志

愿军伤亡 236 人;2 月 27 日至 4 月 9 日,敌向志愿军第一线阵地施放毒气 32

次,使志愿军 216 人中毒。有些坑道因地质选择不当,土质松软,春季冰雪融化,出现坍塌现象,也造成了一些人员的伤亡。

针对上述情况,志愿军司令部及时发出指示,提出了坑道工事必须达到防火、防寒。接着,4 月 26 日至 5 月 1 日又召开了军参谋长会议,总结了构筑工事的经验,统一了对构筑坑道工事的认识。会议明确指出,构筑坑道工事,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因此, 坑道工事必须有作战和生活设施,以使之更符合战术要求,成为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同时,会议还统一了坑道工事的标准,要求坑道一般厚度在 30 米以上,坑道口厚度为 10 至 15 米,每条坑道要有两个以上

出口,坑道幅员宽 1.2 米,高 1.7 米。会后,志愿军坑道工事的构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在技术要求上或在战术要求上都更加完善起来。

至 1952 年 5 月,志愿军共挖掘坑道 7789 条,长 198.7 公里,修筑掩体

75 万个,露天及掩蔽式堑壕 3420 余公里;人民军挖掘坑道 1730 条,长 88.3

公里,完成各种掩体 3 万余个、堑壕 260 余公里。经过志愿军和人民军广大

指战员的努力,到 8 月底,第一防御地带的工事得以进一步加强,第二防御地带的工事已经基本完成,第三防御地带重点地区的核心工事也已开始构筑,对东西海岸及正面地形平坦不便构筑坑道工事的重点地区开始构筑永久性工事。这时,在横贯朝鲜半岛 250 公里的整个防线上,形成了坚固的“地下长城”。这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伟大创举。这样,志愿军实行坚守防御有了比较可靠的阵地依托,标志着志愿军和人民军的阵地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能不能守的问题解决了,“办法是钻洞子。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们就进地道。有时敌人占领了上面,但下面还是我们的。等敌人进入阵地,我们就反攻,给他极大的杀伤。我们就是用这种土办法捡洋炮。敌人对我们很没有办法。”“现在是方针明确,阵地巩固, 供给有保证,每个战士都懂得要坚持到底。”

志愿军和人民军在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的同时,为了贯彻积极防御的作

战方针,为坚守既设战线,大量消耗敌人,积极开展小部队的战斗活动和狙击活动(当时也称狙击活动为冷枪冷炮活动),大量地消耗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