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练新军修长城

戚继光上任后,经常深入边塞了解边情。实地考察中,他获得许多有用信息。他深深地体会到,北方的情况与南方简直截然不同。

这里不再是海上风光、江南水乡,而是黄沙盖地、荒草丛生的塞外景色。在南方抗击的是海上入侵的倭寇;而北方要抵御强悍的蒙古骑兵。他们以游牧为生,擅长骑马射箭,动不动数万和十几万,来如风,去如云,飘忽不定。

南方是河湖密布的水网沼泽地,不利于大兵团作战;而北方多是开阔地带,利于骑兵作战。戚继光意识到情况不同了,应该创造新的战略战术。

戚继光首先想到的是建立车兵。他的好友俞大猷很有这方面的经验,岑港战役后,他被罚到大同戴罪立功,创建兵车营,并以兵车百辆,步兵和骑兵3000人,在安银堡挫败十万蒙古铁骑,一时成为车战名家。

俞大猷经常向戚继光谈起车战的好处。戚继光同样认为车战是有很多好处的,他这样写道:“敌人以数万之众,气势如山崩地裂,直取我军。如果我有车营,车上有火器,可以终日发射火器。也不用挖什么战壕,把车连起来就是一座营房,要行就行,要停就停,十分方便。”

戚继光决定先建立车营。建车营的目的还不止这些,戚继光想创建一支车兵、骑兵、步兵三军联合作战的大军。他认为今后作战,应当车、骑、兵三军配合。

车兵为正兵,战斗时可代替盔甲,抵御敌军的冲击;步兵以车为掩护,一方面出击保卫战车;骑兵平常在车营保护之下,必要时包抄突袭。

平原广阔的地方用车战,半险半易的地方用马战,山高水深的地方用步兵。骑兵靠车兵保护,车兵依靠骑兵冲锋。如果敌人忽然进攻,应先以骑兵列阵出击游击埋伏的敌人;敌人败退时,再用骑兵追击。宿营时,车就是营垒。

戚继光想把边防守军训练成这样的部队。从军营巡视回来,戚继光感到深深的失望。

蓟州守军并不少,但成分相当复杂:有外地调来的士兵,有京城来的禁军,还有当地招募的军兵。不论什么兵,都存在相同的弊病,那就是纪律松弛,战斗力不强。

巡视中,戚继光发现许多士兵连最基本的号令都不知道。有的兵见他到来,依旧我行我素,好像没有他这个长官。许多人漫无军纪,甚至聚在一块赌博。

士兵们练武,喜欢练没有用的花架子,对杀敌本领却不感兴趣。靠这样一支队伍,是很难完成防御任务的。

戚继光决定再次上疏,请求政府允许他练兵。谭纶也上书支持戚继光,关心边事的执政大臣张居正也看重戚继光,练兵的事,终于得到明政府的批准。

隆庆二年冬天,戚继光把蓟州镇的全部防区划分为数路,又设立七座车营,分别驻扎在建昌、遵化、石匣、密云、三屯、昌平等地,并配以骑兵、步兵,进行混合训练。

另一方面,戚继光派他的部下胡守仁到浙江招募鸟铳手3000人,来蓟州听用。

戚继光想趁练兵做一番事业。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原先他四处练兵事务时,驻在蓟州,而蓟州还有一个总兵,一个地方,两个统帅,办事互相牵制,戚继光感到十分别扭。后来那个总兵被调走,但他的主张却依然得不到各地的大力支持。

戚继光无法放手工作,只好对蓟州现有的兵力加以训练,另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修筑防御工事这件事上来。

戚继光不能忘记,当年“庚戌之变”蒙古骑兵就是从蓟镇古北口突破,沿潮白河直打到通州。所以他特别注重边防设施建设,亲自考察边事、地形和军情。

大同、宣府一带的长城,在翁年达、杨博时任总督时曾经修过,建起许多烽火台,较好地发挥了防御功能。

蓟州地区的长城虽也修过,但没建过墩台,修的边墙又低又薄,天长日久,大都倒了,再不能发挥阻击蒙古骑兵的功能。

于是戚继光向谭纶提出修边墙、筑墩台的建议。谭纶对戚继光深有了解,深知戚继光是有战略眼光的,他表示支持他的建设,希望他周密勘察,然后再正式上报朝廷。

有了谭纶的支持,事情就比较好办了。他亲自带领人马勘察地形,调查研究。

隆庆二年五月,戚继光把拟定修筑长城的方案上呈朝廷。他认为,加强长城防御,一方面要加高、加固、加厚原有的城墙,墙两面都设垛口,重要的地方修筑两层墙;另一方面就是在长城沿线修筑敌台,作为边军驻守和战斗的堡垒。

戚继光设想修筑的敌台,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平面有方有圆,突出城墙外,供射击。

空心敌台有大小两种,大敌台多设在险要地段,高五丈,内有三层:上层供了望和观察;中层为战斗室;下层为库房和休息室。

小敌台突出城墙外约一丈,高出城墙约一丈五尺,上层建有骑墙铺,下层比较宽敞,可供十人休息和战斗。

实心敌台,高与城墙顶平,其它与大敌台相同。敌台有很重要的作用,敌人进攻时,就举烽火报警,并登台迎战,用弓箭、鸟铳、火炮、石头等居高临下打敌人,使敌人不能靠近。

即使敌人攻破长城,敌台守军依然可以稳固防守,攻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

敌台之下,另有屯田军队和台上守军配合作战,不让敌人拆墙进犯。平时在敌台附近屯田,解决军粮问题。

蓟州防线连绵1000公里,一处出错则等于前功尽弃。戚继光建议修筑敌台3000座,整个修筑工程全部由戍守士兵承担,既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农民的徭役,又可锻炼边军吃苦耐劳的品质。

戚继光的建议得到批准,不过明政府把应修的敌台数目从3000座减到1000座。

隆庆三年春天起,戚继光调动军队,开始了艰巨的筑台、修墙工程。北方戍边士卒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突然承担繁重的修建长城的任务很不情愿。

许多人满腹牢骚,暗骂戚继光,“边墙再坚固,敌台再高大,也抵挡不住蒙古兵的进攻,何苦劳民伤财。”

戚继光听了这些议论,解释说:“过去的城墙太低太薄,敌台也是砖石小台,相互之间联络不灵,无法储备粮草器械,士兵暴露在墙上,敌人射箭,我们无处藏身。这样的城墙形同虚设,根本就不能防御蒙古兵,所以长城非修不可。”

不管戚继光怎么解释,私下议论仍然不断。甚至还有人公然反对他的命令。

在遵化县城东北几十里外的洪山口,山势险要,来往行人出入此关极为不便。

横亘在这深山老峪上的长城,多少年来也没修复过。戚继光决定加固,并责成张守备率领上千名北方士兵和一部分民工修建。

谁成想,素来以拍上欺下为本事的张守备接到这个差事后,大为不满,整日嘟噜着脸子,骂骂咧咧,怨气不止。

张守备手下的一个千总讨好地对他说:“张大人,君子不跟小人动气。那个姓戚的,刚来咋到懂得个屁!别看他过去在南方打倭寇有两下子,可如今来咱北方守关,就不见得比咱强了。”

见长官挺高兴,这个千总继续说:“咱给他来个另起锅灶,扔掉原来那段豁牙露齿的长城,在南面平川上修段新的,既省工又快当,姓戚的能说出个啥?”

“退后一步说,姓戚的要是不依,咱往他的腰包里塞点儿硬货,他能不见钱心迷?再者说,自古以来就是官官相护嘛!他还能把张大人怎么着?”

张守备听罢,觉得这番话有理,急忙应道:“好,好,就照你说的办,你赶快晓令各把总,明天召开代以上官员会议,商讨此事。”

第二天,张守备通知开会的几十名大小官员,像羊拉粪一样,哩哩啦啦地到中午才算凑齐了。

张守备将戚继光的旨令和自己的意见一说,大伙儿齐声说:“张大人高见,咱就是老虎拉碾子,甭听那一套,咋省事儿咋干!”

就这样,张守备他们沿着洪山口以南的丘陵坡地,设计了一道新的长城路线,并很快破土动工了。

俗话说:惰将懒兵。张守备手下的大小官员,成天松松懈懈,游游荡荡;他们带出的兵能好得了么?一晃儿过去了五个多月,歪歪扭扭的新长城才建起很短一段。

负责修筑长城的游击将军,都指挥检事谷成功得知张守备改修长城的消息后,立即禀报戚继光。

戚继光一听,肺都要气炸了,拍案吼道:“真是胆大妄为!倘若各路将士都如此效法,令不行,禁不止,岂不成了乌合之众?如不杀之,难以扬我军威。”

戚继光立即召来三屯营总兵府的高级将领,把张守备的事儿跟大家一说,都很气愤。戚继光当机立断,传令修建长城的三路将帅,务于三日内到三屯营总兵府议事。

张守备接到旨令,不知对他来说是吉是凶,心“砰砰”跳个不停。他本想借故不去,可又怕罪上加罪,无奈硬着头皮来了。

在三屯营总兵府“止止堂”外,围坐着修建长城的三路将帅五六百人。张守备做贼心虚,坐在一个墙犄角,躲在人们的背后,生怕戚继光发现他。

“今日把众将领请来,主要是汇报一下各路的长城修建进展情况,务望如实禀报,不得有假!”

戚继光说完,各路将领都如实地讲了,唯有张守备编了瞎话儿,说他如何遵照戚继光的旨令办的,又修建得如何神速,连谎带吹,满嘴喷唾沫星子。

“张守备,你说的句句是真?”戚继光压着怒火问道。

“这,这还能有假!”张守备嘴头子挺硬,可心里却“咚咚”直跳。

“大胆!你身为朝廷命官,一贯阿谀奉承,欺上瞒下,鱼肉百姓,欺骗士兵,侵吞钱粮,克扣军饷,已罪行累累,不可饶恕!今又擅自违抗军令,改道长城,罪上加罪,十恶不赦!来人啊,推出斩首示众!”

戚继光一声令下,闯进两名武士,将张守备押下去斩了。

这下那些边兵知道戚老虎的厉害了,再也不敢随便违抗命令,可是他们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没有一点积极性,戚继光一时也没有办法。

正在这时,去浙江招兵的胡守仁带领3000名浙江兵赶到。部队驻扎在蓟州城外,等候戚继光的点验。

第二天天刚亮,紧急的集合军号吹响了。士兵们长途跋涉,十分疲劳,还在酣睡之中。但一听军号,迅速起身,在很短时间内,营房前多了一块整齐的兵阵。

胡守仁讲了些话,大军向点验场出发。

边兵久闻戚继光治军有方,但到底怎样还没见过,想趁此机会看看。他们拖拖沓沓,好长时间才集合完毕,稀稀拉拉地进入指定区域。

天有不测风云。刚才还是晴空万里、朝阳似火。

不一会,天空乌云密布、大风猛刮,一场大雨即将到来。部将请求改日检验,戚继光笑道:“继续检验。

这正是天赐良机,让这些边兵看看我治军的威严。”

这时雨已下大,瓢泼不止。戚继光手执令旗,冒雨向将台走去。

大雨淋得士兵们睁不开眼,全身都湿了。熟知戚继光脾气的浙江兵看到主帅冒雨站在指挥台上,环顾受阅将士,个个精神抖擞,巍然不动。

边兵们十分狼狈,但看到戚继光和浙江兵的样子,都不敢动了。

戚继光高声说到:当兵是干什么的?是杀贼保民的,是打仗卫国的。军队之所以成为军队,最重要的是有铁的纪律。没有铁的纪律,那就不叫军队。铁的纪律是怎样形成的,就是平常养成的。

戚继光声如洪钟,似乎压住了雨声。

点验一直到下午,雨也一直下个不停。浙江兵一直军容严整,直立如林。这下可苦了边兵,一个个十分狼狈,这才知道戚继光军法如此严格。从此以后,边兵中再无人敢以身试法,轻易违犯军令了。军队风气逐渐好了起来。

戚继光精心组织指挥,建造长城的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不久,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带领7000名沂州兵来到蓟州戍边,戚继光请求朝廷将这支部队留下,参加修建长城。

修建长城是一项大工程,在修建过程中,有很多士兵为些付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当时有一支河南籍的士兵参与了长城修建,其中有12名士兵的妻子,见丈夫数年不归,心中惦念,便商量好结伴到边关寻夫。

这些女人翻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长城脚下,不料她们的亲人却已为修筑长城献出了生命,她们悲痛万分,在墓前痛哭。

戚继光路过这里,见此情景,忙好言劝慰,并发给每人一笔抚恤金,劝她们回去好好抚育儿女,瞻养老人。

12名妇女抑制着巨大的悲痛,共同商量后,决定献出抚恤金,作为修筑长城的费用,并留下来,继承丈夫的遗志,投入到修长城的行列中,以身报国。

最后终于修起了一座敌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这种深明大义、为国分忧的壮举,就把这座敌楼命名为“寡妇楼”。寡妇楼位于太平寨长城西端,高踞山顶,楼为方形。

经过紧张艰苦的施工,到隆庆五年秋,全部边墙敌台修筑完毕。从此,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的一千多公里边防线上,屹立起一道钢铁防线,数以千计的坚固雄壮的敌台,随着蜿蜓曲折的地势,高低相间,参差突兀,蔚为壮观。戚继光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才有胜利的保障。因此,我们也要遵章守纪,才能有很好的执行力。

自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蓟镇长城,就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

戚继光在任主持军务16年,成为明朝大规模修造长城的时期,建起了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成为明代帝都的坚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