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招募新军

早在嘉靖三十五年,戚继光就在上书建议训练士卒。然而当时只重创建兵营,突出训练,选兵还主要从现存浙江卫所兵以及民兵义勇中挑选精壮者。

后来,胡宗宪将曹天佑部的3000兵力拨归戚继光训练。经过一年半时间,这支队伍看起来军容也还整齐。

由于戚继光打仗时的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加上军令严肃,也打了许多胜仗。

但是,虽然经过戚继光的严格教育,这支军队在军纪方面,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军纪败坏。戚继光最强调军纪,对军纪的训练是最严格的。别的客兵纪律坏,他是知道的。

而即使在戚继光的军中,也时常出现败坏军纪的例子,给他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

戚继光率领这支军队在取得乌牛大捷之后,正在纳闷之时,一个士兵看见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忽然放声痛哭道:“这是我的弟弟呀!刚才负伤并未死去,为什么要杀他啊!”

还有一个士兵,竟然拿一个十五六岁的无辜少年的头颅,也跑来要报功。

戚继光极为愤怒,把两个冒功者统统杀了,但这类事件仍时有发生。至于因强奸妇女、抢劫百姓而受处罚的士兵,那就更多了。

另一个问题是士兵懒惰、临阵怯敌的情况。3000名士兵在戚继光训练下,军容整齐起来,行军时也颇有组织、有气势。可一到实战,尤其短兵作战时,士兵的怯懦就显了出来。

在岑港战役中,这个缺点就充分显示了出来。那场恶战,明军地形上不利,多次进攻都被倭寇打退,士兵们虚张声势,不再用全力,一见敌人凶猛,回头就跑。

在台州、温州战役中,明军追到太平,士兵们惰性发作,不肯卖力。最终为了严肃军纪,戚继光杀了几个后退的军卒,才稳住了阵脚。

戚继光深深知道,扫荡倭寇的道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如果让这么一支队伍承担这么大的使命,是不大可能的。

戚继光清楚地看到:这支队伍的病根,就是在明军中普遍存在的恶习。这支军队长期沾染恶习,根深蒂固。这些恶习和戚继光的治军原则很有抵触,有这种恶习的旧军队很难真正训练好。

这些军队的成分比较复杂,一些是世代吃军粮的兵油子,当兵只为混口饭吃,是不愿为打仗出力的。

一些是城市的流氓无赖,他们贪利、争功、狡猾、不思进取。要依靠他们完成捍卫海防、保境安民的任务,是十分困难的。

考虑到以上原因,戚继光决心训练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抗倭劲旅,他认为只有建立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才能彻底打败倭寇。

为了训练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军队,戚继光决定从兵员着手改革。

戚继光决定再次提出练兵建议,选募一支新军,从头训练。戚继光这几年来,一直关注着抗倭的局势,他深刻体会到,募土著之兵不仅是“经久之计”“全局之计”,也是御倭战争的胜利之本。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遭受倭寇危害最深,对于倭寇最切齿痛恨的,是人民;抵抗倭寇最坚决,剿杀倭寇最英勇的,也是人民。

尤其在官府明军起不了御倭作用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常常主动组织起来抗击倭寇,并且取得胜利。

戚继光脑海里,涌现出一幕幕人民群众英勇抗倭的生动事迹来:

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大举入侵上海县的南汇,南汇的老百姓闵云等自动组织起民兵一千来人,斩杀了许多倭寇。

虽然最后因寡不敌众,闵云英勇牺牲了,但是,南汇人民没有被吓倒。

有一次倭寇围攻南汇城,城中的民兵大部分调到别处御倭去了。有一位人们叫他李三的好汉,与另外两名民兵守卫南汇城的一角。

倭寇见城墙不高,砖块之间的石灰粘土也因风化而松动了,就架起云梯爬城。

李三他们挤命推开云梯,可惜人少力气小,云梯上压着十几个倭寇,推不动。

李三一边叫一位民兵去报信,一边挥刀砍杀了先爬上来的两个倭寇。他剩下的一名战友在同倭寇的拚杀中牺牲了,李三不顾一切,死死守着城头。

当倭寇再一次发起进攻时,李三眼看形势危险,急中生智,把城墙上的垛口,朝下面推去。

那些砖块、泥土等,顿时压向云梯上的倭寇,有的给击中头顶,身子摇了两下,就摔到云梯下面去了;有的眼睛给迷住,嗷嗷大叫,扶不住云梯,也跌下去了。

倭寇恼羞成怒,架起火炮就打。李三不幸壮烈牺牲。但是,先前那位民兵,已经把援兵请来了,壮士们怒火冲天,为李三等人报仇,杀死了许多倭寇,终究没让敌人得逞。

也就在这一年,倭寇侵犯宝山。宝山有黄家五兄弟,号称“黄家五虎”。分别叫大龙、大虎、大豹、大彪、大成,组织起一支“黄家兵”,杀退了敌人。

当时任苏州、松江二府兵备佥事的,是一位名叫任环的爱国将领。任环作战时总是身先士卒,勇不可当。

任环还把自己的姓名写在身上,四肢、躯体写了许多处,说:“武将战死原是本分儿。我的身体是先父先母遗留的,如果碎成了七块八块,后人可以捡拾到一起收葬,也就对得起他们了。”

任环听说黄家兵英勇能战,将他们编入自己的部队。

当一千多个倭寇占据吴湘,一直攻到嘉定城下时,黄大龙带领黄家兵,乘风火攻,大败倭寇。

嘉靖三十五年,黄家兵又在任环领导下,参加了浒墅关大战,立下奇功,光是黄家五兄弟在这次战斗中杀死的倭寇,就有50人之多!真正做到了以一抵十。

后来嘉定知县建立了13座堡寨防御倭寇,请黄家五兄弟每人分守一座堡寨。倭寇听到严家兵的威名,吓得都不敢接近嘉定。

嘉定知县为什么要筑堡寨防倭?

在这以前不久,倭寇侵犯嘉定,由于嘉定人民坚决抵抗,倭寇攻打不成,只得把县城团团包围起来。十多天过去了,守城的民兵们疲乏得不得了,互相倚着合上了眼皮。

只有一位守灯的男孩,自己虽说也好多天没在床上睡过觉,但他为了让大家休息一下可以再投入战斗,警惕地注视着城下的动静。

忽然吹过一阵风,把他手中的灯笼火吹熄了。正当他从另一个灯笼那儿去接火的时候,倭寇用云梯爬上了城墙。

男孩听到声响,扭头一看,不好!他正要喊叫,倭寇用刀架在他后脖子上,喝道:“要出声,就先杀了你!”

男孩猛地把手中的灯笼朝这倭寇摔去,同时大叫:“倭寇爬城了!倭寇爬城了!”

民兵们闻声而起,奋勇杀敌,歼灭了爬上城来的倭寇。战斗结束,大伙儿到处找那守灯的男孩,发现他已牺牲了。

嘉定人民打退倭寇后,在县城西门和北门之间,雕刻了一尊男孩石像,这石像不论白天黑夜,寒暑阴晴,都警惕地注视着城外。人们不知道他的姓名,就称他“石童子”。

邻近嘉定的松江,也曾遭到倭寇的侵犯。当时正好有一位从山东来的商人,名叫孙镇,到松江做买卖。

孙镇怀着对倭寇的义愤,主动去找郡守,请求将所有的钱财捐公,充作御倭的部队粮切。

都守说;“你是做生意的外乡人,把钱财全捐光了,怎么做生意。”他回答:“倭贼这么猖撅,这生意不做也罢。”

“那就算你不做生意,总还要回自己家乡去的吧!”

“家乡我也不回了。”

郡守好生奇怪,问他究竟打算怎么样。

孙镇说:“我把我自己也捐公,从军杀倭贼,这总可以吧!”

郡守于是把他推荐给军队。军官要试他的武艺。这位孙胜把双刀舞得飞一样,原来他年轻时练过武艺。

军官说:“你不是本地人,要投军也只能做一名普通士兵,你愿意吗?”

孙镇一口答应:“只要是杀倭贼,随便干什么都行。”

孙镇参加军队后,奋勇杀敌,屡建战功。有一回,参将任环以少击多,被倭寇包围了。

孙镇闻讯,挥舞双刀,杀入敌阵,然后又与任环一起,打得倭寇狼狈逃窜。

孙镇不仅自己捐钱财、杀倭寇,还写信回家,叫家里人把田地房屋全卖了,所有亲友邻里中的男子汉也都到松江来,钱财捐公,男儿参军,不留余财,不遗余力,投入御倭战争。

松江人民倚重孙镇,把他当作长城一般。不料有一次,孙镇冲锋陷阵,深入倭群,援兵来不及赶到,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长江口的崇明岛,因为原崇明县的县城被潮水冲坍,县城新迁到一处地方,城墙还没来得及修。

倭寇发觉有机可乘,打进了崇明县城。知县唐一岑亲手杀死十几个倭寇,自己也身负重伤而死。

民兵们主动集结起来,发誓夺回县城,为死难的百姓报仇,为英勇牺牲的唐知县报仇。

他们兵分四路,同时向东、南、西、北四面的城门发起进攻,在城内人民的响应下,一举攻入城内,经过激烈的战斗,将二百多名入侵的倭寇全部消灭干净。

长江北岸的南通,也出过一位民兵英雄。他姓曹,因为头上有三个旋儿,人们就叫他曹旋。

曹旋是一个晒盐的盐民,从小练就一身武艺,还学会了驾船航海的本领。

当张经领导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时,曹旋应募参加了水军部队,投入了战斗。

有一回,明军与倭寇水上交战,双方的战船迫近时,曹旋先是一枪溯倒了敌船上掌舵的倭寇,接着就纵身跳到了敌船上。

明军将士在曹旋榜样的鼓励下,也都跃上敌船,同倭寇短兵相接地拚杀。曹旋跑到敌船的伙舱,放了一把火。

满船的倭寇见船舱起火,更加慌乱,有的跳水淹死,有的成了明军的刀下之鬼。

倭寇打水战得不到便宜,又去攻打县城。曹旋和明军士兵以攻为守,一次又一次主动出击,打得倭寇丢盔卸甲。

战斗持续了二十多天,倭寇决定集中兵力作最后的一拼。南通军民用各种各样的武器,包括砖头、石块,装满开水的茶壶,都用来打击敌人。

激烈的战斗从清晨打到中午,曹旋一个人就杀死十几个倭寇。倭寇失望了,只得向狼山方向退去。

这时,苏北方面赶到一支明军,和守城的部队合力追击。倭寇走投无路,狼狈地乘了十几只船逃跑。

苏州东面的昆山,是一个军事要冲之地。防守昆山外围的明军,得知倭寇进犯昆山,竟然望风而逃。

昆山县知县姓祝,倒是个爱国的好官,他一边派勇士从水路向苏州方面告急求援,一边发动军民上城守卫。

有个读书人名叫陈淮,主动报名参加了战斗。大家见书生都拿起了刀枪,谁还甘愿落后,全都上了城。会射箭的射箭,不会射箭的就用刀、枪、棍、棒。

有一回,一队倭寇架云梯爬城,爬在最前面的快要窜上城头了,一位守城的勇士一枪刺中了他的额头,这倭寇忍住痛还往上爬,勇士就死死顶住他的头不松手。

其他倭寇朝这位守城的勇士射箭,勇士身上、手上甚至脸上都中了箭,还是死死顶着。

终于,那为首的倭寇滚下去了,把后面几个倭寇也撞下了云梯,摔得头破血流。

过了几天,倭寇发动更凶狠的进攻,他们先放一阵火镜和烟火,弄得守城军民睁不开眼睛露不得身,然后就爬城。

可倭寇爬近城头,城上的军民就立即出现,猛砍猛杀。正当夜战之际,陈淮和另外一些会骑马的民兵,突然打开城门,冲向敌军。

倭寇受此打击,纷纷抱头鼠窜。

又过了十来天,倭寇又来进攻了。这一回,狡猾的倭寇不再光是放火炮架云梯了。他们挖开昆山郊外的坟墓,扒出棺材,用棺材木钉成一座像活动房子似的东西,上面有好几层厚板,又铺上几层棉絮,浇上水。

三四十个强悍的倭寇,躲在这活动房子里面,并且把它抬着,渐渐逼近了城墙。

守城军民见了,好生奇怪,朝下扔火箭,没用,因为有湿棉絮遮着,砸大石块,也不顶事,因为有厚木板盖着。

大伙儿赶忙报告祝知县。祝知县赶到一看,那木房子已经在城墙脚下了,倭寇正在这大家伙的掩蔽下,用铁凿、铁棍、铁锤、铁镐挖掘城墙。

祝知县一边号召军民们坚决守住,如果城墙被打开,宁可用血肉之躯堵住缺口,也决不让倭寇进城毒害百姓,一边动员大家想方设法,对付这不怕弓箭也不怕石块的木房子。

一位老大爷想出了个法子,让家家户户把灯油蜡烛拿出来,在城墙上熔化了浇下去,油蜡不断往下流,同时把点着的火把不断朝下扔,一会儿,木房子顶上的湿棉絮烧干了,着了火。

灯油、蜡烛、棉絮,全是遇火就烧的东西,越烧火越旺,越旺火越大,很快把木房子也烧着了。

倭寇给火烧烟熏得又吵又跳,有的刚逃出来就叫城墙上的箭射死,或石块砸死,也有的就连同那木房子给活活烧死了。

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挫折了倭寇的凶锋,使倭寇受到相当程度的打击。这就证明了御倭战争的伟大力量,确实存在于民众之中。

戚继光虽然不能很深刻地懂得这一点,但他当真从人民抗倭的局部胜利,认识到要平定倭寇之乱就必须汲取民众的力量。

而且从军事方面考虑,由于民间的御倭斗争,大多是分散进行的,斗争的目标只不过是保卫一城一乡,既没有统一的部署和指挥,也缺乏全面而长远的作战计划。

再说,由于自发的人民武装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组织也不够严密,对于倭寇的诡计,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以致常常遭到严重的失败。

因此,必须将他们组织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战斗的作用,最后打败倭寇。

怎么组织?在戚继光看来,最理想的就是招募。招募起来后,即可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也就是说,把分散的自发的人民抗倭力量,聚合编练成素质好、肯杀敌的生力军,这样,方能达到彻底消灭倭寇,平定倭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