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战役最后胜利

戚继光正想再次分兵派将,与倭寇大战一场的时候,想起自己身边现在只有丁邦彦、陈大成两支部队及亲兵共1500人。

而根据探马的消息,倭寇人数远远超过自己。以少敌多,形势不利。戚继光召集军官,共同商量对策。

陈大成、王如龙、朱钰等军官陆续到来,戚继光让他们坐下,然后大声说:

“这次叫大家来,当然是为眼前的战斗。以前咱们打仗,都是以多胜少,这次不同了,咱们只有1500百人,敌人起码有2000人,以少敌多,必是一场恶战。咱们今天就商量,怎么打好这一仗。”

陈大成说:“以少敌多并不可怕,关键要打出气势。只要士气旺盛,打败倭寇是没问题的。”

另一位将领说:“以少敌多,要讲究猛,讲究快。

最短的时间内杀死敌人,就等于节省了人力。”

“两位说的都有道理,可是怎样才能更好地更快地杀死敌人呢?”戚继光问。

“我有一点看法,平常打仗,得了战利品,往往派专人守护、运送,这就浪费了精力与时间。所以这次打仗,就不能管战利品,战斗结束后再处理。”

戚继光听了,连说有理。

哨官王如龙说:“还有抢功的事,杀死倭寇后,都争割首级,这也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这次战斗,应该不允许割首级,只管向前冲就行了。”

另一个将官说:“许多沿海渔民成了倭寇,他们中有些并不是真心为倭寇卖命,有些还是被逼去的。所以对待这些人,应当宽大,能招降的就招降。”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了许多点子,戚继光把这些点子都记了下来,进行总结。

即将开战的时候,戚继光召开誓师大会,他传出号令,约法三章:第一是不准抢功,争割首级;第二是不准贪图战利品,只管冲杀;第三是不要轻杀胁从犯,能招降的就招降。

戚继光还命令军中准备一面白旗,战斗一开始就竖立起来,号召倭寇中的被逼参战将士投降,可以不杀并送回原籍,借此分化敌军。

戚继光集合部队,进行了认真部署。然后他率领这些部队进击大田的倭寇。双方摆出阵势,准备血战。

不料天公突然刮起大风,下起暴雨,双方不能交锋,一直相持了几日。

这几天中,戚家军营具完备,粮食充足,不怕风吹雨打。那倭寇却渐渐挺不住了。

倭寇眼看台州城既攻袭不成,加上另一支倭寇刚刚在台州被歼,不敢轻举妄动再去进攻台州,便于戚军到达后的第三天,抄小路走仙居,准备进攻处州。

料事如神的戚继光,得知倭寇窜向处州,马上抄近路先赶到处州、仙居两县交界的风门岭头。

风门岭头一带,地势险要,戚继光先带着几位将领,顺着山垅背查看地形,即在山尖上扎下帐篷,马上调兵谴将。

戚继光先命一位哨官带兵探敌,或者随尾或者引诱,定要把倭寇引来。又拿出三支令箭,如此这般,细细交代,让三位将领分头带兵出发。

五月初五这天,一群倭寇排成长蛇阵,在匆忙行军。队伍长达十公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至少有两千人。

倭寇们也真刁,隔三步一个人,排成一溜,单行前进。

不过,当时天正下着雨,狭窄的山路被水一冲,更加泥泞难走。倭寇们又冷又累,叫苦连天,心里暗骂头儿在这么个鬼天气出兵。

倭寇头目脸上露出笑容,心里想:“这种天气,戚继光,你不会料到我会出兵吧!”

倭寇继续向仙居方向移动。雨还没停,路更不好走。中午时分,来到一座高大山峰边。

往前看去,山路更加崎岖,从山谷朝上看,两边乱石丛生,再往上,树林茂密。

倭寇头目心中一惊,这样的路,敌人要是伏击,可就麻烦了。他派探子前去探路,探子登上风门岭,见四面尽是苍松,不见有兵,便很快回来,说两边山上没有人。

倭寇头目心里一阵欢喜,大笑道:“我想戚继光也没那么聪明,能想到我会这时来,会走这里。”于是下令继续行军。

山路曲折,往里越来越不好走。倭寇们疲惫不堪,叫苦连天。一路没碰到明军,倭寇头也放松了警惕。

再往前走,出现一片开阔地。倭寇头见部下实在太累,下令军队停下,原地稍事休息。

倭寇早就累坏了,一听要休息,一屁股坐下,不顾地上湿不湿,其实也顾不了那么多,他们全身都湿了,再也懒得动弹。后面的队伍上来,各找一片地域,坐下休息。

倭寇怎么也没料到,附近的山上,埋伏着许多明军,他们正蹲在山石、树林后面,密切注视着倭寇的行踪。戚继光在一棵大树后面,默默地数数,300、500、1000、1500。

大部分倭寇已进入埋伏圈,戚继光果断下令:“开炮!”

只听一声炮响,喊杀声四起,声震山谷。

戚继光令陈大成为前锋,正面进攻,王如龙、陈子銮为左右翼,拼命冲杀,铳声、喊杀声震撼山谷。

那些树丛后,石头后,迅速出现许多明军,漫山遍野杀了下来。

山岗上的丛丛松树全翻倒了。树丛后跳出一个个勇士,向倭寇压过来,一时间,喊杀声和哭叫声响成一片。

倭寇大惊,急忙前队后队合并一处,拼死抵抗,想冲出一条血路。

这时,山尖上戚继光的金鼓响了。

戚家军先以火铳、弓箭、石头杀敌。后来是一个个“鸳鸯阵”,像山一样从正面压去。

过一会儿,鼓声一变,山垅两侧的将士,列成“三才阵”,向倭寇围过来。

倭寇长途跋涉,休力消耗大,而明军以逸待劳,占了便宜。倭寇措手不及,恐慌万状,死伤不计其数。

一场大战,倭寇的阵势全乱了,死的死,伤是伤,一败涂地。

倭寇队伍被冲得乱七八糟,最大的一伙退到对面的小山坡上,苦苦抵抗。

敌人掌握了制高点,戚继光认为如果拼命冲上去,也能消灭敌人,但损失要大些。

于是,戚继光把一面白旗竖在山下,然后命令部下向山上的敌人喊话,说明凡是被胁从的中国百姓,只要空手投奔旗下,即可免杀,悉数放回家乡。

话音一下,投奔到白棋下的即达数百人。

剩下的倭寇一见势头不妙,立即逃往上界岭,想翻过岭头,逃到缙云县城。

不料山顶上,戚家军用藤索绞起的“千斤棚”“哗”的一声放下来。一下子,石滚,箭飞,铳发,打得倭寇哇哇哭喊。

这时,戚继光的鼓点一响,从岭背后杀出一队手执盾牌长矛的将士,像天兵天将一样,飞奔下山,对着晕头转向的倭寇像砍瓜切菜一般。这批残敌,有的被枪挑,有的被刀砍,有的滚落深谷。

戚家军一鼓作气,倭寇抵挡不住,狼狈逃命,摔死摔伤大半。余下少数的倭寇逃奔仙居与临海两县交界处的白水洋,闯进一个名叫朱家大院的村庄,藏匿于老百姓的住房里。

居民们对倭寇痛恨入骨,当戚家军追到,将朱家大院包围起来后,他们主动提议,宁可牺牲房屋,烧光全村,也要歼灭倭寇。

在老百姓的支持下,戚家军四面举火,大喊杀声。残倭无路可逃,少数跑出来的被戚家军迎面砍杀,其余的都葬身火海之中。

戚家军在人民群众的协力助剿下,猛冲猛追,连战连捷,全歼了这股倭寇,夺回了被掳的男女百姓一千余人。

经过这几次战斗,倭寇在浙的主力基本上全部被歼灭,被杀死及摔死、溺水而死的达五六千人之多,其余倭寇闻风丧胆,纷纷逃散。

风门岭之战,戚家军杀敌三百四十多人,活捉头领五人,救出被俘百姓一千多人。

第二天,戚家军凯旋而归,台州人民出城欢迎,人群长达十多公里,欢声雷动,共颂戚家军卫国保民,功绩无边。

戚继光带领台州军民,在新河、花街、风门岭等地九战九捷,打得倭寇闻名丧胆,狼狈逃窜,再也不敢进犯台州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台州九捷”。戚继光因此也被倭寇称为“戚老虎”,戚家军也名震天下,妇幼皆知。

台州战役没有客兵参加。而整个战役中,自始至终站在最前列,战争也最英勇的,就是以王如龙、陈大成等人为代表的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矿夫和农民。台州人民也尽其全力支持了戚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