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震文坛

一八三二年某一天傍晚,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怀着恐惧的心情,战战兢兢地把一篇稿子偷偷塞进弗利特街一条漆黑的弄堂里的一家邮局的邮筒里,然后一直朝着威斯敏斯特教堂走去。快活和骄傲使得他泪眼模糊。为了不在大街上让人家看见自己的眼泪,他在教堂里足足呆了半个钟头。这个带着腼腆神情的青年,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大作家狄更斯。

一星期以后,青年狄更斯买了他投稿的那份杂志,高兴地看到自己的习作已经发表。这篇稿子标志着狄更斯正式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接着,他以“波兹”为笔名,又连续写了许多篇描写伦敦风土人情、城市风貌和各种人物的特写,分期发表在《记事晨报》上面。一八三六年二月七日,当他二十四岁生日那天,狄更斯把这些特写汇编成《波兹札记》出版了,年底又出版了第二集。《波兹札记》中的特写丰富多彩,内容有讽刺中小资产阶级的庸俗和趋炎附势的,有揭露议会、法院和慈善团体的黑暗与虚伪的,也有赞美当时的城市生活的;体裁有人物速写,有关于伦敦的市容、景色和风土人情的随笔,有农村生活的素描,也有短篇故事;风格有轻松的幽默,温和的讽刺,还有感伤主义的叹息。特写的题目也很吸引人,如《国会一瞥》、《公共马车》、《我们的教区》、

《校长先生》、《街市之晨》等等。由于这些特写把城市的美丑、善恶、诗意的幻想,甚至把首都的浓雾、潮湿的神秘魅力等都一一描绘了出来, 因而受到伦敦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这些成绩初步显露了狄更斯的写作才能,使他树立了做一个作家的信心,决心放弃记者工作,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一个当时已经很有名的通俗画家西摩先生看中了狄更斯的才能,向一家出版社推荐,建议由自己画滑稽连环画,而由狄更斯写文字说明。青年狄更斯不愿意就画作文,而要求由自己写文章广泛地描绘英国的风光和人物,由西摩先生根据作品的要求画插图。双方同意后,狄更斯写了关于匹克威克先生出外游历的文章,西摩先生根据作品校样画了一幅“匹克威克社”和它的创办人匹克威克先生的肖像:胖胖的身子,圆圆的肚皮;紧身裤和皮绑腿;一只手藏在燕尾服里,一只手在空中挥舞作演讲姿势,以及他那快活自在的神情,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此,人们一看到那幅画像就知道是匹克威克先生,画像使匹克威克成为活跃在人们周围的真实的人。这就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

(1836—1837)。杂志刊载了几期以后,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塑造的“堂吉诃德”还缺少一个侍从“桑丘·潘沙”,于是为匹克威克先生加进了一个仆人山姆·维勒,从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第一期刊载《匹克威克外传》的杂志,只印了四百份,到了第十五期时,单单预定的已超过了四万份,该杂志很快就畅销全国。匹克威克和山姆·维勒变成了英国的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匹克威克的故事变成了街谈巷议的中心课题,

商人们纷纷借用匹克威克的名字作他们商品的商标,狄更斯也成了英国文坛的红人。

在《匹克威克外传》陆续发表、日益受到欢迎的日子里,狄更斯爱上了《记事晨报》出版人霍茄士的长女凯瑟琳。年轻人的热情冲动和过于性急,使他们没有顾到性格上、兴趣爱好上的差别,匆匆忙忙地在一八三六年四月二日结了婚。婚后却越来越发现两人性格上的巨大差异, 他的夫人并不了解他,感情上和他合不拢,狄更斯痛苦地说:“凯瑟琳是温柔而和顺的,但要我们做夫妻却是异常的不相配。”和他性格、爱好相合的小姨玛丽·霍茄士,却又在他们结婚一年多以后突然患急病去世。狄更斯十分悲痛,有好几个星期提不起精神来写作,以致《匹克威克外传》的出版不得不延期。玛丽的形象以后成为《老古玩店》中的耐儿、《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的意中人——真诚、美丽、温柔的艾妮斯的原型。

《匹克威克外传》的成功,使不少报刊、出版社纷纷向狄更斯约稿, 要他写小说分期连载。于是紧接着,狄更斯第二部长篇小说《奥列佛·退斯特》从一八三七年二月开始在《边特莱氏杂志》上连载。

《奥列佛·退斯特》成书于一八三八年,是作者早期创作中最重要的一部社会小说。狄更斯在这里第一次把读者带进了贫困与痛苦的世界,展现了社会底层的可怕的生活画面,并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幻想。

成了作家以后的狄更斯,精力充沛,朝气勃勃,日夜不停地写作, 却还赶不上外面的需要,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印刷工人跟在他后面等候要稿发排。

狄更斯保持着“夜游”的习惯。每到夜晚,不论刮风下雨,他总在伦敦街头漫步,观察首都街头巷尾的人群和五光十色的商店招牌和广告,细听人们的谈话,看到衣衫褴褛的人,就跟着他们穿过小巷进入下等公寓或旅馆了解他们的生活,事后把所见所闻和想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作为素材。他用这样办法保持和下层社会的联系,不断从中汲取创作的养料,并广泛采集人们的口头语汇。

《奥列佛·退斯特》发表以后,狄更斯还写了《尼古拉斯·尼克尔贝》(1839)、《老古玩店》(1841)和《巴纳比·拉奇》(1841)等三部长篇小说。其中《老古玩店》的成功,使狄更斯的声望更高了。

《老古玩店》描写的是,在伦敦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有一家衰败老朽的古玩店。白发苍苍的店主人吐伦特和死去了母亲的十四岁的外孙女耐儿一起相依度日。吐伦特由于把从高利贷暴发户奎尔普那里借来的钱在赌博中输得精光,阴险奸诈的奎尔普趁机吞并了老古玩店,还企图霸占耐儿,做自己的姨太太。可怜的老人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带着外孙女偷偷地离开了伦敦,过着颠沛流离、乞丐似的生活。他们时刻提心吊胆,担心奎尔普跟踪迫害。他们有时与木偶剧团、马戏班子、卖艺闯江湖的流浪艺人为伍;有时与从事蜡像巡回展览的乍莱太太结伴。他们经常露宿草棚,墙脚,饿得头昏眼花。一天,耐儿正拉着一辆马车乞讨的时候,突然晕倒在地,幸被车上一个心地善良的农村教师救起,被安置在一所乡村教堂里,才结束了流浪生涯。但是,身心备受损伤的耐儿终因疲劳过度,精力衰竭而过早地离开了人间,吐伦特老

头也心碎而死。

通过小耐儿之死,小说控诉了黑暗的社会对青少年的摧残和迫害。长相丑陋、心地狠毒的奎尔普,不仅从经济上逼得耐儿祖孙俩倾家荡产, 被迫逃亡,而且他追踪的魔影时刻笼罩着她的心灵;她的流氓哥哥为了夺取吐伦特的财产,也指使一个无所事事的青年设法把耐儿骗娶到手; 一些流浪艺人为了得到一笔赏金,也密谋出卖她和她的外公。人情的冷酷,环境的逼迫,终于吞噬了这个天真、善良、美丽的姑娘的生命。

作者深切地同情小耐儿,对她的美德和天真无邪竭力赞扬,为她的苦难、死亡而伤心、哭泣。这部小说是在狄更斯自己主编的《汉弗莱先生之钟》周刊上分期连载的,每期一发表,立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对小耐儿命运的关怀。不少读者写信要求作者笔下留情,保存耐儿的生命。狄更斯原先也打算像以前的几部小说那样,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来收尾,但他的好友福斯特却建议他,让耐儿在年轻时代就死去,以便保持她那娇艳的处女的身心,认为这样也许会比大团圆的陈旧结局要深刻得多。狄更斯接受了这个建议,但精神上十分痛苦,拖了很久才不得不以耐儿之死结束这部著作。这个结局不但作者感到难过,社会上一些好心人也感到伤心。狄更斯的好友卡莱尔看了这个悲剧性的结局后, 像孩子般地痛哭流涕;一位议员在火车上看到耐儿死了之后,啜泣着把书撕碎,并抛到窗外。

《老古玩店》除了揭露高利贷暴发户的凶狠以外,还讽刺了律师制造假证、栽赃陷害、司法界的腐败、黑暗和法官的胡审乱判,这些都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小说以简朴刚健的笔触、丰富有趣的想象,特别是人物性格的鲜明而为人们所喜爱。

狄更斯早期创作的《匹克威克外传》等五部长篇小说,表明了狄更斯一开始创作就把描写现实生活、揭露社会丑恶作为自己写作的首要任务。但是这些揭露往往停留在现象上,而没有深入揭示出造成这些丑恶现象的社会根源。狄更斯把好人受欺负的责任归咎于个别坏人或某些法律条文,几乎所有受难的善良人物,总会得到好心人的搭救,除了耐儿和她的外公以外,都是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作为结局。在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他的早期作品深受两种古典文学——流浪汉小说和当时十分流行的情节剧的影响,善于抓住人物性格中的某一特点加以夸张,使性格突出,形象鲜明;幽默讽刺的手法运用得很熟练;悲怆、伤感的情调相当浓厚;结构上大小故事交叉,松散而逗人喜爱。这些特色给狄更斯带来了名作家的声誉。当然,狄更斯早期作品中对“好人”和“坏人”的划分过于分明,有简单化的倾向,受到不少评论家的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