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题款与用印
题款也称落款或款识。古代钟鼎上铸刻的铭文世称为“款识”。据古书记载对款识说法不一,如“款、刻也,识、记也”,“款是阴字凹入者,识是阳字凸起者”,“款在外、识在内”,“花纹为款,篆刻为识”等等。后来在书画上标题姓名、年月、诗文等均称款识。在画幅上题款,是使中国画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
题款是整幅作品的组成部分,对构图起着稳定和平衡作用,还可弥补绘画构图中之不足。通过题款可使观赏者获得“画外之意”。题款的内容除姓名年月外,诗词歌赋、画理画论、杂感记事、短评跋语、散文小品、有韵无韵均可题用。
在画上题款、用印,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创造,是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五代以前的绘画除少数外一般都不落款,宋代绘画题款逐渐增多,但尚未普遍,现存的两宋名画,无款、无章者仍为多数,元代文人画有较大的发展,在书画上题款,日益普遍。明、清的绘画题款,比元代更进一步,并且逐渐讲究其艺术性,要求书画并工。沈灏说:“元以前多不用款, 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面。”
题款的形式多样,下面简要列举几种: 单款:又称名款,只署画家姓名、别号、画名和年月。
双款:除作者名款外,还署受画者的名字和与画家的关系。如唐寅的《落霞孤骛图》上款题:晋昌唐寅为德辅契兄先生作诗意图”。再如华岩作《听松图》款书“丙子夏六月为瑞玉师五十寿诗画并请正新罗山人时年七十有五”。
题诗款:可题画家自作的诗词或用古人的诗词。可长可短,可题全诗, 也可选其中一句、两句,所题诗句不仅与绘画有关,还可补充画意之不足, 如奚冈的《晚晴图》山水间没有画人,作者题上:“隔岸游人何处在,数声鸡犬夕阳残”。观画读诗,似见游人徜徉于傍晚的山水之间,达到“题诗之妙,在于使画尽而意无尽”。明清文人画家往往借题发挥,表达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如徐渭自题《葡萄图》内有:“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诗句,抒发他怀才不遇的心情。
题记款:可记叙画家创作此画的过程、感受,借助文字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意图。
夹画款:是将题款夹杂在画幅的空隙之中,如郑板桥的墨竹,将款散散落落地写在竹竿之间。
题款的字体如篆书、楷书、隶书、草书、行书均可,但题款字体要与绘画的工写程度相和谐。工笔画宜楷书、篆书,字体略小些;写意画宜用行书、草书,字体可大些。清人郑绩说:“山石苍劲宜款劲书,林木秀致当题秀字, 意笔用草,工笔用楷。”
题款切忌“平齐”、“四方”、“刻版”,而要“通气”、“灵光”, 要长短相间,高低有致,有参差错落的变化。
印章分姓名章、姓氏章、名章、字号章、年代章、收藏章等。盖在题款前面或书画上角的称“引首章”(起首章),盖在左下角或右下角的叫“押角章”。压角章应比名章、引首章要大一些,压角与引首章盖的位置多成为对角关系,起着互相呼应的作用。同时盖几个不同内容的印章时要注意大小、
形状、书体以及朱文、白文的搭配关系,在和谐中求变化。
印章的书体有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也要与绘画作品和题款相配合。工笔画宜用印文较清丽的劲挺印章,兼工带写的画宜用粗中有细、苍秀兼备的印章,大写意画宜用印文粗放苍厚的印章。
闲章盖的位置比较灵活,其内容比较广泛,可用诗词、警句、成语、论画主张等。如“淡澹生真趣”、“我师造化”、“学然后知不足”、“人长寿”、“和为贵”等,也可用画家自己的斋馆名称作为闲章的内容。虽名为闲章,其实都有含义和作用,所以“闲章不闲”并非可有可无之物。
此外收藏家在书画上用印称为收藏章和鉴赏章,一幅古画盖几个甚至很多收藏、鉴赏章,特别是经过宫廷收藏的大多加盖皇家的玺印。例如元代钱选的《浮玉山居图》流传到清末时,画上印章多达 300 余方,为画史考证, 鉴别真伪,这些印章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