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熙

宋代统一全国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民间的、宫廷的、士大夫的绘画都十分活跃;风俗画、肖像画、历史画、山水和花鸟画,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把中国古代的绘画又推向一个高峰。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他是北宋最著名的画家、理论家。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 年)奉诏进入宫廷画院,初为“艺学”,后上升为“翰林待诏直长”。“翰林图画院”是宋朝设立规模最大的画院,有一套严密的规章制度,画家有职称、级别,重视选用和培养人才。当时的皇帝特别喜欢郭熙的画。郭熙创作最活跃的时间,大约在宋神宗的熙宁至宋哲宗的元祐年间(1068——1093),以长于山水画知名于时。他大概初无师承,自学成材,后来见到李成的画,认真加以临摹学习,深有体会,画艺大进,到晚年落笔益壮,达到了炉火纯青。“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晻霭之间,千态万状”。他在李成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山水画创作,推向更加真实细腻的表现大自然的微妙变化的境地,并赋予它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因而他尽管是一名专业画师,但作品却受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热情赞颂。

郭熙在山水画方面获得杰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是他虚心学习前代大师,又勇于革新、创造。他善于掌握四季气候特征,和笔墨的精炼、生动等,今天我们看来,也都是郭熙山水画的特色。郭熙是从李成学习的。李成出身贵族,有文学才能,因世变抑郁不得忘,而好饮酒与游历。擅画水以自娱。李成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将山水画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技巧,推向了纵深的发展。而郭熙全面学习了李成的创作态度和优秀技法,但又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

其次是郭熙不仅向前代的大师学习,更明确认识到必须同时向真山、真水学习,并且还要看得多,知道取其精华。郭熙非常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并要求深刻理解现实,热爱大自然,作为自己创作灵感的源泉。他还批评了那些没有丰富的真实感受的人,他们创作是不可能表现大自然的美, 也不可能具有高度的感染性的。

郭熙同时也是一个山水画理论家,由他儿子郭思记录整理的《林泉高致集》,是我国山水画创作理论和美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他所总结出来的山水画创作规律和方法,对后代山水画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