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松田米津和他的《信息社会》

松田米津是日本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致力于研究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产生的影响,发表了《计算机乌托邦和计算机治国论》等专著。他认为,技术的革新一般是通过三个阶段逐渐地影响和改革社会、经济制度的。第一阶段是技术取代以前由人所做的工作;第二阶段是技术做了以前的人们从未能做到的工作;第三阶段是技术促使社会与经济制度发生变革。

松田米津在 1982 年出版了《信息社会》。作者在书中认为,信息社会与

目前的工业化社会是“截然不同的人类新社会”,这一社会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以电脑作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2)信息革命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和科学技术知识被系统化、科学化地组织起来,并加以有效地保存和应用;(3)由信息网和数据库组成的信息公用事业成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取代工厂的生产和分配信息产品;(4)信息社会的主导工业是“智力工业”,其核心是“知识工业”;(5)信息社会以实现“时间价格”为目标, 即对未来先制订计划,而后予以实现的价值观;(6)信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则是大量生产知识和全社会的电脑化。

松田米津认为,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应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以大科技为基础的电脑化;第二阶段是实现管理的电脑化;第三阶段是实现社会的电脑化;第四阶段是实现个人电脑化。各阶段又有所交叉。

第一阶段从 1945 年到 1970 年,电脑主要用于大科技项目,即军事和太空探险,如洲际导弹、登月计划等等。

第二阶段从 1955 年就开始了,止于 1980 年。这是实现管理电脑化的阶段,政府机构和生产部门使用电脑管理,目标是增加产量,提高效率。

第三阶段从 1970 年到 1990 年,是社会电脑化,人们应用电脑来增进社会福利,用于科学、教育、医疗、交通、污染等等方面。

第四阶段是个人电脑化,大约从 1975 年到 2000 年,实现家家有电脑, 用电脑取得信息、解答问题,个人将成为电脑化的主体。

“信息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实际上是电脑向人类生活各领域渗透的过程,所以四个阶段互相交叉。目前,西方工业化国家正处于第三、第四阶段。

从以上所述阿尔·托夫勒等人的思想可知,他们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力、经济的推动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变化的论述,他们对正在发生着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地位、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包含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甚至不乏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但是,离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谈论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变迁,来谈工业化国家的诸种社会问题则是错误的。阶段社会的社会形态是带有鲜明阶级性的,不能脱离阶级斗争、政治活动来谈论阶级社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形态更替;不能把社会的变迁仅仅归因于技术的进步;不能仅仅从技术工艺状况, 劳动的技术特征来划分社会形态。总之,我们在研究世界新技术革命等方面的问题时,对阿尔温·托夫勒等人的立场上的局限性要清楚,对他们的思想观点要采取批判的借鉴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