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铁人”李保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扎根山区35年;每年深入田间地头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

李保国很“拼”。他扎根山区35年,每年深入田间地头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他承担了8门研究生课程和3门本科生课程,却从未调过一次课;他1998年查出患有较严重的糖尿病,2007年确诊患上疲劳性冠心病,却始终没有慢下来歇一歇,忙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夫妻共有“三个家”常年驻村;奔走于各基地间;在保定的家待的时间最少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是他大学同学,毕业后又同在河北农大工作;两人既是生活伴侣,又是工作搭档,几十年里几乎形影不离。郭素萍说,她和李保国共有“三个家”:一个是位于保定河北农大的家;一个是太行山里各个驻点基地的家;还有一个是辗转于学校与各基地间越野车上的家。

李保国夫妇年轻时常年驻村,山里的家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邢台前南峪村低矮的小平房里,有我们刚成家时的艰辛与欢乐;岗底村弯弯曲曲的山路不知走过多少遍;在绿岭核桃基地15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我常为他缝补被树枝剐破的棉袄。”郭素萍深情地回忆道。

最近几年,慕名来找李保国的人越来越多,他扶持的点也越来越多;夫妻俩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基地之间,车成了他们流动的家。李保国开车,郭素萍坐在副驾驶上,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李保国喝水、吃药、午休,全在车里。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把后备厢塞得满满当当。

三个家中,保定的家他们待的时间最少。今年春节,夫妻俩到家已是腊月二十九。“想着准备准备年货,三十好过年,可是我俩忙得都忘了,今年是小年,没有三十。最后还是亲家打电话,叫我们去他家过了个年。”郭素萍介绍说,这个春节,他们就歇了初一一天。初二就开始有咨询电话,还有人找到家里。从初五到初八,他们冒雪驱车跑了张家口的2个点和承德滦平的7个点。

时代先锋:“铁人”李保国 - 图1

郭素萍(李保国妻子,中)、万少华(左)在央视演播厅手持“时代楷模”荣誉证书(5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从没调过一次课”在山区基地忙碌外,全年承担学校课程416学时

“李保国教授除了在山区基地忙碌外,还承担了4门博士研究生和4门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及3门本科生课程,全年达416学时。尽管工作这么忙,他却从没调过一次课。作为老师,他做到了以教学和学生为本。”河北农大林学院院长黄选瑞介绍说,“有一次,我俩一起在廊坊开会,中午12点散会,李保国没来得及吃饭就匆匆往回赶。我问他为啥这么急,他说下午4点还有研究生的课。”

河北农大在读二年级博士生孙萌清楚地记得,今年1月的一天,她在傍晚五六点钟时把一篇论文发给李保国教授。第二天看邮箱,李老师已将修改后的论文传回给了她,时间是当日凌晨4点36分。“后来聊天,得知他那一晚看了3个学生的论文。李老师总是这样,白天在地里,晚上改论文。他改论文改得特别细致。”孙萌感动地说。

李保国先后带过67名研究生。每名研究生一入学,就会收到他给的3年学习任务清单:第一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和开题报告;第二、第三学期完成实验并写出研究报告……且每一项都有详细要求和明确的时间表。李保国对研究生培养的“阶段目标管理”并非只是写在纸上,他会时常抽查,严格落实。2013年寒假,一名学生因为毕业论文前期准备不认真,李保国就要求他留在学校,直到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李保国每年还要带本科生进行两周的实习。“凡是跟他实习的,都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他教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用人单位抢着要。”1999级本科生陈利英现在已是绿岭果业公司技术总监。她回忆说,2003年初,李保国带他们到核桃基地实习,教学生们嫁接,要求学生每人一行,按他教的步骤做,不但要成活率高,而且要速度快,否则就考核不合格。“当时,小苗只有四五十厘米高,我们顶着太阳蹲着、跪着练习,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但第二天还得接着干……”在李保国的严厉督促下,只用一周时间,学生们就全都掌握了嫁接技术,并达到熟练工水平。

“活着干,死了算”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才更拼命,怕时间不够留下遗憾

4月8日上午,刚从顺平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回保定的李保国,一刻也没休息,马上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为第二天在石家庄召开的3个山区项目验收会做最后准备;

8日下午,李保国自己开车,带着课题组成员奔赴石家庄,和大伙儿一起忙到晚上10点;

9日上午,参加科技项目验收会;下午,参加一个果树节水灌溉项目的会议,傍晚即踏上返程。晚上11点多,李保国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但10日凌晨,妻子却被他不顺畅的呼吸声惊醒……呼啸而来的急救车把他送到了医院,他却再也没能苏醒过来。

“马不停蹄,风风火火。李保国生命的最后48小时,是他一生无数个48小时的缩影。”黄选瑞感叹道。

早在1998年, 因为常年往山里跑,生活不规律,身体底子不错的李保国被查出患上糖尿病;2007年,又被确诊患上疲劳性冠心病。心脏造影显示他75%的血管狭窄,连支架都做不了,只能做搭桥,但医生说做搭桥后,需要休养,干不了事,他坚决不做,宁肯采取保守治疗。

去年冬起,亲友和同事们发现,李保国的身体状况明显变差;很多人都劝他赶紧去医院看看,他嘴上答应,人却照常东颠西跑。

因采访结识李保国、交往已有20年的河北日报记者刘秀礼说,4月2日中午,他与李保国、郭素萍还有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见了面。杨双牛看李保国气色不好又劝不动,就说了句狠话:“李老师你不听话,不想要命了!”郭素萍听了,在一旁掉起了眼泪,李保国却说:“双牛你不是不知道,那么多农民在等着我,我脱不开身……”

不了解他病情的人,在基地里看到李保国,只见他爬沟过坎,大步流星;讲课示范,精神百倍。只有他身边的人知道,他这时连拎一桶雪碧都嫌重,回家上四楼的力气都没有……

“活着干,死了算”,这是李保国常说的话。郭素萍说,现在想来,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就是因为知道,他才更拼命;他是怕时间不够留下遗憾。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31日 06 版 记者 徐运平 杨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