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石刻盛赞五峰美景

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我国名山之一,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得名。五指山林木苍翠,白云缭绕,绿山盘旋而上峰巅,顿觉云从脚下生,人在太空游。

五指山是海南岛之“肺”,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并成为全球保存最完好的三块热带雨林。

五指山的景色不但绚丽多彩,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近看五指山,只见五个“手指头”由西南向东北,闲疏而后密地排列着。

前面那座郁郁葱葱的山峰,便是五指山第一峰。峥嵘壁立,那顶峰斜指向天际。在五指山脚下朝山上看,整座山峰好像一座硕大的金字塔,那山巅则像喙食尖削的鸟嘴。登上山去后,却是一大块近10多平方米的岩石。

五指山中的最高峰为第二指,在一峰三峰之间,山势非常险峻,攀登十分艰难。有一座天然巨石架成的“天桥”,传说这是一座仙人桥,金童玉女还常到桥上去云游玩耍。

二峰之后是第三峰,原是五指山的最高峰,后来被雷电劈去一截。此峰孤峰突起,傲视苍穹,和第二峰虽只有百米相隔,却好似咫尺天涯,下面是万丈深壑。第三峰周边没有任何可上之路,因此没有人征服此峰。

接着是第四峰、第五峰。这5个峰虽然峰巅分立,但却山体相连。置身于峰峦,云雾从身边徐徐飘过,似乎身在仙境,俯瞰南海,万顷碧波,渔帆点点,景象万千。

五指山不仅仅是海南的最高峰,而且五指山遍布很多热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逶迤不尽。

海南主要的江河皆从五指明山发源,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构成了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进入五指山,会看到五指山是一个蕴藏着无数百年不朽良树的绿色宝库。就连空气里都充满着一种独特的树脂香味,薄薄的像一条透明的纱巾,环绕在深深绿谷之间,轻轻地飘荡着。

五指山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他们以五指山为题吟诗作画,使得五指山的美名更加远扬天下。

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丘浚曾经作诗《五指山》,其诗文非常有名,内容是: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这首诗写得形象生动,比喻迭出,非常巧妙,是描绘五指山的绝美诗篇。

这说明了五指山的高峰凌云,直攀星河。同时又无比秀丽,淡云薄雾像一层轻纱披在身上,自然光彩夺目,婀娜多姿。从夜晚到早晨,五指山盥银河、弄云烟,引人遐想,极其壮美。

五指山不仅自古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创作佳境,更是古代文人名士在此摩崖石刻进行留念的胜地。

五指山的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是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现气势之恢弘,或为名家之手笔,都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明代文人庄渭阳以作诗形式,写出了当时五指山地区黎族人民在明代参加抗倭斗争的事件,他在诗中写道:

泽布千秋永,功成六月奇。

驱除志尚远,一恨早班师。

诗中“驱除志尚远,一恨早班师”,这说明了黎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至死不渝要消灭倭寇的决心,正是因为黎族人民这种爱心和决心,才推动了五指山的历史和文化的不断发展。

1885年,朝廷日益腐败无能,各地百姓难以忍受苛捐杂税,居住在海南岛中部的黎族和汉族此时爆发了起义。朝廷便派遣当时任广西钦州和广东廉州提督的冯子材率兵到海南岛。

后来,冯子材上书朝廷,提出在海南黎族地区开辟12条,既“十字”大道的设想。1886年底,冯子材的军队开通了后来琼中县湾岭镇,经蛇蚺峒、十万峒、牛栏峒、喃唠峒仕阶村,然后越过五指山,南至水满峒的大道。

在第二年,为了庆祝修路之功,冯子材父子在五指山东麓的巨石上,题刻了“手辟南荒”四个大字。“手辟南荒”为横书楷体阴刻,上款“大清光绪十三年春”,下款:

钦差大臣太子少保督办全琼军务钦州冯子材志、三品御广西即补荣知府子相分省遇缺尽。

先前华统兵平靖客黎各所勒此并志。

并且,冯子材在五指山仕阶村东边小溪的一块石头上还提诗:

皇清光绪,丙戌丁亥。

冯帅戡黎,收回化外。

前有海瑞,后有冯公;

通道设县,志继刚峰。

三公五郎,整军经武。

各领偏师,开疆辟土。

誓清瘴海,深入不毛;

冯家勋业,五指同高。

冯子材在石刻中,提到了明代的著名清官海瑞,其中“刚峰”就是海瑞的号。海瑞曾在他写的《治黎策》中提出了许多治理海南的建议。

海瑞是海南岛琼山县人,他40岁中举,最初在福建做官,后升任浙江省淳安县知县、嘉州通判等职。1564年,海瑞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入朝为官,在任期间,大胆革除弊端,惩办权奸,为民请命,平反冤狱,深得民心。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有名的清官。他去世后,财物只有俸银八两和旧袍数件,但却留下了“南包公”和“海青天”的美名。

当他的棺木抬到海南岛琼山县滨涯村时,抬棺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们认为这是海瑞自己选定的墓地,于是就在滨涯村为他建起了墓园。

冯子材当时强烈呼吁朝廷,在海南岛黎族地区“开通十字大路”,其目的是设立州县,迁徙民众,以达到改善黎族百姓生活的目的。他坚称“吾未见州县之不立,十道之未通,而可以革心宣化也”。

冯子材的主张虽与海瑞的略有不同,但冯子材的朋友却乐于将他与海瑞相提并论,从中可以看出对冯子材的褒奖。

在五指山南麓的水满乡,有一个叫“冲门头”的小山村,村子附近有个雅宾坡,坡上有块岩石,上面从右向左横刻着“仙掌云开”四个大字。其右侧直书“大清光绪,十有二年,岁在丙戌,嘉平既望,开路告成,勒于山麓”。正下方是用书法临摹本背面加上红色朱砂、复印到石面上的勒石者淮南方长华等人的名号。

从这处石刻的时间和地点可以看出,它应该与五指山东麓的摩崖石刻群处于同一历史背景,这都是对冯子材开辟道路的记载。

[旁注]

墨客 诗人或作家等风雅的文人。是文人之别称。通常将“文人墨客”两个称谓合并在一起。其来源最早出自于汉朝扬雄的《长杨赋》中。

摩崖石刻 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我国的北朝、隋唐以及宋元时期。

庄渭阳 是我国明代福建同安县人,于1583年中武进士,官授福建广福守备之职,后升任广西涠州游击将军。因在海南有功,官职升到了参将。

光绪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幼年时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成年后曾在为期不长的亲政时间内试图改革,任用康有为变法维新,最终不敌慈禧太后势力,被软禁瀛台,并被下毒弑害,比慈禧早一日驾崩。

临摹 指书法和绘画的仿制。“临”是指按照原作品去写或画。“摹”是用纸张在原作品之上写或画。临摹可以是仿制原作品,也可以是仿照碑帖。

丘浚(1421年~1495年),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文学家等。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老年右眼失明,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作很多。

冯子材(1818年~1903年),字南干,号萃亭,生于钦州,客家人,是我国清朝著名的名将。多次击败法军,立下战功。后来他曾到海南岛抚黎,以开山为先,发动黎族青壮年开山修路,设义学馆。

海瑞(1514年~1587年),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后人称其为“海青天”与宋代包拯齐名。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迁居海南琼山海厝。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海瑞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

[阅读链接]

相传五指山的第三峰原为最高,是仙女存放金、银、玛瑙和珍珠的宝库,从二峰到三峰原有一“仙桥”,“仙女”常在桥上玩珠赏宝。

但是有一天,被一贪财的猎人发觉,便强迫仙女带他到第三峰取宝,当猎人走到“仙桥”时,仙女瞬间消失不见了,紧接着一声雷鸣,“仙桥”断掉,贪财的猎人丧身深涧。

三峰断了一截陷入深涧把贪财猎人掩埋,因此第三峰比第二峰矮了一截,而第二峰却成为了日后最高峰的山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