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唐口蜜腹剑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开头二十多年里,他任用了一批贤能的人作宰相,自己又能虚心采纳大臣们的意见,君臣励精求治,把天下管理得井井有条,使国家富足强盛,百姓生活安定,出现了“开元之治”的盛世。可是日子一久,他骄傲自满起来,喜欢迷信。生活奢豪,懒得处理政事;尤其是, 他对一些奸臣,百般信任和重用,对那些能干正直的大臣,不是罢官,就是流放,甚至把他们杀死。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很快就变得乱糟糟的, 并且种下了大动乱的祸根。

唐玄宗所重用的奸臣当中,最坏的要数李林甫、杨国忠和安禄山这三个人。

李林甫是一个极其阴险、狡猾、毒辣的家伙。表面上,他装得十分厚道、和善,对人说话满嘴的甜言蜜语,让人觉得他是个大好人。实际上,他一肚子鬼主意,时时刻刻总想暗算别人,尤其要陷害那些得罪过他的人,不投靠他的人,或者是才能比他高的人。因此当时人们都说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真是杀人不见血啊!

李林甫靠着迎合唐玄宗的心意,巴结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讨好玄宗最亲近的宦官高力士,取得了玄宗的信任。唐朝的宰相可以同时由四五个甚至七八个人担任。玄宗想让李林甫作宰相,他把这想法告诉老宰相张九龄。张九龄是个耿直的人,他看出了李林甫为人不正派,就对玄宗说:“宰相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您让李林甫这样的人作宰相,只怕以后会要给国家带来祸害啊!”李林甫知道了这事,对张九龄怀恨在心,想要找机会报复。只是因为张九龄很有学问,玄宗十分倚重他,加上他的资历深,威望较高,李林甫一时没敢下手。

唐玄宗不听张九龄的劝告,在开元二十三年(公元七三五年)任命李林甫作了宰相。李林甫一旦大权在握,就天天盘算着怎样在唐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动摇玄宗对张九龄的信任,然后一步一步把张九龄从朝廷中排挤出去。

一次,武惠妃造谣说,太子李瑛和两个弟弟结成一党,要陷害她,还说他们说了玄宗的坏话。玄宗一听大发脾气,立刻要废掉太子,他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宰相,张九龄说:“太子一向不离开皇宫,从来没有大过失,您听到的那些话没有什么根据,千万不能由于一时的喜怒,就废掉他呀。”玄宗听了,老大不高兴。张九龄又说:“陛下(陛 bì,巨子对皇帝的称呼)如果坚持要废太子,我不敢听从您的这个命令。”说完他看了看李林甫,希望李林甫也来劝劝皇帝。只见李林甫坐在一旁,抬头看着宫殿顶棚上边的彩绘,一句话也不说。事后,李林甫却说:“这是皇上的家事,皇上自己作主就行了,何必问外人呢?”唐玄宗听了这话,正符合自己的心意,认为李林甫真是个忠臣;而张九龄却常常违抗自己的心意,因此对张九龄逐渐疏远起来。

李林甫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把一些投靠他的小人提拔起来作大官。一次,李林甫要提拔一个叫萧炅〔jiǒng〕的人作户部侍郎(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萧炅不学无术,有一次他给大臣严挺之读文件,把“伏腊”读成了“状猎”。严挺之回头告诉张九龄,讽刺说:“朝廷里哪能容得下‘伏猎’

侍郎呢?打发他去当个地方官算了吧。”这样,李林甫又和严挺之结下了仇。严挺之能干正直,张九龄想举荐他作宰相,为了防止李林甫出来阻拦,

张九龄对严挺之说:“李林甫正得到皇上的恩宠,你应该去拜访他一次,让他面子上过得去。”严挺之讨厌李林甫的为人,犟着不去。不料,这事传到了李林甫耳朵里,他对严挺之更恨了。后来有位地方官犯了点错误,要被解到京城来审判。严挺之认为这样做过头了,就设法营救他。李林甫听说之后, 便在玄宗面前添油加醋地说了一大堆严挺之和张九龄的坏话。玄宗一生气, 贬了严挺之的官,削了张九龄的权,只给张九龄保留个右丞相的名义;同时, 提升李林甫顶替张九龄的职位。朝中的大臣们见玄宗偏听偏信李林甫的谗言,害怕遭到李林甫的暗算,谁也不敢在皇帝面前进谏了。

李要甫十分得意,他把那些专职向皇帝进谏的谏官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皇上英明无比,我们当臣子的顺从他都来不及,还用得着说东道西吗?你们没看见皇宫仪仗队的马吗?它们吃的是三品草料,待遇很高,可只要发现有哪匹马叫了一声,就立刻把它从仪仗队淘汰出去,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啦!”谏官们当然明白李林甫说这话的意思,从此,他们在玄宗面前, 都不敢再说一个“不”字。谏诤的路一断绝,唐玄宗干起坏事来,一点顾忌也没有了,李林甫就更可以为所欲为了。

李林甫为了独揽朝政,一方面排斥异己,一方面培植亲信。他向玄宗推荐节度使(唐代边镇的军事长官)牛仙客当宰相。张九龄认为牛仙客是个武将,连字都不认得,没有政治才能,不能作宰相。李林甫听说后,恨透了张九龄,想进一步陷害他。昏庸的唐玄宗不听张九龄的正确意见,还是让牛仙客当了宰相。这时候,恰好有个叫周子谅的监察官,也说牛仙客不是宰相材料,不配作宰相。玄宗听了非常生气,先叫人在朝堂上把周子谅打了一顿, 然后流放外地。李林甫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对玄宗说:“您不知道吗?周子谅这个狂妄的家伙,是张九龄推荐的,他们俩尽跟您作对,是一鼻孔出气啊!” 玄宗一听更是火上浇油,下令把张九龄贬出京城,到地方上去担任一个副职。张九龄受不起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不久就病死在外地了。

李林甫用大量的贿赂,把唐玄宗身边最亲近的一帮人收买过来,给他通风报信。所以玄宗的一举一动,李林甫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有一次,唐玄宗在皇宫的勤政楼观赏歌舞,兵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卢绚

〔xuàn 〕从楼前骑马走过,玄宗见这位将军一表人才,风度文雅,不免夸赞了几句,有人立刻把这事告诉了李林甫。李林甫害怕玄宗重用卢绚,就对卢绚的儿子说:“听说皇上准备让你父亲到广州、交州一带去作地方官,那里是边远的不毛之地,你父亲哪能受得了这份苦?不去吧,就会被降职。依我看,不如请求到洛阳去当个闲官儿吧。”卢绚听了儿子转述李林甫的话,信以为真,就请求留在洛阳。李林甫临时又改变主意,让卢绚当了华州刺史。卢绚上任不久,李林甫就造谣说他有病,不理政事,把他的官职削了。

对那些没有过失的大臣,李林甫也挖空心思,引诱他们造成过失,然后加罪于他们。和李林甫同时作宰相的李适之,很有才能,李林甫怕他跟自己争权,不设法陷害他。一天,他对李适之说:“听说华山有金矿,要是开采出来,朝廷就更加富裕啦。可惜皇上并不知道这事啊!”过两天,李适之向玄宗奏事,就顺便把这事向玄宗说了。后来,玄宗问李林甫华山是不是真有金矿。李林甫慢条斯理地回答说:“这事我早就听说了,本来应该及时奏明皇上的。可一想到华山是皇家的根本所在地,那里有帝王之气,要是在那儿

开采,就会破坏了王气,动摇了皇家的根本。金子再多,也不能开采呀!所以我一直没敢向您启奏。”玄宗一听,认为李适之对他不忠,他对李适之也就不信任了。性格粗豪的李适之,这时候才知道吃了哑巴亏,他怕遭到李林甫进一步陷害,就自动辞职了。李林甫又给李适之加上别的罪名,把他贬到很远的地方。第二年,李林甫派亲信到各地去杀害他的仇人。李适之得到消息,不愿受侮辱,就服毒自杀了。狠毒的李林甫还要斩草除根,叫人把李适之的儿子活活打死了。

被李林甫陷害的大臣,远远不止以上讲的这几个,而是有一大批。李林甫的罪恶,又不止陷害大臣这一条,而是一桩桩一件件的多得很。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把李林甫的奸恶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媚事左右,迎合上意, 以固其宠”;第二,“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第三,“妒贤疾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第四,“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

对李林甫这样一个罪恶累累的奸贼,骄侈昏聩(昏聩是不明白事理的意思,聩 kuì)的唐玄宗,却拿他当宝贝,对他千般信任,百般宠爱,让他当了十九年宰相,并且把国家大事全都委托给他去处理。结果很快就发生了“安史之乱”。本来十分强盛的唐朝,从此一蹶不振,在以后的一百五六十年里, 一直处在动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