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到了战国后期,秦国更加强大了。秦王赢政亲自执政以后,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蚕食各国的领土,削弱他们的势力,取得很大成功。公元前二三○年,首先灭了韩国,接着就不断向紧靠秦国的赵、魏发动进攻。在秦国凌厉的政治和军事攻势面前,各国君主都感到自身朝不保夕,不知什么时候就要遭到亡国的灾祸,所以,一个个都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对策。有的打算重温“合纵”的旧构,联合各国抵抗秦军的进攻;有的想通过献地求和,免遭灭亡的厄运;有的又把希望寄托于暗杀秦王政,企图用这种办法打击秦国,保存自己的国家。“荆轲刺秦王”就是采用后一种办法的一个故事。

荆轲本是卫国人,爱读书而又精通剑术。曾经去游说卫国的国君,不被赏识,郁郁不得志。后来卫国被秦国灭了,荆轲不愿做亡国奴,就逃亡到燕国去了。他在燕国同一个叫高渐离的人结成了好朋友。高渐离善于击筑(筑zhù,一种古乐器,样子象古筝,有弦,用竹尺击弦发音),荆轲喜欢喝酒。两个人经常到街市上痛饮,喝得醉醺醺的,高渐离就击起筑来,荆轲跟着曲子放声高歌。唱得高兴了,就一齐大笑起来;唱到悲伤的地方,又都流下了眼泪。荆轲就用这种办法来抒发他亡国的悲伤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不久,燕国的太子正好从秦国回来了。太子名丹,原先是作为燕国的人质押在秦国的。他在秦国的时候,秦王政待他不怎么好,所以对秦王一肚子不满。后来,他眼看秦国野心勃勃,一心想统一中原,灭了韩国又去打赵国, 心里非常焦急。他想,赵国隔在秦国和燕国中间,赵国一亡,燕国失去了屏障,还不跟着完啦!所以,他越想越觉得在秦国住不下去了,打算回国组织力量,抵抗秦国,但是怎么回去呢?他知道秦王是不肯放他走的,于是就化妆成一个穷人,混过了沿路的关卡,偷偷地逃回了燕国。

太子丹回国以后,决心向秦报仇。但是燕国又小又弱,怎么打得过秦国呢?他想来想去,想不出别的办法来。最后选择了暗杀秦王的路子,想用这种办法削弱和搞乱秦国,乘机再联合各国,击破秦国。于是他就四下里搜罗勇士,准备实现他的计划。秦国有一个叛将叫樊于期,畏罪潜逃到燕国,太子丹也把他收容下来了。

公元前二二八年,秦国进一步灭了赵国,活捉了赵王。这样,燕国就受到直接的威胁。燕国君臣上下都很恐慌,太子丹更是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他就去向他的老师鞠武请教。鞠武说:“燕国的力量太小了,单独同秦国对抗,就如同拿鹅毛燎火,拿鸡蛋去碰石头。只有西约魏国,南联齐楚,北交匈奴,三面夹攻,或许可以击退秦国,使燕国免遭灭亡的惨祸。”太子丹看鞠武这样悲观,不以为然地说:“先生的筹划倒是不错,只是旷日持久,我心里跟着了火似的,实在等不及了。不管鹅毛燎火也罢,鸡蛋碰石头也罢,

我准备孤注一掷了。请先生推荐一个人,帮我出出主意。”鞠武说:“那您跟田光先生商量商量,这人智勇双全,又从容沉着,他会给您出主意的。” 太子丹托鞠武把田光请来相见,鞠武答应了。

第二天,田光来了,太子丹恭恭敬敬把他迎进宫里来,让左右的人退下去,然后推心置腹地说:“燕秦势不两立,先生是知道的。早听说您有勇有谋,能不能救救危在旦夕的燕国呢?”田光这时候已经七十开外了,他摆了摆手,说:“鞠武引见我,因为他只知道年轻力壮时候的我;现在我老了, 不中用啦!”太子丹挺失望,问:“你朋友当中有没有象您年轻时候那样的人呢?”田光想了一下,说:“有,我有个朋友荆轲,他的本事可比我强多啦!”太子丹喜出望外,要田光把荆轲介绍给他做朋友。田光满口答应。

不久,荆轲同太子丹见了面。太子见荆轲气宇轩昂,举动不凡,十分敬重地说:“今承蒙田光老先生推荐,才能得见先生。如今,秦国贪得无厌, 得寸进尺,它不把各国吞并,称王天下,是不肯罢休的。现在韩国赵国都被它灭亡了,下一个不就轮到我燕国了吗?我睡不安枕,食不甘味,请先生指教。”荆轲问:“照您的意见,是出兵同秦国决一胜负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打算?”太子回答:“同秦国硬拚,或者联络各诸侯国,这些都不行。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请一位机智勇敢的人充当使者,前往秦国, 以重利诱惑秦王。秦王贪婪[lán],必定会接见他。到那时候,就可以学过去曹沫逼齐醒公退还鲁国土地的做法,一手拿匕首,一手抓住秦王,逼他归还从各国夺去的土地。秦王要是不答应,就一刀捅死他。秦王一死,秦国没个头儿,准会乱。趁此机会,我们联合各国一起攻秦,把秦国给灭了。这是我梦寐[mèi]以求的事。只是这项使命,关系重大,必须找一位可靠的人。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担此重任?”荆轲低下头不言语,半天才说:“这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完不成使命。”太子一再苦苦恳求,请荆轲不要推辞,荆轲才答应了。于是,太子拜荆轲为上卿,把他安置在上等宾馆里,天天佳肴美酒招待他,经常送来奇珍异宝、车马美女,供他赏玩。

过了好久,荆轲还没有动身的意思。这时候,秦国大将王翦[jiǎn]已经灭了赵国,开始进犯燕国的边境。太子丹非常恐慌,连忙找荆轲,说:“秦兵很快要打进来了,到那时候,就是我想再招待您,也办不到了。先生快想想办法吧。”荆轲说:“这事我早考虑好了。要想靠近秦王身边,就必须取得他的信任。现在,秦王用千金重赏捉拿樊于期将军,一心要杀掉他。如果我带着樊将军的头,另外再带上我们燕国最富饶的地方督亢(今河北省涿县、定兴、新城、固安一带)的地图做礼物,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那时候,我就有办法了。”太子说:“督亢地图好办,樊将军穷途末路才来投奔我,我绝对不忍心加害他。请先生另想主意吧!”

荆轲看太子这个样子,就背地里去见樊于期,对他说:“秦王对将军可算是做绝了,杀害了将军的父母宗族,还用重金购买将军的脑袋,将军不想报仇吗?”樊于期一听这话,叹了一口气,眼泪掉了下来,说:“我恨秦王, 恨得眼睛出血,就是想不出报仇的办法来。”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办法, 既可以解除燕国的忧患,又可以为将军报仇雪恨,不知您同意不同意?”樊于期忙问:“什么办法?”荆轲踌躇[chóu chú]了半天,没有吭声。樊于期催他快说。荆轲说:“办法倒有,就是难以开口。”樊于期说:“您尽管说, 只要能报仇,我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荆轲这才开了腔:“我打算去刺杀秦王,怕只怕不能接近他。假如能给他献上将军的头,秦王一定非常

高兴,就会接见我。那时候,我一手抓住他的袖子,一手拿匕首扎他的胸脯, 那样,将军之仇可报,燕国也解除了亡国的危险。将军,您看怎么样呢?” 樊于期一把撕开了自己的衣裳,咬牙切齿地说:“我日日夜夜撕心裂胆,苦于找不出报仇的办法,今天先生的话使我开了窍。”说罢,拔出宝剑来自杀了。

荆轲派人马上报告太子丹。太子丹听说以后立刻坐车赶去,趴在樊于期的尸首上号陶痛哭了好半天,然后叫人好好地埋葬了尸身,把头装在一个木头盒子里,交给荆轲。太子对荆轲说:“找到好的匕首准备出发了,就等您动身呢。”荆轲说:“我等一个好朋友,想让他做我的助手。”太子丹担心夜长梦多,荆轲变卦,就说:“哪儿等得有呢!我手下有位勇士,叫秦舞阳, 就让他陪您去吧。”荆轲看太子丹这么着急,又不知道自己的朋友什么时候才来,就说:“好,我一两天就走吧。”

荆轲和秦舞阳动身那天,太子丹和一些同荆轲要好的宾客,都是白衣白帽,好象送孝的样子,一直把荆轲送到易水河边。在那儿他们摆了酒席,给荆轲饯行。河边上,除去飒飒[sà]秋风,哗哗流水,听不到一点声响。大伙全都哭丧着脸,心里十分悲伤:知道荆轲这一去就回不来了。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也赶来送行。饮酒中间,高渐离击起筑来,荆轲和着节拍,放声高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歌声慷慨悲壮,动人心弦,送行的人都失声痛哭起来。太子丹斟了一杯酒,送到荆轲面前,荆轲一饮而尽,拉着秦舞阳的手,跳上马车,头也不回,赶着车跑了。

公元前二二七年,荆轲到了秦国的都城咸阳。秦王听说燕国送来贵重礼物,并且表示臣服,十分高兴,用最隆重的仪式接见燕国使者。

那天,荆轲手捧装着樊于期人头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地图卷轴,一前一后走进了秦宫。将要上大殿台阶的时候,秦舞阳见宫殿里那么威严,脸吓得煞白,象死人一样,引起秦国大臣的怀疑。荆轲回过头来,看看秦舞阳, 笑着对秦王说:“他是个偏僻地方的粗人,从没见过天子,所以感到害怕, 请大王谅解!”秦王不放心,说:“叫他在下面等着吧。”荆阿只好独自走上前去。秦王验看过樊于期的头,又叫荆轲把地图献上来。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回身又献给秦王。秦王打开地图的卷首,从头慢慢地观看;看到最后,一把闪闪发亮的匕首露出来了,秦王吃了一惊,立刻蹦了起来。荆轲连忙用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抓起匕首就扎了过去。秦王使劲一躲,袖子给挣断了,乘这机会就逃,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去。秦王看看无处脱身, 只好围着大殿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跟着追。两个人一个躲,一个追,紧张得不可开交。大殿上那些文武百官都吓慌了手脚。按照当时秦国的制度,大臣上殿不准带任何武器,殿下的卫士没有国君的命令也不许到殿上来。所以这些文臣武将都是手无寸铁,有几个人上去同荆轲徒手搏斗,荆轲武艺高, 用不了三拳两脚就给踢倒打翻了。秦王由于惊慌失措,一时也没想到喊人上来;想拔宝剑,剑身太长,怎么也拔不出来。有人对他喊:“大王,把剑推到背后,从头上往外拔!”他这才把剑拔了出来。就在他拔剑的一刹那,荆轲已经扬起匕首要朝秦王刺过去。正在这个时候,宫中医生扔过来一个装药的口袋,打中了荆轲的右胳臂,匕首扎歪了。正在这机会,秦王挥手一剑, 砍断了荆轲的一条腿。荆轲倒在地上,忍着剧烈的疼痛,把匕首向秦王使劲

地掷去。秦王一闪,匕首从他耳边飞过,飞到后面的铜柱子上,直迸火星。秦王又上来刺荆轲。荆轲徒手抵抗,身负八处重伤,靠着柱子,还在笑骂秦王:“今天没刺死你,因为我想逼你退还各国的土地。这回算便宜了你,不过你也长不了啦⋯⋯”话没说完,大臣们早冲了上来,结果了他的性命。秦舞阳在台阶底下,想上来,也早被旁边的人杀死了。

秦王恨死了燕太子丹,增派了更多的军队,命令王翦加紧进攻燕国。第二年就占领了燕国的大半国土。燕王喜和太子丹退还辽东。秦王非活捉太子丹不可。燕王喜不得已,只得杀了太子丹,向秦国求和。公元前二二二年, 秦国终于灭亡了燕国。

从“春秋”开始,经过长期的分裂,到战国末期,统一中国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的改革最为彻底,生产发展,国力雄厚,具有统一中国的优越条件。它以实力为后盾,利用和扩大各国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因此,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就落到秦国身上。六国虽然也都建立了封建制度,但是奴隶制的残余较多,经济、军事力量较弱,政治比较腐败;相互之间矛盾重重,联合不起来。结果一个个地被秦国吞并。当然,他们是不甘心灭亡的,总要进行垂死的挣扎。荆轲刺秦王就是其中的一段插曲。尽管荆轲表现出英雄的气概,这个故事也很悲壮动人,然而,统一既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依靠暗杀这种手段企图扭转历史的车轮,又怎么能取得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