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 国都江堰

秦国灭亡了周朝,接着就要攻打别的国家,实现统一中原的目标。泰国所以这样强大,原因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十分重视农业,积极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因而拥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力量。举世闻名的宏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堰是堵水的堤坝),就是秦国蜀郡(今四川省西郡)郡守李冰和他儿子二郎带领人民修筑起来的。这一水利工程到现在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灌溉着几百万亩良田,使成都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粮仓。李冰父子是怎样带领人民修筑都江堰的呢?

那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事。当时蜀郡经常发生大水,使大片田地荒芜, 许多人家流离失所,过着悲惨的生活。

原来,蜀郡的成都、灌县一带,是个大平原。平原周围尽是高山峻岭, 岷江就发源在蜀郡西北部终年积雪的岷山上。这岷江上游坡度很大,水势很急,跟脱了缰的野马似的直往下冲。到了灌县附近,地势突然平坦,水流变慢了,山上冲下的泥沙乱石就沉积下来。天长日久,河身越来越高。一到夏季,山上积雪化了,河水暴涨,河道盛不下,水就漫上岸来,泛滥成灾。当地人民吃够了岷江的苦头,曾经同它进行过英勇的斗争,企图制服洪水。然而,由于岷江水大浪急,始终没能找到一个有效的治理办法。

大约在公元前二百五十年,秦昭襄王知道李冰治水有经验,派他来蜀郡担任了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郡守。

李冰一上任就积极了解水情民情。他同儿子二郎,还邀请了几位有经验的农民,一起到岷江沿岸去考察,听取当地人民的意见,勘察地形,研究治理岷江的方法。

他们来到灌县城外,看见有一座山矗立在岷江东岸,正好挡住了蜗江的去路。当地老百姓告诉他们,这叫玉垒山。由于江水被山挡住流不到东边去, 所以发大水的时候,往往是西边涝、东边旱。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向李冰建议说:“要是把玉垒山开一个口子,把洪水引一股流到东边去,西边的洪水就小了,东边又能引水浇地,那不是一举两得吗!”李冰领着大家仔细察看了地形,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决定凿开玉垒山,分洪减灾,引水灌田。

李冰这个规划一宣布,大伙都表示赞同。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开山战斗打响了。动工以后,大批农民和工匠,有的凿石头,有的抬石头,干得挺热火。可是,尽管当时已经使用铁器,开石头还完全靠人工,干了一天下来, 石头没有开多少,工具倒损坏许多。有人出了一个主意:先在石头上凿条沟, 然后在沟里和石头缝里填上干草,上头再架满树枝、木柴,点上火烧。石头受热就裂开了,这样再凿就省劲了。李冰叫大伙照这样干,果然工程进度大大加快,大伙儿经过辛勤劳动,终于把山挖开了一个缺口,没想到开小了, 水流得不多。李冰父子又带领群众把缺口扩大。到了发洪水的时候,大伙都跑到江边上,看水能不能流到新开的河道里去。当大伙看到江水哗哗地流进缺口,淌到干裂的田里的时候,就别提有多高兴啦。因为玉垒山新开的缺口象一个瓶口,大伙就管它叫“宝瓶口”。这凿开的一段山头,取名叫“离堆”。他们还把岷江原来的河道叫“外江”,新的支流叫“内江”。

关于宝瓶口的开凿问题,近来有人考证,是在李冰之前三十年到一百年,

古蜀国一位君主主持开凿的。尽管这样,李冰父子扩大了宝瓶口,重新疏通了内江,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宝瓶口工程修建以后,李冰发现,内江的水量还不大,不能满足灌溉的需要。怎样才能让外江多分些水过来呢?李冰父子又到宝瓶口上游去视察, 同当地老乡商量,终于找到了新的办法。办法是在离宝瓶口不远的岷江上游, 在江中心建一个分水堰,硬把江水分成两股。这样更多的水就能流到内江里来了。然而,在激流滚滚的江中心修建一条分水堤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开始,他们利用水少的有利时机,用当地现成的鹅卵石做材料,在江中心砌了一道堤堰,不料没过几天就被江水冲垮了。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最后筑了一条比较牢固的大堤堰,但是一次特大的山洪又把它冲得无影无踪。后来,他们改用大石块做材料,一试还是不行。不知做了多少实验,一次一次都失败了。怎么办呢?李冰很为这件事发愁,天天琢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有一天,李冰父子又到岷江上游去察看水情,看到一群妇女正在江边洗衣服,只见她们在水里放了一个个竹篓子,衣服就泡在竹篓子里边。江水尽管很急,竹篓子也冲不走。李冰心里不由得一动,联想到,如果把鹅卵石放在竹篓子里面,沉到水底下,不也冲不跑吗?他把这个想法跟大伙一说,大伙都说这个办法准灵,也容易办。因为这一带到处长着竹子,鹅卵石更是遍地都有。说干就干,李冰让二郎带着老乡到山上去砍竹子,自己就招来许多工匠编竹篓子。没过多久,一大批竹篓子编出来了,李冰叫大伙把鹅卵石装进去,准备先作试验。到了试验的那一天,李冰父子早早地就来了,周围的老乡也来了不少。起先他们在水浅的地方试,成功了;接着慢慢把竹篓子移到水深浪大的地方,这下不行了,竹篓子给冲得摇摇晃晃,看来竹篓子小了。李冰又叫工匠把竹篓子加长放大,加到三丈长、三四尺粗,填进鹅卵石,放到急流里以后,水就冲不动它了。李冰和大伙儿都高兴得不得了!

试验成功以后,李冰父子开始安排施工。他们把群众组织起来,有的砍竹子,有的编竹篓,有的找石头。无数装满鹅卵石的大竹篓,堆在江边上。筑分水堰的工程开始施工了。人们把一个个装着鹅卵石的大竹篓子沉到水底下去,越积越多,越垒越高,就象两条坚固的大坝,屹立在江中心,形成一个狭长的小岛。远远望过去,又象一条大鱼,鱼头朝着岷江的洪流,破浪而上,把岷江分成两条水道,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分水鱼嘴”。修了这个分水堰以后,内江的水量加大了,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一年四季也不断流。为了保证夏天水涨的时候内江的水量不致过大,李冰父子又带领大家在分水鱼嘴和离堆之间修了一条“飞沙堰”。堰身全部用竹篓和石头子儿堆筑,堰顶比堤岸低,这样内江水太大的时候就会自动从堰顶上漫过,流到外江里去, 不会造成灾害。从此以后,岷江被制服了,两岸劳动人民可以更好地生产了, 李冰就给大堰起了个名,叫都安堰。后来人们把它改名为都江堰。

都江堰修成以后,历代劳动人民在这个基础上又不断加以改进,使工程的规模更加宏大和完善,能够更充分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两千多年来,它滋润着几百万亩良田,为人民造福不浅。

关于李冰治理岷江的事,史书上记载很简略,民间却流传着不少故事。七十年代,从都江堰河底先后出土了一大一小两座石雕人像,大石像身上还刻有三行铭文。从铭文看,石像是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一六八年)雕刻的,其中那座大的肯定为李冰,小的是个无名者。有人推断,小石像应当是

李冰的侍从,而且应当有两个。古时候称侍从官为“郎”,所以“二郎”并不是李冰的儿子,而应当是李冰的两个侍从官,即两个助手,他们协助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不过在这篇故事里,我们仍旧采用历来流传的说法—— 都江堰是李冰和他儿子二郎领导当地人民修建的。人民怀念他们,感谢他们; 在靠近分水鱼嘴的内江东岸,修建了“二王庙”,给他们塑了像,来永远纪念为人民立了不朽功绩的李冰父子。到现在这座庙还在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