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称帝

北宋末年,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金国强盛以后,就对辽国发动了进攻。宋徽宗想利用金国打败辽国,于是,派人去和金国订立了

海上之盟,约定双方同时出兵,前后夹攻辽国。想收复被辽国侵占的大片土地。

公元一一二二年,宋金同时发动了对辽的战争。宋军两次进攻辽国的燕京,都被辽军打退;而金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下了燕京。北宋只好出一百万贯钱(一千文钱叫一贯),把燕京及周围的地方从金国那里赎买过来。

三年以后,金灭辽,宋和金成了领土相接的邻国。金国统治者看到宋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就开始对宋发动进攻。宋军在金军进攻下接连打败仗,公元—一二七年(靖康年间),被金国灭亡。

北宋灭亡的时候,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以及王子、后妃和许多大臣, 一共三千多人,都被金军俘掳。金国用几百辆牛车把他们押送北方。当时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因为不在东京汴梁,所以没有被俘。

赵构是徽宗的韦贤妃所生,在王室中的地位不高。金军兵临汴梁城下的时候,赵构不在汴梁,宋钦宗派人去金军那里求和,曾把他送去做人质。可是金军主将宗翰嫌他地位不高,要求换宋徽宗的第五个儿子肃王赵枢做人质。赵构这才回到汴梁,后来又被宋钦宗派到外地去招集勤王的兵马,躲过了汴梁城破时被俘北去的灾难。

金军押着宋朝君臣北撤的时候,宋朝大将宗泽正在河北、河南交界的地方驻防。他听说金军掳走了徽、钦二帝,就赶快派人给各地的宋军送信,请他们配合行动,抢渡黄河,截断金军归路,夺回徽、钦二帝。宗泽领兵从滑州(现在河南省滑县)转到大名(现在河北省大名县),准备阻击金军。可是,各地宋军不肯配合行动,宗泽的计划无法实现。夺回徽、钦二帝已经不可能,可国家总不能没有皇帝呀。宗泽认为,赵构是徽宗之子、钦宗之弟, 是当时王室中留下来的唯一亲王,手中还拥有八万兵马,于是他改变了主意, 决定拥护赵钩做皇帝,重建宋朝。

可是赵构有两个顾虑:一个是他怕得罪金军。因为金军在北撤的时候, 已经扶植了汉奸张邦昌做傀儡皇帝,改国号为大楚。赵构如果即位称帝,重建宋朝,就会冒犯金军,他们会来兴师问罪。另一个顾虑是当时王室中还剩一个元祐皇太后,地位比他高,不知道这位皇太后是不是想垂帘听政,做女皇帝。

张邦昌是仗着金军撑腰才当上皇帝的。金军一撤,他失去了靠山,遭到群臣的反对,因此,他派人送信给赵构,表示自己愿意退位,拥护赵构做皇帝。赵构认为既然张邦昌自愿让出皇位,就不怕金军怪罪他了。

元祐皇太后是徽宗的嫂子,哲宗赵煦的皇后,哲宗在位的时候,她因为被人陷害,遭到废黜,出家当了女道士,被赶出了皇宫。金军攻破汴梁的时候,她因祸得福,没被金军抓走。张邦昌做了傀儡皇帝以后,为了收买人心, 表示要继承宋朝的法统,曾把她请了回来,封她做了皇太后。按辈分排,元祐皇太后是赵构的伯母,地位比赵构高,要恢复宋朝,首先就得请她垂帘听政。可是元祐皇太后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她觉得自己能够保住一条命,已经够幸运了,如今又当上了皇太后,更是心满意足,哪里还会有垂帘听政当女皇帝的打算呢?她听说赵姓皇室中还留有赵构这一个亲王,非常高兴,亲笔写了诏书,通告天下,号召人们拥护赵构做皇帝,重建宋朝的江山。

赵构的这两个顾虑都打消了,经过大臣们一再的劝进,他于公元—一二七年的阴历五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现在河南省商丘县)即位做了皇帝,

改年号为建炎。赵构就是宋高宗,他重建的宋朝历史上叫南宋。

南宋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个投降政权。赵构刚即位的时候,由于大敌当前, 人心未定,他为了欺骗群众,坐稳皇帝的宝座,不得不装出“抗金”的姿态, 起用抗战派中声望最高的李纲做宰相,并且由李纲推荐,派宗泽做东京留守兼开封知府,领兵进驻汴梁。与此同时,赵构又任命投降派黄潜善担任中书侍郎,掌握朝政大权;任命汪伯颜担任同知枢密院事,执掌军权。对于卖国求荣、做过“大楚皇帝”的张邦昌,赵构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居然还说他拥戴有功,封他为太师,相当于皇帝的高级顾问。

赵构怕金军怕得要死,他不但不打算把都城迁回汴梁,甚至也不敢在南京应天府久留,而是准备迁都长江以南的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在那里建立一个小朝廷。他想仿照东晋元帝司马睿的样子,依靠长江天险作为屏障,做一个仅仅保有半壁江山的皇帝。

宰相李纲是个血性男子,在北宋末年金军兵临汴梁城下的时候,他就以坚决主张抗金出名。如今他当上了宰相,决心收复失地。他建议宋高宗对金发动攻势,尊敬有本领的人,疏远奸邪谄媚的小人。他希望宋高宗学习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等开国皇帝,振作起精神来,为收复失地做好准备。过了几天,李纲又向宋高宗提了十条建议,希望宋高宗下决心抗金,训练好水陆兵马,支持和收编自发组织起来的抗金义军,任用贤人做文官武将,加强险要地区的防务,清除张邦昌一帮奸贼等等。在建都的问题上,李纲认为关中(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一带)地区形势最好,其次是襄邓

(现在湖北、河南省交界地区),再其次才是建康(即江宁,就是南京)。所以最好以长安为西都,襄阳为南都,建康为东郡,派人修好城池,备足粮食。皇帝经常在这些都城之间来回巡视,鼓舞士气,招兵买马,使敌人摸不清宋军的主力在哪儿。至于汴梁,那是宋朝宗庙所在的地方,更应当是皇帝长期居住的地方,应当先到那里去。这样,百姓才能安心,英雄豪杰才会为朝廷效力。

李纲的建议完全是为宋朝的天下打算,但是宋高宗不愿意采纳。他还是按照他父亲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的老办法行事,想以退让保障安全,用妥协求得和平。他讨厌李纲今天一个建议,明天一个意见,认为这些都妨碍他实行投降主义的政策。当他的皇位已经坐稳的时候,就想罢免李纲,换个合自己心意的人来当宰相。

黄潜善、汪伯彦等奸臣,也乘机说李纲的坏话。他们一会儿说李纲的名气太大,快要压过皇帝了,是个危险的人物;一会儿又说李纲主张招兵买马是想搜刮民财扩张自己的势力;还说李纲是金军最讨厌的人,有他在,金军早晚还会打来的。总而言之,各式各样的明枪暗箭,从四面八方向李纲投射过来。特别是说李纲的名气太大,要压过皇帝,正说到了宋高宗的心病上。李纲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比他高,这叫他怎么受得了呢?于是,宋高宗先把主张投降的黄潜善提升为宰相,跟李纲平起平坐,为罢免李纲做好准备。过了几天,他又命令一个名叫朱胜非的大臣起草了一份诏书,以李纲狂妄荒诞, 刚愎〔bì〕自用,想要抢夺皇帝的权力为理由,罢免了李纲的宰相职务。可怜忠心耿耿的李纲,只做了短短的七十五天的宰相。

大学士陈东、进士欧阳澈等替李纲打抱不平,他们上书给宋高宗说:皇帝应当分清是非,辨明黑白,李纲这样的忠臣不应当罢免,黄潜善、汪伯彦那样的奸臣不应当重用。宋高宗恼羞成怒,竟然下令把陈东和欧阳澈杀了。

从此,南宋的朝政大权掌握在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投降派手里,他们准备放弃中原,往南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