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征程——从发射到接收

在有线广播中为了把声音传出去就必须使用导线。毫无疑问,这限制了广播的范围。当人们对无线电波的性质了解之后,便决定让无线电波来完成电线的使命。而这样的广播系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无线广播。

在无线广播中,为了让远方的声音传过来,并被人们听到,就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难题:

首先,必须能够产生无线电波,并发射出去。

其次,必须使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带有所要传送的音频(声音)信号。另外,当带有音频信号的无线电波到达接收点后,需要将此音频信号从

无线电波中取出来,并还原成声音。

这几点是不难理解的。打个比方说,为了让北京的市民吃到武汉生产的大米,就必须把大米运到北京,而大米是不会自己走到北京的,而需要火车这一工具。

火车的开动及大米的装卸都是由人力完成的,而在无线广播中,无线电波的产生,发射及声音信号的装载和取出都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来完成的。

在第一节中曾指出,高频率的无线电波由高频率的交流电送入发射天线所产生,而高频率的交流电是怎样获得的呢?在无线电技术中,采用一种叫做“振荡器”的电路就能产生高频率交流电,振荡器里有一个“振荡回路”, 它是高频电流的发源地。

电振荡和荡秋千很类似。要使静止的秋千开始摆动起来,必须先把它推到一定的高度,从力学上来讲,就是给它一定的势能。振荡回路也需要推动一下,但不是加力,而是加以一定的电能。比如,把电容器的两端暂时和电池接通一下,让它充上电,然后再断开电源,接上线圈,于是振荡就开始了。

秋千荡到最低点时,它绝不会骤然停止,由于惯性作用,它会趁势继续往上摆去,振荡回路也是如此。由于线圈的惯性和积聚的磁能,使电流继续流动,不过是逐渐减少罢了。这样,电容器就按反方向充电,使得原带正电的极片带负电,原带负电的极片反而充上了正电荷。

当线圈里的能量全部返回到电容器以后,回路电流暂时消失。但是因为电容器上已经充上了电,和起始一样,又要放电,回路里重新有了电流,不过方向和原来相反。过程就这样反复着,我们只要用开关给电容器充一次电, 回路里就会有连续不断的交流电产生。这个过程就叫电振荡,振荡的频率可以达到很高。

不过,实际上由于振荡回路里存在着电能的损耗,所以电振荡不断减小, 振荡幅度越来越小,最后振荡消失,这显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为了得到振幅恒定不变的等幅振荡(等幅高频振荡产生的等幅波就是无线电技术中常说的载波,它在广播及其它一些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无线电技术中,人们采用了“放大”和“反馈”两项技术,从而使得振荡器在不借助任何外界的帮助(激励)下,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等幅振荡。把这种振荡从天线上发射出去,就形成了等幅波(又称载波)。

但是仅把载波发射出去,是毫无意义的,就像开着一辆空车一样,为了能把“货物”运出去,就必须把“货物”装上车。在无线电技术上,把音频信号(即要运载的货物)加到载波上的过程称做“调制”。现在我们就着手用音频信号来调制载波。也许有人不禁要问:为啥这么啰嗦呢?我们把音频信号放大后变成无线电波直接发射出去不就可以了吗?这样还可以省去一套振荡器呢?

可是,事实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音频信号频率太低,根本就发射不出去;二是即使能够发射出去,由于天空中没有轨道, 而电波又无孔不入,它们必定会纠缠在一起,互相干扰。湖北广播电台正在播新闻,广东台正在播音乐,而北京文艺台则正在讲评书,大家一起说,就像在公共场所,你说,他也说,那到底听谁的呢?因此,任何电台送到天线去的电流必须满足两点:一是要具有较高的足以发射的频率;二是这个频率是某一电台所独有的,其它电台不能占用。为满足上述要求,人们从交通运输的特点中受到启发,才使用了“调制”这一手段。

送往天线去的电振荡是一种高频交流电,表征它的两个主要参量是振幅和频率。我们可以把所要传递的信号内容表现在电振荡的振幅变化上。也就是让高频电振荡的频率保持不变,但让它的振幅严格一致地按照音频信号来

变化,振幅变化的轨迹叫包络线,它的形状和音频信号完全一致。这样就实现了调制,由于这里载波中被改造的是其幅度,所以也叫“调幅”,(此外, 还有调频等其它方式)。

现在,我们已经顺利地让音频信号坐上了高频电波这一高速火车,下面就开始“旅行”!

电波可真是一个优秀的传话员,它不仅非常神速,而且总是悄无声息, 绝不居功自傲,四处炫耀。它既不发光,也不出声,总是在我们身边默默无闻地工作。此外,电波的旅行可以不借助于其它任何东西,便能跑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非常灵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波长自动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对于中长波来说,它们可以沿着地面跑,因此又叫地波,当然在传波过程中还要缴一点“养路费”,地面要吸收一部分电波,所以地波总是越传越弱, 到远处就可能收不到了。比如湖北省的广播到了北京就听不到了,不过,地波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传播稳定可靠。因此,收音机中的中波广播都很稳定、清晰。

对于波长较短的波,地面对它吸收的厉害,因此它就由陆地改走空中了, 即从天空中反射回来,这叫天波。读者或许觉得奇怪;整个天空空空荡荡, 哪有什么反射体呢?别急,天空中还真有这么一种天然反射体,这就是距地面大约五、六十公里的高空中的电离层,它像一面大镜子,电波射到电离层后就被反射回来。

当然,电离层在反射电波时,也要吸收电波。吸收作用与波长及昼夜有关。电离层喜欢上夜班,因此白天吸收很强,晚上很弱。我们在收听短波广播时,往往白天只能听到当地几个电台,而夜里却能收到许多远地的电台。这是因为天波白天几乎全被电离层吸收掉了,反射不回来,只有靠地波来传播,所以白天就收不到远地电台了。另外,由于电离层很不稳定,被反射回来的电波也忽强忽弱,所以在听短波时,声音老是忽大忽小,这就是电波的衰落现象。知道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冤枉收音机了。

至此,带有音频信号的电波各显其能,已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你的周围, 等待你把它接收下来,然后你就可以听到丰富多采的节目。

收音机接收了电波,并经过选择器(调谐回路)挑选出有用信号以后, 就开始对它进行处理了。别忘了,收音机接收的这种电波是“调幅波”,也就是运载着音频讯号的高频波。这种电波在收音机里感应出来的电流,和发射机里最后送进发射天线去的电流一样,也是调幅过的高频电振荡。于是收音机就得设法从高频电振荡上取下它所运载着的音频信号来,我们可以把高频电振荡(载波)比作邮递员,而代表声音的音频信号就像是所要传递的邮包。因此,要收音机发出声音来,就必须从邮递员身上卸下邮包来。这一技术有一专业名词,叫做“检波”;它和广播电台在发射机里所进行的调幅过程正好相反,因此也可以说,检波就是调幅的逆过程。

检波电路中常用的元件有二极管、电容、电阻等。整个检波电路就像一把大筛子,而高频电流像“细沙”,低频电流像“石子”,经过这把大筛子后,细沙都被滤去,只剩石子了。

经过检波器检波后得到的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到收音机的扬声器里,就可以发出声音,听到广播节目了。

现在当你坐在收音机旁聆听美妙的音乐时,是不是也明白了无线广播的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