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行吗

1947 年晶体管的发明给世界以巨大震动,由此引发了一场席卷世界的半导体研究热潮,美国、前苏联、日本及西欧走在前头,当这股潮流波及到中国大地后,引起了我国科技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1956 年,高瞻远瞩的周总理把迅速发展半导体工业作为紧急措施列在 12 年科学发展规划当中。当时科研条件还是很简陋的,但老一辈的半导体专家们在一无参考资料二无完整设备的前提下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投入到这项新兴工业中去, 终于在 1956 年 11 月制成了我国第一批半导体器件:锗合金管。

半导体工业的起点是晶体管,它随后孕育了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诞生。在基尔比获得发明集成电路专利后的第 3 年,集成电路正式开始投产。我国著名的半导体专家武尔桢在仔细分析当时的情形后意识到以硅平面工艺为基础的单片集成电路代表着集成电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果断决定将我国半导体研究方向从锗集成电路转向硅平面工艺的研究,这个决定被证明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经过众多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战,1965 年 4 月终于诞生了我国首批硅单片低速集成电路。这个时间与日本相差无几,这表明我国集成电路的研制开端是非常好的。突破性的成功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我国半导体工业迅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众多的科技人员将视觉令聚到更高的目标时,令人痛心的十年动乱开始了,集成电路事业如同全国其它行业一样深受影响。在低速集成电路研制成功的 3 年后方始完成中速 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系列产品的设计定型,然后又花了 4 年时间到 1972 年才完成高速 TTL 系列产品的设计定型,而此时“硅谷”里年轻的公司正在以年增长率高达 25%的速度前进着。中国在起步甚好的情况下痛失良机,渐渐地落在了世界步伐的后面。

为了赶上国际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步伐满足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需求。自 70 年代中期开始我们用了 8 年的时间,进行 3 次大规模集成电路会战,取

得了不小的突破。我们用国外 60 年代末期的设备条件实现了世界 70 年代中后期的水平。尽管如此,我们与当时的世界水平还差着一大截。当我国竭尽全力进行 16K 存储器的攻关时,国外已经在开发容量达到 4M 的产品了。要知道,后者的容量整整是前者的 250 倍,相隔着好几代呀!

什么原因呢?更多的意见倾向于设备陈旧落后是最根本的问题。当科学的春天再次来临,我们终于能够打开国门引进技术的时候,渴望提高技术的厂家竟一哄而上,全国范围内共引进了多达 33 条生产线。盲目的举动让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量的生产线至今都没能发挥作用。

经过 20 多年的磕磕碰碰,总结历次的经验教训,我们终于慢慢摸索出发展我国集成电路的途径。再不迎头赶上后果将不堪设想,没有强大的微电子工业作基石保证,高精尖领域的现有优势就很难再继续维持下去。火箭、卫星、导弹、种种高精设备质量的稳定和性能的提高都有赖于高度发达的微电子工业,这已成为世界的共识。

而目前我们国家的半导体工业仍然令人担忧。1994 年所有半导体器件中仅有 3%是集成电路,它创造的产值也只占总额的 19%,我们的半导体工业实质上是分立器件工业,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又是二极管工业。硅三极管的比重由 1981 年的 65.1%锐降到 1991 年的 11.7%。目前国际上的主流集成电路产品包括 MOS 存储器、MOS 微机元件、MOS 逻辑电路等我们几乎都还是空白。

许多曾经为我国半导体工业作出过很大贡献的著名企业也纷纷退出了集成电路的竞争。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多企业由生产集成电路芯片退到生产晶体管管芯,再退到生产二极管管芯甚至退到代人封装器件的地位。

现在,我们已无路可退了,我们还能行吗?

非常幸运的是,在整个国际半导体市场的不断变化下,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形势下,中国丰富的物产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吸引着众多的世界著名厂家。1991 年,日本 NEC 公司与首都钢铁公司合资生产 4M 的动态存储器,荷兰的菲利普公司在上海与我国合资建成上海菲利普半导体公司。1992 年,Motorola 公司在天津建厂,而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无锡的华晶公司先后与德国西门子等多家公司合资生产 MOS 器件。通过合资获得技术,几乎是所有半导体小国得以腾飞的必由之路。目前,这些合资公司已经开始带动我国的微电子工业向良好的方向上发展。

全球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生产规模日渐庞大,竞争更是纷乱激烈,加工基地最早从集成电路的发源地美国转到了日本,日本发展了扩张了, 又移到了亚洲的“四小龙”,最近又转向亚洲的几条新小龙。根据这种趋势, 只要我国维持良好的经济环境,最终加工基地一定会大量移向中国。一项对世界 1000 家跨国企业的调查表明,有 66%的美国公司、77%的日本公司以及 69%的欧洲公司未来投资的首选目标就是亚太地区,而中国更被列为“第一重点”。在这样大好的机遇下,只要我们坚持打“持久战”,养精蓄锐、广泛学习,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并努力付诸实施,就很有可能在下个世纪初期达到国际生产技术最先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