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侨民文学
俄罗斯的侨民文学,系指在俄罗斯境外的俄罗斯作家的创作。这些作家有些加入了外国籍,有些一直没有入籍;他们大多坚持用俄语创作,也有一些人同时用俄语和别国文字进行写作。二十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的历史持续得很长,但它较为集中地回归祖国,则完成在改革时期。
二十世纪的俄罗斯侨民文学有过三个浪潮,也就是说,在三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上,有大批的俄罗斯作家由于种种原因流亡海外。第一批文学流亡者是在十月革命后离开俄罗斯的,在当时,许多知名作家由于不理解革命、不接受革命、甚至是敌视革命而离开俄国,一部分人参加了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政治活动,也有一部人在境外仍潜心于文学写作。这一批流亡作家的数量是惊人的,他们中间不乏一流的大作家,在十月革命后至三十年代初的时间里, 先后流亡国外的知名作家就有:阿韦尔琴柯、阿尔达诺夫、安德列耶夫、阿尔志跋绥夫、阿达莫维奇、阿姆菲捷阿特罗夫、巴里蒙特、吉比乌斯、扎伊采夫、扎米亚金、维·伊万诺夫、卡缅斯基、库普林、梅烈日科夫斯基、明斯基、谢维里亚宁、阿·托尔斯泰、苔菲、萨沙·乔尔内、尤什凯维奇、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列米佐夫、雷达谢维奇、茨维塔耶娃、施梅廖夫等等。他们离开祖国,远走他乡,在巴黎、布拉格、索非亚、柏林、贝尔格莱德、斯德哥尔摩、纽约、哈尔滨、君士坦丁堡等处安身,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他们仍继续写作,并创办了大量的文学刊物,出版了许多作品。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回到了祖国并成了苏维埃俄罗斯文学的经典大师,如阿·托尔斯泰、茨维塔耶娃等。侨民文学的第二浪潮出现在二次大战之后,当时在沦陷区的许多俄罗斯人逃到了安全国家,战后有许多人又从希特勒的战俘营直接去了西方,在这当时还很年轻的一代人中,后来有不少人选择了文学创作的道路。第三浪潮出现在六、七十年代,解冻时期之后的政治控制政策,使许多作家感到压抑,因而出逃,而官方也“主动”驱逐了一些持不同政见的作家。这些作家,是当今俄罗斯侨民文学的主要代表。
当前,俄罗斯侨民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中心有两个,一是纽约,一是巴黎。在巴黎,以俄罗斯的侨民作家涅克拉索夫、西尼亚夫斯基等为中心曾形成一个文化圈子,在西欧文化界颇有影响。由于彼得的改革主要是以法国为借鉴的,俄法两种文化间的联系一直较为紧密,俄罗斯许多文化人都视巴黎为文艺圣地;而巴黎浓郁而又自由的文化空气,也确是侨民文学最合适的土壤。从十月革命后至今,被茨维塔耶娃称之为“喀尔巴阡的罗斯”的巴黎的俄罗斯侨民社会,一直是俄罗斯侨民文学的中心之一。但二次大战后,美国逐渐成了世界文化的中心。俄罗斯侨民文化的重心也开始向纽约转移,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新移民享有较为平等的权利;那里更多样、更刺激的艺术空气,对战后的新侨民也更有吸引力。如今,美国俄语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美国西班牙语文学、美国华语文学等一样,已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美国俄语文学的发展史上,首尾处各站立着一个魁伟的身影,他们就是纳博科夫和布罗茨基。
纳博科夫(1899—1977)出生在彼得堡的一个贵族家庭,其祖父曾任沙皇政府的司法大臣。十月革命后,不满二十岁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随家人流亡欧洲,后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文学,1922 年迁居柏林,同时开始在侨民文学刊物上发表诗作。二次大战前,他还在巴黎生活过一段时间,后于
1940 年去美国,并在战后加了美国籍,开始在美国的多所名牌大学中教授文学,同时在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从事昆虫学研究。晚年,他“旅居”瑞士等地,也许是要反复体味远离故土的飘泊感,据说他从不购房,从来就是住在旅馆里,1971 年,他在瑞士的蒙泰勒病逝,那个小城也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晚年隐居的地方。纳博科夫到美国之前的创作,大都是以俄罗斯流亡界的生活为素材的,其中较著名的有《玛申卡》(1926)、《黑暗中的笑》(1932) 等。到美国后,纳博科夫一面从事文学和昆虫学研究,一面从事小说和诗歌创作,同时还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经典译成英文,将许多欧美文学大师的作品译成俄文,他的工作逐渐引起了美国评论界的注意。然而,真正使他在全美、甚至是全世界扬名的,是一部篇幅不甚大的长篇小说《洛丽塔》(1955)。据说,纳博科夫是带着一种近乎恶作剧的心理写作此书的,他似乎想说明: 学究也会搞“畅销”,也敢写“淫书”。小说写一个名叫亨伯特的中年男人, 爱上只有十二岁的女孩洛丽塔,为了实现他的爱,他娶了这女孩的母亲,在她母亲死后终于占有了她,后洛丽塔与另一男人私奔,亨伯特杀死那男人, 又夺回了洛丽塔。小说中许多细致的性心理描写,使得人们曾将此书视为“淫书”,但此书新颖的结构、奇妙的语言,以及关于人生和艺术的独到见解, 又使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真正的文学经典。之后,纳博科夫又创作了数部对美国文学和众多美国作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书,如小说《普宁》(1957)、
《微暗的火》(1962)、《阿达》(1969)和论文集《文学讲稿》(1980) 等。这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大师,一生共创作了近二十部长篇小说、数百首诗,还有众多的译作、论文。他已被公认为对不止一代的美国作家产生过影响的文学巨匠。
布罗茨基(1940—)生在列宁格勒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中,很小就对诗歌感到兴趣。由于天性自由,具有叛逆性格,他很早辍学,做过多种杂活。与此同时,他读俄语诗歌经典,并有幸结识阿赫马托娃,成为她的学生。由于写诗,他被视为异端,两度被送进疯人院,1964 年又因“游手好闲罪”被判刑,并被流放至俄罗斯北方边疆。七十年代初,他被驱逐出境,后幸得著名诗人奥登等人的帮助,从欧洲辗转至美国,1977 年加入美国籍。早在他在列宁格勒等地过流浪式的生活时,他的诗集就已在美国问世。到美后,他又陆续推出多本诗集,如《长短诗集》(1965)、《荒野中的停留》(1970)、
《美好时代的终结》(1977)、《词类》(1977)、《罗马哀歌》(1982)、
《献给八月的新章》(1983)等。布罗茨基的诗,继承了十九、二十两世纪之交时俄罗斯“白银世纪”诗歌的优美传统,诗律严整,思想深刻,同时, 他又自英语诗歌、尤其是以约翰·多思为代表的英国玄学派诗歌处汲取了营养,形成一个形象奇特且冷竣、带有静观和寓意色彩的诗歌宇宙。他以生命为诗歌主题,在对时间、空间、死亡、衰老的描写中抒发他关于生活、关于人类的认识。1987 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该奖的最年轻的作家之一。在授奖词中,发言人曾称他是“不止革新诗歌表现手法的大师”, 并称他在“用俄语和英语这两根巨柱支撑他的诗歌大厦”。布罗茨基是一个罕见的语言天才,当年,他为了直接从原文阅读米沃什的诗,曾在几个月里熟练掌握了波兰语。八十年代,他直接用英文写作的散文集《少于一》(1986) 又因其丰富的内容和出色的文笔获得了全美图书评论奖。现在,布罗茨基一面在美国的大学中教授文学,一面在他那总是烟雾缭绕的书房中继续写诗、作文。八十年代末,他的诗开始出现在俄罗斯境内的报刊上,引起了爱诗的
俄罗斯人的极大兴趣。1990 年,经诗人本人审定的诗集《词类》在莫斯科出版、这本厚达五百余页的诗集收入了布罗茨基 1962~1989 年的诗作近二百首。
二十世纪的俄罗斯侨民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五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国人中,就有三人是侨民作家(蒲宁、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另两人为肖洛霍夫和帕斯提尔纳克)。而且,俄罗斯侨民文学还将俄罗斯的文学传统带到了世界各地,极大地扩大了俄罗斯文学的世界影响。
在改革时期,侨民文学中有价值的东西纷纷回归了俄罗斯。但与其他类型的回归文学不同,侨民文学仍处在继续的发展之中。如今,俄罗斯侨民文学还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这是因为:第一,随着苏联的解体,在除俄罗斯以外的十四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的俄语文学都将成为侨民文学,这将是很大的一个文学力量,因为在许多原加盟共和国中,俄罗斯族在总人口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第二,随着移民潮的持续,许多俄罗斯公民移居至以色列、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在这些国家的文学中,已开始出现俄语文学的幼芽。二十世纪的俄罗斯侨民文学也许会在世纪末形成一个更大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