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南北中轴线的三大殿

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3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含元殿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建成于663年,毁于886年,存在了220余年。

其间每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当时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含元殿修建在龙首原上,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鸾和栖凤两阁,殿两侧为钟楼和鼓楼。殿、阁、楼之间有飞廊相连,成“凹”字形,由于周汉以来阙制的发展,也影响了历代宫阙直至明代紫禁城午门的设计和布局。

含元殿居高临下,两翼开张,包括两阁在内,建筑群总气势宏大,最能反映唐代气魄的宫殿。

唐代诗人李华在《含元殿赋》中描写道:

左翔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

环阿阁以周墀,像龙行之曲直。

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整座宫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规模宏大,建筑雄伟。

含元殿南距丹凤门400余米,殿庭极为宽阔。由于它高高地屹立于龙首原南沿之上,殿基高出地面13米。为了百官朝见的方便,于是在殿前修建了两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共长70余米。

每遇朝会,群臣即由两道而上。这两条阶道由丹凤门北上,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故称为龙尾道。道面平段铺素面方砖,坡面铺莲花方砖,两边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栏。墩台、龙尾道、陛、阶四周都有雕刻精致的石栏杆环绕。

龙尾道的修筑映衬出了含元殿的高大雄伟,但也因这条道坡长阶高,而成为年迈大臣朝见之畏途。

含元殿的高大宏伟历来为人所称颂,统治者为建此宫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为配合大明宫含元殿御道项目保护工程的建设,对拆迁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他们在含元殿遗址南部新发现了一条处水渠道、三座桥梁、两条道路等重要的唐代考古遗址。

新发现的唐代殿前渠道位于含元殿遗址土台以南,东西走向,已探知长度为400余米,基本与含元殿南沿平行。

从勘探得知,在御道拆迁范围的东西两侧,该水渠道还有延伸部分。从发掘的几处段落来看,该渠道两壁较直,底部较平,两壁局部还发现有砌砖痕迹。

其东段略浅,西段略深,可以推测渠道内水的流向为由东向西。另外,在渠道内还出土有大量的唐代砖瓦、石块、螺壳、陶瓷器、铜钱、铁钉、铁剑等遗物。从地层剖面来看,该渠道在唐代以后还沿用,明清时期还曾一度疏浚过。

发现的唐代水渠道上的三座桥梁,皆位于含元殿南部。相对位置分别在含元殿正南、含元殿西朝堂正南、含元殿东朝堂正南,为中央桥梁基础、西侧桥梁基础、东侧桥梁基础。发现的两条步行道在水渠道南岸,沿渠道而走,东西走向。

道路上车辙痕迹明显,可见该道路沿用时间很长。其中中央一桥正与含元殿中心相对,从桥桩柱洞的遗迹可知,桥东西长17米、南北宽4米。

东西两桥则与百官上朝前暂时休息的东、西朝堂南北相对,其作用犹如后世皇帝宫殿建筑中的“金水桥”。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殿前百余米有门址遗迹,可能为牌坊式建筑。门左右有横贯宫城的隔墙,门前面是一大广场。

这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雄伟风格,并成为后世宫殿的范例。含元殿一直使用至唐朝末年,从兴建至唐末被毁的200余年中,历经了德宗贞元四年的地震和几次大风大雨的自然损害,不断有所维修,但始终未见有重大拆改或重建的记录。

含元殿址中出土有大量表面呈黑色光亮的陶瓦,殿顶的屋面用瓦,还出有一些琉璃瓦片,据此估计此殿的檐口使用了琉璃剪边的做法。在台基四周出土残石柱和螭首石刻残块多件。

翔鸾阁北廊道的西侧出土许多铁甲片及矛头,学者推测是在兵火战乱中被遗弃的。

唐代名人李华在其《含元殿赋》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其中建筑木材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运来的所谓“择一干于千木”的荆杨之材。为了砍伐这些木料,“操斧执斤者万人”,然后“泛江汉,夕出河渭”,运至长安,“拥栋为山”。

建筑工人都是能工巧匠,所以宫殿修得非常壮丽,站在含元殿前,终南山清晰可见,长安街道尽收眼底。

遗憾的是,如此壮丽的宫殿,于886年毁于战火。现在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但在宫殿遗址上仍可体会到当时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的情景。

含元殿正北处是宣政殿遗址,与含元殿同在宫城的中轴线上。宣政殿是皇帝临朝听政之处。

宣政殿是大明宫中的第二大殿。殿基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40多米。殿前约130余米处为三门并列的宣政门,东西则有横亘全宫的第二道横墙。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和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和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

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朝集使、贡使与策试举人。从791年至808年,皇帝每年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地官员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宣政殿是皇帝每月朔望见群臣之处,相当于太极宫的太极殿,殿左右建官署的情况也相同。自含元殿至宣政殿一段是宫中的朝区。

据近年考古发掘图,大明宫南北衙建制和太极宫有很大的不同,南北衙以宣政殿为界限,一道东西向的宫墙将大明宫拦腰截断,其北为宫城,其南为皇城。

宣政殿两旁为东、西上阁门,西有延英门、光顺门,东有崇德门,以分段禁内外。而中书省和门下省则布列在宣政殿前东西两侧,已在宫禁之外,原来的中朝这时变成了外朝。

据《隋唐嘉话》下篇记载:

武后临朝,薛怀义势倾当时,虽王主皆下之,苏良嗣仆射遇诸朝,怀义偃蹇不为礼,良嗣大怒,使左右牵拽,搭面数十。

武后知曰:阿师当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

可见此时宰相所居已称“南衙”,禁宫内外南北界限十分严格。中书、门下两省完全被驱逐出了宫城,而居于皇城,实际上已不存在中书内省和门下内省了。

决策机构被撵出宫禁,宰相议政居于禁外,致使其决策地位大为削弱,实际权利自然降低了,这是唐代政治史上的一大变局。

将决策机构撵出宫禁,降低宰相的权利地位,是武则天打击政敌,扫除唐开国以来把持中枢政权的关陇勋贵的绝妙一招。

紫宸殿是与含元殿、宣政殿同在一条中轴线上的第三大殿,是大明宫中的三大殿之一。紫宸殿为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

如果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至紫宸殿约1200米,这个长度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

由于进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进入紫宸殿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政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

朝参是唐朝在京官员最重要的政事活动。

按照制度规定,唐朝朝参有三种不同的举行时间和形式,一种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最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到时皇帝“服衮冕,冬至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

朝会参加者最多,有王公诸亲、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周隋后裔介公部公,蕃国客使等,朝贺结束后并有宴会。正、冬大朝会本在太极宫的太极殿,高宗以后因为居住大明宫,所以改在含元殿进行。唐朝后期也改在含元殿后的宣政殿举行。

其次是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其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

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群官按品级于殿庭就位,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朔望朝参一般也在宣政殿正殿举行。

最后是常参。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以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常参则在宣政殿再后的便殿紫宸殿举行。

据说玄宗时,将朔望朝参也改在紫宸殿举行,宪宗元和以后,将紫宸殿改作常朝正殿,宰相、常参官奏事都在此殿。

[旁注]

螭 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为装饰。它是龙九子中的一子,好险,勇猛,檐翘起的部分都有它,称为“螭吻”。

九品 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士制度。它与“继汉开唐”的魏晋南北朝一样,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九品官人法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史实尚未得到合理的阐释。

《隋唐嘉话》唐代笔记小说集。作者唐代刘餗,字鼎卿。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官右补阙、集贤殿学士。此书记载了南北朝至唐开元年间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以唐太宗和武后两朝为多。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里的某些史实,即取材于此书。

员外郎 我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在唐朝贞观时期之前,吏部考功员外郎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在唐开元年间后,因当时的皇帝李隆基觉得此官职过低,而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并一直延续下来。

监察御史 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唐、宋两代仅有八品官,明代为正七品,清代为从五品。

午门 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我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牌坊 我国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阅读链接]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南起第一座殿宇,属皇宫前朝三大正殿之首,规制宏伟,地位尊崇,与北京故宫太和殿地位相当。

含元殿自建成起,就成为都城长安的主要标志建筑,称著当时,传名后世。关于含元殿的殿名,按唐人李华《含元殿赋》所说:“含元建名,《易》乾坤之说,曰含弘光大,又曰元亨利贞,括万象以为尊”。说明含元二字源于《易经》。

武则天时曾改成“大明殿”,使殿名与宫名相统一,至唐中宗即位后才恢复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