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内的娱乐性建筑

未央宫内有很多娱乐性的建筑供皇家贵族宴饮接待、怡情养性。这些建筑有柏梁台、白虎殿、织室、暴室、弄田、沧池等。

柏梁台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15年兴建的,位于未央宫北司马门内南北大街的西边。柏梁台以清香的柏木为建筑物的梁架,因而取名“柏梁台”。

柏梁台高数十丈,建筑物的顶部装置了高大的、金光闪闪的铜凤凰。柏梁台建成后,汉武帝曾经在台上大摆酒宴,诏命文武大臣咏歌唱赋,为其歌功颂德。

可惜这座宏伟建筑物,仅存在10余年,在公元前104年就毁于一场大火灾。

白虎殿是西汉晚期皇帝活动的重要场所,汉成帝经常活动于白虎殿之中。公元前25年,匈奴首领单于来长安,朝谒汉成帝于白虎殿。

白虎殿还是皇帝召见直言之士为其统治出谋划策之地,汉成帝最后就死于白虎殿之内。

王莽当政后,就曾在白虎殿大摆酒宴、慰劳将帅、封官拜爵。可见白虎殿在西汉晚期是未央宫中一座相当重要的宫殿建筑。

正因为这样,所以西汉晚期的皇亲国戚大治宅第都以仿照白虎殿的建筑为追求目标。如成都侯王商,就在园中堆起土山建台,营筑仿造白虎形制的宫室。

由于这在封建社会被看做大逆不道、超越等级,所以汉成帝知道后十分恼火,王商几乎遭到杀身之祸。

织室是皇室为各种高级绣织品的专门手工作坊,其规模相当庞大,又分为东织室和西织室。应是专为皇宫纺织服务的部门。织室的工徒很多,未央宫中为他们单开一座门叫做室门。

暴室是属于织作的染练之署。织室和暴室均坐落在未央宫西北。当时由于丝绸之路开通,有大量的丝绸经过西域进入中亚、西亚和欧洲。

马是当时皇帝和大臣的代步工具,因而长安城未央宫中设有养马之地。未央宫中就有“未央大厩“。《汉官仪》中记载:

未央宫六厩,长乐、承华等厩令,皆秩六百石。

未央宫中的弄田是为天子专辟的象征性耕地。公元前86年,年龄刚满8岁的刘弗陵当了皇帝,统治阶级为了鼓励男耕女织,就为小皇帝在皇城中选择了一块土地,让他进行象征性的耕种,作为天下百姓的表率。

小皇帝在此戏嬉、耍弄,于是这块地就被称为“弄田”。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从皇帝到达官显贵的宅第,既要有宽敞的居室和办公殿堂,又要营筑风景秀丽的假山和水池,未央宫也不例外。

未央宫西南开凿了沧池,池水面积近20万平方米。由于池水呈苍色,故称“沧池”。沧池不但美化了未央宫的环境,而且起到保证、调节宫城用水的作用。

据《三辅黄图》记载:“沧池,在长安城中。”

有专家经过考古调查认为沧池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西马寨村西南。故址现为一片洼地。

沧池是长安城中一大蓄水库,水源来自昆明池。城内用水量浩大,而且昆明池距城较远,水流至此,量不可很多,因此必须有一个蓄水库大量储积来自昆明池之水,供城中各区周流之用。其次,水渠入城,这里地势低下,也需要有个水库提高水位,否则水就不容易畅流。

沧池的作用是储积调节未央、长乐两大宫殿区的用水。沧池之中筑造了假山,即“渐台”,“渐”字当“浸”的意思讲,“渐台”就是置于水中的高台建筑。台上修建了楼阁亭榭。池光台影,风景宜人。

西汉末年,王莽被冲进未央宫的军兵追赶,从前殿仓促出白虎门,西逃至渐台。他本想依靠渐台四周的沧池之水阻挡住起义军的追杀,但是由于王莽军队土崩瓦解,人心四分五裂,众叛亲离,最后还是被商人杜吴杀死于渐台之上。

王莽新朝覆灭时,未央宫火烧3日,成为了汉长安城中第一座被毁坏的宫殿。

东汉迁都洛阳后,刘秀在公元42年巡行至长安,次年下诏“修西京宫室”,但修整规模终究有限,远远达不到萧何初建时的宏伟。

至东汉末年,未央宫已年久失修。

隋唐时期,整个汉长安城都被划入禁苑范围。唐高祖李渊曾“置酒未央宫”,庆祝“胡越一家”。

669年,李勣死,陪葬昭陵,及葬日,唐高宗“幸未央古城,登楼临送,望柳车恸哭”。

826年,神策军在禁苑中修未央宫,“掘获白玉床一张,长六尺”。据《唐会要》记载:841年也曾维修过未央宫,这大约是最后一次维修,距未央宫始建已1040年。

904年唐昭宗被裹挟迁都洛阳后,在史书中就再也看不到未央宫的名字了,曾经盛极一时的未央宫从此以后便销声匿迹了。

[旁注]

丝绸之路 是起始于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我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西域 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都在内。

昆明池 由于秦岭与渭河的落差太大了,每年雨季会有许多雨水从秦岭深处流出,但是距离渭河太近,落差太大,基本上都是白白流走,浪费掉了,在汉朝时就是利用这种天然的水的优势就地开湖蓄水,形成昆明池。

杜吴 两汉时期商人。公元23年,绿林军兵分两路进攻洛阳和长安。长安市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入未央宫,王莽狼狈逃至浙台,被商人杜吴杀死,王莽新朝覆灭。

东汉 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一统朝代,与西汉合称两汉,即汉朝。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东汉又称为后汉,又取汉朝中兴之意。

李勣 徐世勣,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汉成帝(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名刘骜,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骜”这个名字是汉宣帝给起的,意思是希望他做刘汉王朝的千里马。公元前33年至公元前7年在位,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庙号统宗。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东汉王朝开国皇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谥号“光武”。称光武帝,开创“光武中兴”。

[阅读链接]

在后人发掘的未央宫遗址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骨签。这些骨签都是用兽骨制成,背面平直,正面弧背,经磨平,上刻有字,文字内容一般为纪年、工官名称、工官令、丞、令史等各级官吏和工匠名字。

在未央宫前殿西北,还发掘出一处官署遗址,高出地表一米多,发现有成排的柱础,内有封泥,推测是西汉皇室的少府或其所属的官署遗址,是执掌皇室钱财物品收入、开支的管理机构。

未央宫遗址中出土遗物除以上所列的木简和骨签外,主要有云纹、葵纹、文字、素面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