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泰韦尔迪

早期意大利歌剧的第一位伟大作曲家是蒙泰韦尔迪( Claudio Monteverdi 1576—1643)。这位跨世纪的音乐家,把意大利牧歌和经文歌的创作经验,运用于歌剧之中。他 1607 年在曼图阿谱写的《奥尔菲斯》是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歌剧。他创作的宣叙性音调既充满戏剧性,又有旋律性,并把咏叹性唱段、二重唱、牧歌式合唱和舞蹈加入歌剧中。并以约 40 人的管弦乐队伴奏,使歌剧音乐初具轮廓,真正发挥出了音乐的戏剧性力量。他第二年创作了《阿里安娜》,其中仅留存下的悲歌以其至深的感染力而著称。

1613 年,蒙泰韦尔迪担任了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唱诗班领班。1637

年威尼斯建立了欧洲第一座经常公开演出的圣·卡西厄诺歌剧院,已 70 高龄的蒙泰韦尔迪晚年还为威尼斯创作了最后两部歌剧《于里斯还乡记》和《波佩雅封后记》。

蒙泰韦尔迪之后,威尼斯歌剧乐派继续获得发展。蒙特威尔第的学生卡瓦里(Pier Francesco Cavalli,1602—176)创作了 41 部歌剧,显示出当时歌剧演出的繁荣。他的歌剧中咏叹性唱段与宣叙性唱段已有明显的区别。重要的作品如:《伊阿宋》(Giasone)。另一位威尼斯歌剧作曲家是契斯蒂

(AntonioCesti,1623—69),他的歌剧音乐以抒情的咏叹调和二重唱见长。1667 年在威尼斯利奥波德一世的婚礼上上演的《金苹果》以大型乐队、合唱和奢华的舞台布景效果而闻名,其中有暴风雨、海战、沉船、神从天降等壮观场面,全剧共有 5 幕 67 场,反映出宫廷娱乐性对威尼斯歌剧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