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纺织原料加工

先秦时期的纺织原料加工是我国纺织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纺织生产经过夏、商、周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商周时期,各国大力发展纺织生产,纺织的社会性质已经显现。从商代开始,一些纺织品就开始进入市场流通,并且开始向国外传播,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后来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都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纺织是对纺织原料的加工,葛藤和大麻、苎麻的纤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先秦时期对于纺织原料的加工织造以及织物的分类和命名也很细致,如织做精细的葛布称为“缔”,粗糙的葛布称为“绍”,络之细者称为“绉”。

人们最初使用葛,只是揭取葛藤的韧皮直接加以利用,并不知道葛纤维之间含有胶质,故使用起来脆而易断。后来发现倒伏在水中的葛藤纤维较为松散,使用起来柔软又具有韧性。

以后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又逐渐掌握了用热水浸煮葛藤提取纤维的方法。

用现在的科学角度看,这种浸煮葛藤的劳动,实际上就是在对葛纤维进行半脱胶。葛纤维比较短,如果完全脱胶,则纤维呈单纤维分散状态,纺纱价值不高,采用煮的方法对其进行半脱胶,作用比较均匀,也易于控制脱胶的程度。

麻类植物枝茎表面的韧皮是由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及其他一些杂质组成,如想较好地利用麻类植物纺织,就不仅需要取得它的韧皮层,而且必须去除其中的胶质和杂质,将其中的可纺纤维分离并提取出来。

这种分离和提取麻纤维的过程即现代纺织工艺中所说的“脱胶”。先秦时期提取麻纤维主要有直接剥取法和沤渍法。

直接剥取法即用手或石器剥落麻类植物枝茎的表皮,揭取出韧皮纤维,粗略整理,不脱胶,直接利用。这种方法在新石器时期曾广泛使用。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部分绳头,经显微镜观察,发现所用麻纤维均呈片状,没有脱胶痕迹,说明就是这样制取的。

沤渍法也叫“自然脱胶法”。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低洼潮湿处自然腐烂的麻纤维,比较容易剥取,而且纤维成束状。以后人们便开始采用此种人工浸渍脱胶的方法。

对麻纤维进行脱胶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如浙江省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苎麻纤维,在显微镜下观察,就有明显的脱胶痕迹。

有关沤渍脱胶法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陈风》记载:“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沤麻和沤苎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方法。

在日光照射下,流速缓慢的池水,温度较高,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可以迅速增加。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需吸收大量沤在水中麻植物的胶质,作为自己的营养物质,这在客观上起了脱胶作用。

利用了微生物脱胶的方法,用现代科学角度看,其工艺原理是:

在向阳、不流动的水池中沤麻,因水温相对较高,水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加快;而且麻皮浸水膨胀以后,会溶解出碳水化合物,为水中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氧分,加速了生物酶的分泌,有利于分解麻纤维上的果胶质和半纤维素,这就是微生物脱胶工艺技术。

《诗经》中还将苎、大麻的沤渍分开描述,可见当时已掌握了不同纤维的浸渍时间和脱胶方法。

至战国以后,人们对沤渍季节、沤渍用水及沤渍时间,都作了许多科学总结。

先秦时期对毛纤维的加工,未见文献记载。但从一些出土实物来看,该时期对毛纤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加工工序。

青海诺木洪发现的毛织物染有黄、褐、灰黑和红、蓝等美丽的颜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出土的毛织物也有红褐、绿、黑4种颜色。

这些织物的染色效果很好,经考古学家分析,是经过去土、洗毛等工序的,因为毛纤维需经过热水洗毛去除油脂、染色,才能够进行纺纱加捻。

《禹贡》中记载,夏禹时代地处西北和北方的兄弟民族用毛纺织品与中原地区的生活用品进行交换。至周代,中原一带毛纺织生产比较盛行。

人们开始用天然染料将毛织品染出各种颜色,同时中原先进的染色技术也逐渐传播到边远的地区。

关于兽皮的加工,我国古代很早就摸索出了一些制革技术。生兽皮未经熟化时皮板脆硬,不便制作衣服。原始的熟皮方法就是把大张牛羊皮在水中浸泡和用硝来熟化;而兔、狗、猫等小动物的皮板较薄,可用谷糠、玉米面和酒等物熟化。

春秋战国时期,皮革加工技术已有很大的提高。

《考工记》中记载了对皮革质量进行鉴定的方法,并说明了要得到色泽白、质地柔滑、各部分缓急均匀、缝制工整的皮革的加工处理方法。

先秦时期的纺织技术,从最初的用手搓、绩、编结到发明纺织机具,逐步掌握了纺坠纺纱、纺车纺纱、织机织造以及缫丝、染色等工艺技术。

人们从蒙昧时代就掌握了搓合技术,从山西省大同许家窑发现了10万多年前的光滑的石球。据考古学家分析,这些石球是远古时代人们“投石索”用的,就是用绳子或皮条、藤蔓编结成附有长带的网兜,把石球装在网兜里,然后借助惯性抛投出去,从而猎获野兽。

由此推测当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搓绳的能力。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发明了一种虽然简单却很实用的纺纱工具纺坠。纺坠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纺纱工具。

纺坠的出现给纺织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推动作用,它利用重力牵伸和旋转力的科学原理,大大改进了纺纱的数量和质量,是我国纺织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至商周时期,丝绸业已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也有较高的织造技术,丝织手工业发展得很快,生产丝织物的地区也大为增加。

当时的缫丝技术,就是将蚕丝从蚕茧中舒解分离出来,从而形成长丝状的束纤维。

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可以看到许多有关缫丝的象形文字,出土的先秦纺织品中也有许多非常精美的丝织品残片,先秦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缫丝的记载,这些都说明我国的缫丝技术在商代已经比较成熟了。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丝绸业的生产,丝绸在先秦时期的经济、政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西周时期,手工业生产是社会经济中非常活跃的力量,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因素。此时的纺织生产,已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并且成为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之一,家庭手工业纺织生产已在社会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随着丝织技术的提高和丝绸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丝绸产品除了满足贵族的日常需要外,还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使丝绸贸易日趋兴盛。

从商代开始,一些纺织品就成为商品,尤其是丝织品常常被投入到交换的领域,甚至还起到货币的职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纺织生产当然也有极大的进步。

发展纺织业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民、发展经济的重要国策,纺织业中的丝织生产也取得了很大发展。

在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农村里普遍养蚕生产丝织物。其中以齐鲁生产的丝织物比较精美,齐国女工的纺织技术极为著名,生产出来的丝织物行销很广。

后来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称之为“冠带衣履天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齐国的服饰引领天下潮流。

[旁注]

河姆渡遗址 我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浙江省宁波市区约20千米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0000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是战国时魏国人士托名大禹之作。《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此外对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述。

夏禹(?~公元前1978年),后世尊称为“大禹”,也称“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第一任君王。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国土为九州。

纺坠 是最古老的纺纱工具,大约出现在新时石器时代。纺坠的工作原理是用一手转动拈杆,另一手牵扯纤维续接。纺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社会的纺织生产,对后世纺纱工具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它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一直被沿用了几千年。

[阅读链接]

据《周礼》记载,西周初期,朝廷对纺织手工业者设置专门机构和官吏进行管理,从纺、织至印染和服饰制造,都有专门机构和官吏管理,其分工比商代更细致。

西周设有“典妇功”,是管理丝绸生产的纺织官员,掌按照规定法式,把材料发给宫中妇女,从事纺织,并核定各人工作的成绩优劣。还设有掌管王宫内缝纫之事上网“缝人”、负责鉴定丝的质量的典丝、掌染丝帛等事的染人等工匠,以及设有掌葛、掌染草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