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乌泥泾棉纺技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元代劳动妇女黄道婆,把在崖州学到的纺织技术带回故乡并进行改革,提高了纺纱效率,也使棉布成为广大人民普遍使用的衣料。

黄道婆对棉纺织工具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造了新的擀、弹、纺、织等工具,刷新了棉纺业的旧面貌,促进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黄道婆的历史功绩为后世所赞誉。

元代乌泥泾棉纺技艺,是通过黄道婆的推广和传授,在乌泥泾形成的织被方法。当时的“乌泥泾被”工艺精湛,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

黄道婆的辛勤劳动对推动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乌泥泾所在地松江一带,也成了元代全国的棉织业中心。

黄道婆是元代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压下,十二三岁就被给富贵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纺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难摧残着她的身体,也磨炼了她的意志。

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

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的崖州,就是现在的海南省崖县。

在封建社会,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人生地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并且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还把本民族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当时黎族人民生产的黎单、黎幕等闻名内外,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黎单是一种用作卧具的杂色织品,黎饰是一种可做幛幕的精致织品。

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元仁宗年间,黄道婆从崖州返回故乡,回到了乌泥泾。当时,我国的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普及,但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松江一带使用的都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要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

黄道婆看到家乡棉花纺织的现状,决心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跟木工师傅一起,经过反复试验,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

这种新式纺车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松江一带很快地推广开来。

在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进程中的一道难关。棉籽粘生于棉桃内部,很不好剥。

13世纪后期以前,脱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铁棍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致原棉常常积压在脱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推广了轧棉的搅车之后,工效大为提高。

黄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纺工具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以外,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等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

黄道婆在棉纺织工艺上的贡献,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捍、弹、纺、织几个方面:

捍的工艺,废除了用手剥棉籽的原始方法,改用搅车,进入了半机械化作业。

弹的工艺,废除了此前效率很低的一尺半长弹棉弓,改用4尺长装绳弦的大弹弓,敲击振幅大,强劲有力。

纺的工艺,改革单锭手摇纺车为三锭脚踏棉纺车。

织的工艺,发展了棉织的提花方法,能够织造出呈现各种花纹图案的棉布。

元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王祯在他的《农书》中记载了当时的棉纺织工具。其中有手摇两轴轧挤棉籽的搅车,有竹身绳弦的4尺多长的弹弓,有同时可纺三锭的脚踏纺车,有同时可绕8个棉纴的手摇軠车等。

这些工具的制作和运用,说明黄道婆在提花技术方面已能熟练地使用花楼。

黄道婆在实践中改进了捍、弹、纺、织手工棉纺织技术和工具,形成了由碾籽、弹花、纺纱到织布最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工序。从此,她的家乡松江一跃而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当时乌泥泾出产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一时间,“乌泥泾被”不胫而走,附近上海、太仓等地竞相仿效。这些纺织品远销各地,很受欢迎,历几百年久而不衰。

乌泥泾的印染技艺也很著名。当地出产的扣布、稀布、标布、丁娘子布、高丽布、斜纹布、斗布、紫花布、刮成布、踏光布等,还有印染的云青布、毛宝蓝、灰色布、彩印花布、蓝印花布等,都和“乌泥泾被”一样享有盛誉。

棉花种植的推广和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是十三四世纪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记,改变着我国广大人口衣着的物质内容,改变着我国农村家庭手工业的物质内容。

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也因之有所改变。

这件事对14世纪以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大的影响,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我国纺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是不断发展中的我国纺织技术的一个缩影。不仅体现汉、黎两族的劳动智慧结晶,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旁注]

元仁宗(1285年~1320年),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代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可汗,谥号“圣文钦孝皇帝”,汗号“普颜笃可汗”。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

原棉 纺织工业用语。原棉也称“皮棉”,纺纱原料。籽棉经过轧棉使纤维与棉籽分离,轧下纤维可用作纺纱原料的,称为原棉。

王祯(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人,就是现在的山东东平。元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著成《王祯农书》或《农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广义的农业,对南北农业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有比较完备的“农器图谱”,在“百谷谱”中还有对植物性状的描述。

经济结构 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它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经济结构状况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阅读链接]

在黄道婆的故乡上海县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有一座黄道婆墓。始建于元代,几度沧桑。

1957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修复,并立碑,碑正面题“元代纺织家黄道婆之墓”,反面墓志详述其一生事迹。

在黄道婆的故乡的一座黄母祠里,有一尊黄道婆的塑像:一位辛劳而慈祥的农村妇女,手持棉花,头扎布巾,凝视端坐,朴素而又庄重。

那一带的民谣唱道:“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