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主要纺织原料

世界各国纺织的发展,都是先从野生纤维的利用开始的,我国也是这样。先秦时期用于纺织的纤维原料可分为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两大类。

先秦时期最初采用的都是野生的动、植物纤维,后来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开始种植植物、饲养动物,以此来获取纺织纤维。

先秦时期的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主要为葛、麻、毛、丝等。其中麻纤维中的苎麻是我国特有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草”;蚕丝的发现与使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最杰出的贡献。

葛是一种蔓生植物,又名葛藤,有块根,有小叶三片,夏季开紫色蝴蝶花。多生长在丘陵地带,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是我国古代最早采用的纺织原料之一。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利用葛。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人们从最初食用葛根块,到用其藤条捆扎东西,逐渐掌握了分离葛纤维并加以利用的方法。

1972年,在江苏省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3块织物残片,据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分析,就是用葛纤维制成。由此可以推测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利用葛纤维来生产织物。

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葛的记载是很多的。《诗经》中涉及葛的种植和纺织的就有几十处。《越绝书·越绝外传记越地传》中有吴越时期种葛的记载:

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葛布,献于吴王夫差。

明确记载了葛的人工种植。据记载,周代专门设立了“掌葛”的官吏,来掌管葛类纤维的种植和纺织。这些都说明最迟至周时,人们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葛的使用技术。

古籍中说道:“刈取之,于是漫煮之,煮制已迄,乃缉绩之,为编为络。”意思是将葛藤割下以后放在热水中煮烂,然后在流水中清洗干净,提取其纤维后成纱,用于织布。

麻纤维是先秦时期用来纺织的植物纤维中用的最多的。该时期主要的麻纤维是苎麻、大麻、苘麻。

苎麻是荨麻科雌雄同株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生长在比较温暖和雨量充沛的山坡、阴湿地等处,多分布在南方各地和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茎皮中含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纤维量。

苎麻茎皮纤维洁白细长,柔而韧,具有较强的吸湿、放湿性,是我国古代特有的纤维,被称之为“中国草”。河姆渡出土的一部分草绳就是用苎麻制成的,同时还有完整的苎麻叶出土。

1985年,钱山漾出土了一些苎麻织物残片,表明我国四五千年前已经开始使用苎麻。

在《禹贡》、《周礼》、《诗经》、《礼记》、《左传》、《战国策》等有关先秦时期的古籍中,都有许多关于苎麻的记载。这些都表明,苎麻是我国先秦时期主要的纺织原料。

大麻又称“火麻”、“疏麻”,是属于桑科雌雄异株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雌株花序呈球状或短穗状,雄株花序呈复总状,雄株麻茎细长,成熟较早,韧皮纤维质量好。大麻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其利用也是很早的。

河南省郑州大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大麻种籽,甘肃省东乡林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雌麻种籽,都证明当时可能已经开始人工种植大麻。

大麻的人工种植在先秦时期已经相当普遍,周代时还专门设立了“典臬”部门掌管大麻的生产。在《诗经·豳风·鸱鹗》中有“丘中有麻”的记载,可知当时麻的种植是纵横成行的。

《诗经》、《禹贡》、《周礼》等书中将大麻雌株称为“苴”、“荸”,雄株称为“臬”、“牡麻”,常用质量较差的雌株纤维织较粗的布,用质量较好的雄株纤维织较细的布。由此可知当时对大麻的雌雄异株现象、雌雄纤维的纺织性能都有了较深的认识。

苘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多纤维,也是先秦时期常用的纺织原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苘麻纤维的纺织性能不佳,主要用来制作绳索或丧服。

上述各类麻纤维中,以苎麻的质量最好。苎麻纤维细长、坚韧、平滑、洁白有光泽,有良好的抗湿、耐腐、散热性。在以后各个时期,都被不断应用在纺织生产中。

先秦时期,除了葛、麻纤维外,还有其他一些植物纤维也常常被利用,如楮、薜等。楮又叫“毅”,是一种落叶乔木,楮皮纤维细而柔软,坚韧有拉力,在周代广泛种植。薜又叫“山麻”,周代可能用过,但还没有确切的记载。

动物毛纤维,也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我国利用毛纤维纺织的历史和利用各种植物纤维的历史一样悠久,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由于毛纤维易腐烂,在地下难以长久保存,因此早期的毛纺实物出土不多,而且出土地点也都集中在比较干燥的地方。

1957年,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南端,发掘和收集了西周初期的毛织品,以平纹居多,有黄褐和红黄两色相间的条纹织品,也有未染色的素织品,织物表面覆盖着经纱,细密光滑,保暖防风。

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块毛织物,捻度小,经纬密小,质地松软,保暖性好。

1979年,在新疆哈密一个商代墓葬里,发现了一批毛织物和毛毡。在距今3800年的新疆罗布泊古墓沟和罗布泊北端铁扳河墓葬中出土了山羊毛、骆驼毛、牦牛毛织品及毛毡帽。

这些出土实物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在距今40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毛纺织技术,至商周时期毛纺织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

有关毛纤维的利用在先秦文献中也有很多记述。《诗经·王风》中有“毳毛如荚,毳毛如瑙”的记载,说的是用染过颜色的兽毛织物做成衣服,就像碧绿的荻草和鲜红的美玉一样漂亮。

先秦时期选用的毛纤维种类比较多,凡是能够得到的各种野兽和家畜的毛,都在选用之列。后来经过长期实践,才选出羊毛等少数几种毛纤维为主。

我国桑蚕丝绸生产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在商代以前没有文字记载,只是后世留下一些神话和传说,有盘古、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以及其妻嫘祖、蚩尤、舜等。

神话传说不是信史,桑蚕丝绸起源的可靠证据还是来自对甲骨文上蚕桑文字的分析以及考古发现。

在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有许多“蚕”和“桑”的象形字。蚕和桑字主要出现在殷墟卜辞中祭祀蚕神,卜辞是祈祷农业和蚕桑业丰收的祭祀记录,也是蚕桑业和人们休戚相关的证明。

从甲骨文中的“蚕”字和“桑”字可知,商代的蚕丝业发展已经很好了。

除了甲骨文上的桑蚕文字,还有许多先秦时期的桑蚕丝绸实物出土。

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半个经人工切开的茧,茧长1.36厘米,宽0.71厘米。经鉴定为蚕的茧。

1958年,浙江省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批4700年前的丝织品。它们是在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

丝帛中有未炭化但呈黄褐色的绸片,长2.4厘米,宽一厘米,还有虽已炭化但仍有一定韧性的丝带、丝绳等。

1977年,在浙江省余姚罗江河姆渡发掘的距今6900年的新石器遗址中,出土了刻有蚕纹的象牙蛊。

1984年,在河南省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5500年的丝织物残片,这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品实物。

从出土文物来看,我国先民早在6000多年前就对蚕的许多特点有了较深的认识,甚至可以加以利用,丝绸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蚕有桑蚕、柞蚕之分。桑蚕食桑树叶,故名“桑蚕”;柞蚕食柞树叶,故称“柞蚕”。所谓蚕丝就是由蚕体内一对排丝腺分泌出来的胶状凝固物。

主要有两种:一为桑蚕丝;一为柞蚕丝。

桑蚕丝指桑蚕在化桶前结茧时吐的丝,大都呈白色,光泽良好,手感柔软,供纺织丝绸用;柞蚕丝是指柞蚕吐的丝,原为褐色,缫成丝后呈淡黄色。柞蚕丝较桑蚕丝粗,不易漂染,常用于织柞蚕丝绸。

蚕丝以其强韧、纤细、光滑、柔软、有光泽、耐酸等许多优点在众多的纺织原料中独树一帜,享有盛誉。

先秦时期,蚕丝得到广泛应用。作为重要的纺织原料,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主要贡献之一。

[旁注]

旧石器时代 人类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早期泛称旧石器时代。从距今260万年延续至10000多年以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整个更新世。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吴越 春秋吴国、越国故地的并称,泛指现在的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部一带地区。吴越民系是古老的江东民系,共同缔造这片地域。春秋时期吴越虽为两个敌对的国家,但其实又是同民族,同文化,同语言的兄弟国家。

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春秋末越国国君。在会稽被吴国打败后,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最后称霸诸侯。

夫差(?~公元前473年),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曾经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使越屈服。此后,又在艾陵打败齐国,在黄池大会诸侯,夺得霸主地位。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率精锐赴黄池之会、只有太子与老弱留守之机,越军乘虚而入,终灭吴国,夫差自刎。

马家窑文化 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

甲骨文 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我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阅读链接]

《汉唐地理书钞》、《搜神记》都记载了马头娘娘的传说。

讲的是蜀地一位姑娘的父亲为人所掠,其妻念夫心切,许愿说谁能马上将丈夫找回,就将女儿许配给谁。

她家的马闻言后脱缰而起,很快就将姑娘的父亲找回家。后来马见了姑娘就咆哮不止,男主人就将马杀了,将马皮晒于门外。

有一天,姑娘在外玩耍,忽然刮起一阵狂风,马皮便卷了姑娘飞上天空。

10天后,那姑娘裹着马皮,落在大树上成蚕吐丝作茧,后人即称蚕为“马头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