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省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

明清时期,湘绣与苏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明清时期,随着湘绣商品经济的发展,湘绣吸收了我国古老文化中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等诸种艺术精华,其技术和生产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湘绣的发源地是长沙。长沙自古为文化名城,也是中南地区重镇。

它地处湘江尾闾,多姿而秀丽的湘江纵贯其间,西倚岳麓山,东北则是济阳河冲积平原,境内江湖密织,山岳连绵,山川形胜,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历来为蕴秀滋华之地。

湘绣艺术起源于湖南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1958年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绣品看,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

1972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两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湖南地方刺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从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大量绣品中,可以窥见当时湖南地方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令人惊讶的高度。在此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湖南刺绣艺术逐渐培养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

湘绣作品是室内装点的高贵饰品,是馈赠宾朋的高档礼物,是个人收藏的高尚选择,同时也是外贸工艺品。

湘绣品种分类,有按针法类别分类、按工艺分类、按产品形式分类几种形式。

湘绣的针法类别有单面绣和双面绣。单面绣是只呈现一张绣面,绣工用精湛的针法,令人眼花缭乱的200多种颜色的丝线,再辅以稿工的沤血力作才绣出完美的绣片。

绣片经过平烫后,让丝线的光泽和色彩融合到一起,工匠用画框装裱起来,正面是用玻璃镶好,背面用防潮的且坚固的纸板卡好,以便存放或收藏。

双面绣即正反两面都是相同的绣面,上面绝对找不出半点瑕疵,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线头,这是“中国四大名绣”中绝无仅有的高超绣法。它不但绣工精湛,而且有些框架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件木雕精品,它采用原木雕刻再上朱漆。充分展现湘绣的高雅与别致的韵味。

湘绣工艺中的极品和精品,用的丝线以及绣工都是高级别的,比普通的湘绣制品更加细致。绣制一幅精品耗时比较长,其中融入了绣工的很多体力与时间。

根据丝线绣的疏密程度、丝线颜色是否亮丽、缎面是否光滑亮泽,可以看出绣品的等级,同一种图案绣工不同,质量也就不同,价格也随之而异。

湘绣按产品形式,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绣衣。屏风分为小型屏风、挂屏和座屏。

湘绣以独特的针法绣出绣虎、狮等动物毛丝根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几可乱真。其特点是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构图章法谨,画面质感强。

湘绣的特点是丝细如发,被称为“羊毛细绣”;在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增强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

明清时期,随着湘绣商品生产的发展,经过广大刺绣艺人的辛勤创造和一些优秀画家参与湘绣技艺的改革提高,把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移植到绣品上,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

从而形成了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70多种针法和100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性作坊的专业化生产,加上唐宋期间文人艺人的结合,对刺绣工艺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刺绣技术和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进入了我国传统刺绣的巅峰时期。

明代湘绣工艺在用途方面,广泛流行于社会各阶层,制作无所不有,与后来的清代,成为我国历史上刺绣流行风气最盛的时期。一般实用绣作,品质普遍提高,材料改进精良,技巧娴熟洗练。

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其中的湘绣工艺在承袭宋绣优秀传统的同时,能够推陈出新,有新发明。

用线主要仍多数用平线,有时也用捻线,丝细如发,针脚平整,而所用色线种类之多,则非宋绣所能比拟。同时又使用中间色线,借色与补色,绣绘并用,力求逼真原稿,极尽巧妙精微的湘绣技术。

清代初中时期,国家繁荣,百姓生活安定,刺绣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所绣物像变化较大,富于很高的写实性和装饰效果。

同时,由于清代刺绣用色和谐和喜用金针及垫绣技法,故使绣品纹饰具有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传神、独具异彩、秀丽典雅、沉稳庄重的艺术效果。

折射出设计者及使用者的巧思和品味,体现了清代刺绣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艺术价值。

清代湘绣吸取了苏绣、粤绣、京绣等绣系的优点,发展成为刺绣艺苑的后起之秀。清代湘绣早期以绣制日用装饰品为主,以后逐渐增加绘画性题材的作品。

清代嘉庆年间,优秀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作品精良,流传各地,湘绣从而闻名全国。标志着湘绣正式走向商品化的道路。

清光绪年间,宁乡画家杨世焯倡导湖南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绘制绣稿,还创造了多种针法,提高了湘绣艺术水平。

至光绪末年,湖南的民间刺绣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刺绣工艺系统,成为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浓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艺商品走进市场。这时,“湘绣”这样一个专门称谓才应运而生。此后,湘绣在技艺上不断提高,并成为蜚声中外的刺绣名品。

清代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绣花,劈丝细致,绣件绒面花型具有真实感。常以中国画为蓝本,色彩丰富鲜艳,十分强调颜色的阴阳浓淡,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以特殊的鬅毛针绣出的狮、虎等动物,毛丝有力、威武雄健。

总之,湘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吸取了我国传统刺绣艺术的精华,在明清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无愧于“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旁注]

冲积平原 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木雕 是雕塑的一种,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一般称之为“民间工艺”。可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多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红木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宋绣 北宋年代,宋绣与汴绣齐名。唐宋时代就有以宋绣为主的手工艺品。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刺绣工艺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机绣和手绣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曾为天津口岸加工出口商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家。

胡莲仙(1832年~1899年),。清代著名绣工。幼即习苏绣,并通绘画。为便于销售绣品,移住长沙,邀约贫苦妇女,传授技法,为湘绣建立基础。其子汉臣、勋臣,在长沙开设吴彩霞绣坊。

杨世焯(1842年~1938年),清末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他在湘绣艺术上的卓越贡献在于,他以绘画艺术之才,把我国绘画的优秀传统移植到刺绣上来,开创了民间绣艺与中国画相结合的道路,使湘绣有了新鲜多样的内容,艺术道路更为广阔。

鬅毛针 湘绣针法之一。主要用于绣虎、狮的毛。为湘绣老艺人余振辉所创。其方法是:使针成放射状撑开,撑开的一头用线较粗、较疏;另一头较密,并把线藏起。绣成之后,具有生动的质感。

[阅读链接]

清代末期艺术家杨世焯珍爱民间艺术。他中年后研究刺绣,积极扶持刺绣艺术的发展。他曾在他的家乡广收门徒,开馆传授绣艺,培养了大批的刺绣能手。

1898年,杨世焯带领一批宁乡绣工离开家乡,先后在宁乡县城及善化县荣湾市和长沙市贡院东街的杨氏试馆开设绣庄,推销绣品。

1904年,年已逾六旬的杨世焯在长沙市鸡公坡五圣祠开设了“春红簃湘绣庄”,专门绣制供士大夫阶层欣赏的各种字画屏联,从来不制作小日用品和椅披堂彩之类的生活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