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是针对客观现实的解释性研究和描述性分析。它主要用来讨论事件的含义、特征、性质、隐喻、象征和影响,讨论个人对客观事件的经历、观点、见解、看法等主观感受。

从社会研究的角度看,定性研究方法很多,如历史考察法、系统法、个人生活史法、个案法等在社会研究中广泛地得到运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常用的几种定性研究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文献法

文献法也称文献研究法,它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搜集、鉴别、整理、分析现存的文献资料,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专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贯穿于选题、搭建框架、文献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即是完成某一选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这类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法在其中的作用尤其重要。

(一)文献和文献研究的含义

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而前人研究的成果是通过文献的形式积累和传承的。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围绕选题做文献研究,把握前人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从而找到新的研究起点。

1.文献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原意为“典籍”与“宿贤”。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内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1984年,我国在《文献著录总则》中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则是文献的物质承载形式。从文献的外延看,“文献”除原意所包含的“典籍”与“宿贤”外,还包括现在社会一切可供记录知识的人工载体,如书籍、期刊等出版物;胶片、视盘等影像、声像资料;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按照文献的形式分类,文献包括通过纸质或电子载体提供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也包括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各种材料。

文献既是知识又是获取知识的媒介,其作用体现在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中,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首先,它可以为研究者提供现有的研究成果,供研究者使用参考;其次,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再次,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研究结论作出适当的修订。

2.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通过搜集、鉴别和整理文献,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在现代信息社会,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知识载体的延展,赋予了文献研究法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不可缺少性。研究、创新必须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而文献研究法是获得已有研究成果信息的重要途径。第二,灵活性。研究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通过研究文献,便可对古今中外的情况进行掌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任务的完成,大学生既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搜集、分析零散的文献,又可以集中在假期连续进行。第三,高效性。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间接研究法,无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获得大量的信息。第四,高准确性。文献的核心内容是知识,文献研究较个案调查、访谈等方法,更客观、更可靠。

当然,文献研究方法也有不足,其主要表现:第一,文献的价值不易判断。研究者在使用文献时,无法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观偏见,常常影响研究效果。第二,针对性不强。科学研究首先要确定研究的大致选题,然后围绕选题收集文献。选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就对文献的选择提出了要求,既有的文献不易满足研究要求。第三,时效性不强。从实践经验的产生到文献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文献法较实地调研、访谈等直接研究方法,获取信息滞后。第三,文献搜集受客观条件所限。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文献的收集需要借助设备。研究者对文献的研究会受到自身能力的影响,如电脑操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多媒体使用能力,文献存放地点的距离也会影响文献研究的效率。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文献研究的特点

(1)重视文字史料的研究。文字史料包括文件、档案等公文材料;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文稿、文集,如《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体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文献资料汇编,如《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重视实地调研获取文献。实地调研一是参观文物和遗址遗迹等搜集实物史料;二是通过访谈、走访等非正式渠道搜集实地调研数据。实地调研可以帮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入群众,并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但缺点在于,文献信息的质量,取决于访问者的访谈能力和受访者的认知情况。

(3)搜集、甄选文献难度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文献搜集的范围广,既包括经典著作、党史文献、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还包括实地调研获取的信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花了40年搜集资料,阅读和研究书刊达1500余种。列宁在他的著作中,提到16000种书本、小册子和报刊。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甄选与选题切合的资料,既是对研究者文献准备情况的考验,又是对研究者文献整理、分析能力的考验。

(二)文献获取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查阅的常用文献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全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经典著作和各个时期的党史文献资料等。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学习任务,大学生还需根据社会实践的主题和课程内容,查阅相关的科研论文、图书,参观历史人文古迹,实地走访、调研等获取文献。

1.文献获取的渠道

文献获取的渠道多种多样,但因研究者研究的内容、目的不同,文献搜集的渠道也不相同。为了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所需的文献可以从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搜集。

正式渠道的文献搜集,是指通过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得到文献。正式渠道的文献可以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渠道收集,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特别是各专业数据库搜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文献查阅,可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超星移动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数据库完成。

非正式渠道的文献搜集。非正式渠道的文献搜集是指从非文字记录的信息源中得到文献。非正式渠道文献搜集可以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信函或谈话交流,参加相关展览会,参加各教学科研单位的学术会议,实地考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获取与选题相关的口头信息和实地调研数据。

2.文献获取的方式

文献获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找和参考文献查找。

检索工具查找,是指利用文献资源现有的检索工具获取文献。现有的检索工具一般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而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两种方式,通常在文献检索中交替使用。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存储的文献,是按照某种图书分类法存放的,每一本图书和期刊都有特定的分类号。在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等地方获取文献,一般先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查询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的分类号,然后根据分类号找到图书存放的位置。在电子数据库中检索文献,只能通过计算机检索。文献检索成功后,通过下载、保存、打印的方式获取文献。

参考文献查找方式,是一种追溯式的文献获取方式。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对初次检索的文献进行阅读、鉴别和整理后,对文献作简单的分类,并对文献作重要性排序。对于核心文献,研究者可以通过检索核心文献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核心文献所列的参考文献,追溯更多相关文献。

3.文献获取的过程

文献获取的过程,即文献积累。文献积累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资料,从量的方面看,要求丰备;从质的方面看,要求确实。所以资料搜罗和别择,实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文献积累的全面性,要求研究者围绕选题搜集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不同结论的文献,力求研究结论是建立在全面、客观的基础之上。文献积累的针对性要求研究者在文献获取的过程中明确研究目标,重点检索与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献,要采取不同的积累方式。对于手工检索的图书、期刊等文献,可以制作目录卡片和文摘。经典著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所需的重要文献,而这类文献因文献量大,它的积累最好通过制作目录卡片的形式来实现。在经典著作的查阅过程中,要始终围绕选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查找到的文献要及时制作目录卡片,以便文献综述和写作时整理、分类和引用。文字较少的文献,可以通过文摘的形式累计。对于计算机检索的文献,可以通过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做摘要、做笔记。对于非正式渠道获取的文献,一定要通过笔记、录音的形式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文献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积累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搜集的文献进行整理,以便及时分类、查漏补缺。

4.文献的整理

文献整理的首要前提是阅读文献。阅读的目的在于选择信息,找出支撑论题最有力的资料证据。阅读的方法:①快速浏览文献;②快速阅读文献,并掌握主要内容;③用图表来组织研究所需要的资料。

对一般的文献,采取快速浏览的方法;对切合写作目的的核心文献,要精读,并对主要内容作简要的概括和点评。为方便文献综述,对核心文献还可以采取资料制图的形式,对文献作出分类,使文献条理化、系统化,反映为选题搭建的逻辑框架。在对核心文献精读的过程中,要对重点文献进行标记和评价。

(三)文献分析

1.文献分析的作用

文献分析,是指在文献资料获取后,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来获取信息,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有二:一是帮助研究者缩小研究课题,聚焦搜索文献,拟定研究的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研究者在获取文献前,一般是根据研究兴趣、特长来确定大致的研究主题。随着文献分析的深入,研究者将会对研究对象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研究的问题会不断缩小,研究的框架也将逐渐清晰。二是使研究者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动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术研究具有很强的继承性,总结、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既有的文献犹如研究者心目中的路标,脱离或忽略已有研究成果,可能导致重复前人的研究,还有可能使自己的创新误入歧途。

sheet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完成后,撰写实践报告属于社会科学类的研究。从上表数据可知,这类研究中,文献的搜集与信息加工,占到研究时间的50%以上。由此可见,文献的分析使用在社会实践报告撰写中的重要性。

2.文献分析的步骤

文献分析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文献集中。通过集中,我们可以发现全部的文献其实是处于零碎状态的。集中的目的,在于使研究者宏观把握文献阐述的客观规律,进而有利于按文献的内容和目的进行归类。集中文献可以通过制作文献档案的方式来实现。一篇文献制作一条档案文档,文档中注明文献的作者、关键词、主要观点、论证方式、简单论断等信息。

(2)内容分析。其主要目的是要搞清楚搜集的文献具体内容是什么,各部分内容在选题的研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解决哪方面的具体问题。这一步是在为课题研究准备论据。在确定文献的内容和作用时,要对第一步完成的文献档案,进行编码分类,以便于进行文献综述和课题研究时查找、使用。当然,研究者的研究选题、研究目的不同,对论据的要求也不同。有的论据需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码,有的论据则需要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编码。

(3)逻辑安排。要围绕研究选题,找出文献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若干二级研究主题,并拟定出大致的写作提纲,安排主要的研究内容。这一工作只能在文献集中和内容分析后才能完成。由于研究者获取的文献资料,大多是零散的,只有通过文献分析的方式,阅读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类编码,才能使文献条理化、系统化,使研究者获得体现某种框架特征的综合文献。

3.文献综述

大学生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进行的是社会科学研究,文献综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文献综述是使用文献分析结果的具体途径。它一方面要体现文献分析的成效,另一方面要为课题研究找到新的生长点、创新点,是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1)文献综述的含义与作用。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对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一般来说,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某一时期内,围绕某一主题全面搜集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的结果,因此,文献综述具有较强的学术情报价值。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对研究动态的掌握,是他们预测研究趋势和寻找课题新的生长点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2)文献综述的分类。文献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综合性综述一般针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进行,如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专业性综述则是针对某一选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一般是在某一选题下进行,这一选题既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又可以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因此,这类综述是专题性综述。

(3)文献综述写作的步骤。

第一,文献的阅读和分类。在做文献整理和文献分析的时候,我们已经谈到文献分类的问题。但是这两个步骤中进行的文献分类只是初步的分类。因为我们要在文献分析结束后,才能拟定课题研究的大致框架、内容,也只有在大致框架和内容拟定的前提下,对文献作细致的分类。分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阅读。阅读分泛读和精读。与选题核心内容相关度高、可信度高、信息量大、权威性的文献选择精读,其他文献选择泛读。

第二,文献的加工、比较和评论。文献综述包含“综”和“述”两个方面。在对文献进行细致的分类后,就要对文献进行加工。加工主要体现在对文献的“综”上,即对现有文献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概括。有了总结和概括之后,才能进行“述”的工作。“述”是指在“综”的前提下,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基本观点作简单的分类。对学术界的观点进行分类后,对这些观点作比较,作评论。

第三,预测研究趋势,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著名学者梁启超说过,所有发明创造,皆是因问题而来。能够发现问题,是做学问的起点;若凡事不成问题,那便无学问可言了。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评论的基础上,不仅要掌握现有研究的基本动向,总结研究的具体成果,关键还要对现有研究的问题做出评论和总结,从而提出展开进一步研究的生长点。

二、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涵义和类型

1.观察法的涵义

社会研究中的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根据研究课题,利用观察者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及仪器,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资料的一种方法。由于观察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基础地位,被英国社会学家莫塞称为科学探究的第一等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观察法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社会研究中的观察与我们漫步校园,东瞅西瞧不一样。它与日常行为中的观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从共同点来讲,观察的主体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的人,观察的客体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观察行为都需要借助我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无:

目的性。社会研究中的观察都是带有特定的观察目的,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往往是随意的、盲目的无计划行为。如我们在街上行走时,对各种路标、广告可能视而不见,不会留下深刻印象,但如果我们在开展公共场所错字、别字观察活动时,就会特别留意各种路标、广告中的文字。

计划性。由于社会研究带有目的性,因此在观察实践前都需要拟定一定的计划或步骤,以使观察达到预期目的,如我们到农村调查留守儿童的现状,就必须事先拟定相应计划;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无须刻意拟定计划,随机进行。

专业性。进行社会研究的观察法,需要观察者接受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之后才能进行实践操作;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行为无需训练,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均可进行。

科学性。社会研究中的观察,目的是为了得到科学的结论。尽管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得到的结论与实际情况还存在一定误差,但是就其行为本身目的来讲,主要是为了获得主观符合于客观的理性真知;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行为,大多还停留在感性阶段,需要进行理性升华。

在具体实施观察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观察的客观性、典型性、全面性、可重复性、敏感性和持续性等基本原则,使观察结论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2.观察法的类型

观察法作为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资料收集的差异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观察的情景条件,可以把观察分为自然情景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二者的分野在于前者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对象;后者要对对象施加影响,加以控制。如我们去调查大一学生对上早自习的态度,就无须专门的实验室,在教室、操场、食堂都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观察,一般很少使用实验室观察,大都属于自然情景中的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参加到观察对象所存在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之中,可以把观察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考察。参与观察,要求观察者较为深入地融入观察对象之中,要与被观察者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在相互学习、生活中进行观察、收集、分析相关资料,观察者自身也是参与者。根据其参与程度,参与观察还可以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非完全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了解观察对象的发展进程,观察者本人不参与到他所研究的社会情境之中,也称为局外观察。受时限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观察大都属于非参与观察,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参观革命遗址。

根据是否有详尽严格的观察计划和程序,可以分为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的区别,主要在于标准化程度的差异。结构观察要事先拟定详尽的观察计划,按照计划严格实施各项步骤,常常配有标准的观察记录表格,便于事后进行定量分析。非结构观察允许观察者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观察内容或方式进行修正。

另外,还可以根据观察是否具有连续性,分为连续性观察与非连续性观察;根据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分为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根据对观察对象是限于现象还是本质的观察,分为描述性观察与分析性观察;根据观察计划的变更与否,分为主题观察与转向观察。总之,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对观察的分类,往往只是依据某一方面的条件。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几种观察类型相互交集,如结构式观察中可能是参与观察,也可能是非参与观察,甚至二者均包括在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我们利用得最多的主要是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还有实地考察,下面重点介绍这几类观察方法。

(二)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主要是根据研究者是否参与到观察对象所在的群体或环境之中,是否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中而划分。

1.参与观察

1)参与观察的涵义

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是指观察者直接进入观察对象所在的群体,以群体成员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活动,在共同生活中进行观察、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根据参与程度的深入与否,参与观察还分为非完全参与观察与完全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事先不必作非常详尽的观察计划,常常会根据研究的进展而不断进行修改,属于非结构观察,常用于人们知之甚少的现象、局内人与局外人观点存在严重分歧、在局外人看来模糊不清的现象、不为公众所知的现象。参与观察通常能够对观察群体进行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特别是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内经常使用。如我们要了解重庆边远地区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以支教的形式成为教师中的一员,同他们共同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

2)参与观察的基本流程

参与观察的基本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进入所观察的群体之中。这种进入又有几种形式,一种是以公开的方式进入,如持单位介绍信或相关文件,被观察者完全知道观察者的身份和目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特别是到相关单位时,一般都需要学校开具相关的证明材料,对方才会予以接待。这种方式有可能引起被观察者的戒备心理,不太愿意把一些真实但认为不宜透露的信息告诉观察者。一种是以完全隐蔽的方式进入所研究的群体,这种方式易于获取一些外界鲜为人知的内部信息,但也可能引起道德或伦理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一般较少采用完全隐蔽的方式进入。

第二,与观察对象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观察者要了解真实可信的一手资料,必须要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又与观察者本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直接的联系。同时,观察者与群体成员之间的密切应有一定的边界,即密切的程度不应影响观察者所做出的客观判断。在实践中这是一个不易掌握的难点,不够密切往往得不到有效信息,从而无法做出科学的结论;太过密切又可能使观察者易受个人主观感情的影响,这同样影响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详细记录观察信息,及时调适观察计划。观察者进入群体后,要运用多种手段如笔记、视频等详实记录观察所得,为分析资料,得出科学结论奠定坚实的材料基础。同时,因观察群体的行为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行为变更,当原有观察计划不适应实际需要时,观察者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察计划或步骤,使观察行为适应变化以后的形势。这就要求观察者要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分析总结观察资料,完成观察计划。参与观察都有长短不等的时限要求,一旦完成观察计划后,观察者要认真分析观察材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筛选出有价值的观察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尤其是要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分析,得出的观察结论才能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从而实现观察的价值。

参与观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较为适用于时间较长,需要亲身体验的实践教学。如“概论”课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参加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文献分析总结等方面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2.非参与观察

1)非参与观察的涵义

非参与观察(n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是指观察者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不参与研究对象所在群体的观察。根据被观察者对观察者身份识别程度的差异,非参与观察又分为交往型非参与观察与不交往型的非参与观察。

如果说参与观察易于受到群体成员情绪感染的话,非参与观察因其局外人的身份使其获得的资料较少掺杂感情因素而更加客观,常用于一些探索性研究。

2)非参与观察的操作流程

与参与观察相比较,非参与观察的操作流程没有根本性变化,其最大不同点在于参与观察常是非结构观察,而非参与观察多是结构观察,这就要求非参与观察要在事前拟定比较详细的观察计划,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选定观察对象与内容。任何观察都需要选定对象和内容,参与观察由于需要与被观察者建立相对紧密的联系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而非参与观察在内容方面比参与观察更加具体。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中调查学校学生的文明情况,我们就要事先拟定文明的范围。

第二,将观察内容具体化、标准化。在确定观察对象与内容后,要将观察内容进一步细化,这一步工作经常要求设计符合逻辑顺序的标准表格。如对学生在校行为进行观察,就需要设计学生上课、下课、中餐、午休、放学等详细的时间表,观察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的具体表现。

第三,进入现场实地观察。在上述流程完成以后,观察者就可以进入现场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根据事先设计的观察表格如实填写,为避免某些事件的遗漏或疏忽,还可以借助其他手段进行观察,如增加观察人数,通过照相、录音等方式保存观察对象行为。如我们观察学校各个食堂不同时段用餐人数,可能就需要多名同学同时观察。

第四,整理收集资料,总结结论。这一步和参与观察没有本质区别,在整理资料时要充分运用网络工具和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涉及量化分析时,这样能够增强观察的信度和效度。不管什么专业,学生最好能够熟练运用EXCELL、SPSS等常用的统计软件。

由于非参与观察耗时较短,操作相对简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经常使用,如“纲要”课中观察某些历史遗迹或博物馆等场所。

(三)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接触到观察者来划分的,即观察者是直接与被观察者接触,还是通过间接的事物反映被观察者的行为。

1.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通过直接的接触相互发生作用,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无论是参与观察还是非参与观察,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都是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又称实地观察。如大学生到敬老院了解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或到留守儿童家里与留守儿童交流,都是直接观察。

一般来说,直接观察因为直接面对观察者,对观察对象有相对立体的形象感,比较生动,印象深刻;从操作来讲,也相对简便易行,如“概论”课组织学生为了解某地农民的负担情况,到农村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就属于直接观察。

2.间接观察

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通过对物化了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状况和特征。所谓物化了的社会现象是指反映了特定社会现象和内容的物质载体,这种载体成为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中介。如历史上众多人物留下的笔记,通过这些笔记,我们可以分析这些人物对特定历史事件的看法或个人活动的心路历程,从而实现与历史的“对话”;又如大学生通过对农村居民的住户条件、乡村交通状况、农村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观察,了解当前正在推行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

间接观察中有两种比较典型的类型是“损蚀物观察”与“累积物观察”。所谓“损蚀物观察”是指对物件磨损程度的观察,如专家通过对某处石板上的滴水痕迹的考察可以推测其持续时间。“累积物观察”正好与“损蚀物观察”相反,它是通过对累积物的观察来判断事物的,如我们在参观溶洞时看到的石钟乳就是碳酸钙长期累积的结果,地质学家则可以通过对这种累积物的考察来推测溶洞的形成年代。

间接观察需要观察者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知识。人类的社会活动有不可追溯性,任何社会现象一旦发生,都无法完全复原重现,特别是某些隐秘的社会现象很难通过直接观察进行,必须借助间接观察才能进行。间接观察有时还需要凭借科技手段,如我们对文物年代的鉴定,可能需要借助科技手段,还需要结合有关这一时代的其他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在推理过程中对各种条件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推理的科学性,这也是间接观察可能出现误差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定量方法

定量方法是使用实证的方法,运用数学工具开展量化的研究。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重视数学方法在认识客观规律中的作用。据女婿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曾经强调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马克思把数学研究作为工人阶级掌握自己命运的工具加以充分运用。据学者考证,在马克思1846年的一个经济学笔记本中,最后几页全是各种代数运算;在以后的许多笔记本中,也都记有数学公式和图形,还有整页整页的算草;在为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准备材料的笔记本中,他画了一些几何图形,记录了关于分数指数和对数的公式。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和其他手稿一起,目前仍然完整地保存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社会史研究所档案馆中。

定量方法一般是在定性方法完成了相关的“质”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大数据时代,定量法种类很多,如相关法、实验法、比对法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用途。这里,我们只选用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同学们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参考。

一、抽样法

抽样法,也称抽样调查法,它是社会经济调查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经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调查的问题进行大规模普查,运用抽样调查法,可以大大地节省调查的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掌握基本的抽样调查技术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1)抽样调查。就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对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2)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所研究(调查)的对象的全体。例如,要研究重庆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那么重庆市所有的居民就构成此次调查的总体。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有关这个总体的某些数据,例如重庆市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等,这些有关总体的指标,就是调查的目标量。如果进行一次对重庆市居民的普查,对每个重庆市居民都进行有关指标的调查,诚然可以获得这些总体目标量的数据,但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实际上很难做到。为此我们按某种方法,只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这一部分重庆市居民就构成样本,根据这些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

(3)随机抽样。抽取样本是抽样调查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样本的特点和调查的需要,可采用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种方式。随机抽样,也称概率抽样,其优点是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人为的误差,而且它可以对抽样误差进行估计,从而可以获得估计的精度,为了抽样便利,使概率抽样能够实施,通常将总体划分成互不重叠且又穷尽的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作为一个抽样单元。

(4)误差与精度。抽样调查中有两类误差:一类是由于调查中获得的原始数据不正确,抽样框有缺陷,或在调查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按方案的全部样本数据等等,这类误差统称为非抽样误差;另一类误差是由于抽样引起的,即用样本估计总体所产生的误差,称为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通常用估计量的均方误差、标准差(或方差)等来表示。抽样误差越小,调查的精度就越高。

精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给出总体目标量的置信区间,即以一定的置信度(也用概率表示,例如95%)表示总体目标量落在一定的范围内。在相同的置信度下,置信区间长度愈短,精度就愈高。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的本质特点,是以部分来说明或代表总体。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具有经济性好,实效性强,适应面广,调查结果准确程度高的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不稳定性和一定的误差率(抽样误差或调查误差)。

(三)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

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对研究总体来说十分关键,掌握正确的抽样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抽样调查是根据数理统计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它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1.非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又称非概率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常见的方法如下。

(1)任意抽样,也称方便抽样、便利抽样、偶遇抽样。从便利的目的出发,依靠现成的研究对象获取样本,就是按调查者的方便任意抽样。如在街头、路口、商场等,随便选择某些行人、顾客等,作为抽样对象进行访问调查。

(2)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就是依据调查者的主观判断来选择样本。样本个体的选择不是根据某一概率,而是依据研究者或调查人员的判断。

(3)配额抽样,也称定额抽样,就是根据统计报表等已知情况,按照一定标准和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偶遇抽样或判断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4)滚雪球抽样,它是指由于对调查总体情况不甚了解,根本无法采取上述各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因而只能先找少量的、甚至个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访问,然后通过他们再寻找新的调查对象,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寻找越来越多的调查对象,直至达到调查目的为止。

2.随机抽样

所谓随机抽样又叫概率抽样,是指以概率原理为基础,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抽样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简单随机抽样

设一个总体的个体数为N,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是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不可或缺的基础。如何实施简单随机抽样,有两种常用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用抽签法抽取样本过程中,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也是一个样本是否具有良好的代表性的关键前提。没有每个个体机会均等,就没有样本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抽签法抽取样本一样,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关键也是要保证每一个剩余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这就要求:随机数表的确是随机产生的,不含人为因素在内;在选择随机数表中开始位置和方向时,也要保证随机性,如果在看过随机数表后再使用,所抽取的样本就失去了公平性,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对于简单随机抽样需要注意:①它是不放回抽样;②它是逐个地进行抽取;③它是一种个体机会均等的抽样;④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不多的情况。生活中有许多用抽签法或类似抽签法的案例,如彩票摇奖、电视节目中电话号码抽奖、纳税凭证抽奖等。抽样时也要防止出现貌似合理的抽样方法,如到某星级宾馆问卷调查客人的收入情况来推断该地区的人均收入,或每隔一周到某一路口调查当地车流量等等。

2)系统抽样

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平均分成几个部分,从每个部分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组成所需的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系统抽样,它使得整个抽样过程大大简化。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来估计总体,样本的抽取是否公平合理固然重要,样本抽取的方法是否经济可行也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容量很大的总体,抽取的样本容量显然不可太小,此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是不经济也不可行的。这种情况下,采用系统抽样就较为合理可行。系统抽样以简单随机抽样为基础,通过将容量很大的总体分组,只需在某一个组内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来抽取一个个体,然后在一定规则下就能抽取出全部样本,在保证公平客观的前提下简化抽样过程。

当样本容量过大时,应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既可简化工作量,又能够简单快速地得到人们想要的结果。

对于系统抽样需要注意:①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的情况,它与简单随机抽样的联系在于:将总体均分后的每一部分进行抽样时,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②与简单随机抽样一样,系统抽样是等可能抽样,它是客观的、公平的;③总体中的个体数恰好能被样本容量整除时,可用它们的比值作为系统抽样的间隔;当总体中的个体数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时,可用简单随机抽样先从总体中剔除少量个体,使剩下的个体数能被样本容量整除再进行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一般地,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情况,常将总体中的个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照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实施抽样,这种抽样方法叫作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个部分叫作层。

分层抽样同样是以简单随机抽样为基础的一种抽样方式。对于容量较大、个体差异不明显的总体,通常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于许多容量较大、个体差异较大且明显分成几部分的总体,系统抽样虽然能够保证公平性和客观性,但样本还是不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这时就考虑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来抽取样本。

二、问卷法

问卷法是问卷调查法的简称,有时也称“书面调查法”“填表法”等。有人认为,社会调查中,十有八九要用到问卷调查法。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调查研究时,也往往离不开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法的内涵

问卷法,是调查研究者通过书面问卷的形式,来搜集研究信息的一种调查手段。问卷法通常根据研究课题分解为若干项目,并细化为系列问题,制成统一的征询问题和选项,或者表格等形式的问卷,然后向调查对象发出,并回收调查对象作答后的问卷。研究者通过收集调查对象填写的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获得调查对象或者更大研究群体的相关总体情况。

在这里,我们对问卷法的核心和基本形式——问卷进行介绍。

(二)问卷的特点和类型

问卷作为一种调查工具,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和形式。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其特点和形式,才能科学地制作和使用问卷。

1.问卷的基本特点

1)问卷具有客观性

问卷一般具有统一不变的调查内容,并以书面的形式向调查对象提出。这种形式避免了调查人员主观因素(诸如表达能力和方式等)造成的影响。

2)问卷具有匿名性

调查问卷一般都是匿名的,不要求调查对象在问卷上署名。采用报刊、网络、自助等方式下发的问卷,调查双方不直接谋面,有助于对调查对象隐私的保护。这样一来,调查对象对调查内容,特别是一些敏感内容能够减少顾忌,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意愿和情况。

3)问卷具有可控性

为了能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把握所研究问题的某些特征,问卷的问题设计和回答可以提前进行精心设计。调查对象只能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并且只能在所给出的答案中进行选择。这样,就使调查信息固定在研究的方向和范围中,可以明确控制。

4)问卷具有经济性

问卷调查比观察、访谈等调查方法简便易行,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问卷调查可以灵活地采取邮寄投递、随机发放,甚至网络公投等方式,不需要调查人员逐人逐户进行搜集,更不需要长时间对调查对象进行跟踪、访问等。

问卷调查法具有经济性、广泛性、匿名性、客观性、灵活性等特点,故而在社会经济调查中被越来越多地运用。

不过,问卷调查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问卷调查不可能调查过于复杂艰深的问题,简单地填写答案难以获得复杂问题的全面资料。即便是一般的调查,由于这种预设问题和答案的形式,也会限制调查对象在作答中完全表示出自己的相关情况和信息。另外,问卷发出以后,尤其是邮寄、报刊、网络等形式,由于调查人员不在作答现场,难以保证问卷的回收和调查对象的作答质量,可能会出现样本不足、答题错漏等难以避免的情况。

2.问卷的类型

问卷调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问卷分发传递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分发问卷调查以及电话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等等。如果按照填写者是否亲自填写,还可以简单地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问卷的核心内容是问卷中的问题,按照问题设计的不同方式,我们还可以把问卷分为开放式、封闭式和半封闭式。

1)开放式问卷

开放式的问卷,是指问卷中给出问题,但不给出可供选择的答案。调查对象可根据问题,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情况。开放式问卷中的问题,可以是直接提问,也可以是启发联想,还可以是材料情境分析。

直接提问的方式比较常见,就是直接列出系列问题,让调查对象回答。

(三)问卷的结构

一份调查问卷,无论调查什么方面,都有它相对固定的内容板块,有着一定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卷首语、问题与选择答案、结束语等。

1.标题

标题是调查问卷调查内容的集中反映。明确的标题,可以让调查对象明白整个调查问卷是关于什么方面的调查,易于吸引调查对象作答。例如:《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在此标题下,调查对象可以立即知晓,问卷中主要是关于信息素养的问题。不过,如果问卷内容较多涉及敏感事项,则尽量不要在标题中体现。另外,标题也不要含有暗示性的词语,以免影响调查客观。

2.卷首语

卷首语,也称作指导语,是问卷的自我介绍部分。卷首语的内容可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对调查对象的要求、希望以及个人隐私的保护,对填写问卷的说明介绍,对问卷回复的时间方式的要求,还包括调查者的单位或名称等。卷首语是调查问卷的说明书,还有着吸引调查对象的功能。因此,卷首语的写作要礼貌、诚恳、平易近人,内容要简洁明了,以引起调查对象的兴趣,争取使调查者认真对待,真诚合作。卷首语一般放在问卷标题之下,问题之前。有时候,为了加强调查对象的重视,卷首语也可以从调查问卷中摘出,单独作为一封简短书信,放在整个调查阅卷之前。分等级、跳过、填写信息等,不必出现在卷首语中,可以作为具体问题的指导语,出现在题目后边的括号中。

3.问题与选择答案

问卷的问题与选择答案,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问卷的核心,主要包括询问的问题和可供回答问题的选项。有时,会用括号注明回答的方式和要求。

4.结束语

结束语是问卷末尾部分,个别情况亦可省略。主要是调查者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期望。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结束语方式。

一是调查者想再次表示对调查对象的感谢。调查者可通过礼貌而简短的语言,提醒调查对象不要出现漏选或错选,同时致以诚挚的感谢,也可仅写一句祝福语。

另一种结束语是以相关的开放性问题作为结束语,如“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有些什么建议?请写在下面”,或者以相关封闭性问题作为结束语,同时测量调查对象对问卷的重视程度。

(四)问卷设计的程序步骤

问卷中的问题是根据调查需要产生的,不是随意提出的。因此,编制一份问卷需要进行系统设计。为满足研究目的,问卷设计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步骤,以能够通过适量的题目、合理的结构,全面获取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揭示研究对象内在的规律。

1.分析课题,确定研究范围

调查是为了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研究则要从问题出发。因比,调查问卷设计的第一步,是厘清研究的中心问题。在此基础上,围绕着中心问题,设计其他辅助问题,形成研究问题的体系。

例如,我们要研究大学生幸福观问题,就需要确定研究大学生幸福观的目的,这是整个研究的中心问题。假设我们是因为发现有些大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对什么是幸福不理解,失去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产生了迷茫而要进行研究。接下来,我们的研究目标就限定在大学生对待幸福的看法,而不是社会大众对幸福的看法上。

2.确定调查中心问题,凝练核心概念

要使各个问题能够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还需要把关键概念抽象出来。应该对调查中的关键概念进行深入研究,阐述精确,防止误读。

3.建构调查问卷框架

问卷虽然是由若干题目构成的,但却不是这些问题的杂乱集合,而是有逻辑有结构的问题体系。这个体系先于具体问题的产生,我们称之为框架。框架的建构又依赖于一定概念、理论或者前期的相关调查(图8-1)。

sheet2

问卷的框架建构,可以从中心概念分解出发。例如,需要考察“大学生素质现状”,就可以按照中心概念“素质”的内涵与外延,把其分解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信息素质等。显然,下面问题的细化,就需要弄清楚以上五个维度的内容、比例和关系,然后再进行具体问题的设计。没有对素质这个核心概念的分解,在问题设计中,就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偏漏,或者比例的不协调,导致调查的失败。

问卷的框架建构还可以依据一些经典理论作为基础来设计。例如,要考察“大学生的需要现状”,如从需要的概念出发,就会发现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人为了自身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对客观世界中的某些东西产生需求,例如,衣、食、住、行、婚配、安全等,这种需求反映在个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需要,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这时,我们就可以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展开设计,把需要分解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超自我的需要”等几个方面,也可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模式分为:“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等三个大类。

问卷的框架建构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做一些前期调查后再进行框架设计。例如,研究大学生的恋爱观,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卷,去测试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根据大学生的回答,对其态度进行分类概括,进而构成未来问卷的基本框架。

4.问卷问题的初步提出

在问卷框架维度设计好之后,就可以循着框架建构的思路,寻找具体问题变量,确定问题指标,进而围绕指标编制问题。

例如,我们研究“大学生为什么厌学”,可以从大学生学习需要出发,假设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需要和动机。这就有了一些关键概念:厌学、学习动机等。

学习动机具有中心地位。我们可以依据学习动机建构框架,展开几个维度:内部动机问题(求知欲、兴趣、自我提升等)、外部动机(奖惩制度、人际关系、社会观念等),据此又可以得出系列变量:兴趣选择、考试成绩、对待学校的态度、对待教师的态度、就业情况、社会价值观等,在变量的基础上,又可进一步细化为指标:报考专业、自习情况、作业情况、期末成绩、与教师关系、与同学关系、与学校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等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对学校认可情况、对学校环境适应情况、对“大学生”的社会定位等。

最后,就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了,如:你的高考志愿是什么?你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吗?你上次期末考试成绩如何?你经常上晚自习吗?教师布置的作业乐于去完成吗?你喜欢任教老师吗?你喜欢学校的氛围吗?你认为所学专业未来前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