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专题探究

当今社会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大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三观教育、生命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理念教育。

第一节 大学生三观教育

“三观”教育指的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三观”是制约人生行为和方向的三大精神因素,或者讲是人生的三大精神动力。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主要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核心是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方法的教育。马克思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我们在第二章已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关于大学生世界观的教育主要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教育大学生树立彻底的唯物主义态度和观点。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绝不用主观意志和幻想代替实际和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性,坚持从调查研究中得出结论,并坚持用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二,教育大学生树立真正的辩证法思想。核心是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坚持联系的观点,就是要联系地看问题,不要孤立地看问题;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片面地看问题。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要历史地变化地看问题,不能静止、僵化地看问题。将矛盾,特别是事物的内在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善于在矛盾动力推动下,不断通过量变达到好的质变,在曲折中实现事物不断前进。

世界观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是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看法。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能有一个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观点和方法,才能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以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己任,以此为核心建立起了科学的世界观。我们进行世界观教育,就是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这其中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二、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教育主要是让教育对象搞清楚“什么是有价值,怎样才能有价值”。价值观是人内在的思想观念,渗透并反映在行为的各个方面,它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根据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要从多方面人手构造一个全方位的价值观教育体系。

(一)政治价值观教育

政治价值观是对一定的社会政治事务和政治现象之意义的评价,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主导部分。它反映的是大学生对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一般评价、心理倾向及行为取舍,是大学生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价值评价的观念的总和。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将有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价值观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1.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有力保障,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地把个人命运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命运中,承担起祖国赋予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2.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国情的要求和历史选择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边改革边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我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

3.维护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是实现我国现阶段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必须摒弃一切干扰,以稳定的政治局面、社会局面为前提。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大局意识,自觉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审美价值观教育

审美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在对客观对象做出美和丑、崇高和卑下、悲和喜的审美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观念。审美价值观既积极地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又反作用于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社会、自然、艺术,既是美的存在领域,又是美的表现形态,代表着人类实践的进步和理想。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审美价值观既反映出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进步程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和趋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审美价值观教育是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高层次人才或精英,而能够称作为人才或精英的人,不仅仅意味着他学问渊博,拥有知识的力量,也不仅仅意味着他道德高尚,拥有人格的力量,同时也意味着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感性的人,拥有审美情感的力量。审美价值观教育培养了人的审美精神和审美能力,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前者也许比后者更具有终极的意义。审美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超然性、和谐性、创造性具有特殊的作用。

1.超然性

高等教育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跳出功利是非之外来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效果要远大于急功近利式的教育。审美价值观教育正有助于人们培养和树立一种超越、净化情欲的人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把事物的具体形象诉诸审美情感,用美的形象来激起人内心情感的共鸣,打开欣赏者心灵的大门,使人达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境地。审美价值观教育培养的这种超越功利的人生态度,与人生的理想目标、高尚追求合一,提高人生境界。假如我们以这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对个人功利目的淡远一点、超脱点,那么就会执著于生活、工作、劳动本身的乐趣,就会减少压力、烦恼、痛苦,这样孜孜以求,愉快进取,反而会达到更高远的目标。

2.和谐性

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作用,使主体产生了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综合的心理活动,全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的愉悦。这种情感的愉悦,既不同于生理感官和欲望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快感,也不同于由伦理道德和理性追求的实现而产生的精神愉悦,而是摆脱了实用的、功利的束缚,超脱了任何利害关系,进入对对象无所欲求的快感之中,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人们一旦进入这个审美的领域,情感就会得到净化,精神就会得到升华,情操也会变得高尚。

3.创造性

美育对于创新性有重要的作用。美育主要在于教育自身是否具有美的精神和形式。这包括三方面的标准:教育内容是否能传达出人类历史和智慧之美;教育操作方法是否符合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需求;教育结果和目的是否有助于培养具有美的心灵和行为的自由个性。要想实现真正的美育,要求高等教育首先是个性化的教育,必须是友善的引导,尊重他的个性,引起对美的兴趣,让他们自由游戏。在大力提倡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今天,高等教育更加不能忽视美育,不能忽视自身的“尚美”的品格。实质上教育本身应该具有以美育人的规定性,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不仅可能,而且应该贯穿美的形式并获得美的效果,从而实现完整教育的目的。

三、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世界观实践中的体现和运用。人生观是有鲜明的阶级性,什么阶级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就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它的核心是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和公而忘私。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人生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人生价值教育和人生态度教育。

(一)人生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可以把理想划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或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理想对人的激励与鼓舞作用,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密切相关。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使之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大学生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理想,才能够产生终生不竭的精神动力,才能自觉地为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崇高理想教育包括崇高的社会政治理想教育、崇高的道德理想教育、崇高的职业理想教育和崇高的生活理想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对大学生进行这个共同理想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把完成好大学学业与实现共同理想和实现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从现实出发,勇于实践,艰苦奋斗,为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实现积极创造条件。

(二)人生目的教育

人生目的即人生所追求的目标。人生目的有人生的终极目的和人生的具体目的之分。终极目的是指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的总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贯穿于人生历程的始终。作为具体目的意义上的人生目的,是指人的具体实践活动的目的。

人生的终极目的与人生的具体目的应是统一的。具体目的有赖于终极目的的指导,终极目的的实现,依赖于一个个具体目的的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人生目的教育,既不可脱离具体目的来空谈终极目的,也不可脱离终极目的而只讲具体目的。

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主要应是对大学生进行终极人生目的的教育。因为,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对大学生人生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正是由于终极目的对人的一生具有导向、鼓舞、激励作用,所以必须用终级人生目的规划人生,指导具体人生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人生终极目的教育。

必须明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终极人生目的教育,是指为人民服务的教育。这一终极人生目的是对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集中反映。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基本内容有三:一是以人民的利益为言行的宗旨;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三是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人生目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变化性。大学生个人确立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他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另外,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成熟的,对人生的思考也是变化的。大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并确立的人生目的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变化性,是一个逐步进化和成熟的过程。如果认为大学生人生目的一经确立就一成不变,这样的观点既违背了客观事实,也不利于大学生对自身的不断反省和对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

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终极人生目的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具体人生目的的教育引导。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时,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具体学习目的与人生终极目的的关系,把具体人生目的的教育与终极目的的教育统一起来。

人生目的分为正确人生目的和错误人生目的,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目的教育时,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中间层次的人生目的。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介于这两极之间的一类人生目的,即中间层次人生目的。这种人生目的,既不像利己损人的人生目的那样庸俗低下。这类人生目的,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应,它与普通人的实际政治经济地位、生活经历和环境、文化水平、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相对应,也不违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起码的道德要求。

应当看到,在现阶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只有少数先进大学生才能达到,但这并不能成为不对大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教育的借口。因此,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应有责任,因为这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是对大学生人格的尊重,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目的教育的主旨。

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目的教育时,要帮助大学生划清金钱与拜金主义的界限,认识拜金主义人生目的的本质;划清享乐与享乐主义的界限,认识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的本质;划清个人利益与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的界限,认识个人主义人生目的的本质;划清权力与权力至上的界限,认识权力至上人生目的的本质。

(三)人生价值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教育,关键是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为社会尽责,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人生价值观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人生价值内涵教育

即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教育,人生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辩证统一教育,人生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辩证统一教育,人生观有价值和应有价值辩证统一教育以及人生目的和人生手段辩证统一教育。

2.人生社会责任教育

人生社会责任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和任务。社会责任感越强的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越大。因此,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人生社会责任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热切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对社会和人民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3.人生价值目标教育

人生价值目标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目标、成就价值目标、道德价值目标和生活价值目标,它既对人生发展起着定向作用,又是人生价值创造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人生价值目标中,社会价值目标是根本目标,是人生价值目标的核心,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目标。有了人生价值目标,才会不断产生出创造人生价值的动力。因而,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目标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确立正确人生价值目标,坚持人生价值目标选择上的责任、义务与权利的统一。

4.人生价值评价教育

人生价值评价对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进行人生价值评价教育,对人生具有深刻的启迪教育作用,对他人或自己的人生行为具有调节作用。人生价值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人生价值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的心理活动,对他人的人生或自己的人生做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判断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评价教育,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处理好贡献和索取、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创造价值与享受价值、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要反对错误思想和行为,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

(四)人生态度教育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具体表现。是人们对人生问题所持有的较为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比较稳定的认识、情感、信念的总和,其中情感的因素起主要作用。人生态度与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我国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应该培养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1.积极向上,开拓进取

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是大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必须要做的首要转变。积极进取就是大学生在进行自我抉择之时,在进行困难解决之时,在是与前人保持一致还是进行思想创新的选择之时,要坚持的一种人生态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青年时期是爆发人蓬勃朝气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不应该有任何的满足,不断的突破,不断的进取是大学生应该持有的人生态度。

2.热爱生命,乐观自信

生命是公平的,时间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错过了这一秒钟,这一秒便不再停留。一个人在一生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在这挫折面前,更应该珍惜生命。对于大学生来说,虽然过去的时间不再回来,但是人生的路依然有很长。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一辈子会失败,在挫折与困难之中,保持乐观的自信的态度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因此大学生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看到光明的未来,用奋进不止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人生实践,谱写自己的青春之歌。

3.谦虚谨慎,踏实苦干

人生是严肃的,又是现实的。一个人只有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事业,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干好人生的每一件事,才能为建功立业、为人类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大学生踏实肯干的态度就是要努力认真地对待学习问题,在学习之中不可弄虚作假,不可自欺欺人。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学习的本领并不完全是为自己服务的,是关系着我国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关系着祖国人民的切身幸福的大问题。

4.助人为乐,奉献社会

助人为乐,奉献社会是大学生在人生态度上落实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的表现。助人为乐就是要把自己的人生幸福和欢乐与社会和他人的幸福和欢乐结合起来,在社会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学生个人的幸福和欢乐是和整个社会的建设捆绑在一起的。没有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在国家和人民之中的大学生是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的。那种在生活上追求个人享乐,在个人利益上斤斤计较的人生态度是不可能获得真正幸福的,也很难体会到人生的欢乐。

人生态度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发展道路和方向。持有积极的、正确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将使人生获得进步和成功。相反,持有消极的、错误的、悲观的人生态度,将使人生遭受挫折和失败。

人生观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去对待人生,始终保持坚定的人生信念和顽强的斗志,在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自己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是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内容之一,也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目前要求教育者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生命教育重在解决当前大学生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启发大学生找回信仰,找回生命意义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生命观的科学内涵

生命观,即人们对生命的总的认识或看法,具体说就是对生死的看法。生命观不仅包含了生,还包含死。向死而生,从死亡之中寻找生命的真意,是人们看待生命的正确途径。生命是死和生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格,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造成生命的不完整。对于大学生来说,准确理解“生”与“死”,对于他们正确看待生命,促进他们热爱生命,都有积极的意义。

生命观不是人们对人的生命的单纯看法,它综合了对人和社会的共同认识。它是一种社会性观念,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决定人们生命观的走向,决定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更加准确地说,生命观是构建在人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伦理是生命认知、生命情感、生命意志的统一,涉及生之伦、死之理、存之道、活之德等方面。生命伦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基于生命的有限性进行敬畏生命教育

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生命受之父母,成于社会,承继历史而来,延伸未来而去,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作为生命载体的肉体存在是有限的,即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限度,每个人的生命既不可替代又不可逆转,不会因为富贵而增多,也不会因为贫穷而减少,不会因为美好和快乐而再复,也不会因为错误和痛苦而重来。生命的有限性也就凸显了生命的可贵性。生命对每个人而言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生命的本色既有瞬间的伟大壮烈的舍生忘死,也有日常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生老病死,不怕牺牲是为了彰显生命的崇高,而敬畏生命则是为了维护生命的庄严,“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称颂,“奋而顾身”“见义智为”的机警同样值得称道。因此,要认识生命的孕育、诞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和规律,了解生命的有限性,认识死的必然,体会生的可贵,保持生命理性,培养敬重生命的情感和情怀,包括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尊重个体生命存在的多样性、独特性和创造性。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挥霍、浪费、透支生命之能,不做如吸毒、纵欲、过劳等损害生命的事,让生命不受侵害、毒害和伤害,不以牺牲人格、尊严、健康、生命等为代价去谋取钱财、名利、权势,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善待社会也善待自然,在敬畏中热爱生命,在平等中尊重生命,在感恩中关怀生命,在创造中涵养生命。

(二)基于生命的超越性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

因生命有限而珍惜生命,因生命可贵而敬畏生命,绝不是主张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也不是善恶不分、姑息养奸。人的生命不仅是一个有活力的生物体存在,更是一种意义存在和价值实体,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整体,是自然形态、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结合,是既成性与选择性、受动性与能动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人的生命具有超越性,这种超越性表现为人的社会性对生物性的超越、精神性对物质性的超越、可能性对现实性的超越、无限性对有限性的超越等,在超越中造就精神生命,达于自觉、自主、自由的生命境界。生命伦理教育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加深对生命的权利、责任、使命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张扬,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勇于超越的人生精神,从而点燃生命激情,激发生命活力,高扬生命意义,提升生命境界,实现生命价值,演绎自己的生命乐章,共享他人的生命精彩,从人生意义和人格精神上来实现对人生命的根本性呵护和构筑。

(三)基于生命的创造性进行生命能力教育

人的生命是一种系统存在,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聚散离合、荣辱浮沉、成败得失等,是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状态和复杂过程,这种状态和过程虽不能任意左右和抗拒,但可以有意识地规划和经营。生命能力,即规划和经营生命的能力。对生命的规划也就是对人生的规划,包括树立崇高的志向和理想、确立人生的目标和追求、保持健康的爱好和高雅的情趣、塑造完美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选择正确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通过规划和经营生命以开发生命价值,愉悦生命过程,优化生命姿态,展现生命活力,在生命的不断发展中追求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促进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相统一、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相平衡、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的和谐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既是指一门学科,也是指一种实践活动,又是指一种心理状态,是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精神医学者孟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心理卫生学者阿可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具备“有价值心质”的人,即:①有幸福感;②和谐;③自尊感;④个人成长(潜能充分发展);⑤个人成熟;⑥个人统整性;⑦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⑧从环境中自我独立;⑨有效适应环境。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具有一种持续良好的心境,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测定方法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社会角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其自身的标准:

1.有效的学习和工作

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正常地利用和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应有的成效,并从学习和工作中获得一定满足和乐趣。

2.客观的自我认识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既不是过高地评价自己,以至狂妄自大,也不是过低地评价自己,以至自暴自弃,而是愿意努力挖掘和发展自身的潜能。同时,能够悦纳自己,对于自身通过能力而无法补救的缺憾,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忧怨。

3.适当的情绪反应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适时适度地抑制或调动自己的情绪,当引起某种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会视情况而逐渐平复,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形态,不会漫无止境地延长以至使整个生命都弥漫着这种情绪。能够经常地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

4.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总是乐意与人交往,并且在交往时肯定的态度(如信任、友爱、尊重、赞美等)总是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怀疑、憎恨、蔑视、嫉妒等)。在与人交往中能够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客观地评价他人,与人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对其所在的集体总是予以关心和爱护,有一种休戚与共的感情,必要时能为集体放弃个人的某种愿望。

5.统一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有机统一的人格,能够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信念为中心,将自身的需要、动机、思想、目标与行为统一起来,使其各种人格特征具有一致的倾向性。这并不是说大学生的人格一成不变,而是指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在变化中保持各方面的协调性,从而使人格得到不断完善。

6.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与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主动地去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如果发现自己的思想、欲望、目标和行动与社会的利益和大多数人的利益相违,就会放弃或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以谋求与社会的一致,逐步建立符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变化的生活方式。有积极的处世态度,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以达到自我实现与对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

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的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同样如此。只要经常对照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就能够保持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测定方法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内部活动。科学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根据人的具体活动加以推测,通过测量作为心理外部表现特征的行为(如人的言行),间接知道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

1.精神检查法

精神检查法原指精神科医生收集精神科病史时,通过交谈与观察检查患者精神活动的一种常用方法。在这里引申其为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判的一种方法。通常由具有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在心理咨询或治疗中,对当事人做出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类型、程度的评判。精神检查法多用于个别检查,要求评定人员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否则容易误判,尤其当症状不典型、不明显或时好时坏时,更需谨慎。

2.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运用各种标准化的心理健康量表对个体进行测试,把测试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若某项测试结果超出该项常模过多,一般认为是异常的。此方法除个别使用外,还大量地用于团体测验和心理健康的流行病调查,其目的是为了把握某一人群的心理健康分布状况。目前心理健康测定中心理测验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用途很广:在教育工作上,它可以测量学生的智能、品德、个性发展,学习动机及兴趣爱好,便于因材施教;在人才选拔和职业指导上,有利于实现人职匹配。每一种职业往往对就业人员的心理结构都有一定的要求,心理测验便是了解一个人心理结构的一种简洁、可靠的方法。常用的心理测验有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及各类职业测验等。心理测验法虽然比较科学、可靠,但必须有相应的量表,而且使用者要经专业培训。目前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量表使用的范围、测定的内容有限,还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人们也常用精神检查法。

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测定操作中,尤其在面临难以判断的情形时,为了增加结论的可靠性,常将心理测验与精神检查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或先做心理测验,对提示可能有异常者再进行面谈和深入了解,或先做一般性精神检查,再用适宜的量表做专门评定。

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是心理测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判定方法。如同人的身高、体重、红细胞数、血压等都有一个大致正常的范围,尽管个体心理活动的特征有较大的差异,但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各个层面总体上有一个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即常态区域。如果偏离常态分布,超过或低于某个临界限值,就可以视为心理异常。这种判定方法的好处是操作比较简便,有客观的统计学指标。但缺点是人群中的少数人(如智商特别高的天才)就可能被当做是偏离正常范围而被错误地诊断为心理障碍。而且,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即使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全部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个体间有差异,这些差异就会被当做是心理障碍,就总是有1%~5%的个体被认为存在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从广泛和根本的意义上说,教育的总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但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具体的目标是要形成、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因此,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又可以分为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发展性目标与补救性目标。在教育实践中还要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以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1.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前目标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个体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失恋、学习成绩差、被同学轻视、感到人生空虚无聊等,开展及时的心理疏导,以解除当事人即时的心理困扰;长远目标通常涉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使他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克服成长障碍,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

2.发展性目标与补救性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地培养和促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和良好地发展;补救性目标则主要是针对少数在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是治疗性的和矫正性的。发展性目标与补救性目标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增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

3.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反映学生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毕业生的择业问题,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而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问题。

具体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了解心理健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功能:即初级功能、中级功能、高级功能。初级功能是传授和提供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中级功能是增强心理素质,完善心理调节;高级功能是健全个体,适应社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不高,目前正处在初级功能阶段。我们要通过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重视,逐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功能和高级功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更趋完善。

二是树立科学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大学生不仅认识到除了要有健壮的体魄、健康的躯体,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未来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竞争,而健康水平又是人才竞争中最重要的条件,要使自己保持人才竞争的有利条件,就要有增进健康的紧迫感。

三是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水平不高,且明显与年龄及学历很不相称。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水平是促使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的最基本条件,也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改变心理卫生知识贫乏的现象,充分运用文化水平高,学校设备先进、信息传递快、资料丰富、各种人才济济等良好条件,努力掌握并丰富心理卫生知识,学会观察分析各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影响因素,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未来,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作为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1.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在我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缺乏相应的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这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健康含义的片面理解。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是评价健康与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二是对心理健康含义的片面理解。他们往往认为只要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健康,而忽略了大学生应具有的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忽略了自身潜能的发挥。为此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大学生掌握了心理健康的知识,就有了自助的能力,就能防患于未然,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

2.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为满足大学生适应自我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而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学时相对集中,师生交流便捷,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众多途径中具有独特地位。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并通过知识传授、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3.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立各种技术和方法,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同时还要建立一支以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又可分为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大多数时候,应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此外,还可把具有相同心理困、扰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团体咨询,在这个小组中,他们可以获得一种支持性力量,觉得自己不再孤单,从而增强克服障碍的决心。

4.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调节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对自己自觉进行心理调节和行为控制的活动,是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力量。自我教育、自我调节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1)掌握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心理健康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用来进行自我调节,也就掌握了心理健康的主动权。

(2)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秩序。大学生要增进心理健康,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秩序。另一方面,要科学用脑。学会用脑卫生,改进学习方法,科学地支配时间,劳逸结合,避免死记硬背和疲劳战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来组织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3)学会转换心情。当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它,要避免愤怒情绪的最终爆发,可以告诫或者提醒自己制怒,可以脱离现场出去散散步,看看电视、电影,打打牌,找朋友玩等。幽思苦愁无济于事,不如抛开它,去做一些可以转换心情、调节情绪的事情。如果总是郁结于心,耿耿于怀,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使不良情绪不断蔓延,日益加重。

(4)学会合理宣泄。大学生受挫后,心理上处于焦虑、愤怒、冲动的应激情绪状态中,如得不到妥善的化解,就有可能表现出攻击、轻生等种种消极的行为反应。这给大学生本人或社会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采取一些合理的宣泄方式,恢复心理平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节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促使人们正确履行职业职能,而对其施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职业道德教育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职前职业道德教育,即对在校学生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职业伦理、规范。二是职后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是指从业人员在完成某一阶段专业学习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活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为职前职业道德教育。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和构成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是从职业活动中引申出来的。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体道德体系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职业道德与职业活动相互联系。从事共同职业的人们,由于有着相似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因此其理想、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特征都比较相似,并且在一定的关系下,这些人们具有特殊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在这种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的要求下就产生了一定的职业道德要求。职业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总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区分为两个层面,即基础层面和具体层面。基础层面的职业道德是指具体社会的职业道德原则及其规范的抽象,是所有职业所具有的职业道德的总体概括;具体层面的职业道德是指以特定社会的基础层面职业道德作为依据,并根据本行业的特殊要求而制定的具体职业道德要求。从哲学上讲,基础层面的职业道德和具体层面的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具体。

(二)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

职业道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规范体系,是由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从不同层面反映着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

1.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自身职业发展的期望。职业理想是一定社会理想在个人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职业理想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是与个人紧密联系的。一方面,职业理想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制约;另一方面,职业理想则受到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直接作用。

2.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其实质是劳动态度。劳动态度是从业人员承担职业责任的基础。

职业态度是对个人的具体职业活动要求,具体讲职业态度主要有两点:端正的劳动态度和踏实认真的态度。端正的劳动态度要求,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积极努力,做出个样子来。踏实认真的态度要求,要认真实践本职业特殊的行为规范,长期坚持,绝不松懈。

3.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通常是指从业者对整个行业和社会所应承担的特定义务。一般情况下,职业责任是以法律的或行政的形式确定的,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

在社会实践中,职业责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也关系到个人职业活动的成败。例如,注册会计师若不能按照行业准则审计企业账目,自身不仅要受到相关的法律惩处,所在的企业也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最为著名的就是安然事件。承担一定的职业责任,履行一定的职业义务是一个从业人员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4.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应具备的业务能力。职业技能是职业道德的载体和表现手段。职业技能本身并不是职业道德,但它却应被有道德的人操作。从业者使用职业技能应符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另外,从业者还应积极学习,保持自己的职业技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否则,再好的职业技能也会成为明日黄花。

5.职业纪律

职业纪律是一种以规章、制度、条例等形式来维持职业活动的正常秩序,调节职业活动各种现实关系的行为准则。职业纪律的效能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它的表现形式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在人们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纪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事实上,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人们将失去职业活动的自由,整个社会生活也会变得不可思议。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纪律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每一个从业者坚持不懈地遵守和维护,使之习惯成自然,成为自觉的职业行为。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一)职业观教育

正确的职业观教育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首要内容,职业观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劳动光荣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需要。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劳动者的关系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尊重劳动果实教育。任何劳动的结果都是应该尊重的,因为从事任何职业都不易,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另外,大学生还要充分肯定自己劳动的价值,只要肯钻研业务,勤勤恳恳地劳动,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第三,自我价值教育。大学生要正视自己的能力,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个人利益同国家、社会利益捆绑在一起。

(二)劳动态度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有企业、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以国家主人的态度对待劳动。”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劳动的主人。他们的劳动成果既是为了自己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国家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富足。因此,应该教导大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各项生产和劳动,尽自己的能力去工作和劳动。

(三)劳动纪律教育

职责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对整个社会与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从业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承担的职责就是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职业规章制度规定了每个从业者都应该履行的重要职业纪律。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要让他们懂得劳动者应有的职业纪律观念,严格遵守职业规章制度。没有责任心和遵守纪律的观念,劳动生产将无法顺利进行。

因此从以上论述来看,培养大学生的职责观念和纪律观念要远比学习一项技术的任务更重要、更艰巨。应当使学生懂得无论是什么职业,都必须认真学习职业责任方面规定,忠于职守。

第五节 大学生人文教育

人文在客观上通常是指人在适应、改变、创造自然、社会和思维中形成的人类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在哲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义化学、美学、艺术学范畴的概括和表达中,区别于由数学、物理、化学、大文、地理、生物等范畴反映的自然现象。人文素质泛指社会成员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文方面的综合品质及行为表现。它通常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具备人文知识,二是理解人文思想,三是掌握人文疗法,四是内化人文精神,五是践履人文行为。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及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在认识和文践活动中,以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在人与物的比较中,强调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生命价值优先的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等。大学生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各种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进而深化和固化人文精神,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全面人文素质的系统教育活动。

一、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目标

(一)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

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格教育。

大学四年是一个人特殊的“灵魂发育”季节。在这个季节,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始自觉地生长膨胀。这些大学生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人文教育正是引导大学生寻找到正确的答案。作为大学的教育者有责任创造这一氛围,有效地引导同学对人生、前程及其所面对的世界展开自觉的思考,帮助他们不被粗鄙化的流俗牵着鼻子走,或者在光怪陆离的时尚中迷失。人文教育之所以使受教育者学习的是“人学”,不仅在于它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完善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承健全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

人文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专业教育相比,人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的传递。人文素质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指导其在生活中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与智的和谐发展。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当代大学生普遍养尊处优,吃苦意识差,耐挫折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理想信念不明确。试问,这样的大学生如何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所幸的是,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特别是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自觉追求大学生的身心和谐成为师生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人文教育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需要。有很多大学生逐步从单身角色转变为恋人角色,高年级的大学生在外实习,开始从学生角色转变到职业人员的角色等。为了适应当前以及今后社会角色的需要,角色学习相当重要,而这需要价值观的引导,只有人格独立健全,才能承担起各种社会角色,而社会角色往往影响了人一生的发展。

人文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精神家园。人所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物质世界,一是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对人的生存、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使人真正能够安身立命的,还在于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是人的文化生命的“家”,失去精神中家园的人犹如无根的柳絮、离水的浮萍,将会孤独而彷徨。虽然,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科学教育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自然科学的某些重大发现、某种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精神世界中起到引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则是科学教育无力建立的,而必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完成。人文素质教育正是要根植一种精神的支持和信念的力量,帮助人们在滚滚红尘中不至于浮躁迷失,而获得内心的安宁。

(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教育具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推动作用。21世纪是现代大学教育成就显赫的时代,大学成为科学与人才的重要源泉,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这又是大学教育人文精神失落的时代,大学教育一味迎合“社会需求”,使经济功能取代其他功能成为基本功能和主导功能,因而丧失了自身的文化性,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引导功能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塑造人文精神,并通过培养自社会责任感的国民,塑造有公共良知的知识分子,以及传承作为大学精神,来发挥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引导作用。

第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国民。人文教育是“育人”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学会“做人”。人是归属于国家和民族的社会人,学会做人的重要一条就是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包括拥有责任感和负责任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如果没有责任感,有再大的能力也不会转化为责任。

第二,塑造有公共良知的知识分子。社会进步需要大批具有“公共关怀”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而这样的知识分子大多来自大学,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这种“公共性”主要得益于大学人文教育的环境,因为大学是利会正义、良知、道义之所存,人文教育正是给人以“安身立命”以及追求“终极关怀”的学问。通过大学人文教育,一方面,我们引导人养成健全的人格、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优秀的大学生不仅成为未来的学者和研究者,更要让他们成为具有公共良知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更直接的是,大学人文教育环境中的教授学者就是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不仅仅是知识权威,也不仅在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和决策上发挥作用,而且在区分善恶、建立信念、认识真理等许多方面也发挥了价值。大学教育不仅造就了人类文明的知识先驱和科学家,而且在最普遍的意义上造就了未来社会的栋梁,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都将是大学教育的受益者。在大学人文精神旗帜下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最终会成为社会的一种矫正力量,成为引导人们面对他们时代的混乱的思想族群。

第三,传承作为社会灯塔的大学精神。人学人文教育上寄托着大学精神,人之为人,不仅在于他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还在于他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大学也是如此,它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在于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精神存在,它才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常新。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其一,大学精神是理性批判的精神。这是大学理想和追求的集中体现,它体现的实际上是大学不断追求超越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它引导着社会的发展,也克服着自身的局限,因此永远是社会精神的泉源。其二,大学精神是创新的精神。高等教育方面传承文化,使人类千百年来所积累的文化遗产得以保留。高等教育提供了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环境是开放性的——能够接受不同的甚至是相对立的文化刺激,能有对不同的观点表示容纳的兴趣,能够对无论是什么新鲜事物都怀有善意,并且怀有一种探究的心理。且这种开放是对所有人的开放,而不仅仅是对某些有特权的人开放;这种激发人的创造的文化要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关心人类生活的一个或几个方向,要让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地无差别地使用这些手段。高等教育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接近于开放、激励创新的文化,永远站在社会的前方,承担着创新文化并且激活民众创新能力的任务。其三,大学精神是永恒的精神。在人们心目中,大学特别是大学的文化始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综合标志。大学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并且永葆青春,永不衰竭。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文化中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念。大学人文教育用人类积累起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浇灌人的智慧,培育人的德性,促进、保护和增强社会的价值观念,不断对天下大势和社会潮流进行分析,运用自己的批判和引导功能来促进社会发展。

二、大学生人文教育内容

(一)人文知识

格物致知是教育的出发点,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以基础人文学科为载体,开展人文知识的传授,建立普遍的人文知识系统。

1.哲学

人们通常把哲学称作“世界观理论”。哲学处在一切学科的顶层,侧重对形而上问题和终极命题进行研究,它是对基于普遍联系的世界整体的本质的揭示与说明;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表述,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一种世界观,但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即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可以营养人们的思想土壤。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精致的部分,因为它站在高处,对各个具体的学科做出反思、批判、抽象和概括,找出最本质的联系。哲学是它所处时代的精华,是那个时代人类文明孕育的灿烂成果。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哲学提供的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根源的知识。哲学可以解答现实人生的疑惑。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遭遇到纷纭复杂的事物,难免会陷入迷茫,而哲学的价值就在于,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都逃不出它的范围。学好哲学,就掌握了一般规律,有助于认识特殊规律,有助于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哲学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哲学对人的精神生命有着极高的启示性,它开阔人生观的眼界,提升人生境界。

2.史学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看似最原始但又是最终极的问题,表达了人对自身归属的追寻,这就是“历史”教育之根。史学以研究过去的社会为起点,以服务于现在社会为归宿。学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是使人明智。史学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活动,具有比一般学科更为古老的历史。历史给人以启示,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方向。二是让人爱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启迪人的智慧、激发人的热情,增强对社会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学历史,首先要有正确的史识。史识要通过读“史”书来获得。读“史”书,千万不要读“死”书,要通过故纸堆看到鲜活的当时的人和事,更进一步的是读到当时的精神气质。学历史,更重要的是史鉴。学历史不是单纯地解释历史,而是把历史当做一面镜子,照见过往的是是非非,特别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这就是前车之鉴的意思所在。

3.文学

文学是人们对自我、生命的认识的艺术化表达方式。文学以独有的审美的方式,使人们更形象直观、更细腻微妙、更犀利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理解人生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文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通过文学开展审美教育,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优美感情,无疑是对人生的丰富和提高。人生境界从根本上说,不是取决于外在的物质、金钱或权势,而是内心的充实感和幸福度。追求高尚的境界是自古以来人生最美丽的文化现象之一,而人能否达到内在心灵和精神修养的高度,离不开艺术境界的熏陶。“艺术境界主于美”,对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的内心渴望摆脱各种功利的干扰,进入一个自由、纯净的审美世界,静观万物皆自得,在现实的这一刻追求自由和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比宗教更高尚。

(二)人文思想

大学人文教育还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开展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关系的认识,建立完整的人文思想系统。人文思想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思想。

1.人与自我

对大学生来讲,人为什么要活着,如何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如何面对成长的烦恼,如何面对生存的苦难,都是他们经常思考而往往困惑的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和人生。人生只有一次,因此我们都格外地敬畏生命。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但是人必须认识自己,正确认知自我并不容易,大学人文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克服自我认知的偏差,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

第二,树立自己的人生信念。人文教育应该教会青年人真挚地追求有意义的人生道路,尽快树立属于自己的坐标系,开辟有意义人生的途径。

第三,生动地自我选择和努力地自我实现。人的一生,除了出身一事,其他的一切都是由自己选择而来。与过去相比,当今的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蕴藏着丰富的机遇,但是路径太多反而让年轻人无从选择。自身的局限性和选择的多样性常常是高年级大学生非常纠结的矛盾。只有具有选择的自觉和自主,才有人生后面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最终所爱恋的是价值而不是职业本身。当一个人赖以谋生的职业,与其学有所成的专业,以及其由衷热爱的事业之间实现了统一,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说他达到了自我实现。

第四,正确面对人生的苦难并进行自我调节。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要比过去的大学生大,大学人文教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大学生明白没有疾病只是健康的最低要求,健康的目标应该是追求人生更积极的境界、更高层的适应和更充分的发展。一个健康的人,应该能适应紧张,承受压力和挫折,积极安排自己的各种活动,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理、精神和情感融为一体,使人生更丰富多彩、更充满生机和富有文明意义。

2.人与他人

世界在具体的个人那里首先打开的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维度,正是在这个维度中,我们体验到作为个体的“自我”以及同样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他者”。对人的认识离不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处理。

处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关系,尊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利益主体之间难免有矛盾,但是都要遵循社会公平的原则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孔子精辟地概括为一个字“仁”。“仁”字拆开看,就是“二人”即“人与人”,“仁”就是讲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论语》通篇讲“仁”字,其基本原则就是“仁爱”的精神。孔子由人性之仁爱的次序,由近及远,以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儒家提倡“仁爱”思想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政治伦理,是中国古代的人性和人格的实现方式。今天,在现代民主精神的观照下,我们更多地提倡人道主义和利他精神。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在更高层面上看,利他和利已是一致的。

3.人与社会

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可以具体分为两个关注的视角:一个是人与国家,一个是人与世界。

其一,人与国家。当我们谈到人与国家的关系时,最常说的价值观是爱国主义,但是一个人对国家的认识是从家族、家乡开始的。中国人具有浓厚的乡土感情。传统的爱国教育就是从乡土教育人手,从身边、脚下的这块土地开始,从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开始。国家又总是和民族联系在一起。我国现在面临着现代的转型,当代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如何面对故土的历史与现实,而将自己塑造成“现代国人”的问题。中国现处于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的时期,陷于多重利益格局、多层社会结构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压力和矛盾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国内的团结至关重要。现代中国需要的人才,需要有深厚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底蕴,能以民族国家内部的经济利益、社会福利、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法制和道德建设为己任,不断贡献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具有知识、财富、权力等资源的精英分子更应该意识到各自的社会责任,在公平对话和政策制定中,用社会责任意识来平衡个人主义。

其二,人与世界。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现在的每一个人,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公民,而且也是世界公民。在当今世界上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遵循全球认同的行为规则体系,即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司法等诸多方面的双边、多边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维持共同的文明。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表现,同样是差异与共性并存,文化差异背后的共性就建立在基本的人类共性上,这是人类不同群体以及文化间实现沟通的基础。要教育新世纪的大学生,尝试用全人类而非狭隘的民族的眼光,来关注我们这颗星球所发生的宏大事件与国际难题,比如自然灾苦、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权保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人口增加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压力、种族宗教的矛盾和冲突、能源问题、跨国犯罪,等等。

(三)人文精神

大学人文教育还应从人的知情意的心理结构出发,建立求真、向善、尚美相统一的人文精神系统,构筑信仰的维度。

1.求真

人生而蒙昧,一无所知,然而又恐于无知,渴望了解真相,于是就有了教育。教育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使人摆脱了无知的恐惧,获取了生存的力量。沿着教育的阶梯越前进,我们获取的知识越多,距离真理就越近,求真的欲望就越强烈。在谈到求真时,需要提及的是“求是精神”和“求实精神”。

所谓“求是精神”就是本着科学的态度探求知识、探求真理。强调追求真理之可贵是大学一贯的宗旨,也是大学作为社会文明灯塔的集中体现。任何一所大学都需要在精神上树立对真理的尊重,这对大学生终生做人、做事都有深刻的影响。与“求是”一样,“求实”也被许多大学奉为校训,学术研究重在求实,求实对于高等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这种优良学风在大学里有些减弱了,而急功近利的、浮躁的风气却相当盛行。这也许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如在评定职称和评奖时,过分注重论文、著作的数量要求,而职称与获奖又是直接和一定的物质利益挂钩,利益驱动有时会使人不那么实事求是。另外有些人为了急于成名,不惜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从而形成一种浮躁风气。此急功近利与浮躁风气,是与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学术风气绝对不相容的,必须大力戒除。

2.向善

“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纽曼语)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道德感的,人的生存不只是一个事实判断的问题,更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后者才是真正体现人性的,也是更难的。因为人不仅力求“活着”,而且力求“体面地活着”,“有意义地活着”,力求“过一种高尚的生活”。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更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要在追求真知的同时致力于学生品性的养成。

大学要加强道德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真理,更应该鼓励学生对复杂的道德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以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现在的道德教育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现实说服力,比如你让学生做人要诚信,学习不抄袭,考试不作弊,但是现实生活中到处是企业做假产品、老师有学术不端、官员有权利寻租和腐败等现象,我们的道德教育就是苍白无力的。当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零担社会道德责任的问题。所以,博克校长坚持“大学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的道德教育,那自己就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必须承担起大学应该肩负的道德责任”。

3.尚美

如果说,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通过“求真”来满足人的心理结构中“认知”层次的需要,通过“向善”来满足人的心理结构中“意志”层次的需要,那么,还需要通过“尚美”来满足人的心理结构中“情感”层次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高层次人才或精英,而能够称作人才或精英的人,不仅仅意味着他学问渊博,拥有知识的力量,也不仅仅意味着他道德高尚,拥有人格的力量,同时也意味着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感性的人,拥有审美情感的力量。审美教育培养了人的审美精神和审美能力,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前者也许比后者更具有终极的意义。审美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超然性、和谐性、创造性具有特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