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曲(Suite)

A 小调,长笛和弦乐

这首乐曲名称上是“组曲”,但实际上却是一曲协奏曲。乔治·菲利普·泰勒曼 1681 年生于德国马格德堡;1767 年卒于汉堡。他是当时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和极有声望的音乐活动组织家。他是巴赫同时代人,在当时他的声名远超巴赫。他是个多产作曲家,举例来说,巴赫写了 300 多首康塔

塔,泰勒曼写了 1000 多首;巴赫的管弦乐组曲只有 4 首,泰勒曼有 200 多首, 而且这些都不是粗制滥造的,他是一位严肃的作曲家,有着娴熟的技术,亨德尔曾说过他写一首康塔塔像别人写一封信那么容易。泰勒曼的音乐风格曲调清新流畅,(他喜欢采用德国、波兰以至摩尔达维亚的民歌),织体清淡, 更接近“自然”。罗曼·罗兰说他的音乐像“一股清新的空气”。他的音乐不仅在德国各地的音乐集会上频繁演出,而且由于不在技术难度上刻意求工,因此这股“清新的空气”也易于流入千家万户。他的音乐在力度与深度上似乎不及巴赫,事实上他并不追求这些,他的音乐自有其独特的魅力。音乐学家们往往认为从 1720 至 1760 年间是巴赫执乐坛之牛耳,其实在当时的德国,泰勒曼一枝独秀。泰勒曼与巴赫的出身经历不同,巴赫来自音乐世家, 一生不问他事,对音乐孜孜以求,写了许多宗教音乐。而泰勒曼的父祖辈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的是诺德豪森颇有声望的宗教界人士,他只是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时被同学发现了他的音乐才能,开始组织音乐社团,并被市政当局委托写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音乐道路。他当过歌剧院的领导,教堂的乐长,既写宗教作品,也写宴席音乐,还写了大约 20 部歌剧!

这首组曲不知作于那一年,它的手稿是 20 世纪 30 年代研究泰勒曼权威霍斯特·比特纳在达姆施塔特美术馆内发现的。像当时创作组曲的风尚一样, 第一乐章是法国序曲风格,继之以几个舞曲风格的乐章。

Ⅰ序曲,A 小调,4/4 拍——6/8 板—— 4/4 拍,开始由“庄板或慢板” 构成的引子,配以附点音符,气象庄严,颇有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宫廷音乐师吕利的作品风格:

序曲的主体是活泼的赋格,首先由第一小提琴呈示主题,接着其他弦乐声部依次呈示它们略加变化的主题,完全是巴罗克风格。接着独奏长笛进入:

这个活泼、随想性的赋格主题,由小提琴声部伴奏。结尾部又回到引子时的速度、织体及气氛中。

Ⅱ“快乐”(Les plaisirs),A 小调,2/2 拍。这是一个欢乐的、舞曲风格的乐章。先由乐队单独奏出:

后来独奏长笛进入:

最后回到开始时的音乐结束。

Ⅲ“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Air a L ’italien),A 小调,4/4 拍。这是模仿当时歌剧中“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风格的乐章。所谓“返始咏叹调”就是指在演奏到乐曲最后一小节中段结束处后“返回到开始”的地方,将前段再奏一次。开始时由乐队奏出主题:

然后长笛好像咏叹调中的人声一样开始歌唱,独奏声部发挥了高度的技巧性:

然后回到开始时的前段结束这一乐章。

Ⅳ“小步舞曲”,A 小调,3/4 拍。乐曲为三段体。主部只由全体弦乐奏出,其节奏轻快而锐利:

进入中段,独奏长笛奏出欢快流畅的旋律:

乐队伴奏然后回到主部结束。 Ⅴ“帕斯皮耶舞曲”(Passepied),三段体,A 小调——A 大调——A

小调,3/8 拍。这一段和上一段在形式上一样,主部由弦乐奏出,对比的中段转到独奏长笛:

由奏通奏低音的羽管键琴伴奏。然后回到 A 段结束。 Ⅵ“波罗奈兹”(Polonaise),三段体,A 小调,3/4 拍。波罗奈兹是

波兰舞蹈,速度中庸,舞态庄重。节奏特点为第一拍细分为几个音符,重音在弱拍上,结束在弱拍上。虽然这首波罗奈兹与肖邦的在风格上并不一样, 但它自有其洛可可风格的魅力。弦乐奏出引子后,独奏长笛奏出华丽的快速音的主奏部分:

Ⅶ“欢乐”(Rejouissance),A 小调,4/4 拍。独奏长笛灵活、流畅的乐句很形象地表达出这种欢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