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自画像
王蒙
身高不足一米七,
体重徘徊六十七。①
头晕皆因爬格子,②
腹健不辞冷扎啤。③
心宽留得青丝密,
意远容下鼠犬鸡。
枕高来劲得海梦,④
粥烂去瘟养肝脾。⑤
波斯猫亮夜的眼,⑥
日本钟分时之区。⑦
仍有壮志挥椽笔,
更无闲情争驴皮。
神清何惧演而变,
气爽随它栽与批。
笑看纸虎旋成鼠,
敢嘲灰狼充圣医。
植树枣椿石榴柿,
为文长短散论诗。
皱眉更添读书结,⑧
微笑且流意识稀。⑨
客走万城三十二,⑩
文行寰球二十一。
聪明常被聪明误,
愚傻不讳愚傻极。
友至忙煮牛百叶,
铃响速抄绳无机。
家有贤妻无大难,
道绝诡术远小蹊。
戏章刻做逍遥字,
电脑打出季节诗。
一本一本又一本,
留给读者去迟疑。
注释:
①近年已增至69公斤。②患有颈椎病。③已十年不喜啤酒,近来日益得趣,可能是质量提高之故。④每天坚持睡眠9小时,著有《来劲》《海的梦》。⑤著有《坚硬的稀粥》。⑥已不幸辞世。著有《夜的眼》。⑦指可显示不同时区时间的日本电子钟。⑧在读书杂志上辟有《欲读书结》专栏。⑨此一句照搬燕君作。⑩曾在境外32个国家和地区访问作客。作品翻译成20余种文字,并在其对应国家出版。或曰王蒙真蠢人也,闻之大喜。自撰座右铭曰:“大道无术。”有闲章三:无为治、逍遥、不设防。指拙作《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等,此系列尚未完成。为押韵,并非自诩玄秘。
王蒙一瞥
童庆炳
他曾经是少年布尔什维克,曾经是青年团干部,曾经是青年作家,曾经是“右派”,曾经是大学教师,曾经是公社大队的副大队长,曾经是作协的副主席,曾经是部长,曾经是中央委员……当然他又是丈夫、父亲、祖父……可这一切“身份”都说明不了他是怎样一个人,他只能是黑格尔老人所说的独特的“这一个”。
我跟王蒙是同龄人。20世纪50年代读他的成名而又有争议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就如同当年读苏联作家尼古拉耶娃的小说《拖拉机站长和总农艺师》时一样,那种热血沸腾的感受,那种满怀激情的沉思,至今不忘。在我年轻的心中,我觉得王蒙就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娜斯佳同志”,就是有独立思考习惯而又对事业极端忠诚的“林震同志”。1957年,听说他被划成“右派”,简直接受不了,难道“娜斯佳”和“林震”是“右派”吗?此前还听说毛泽东主席讲“王蒙反对官僚主义我就支持”,“王蒙有文才,有希望”等等,怎么突然之间王蒙就成“右派”了呢?是谁变了?是王蒙变了,还是别人变了?那时我还是大二学生,我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我们班开始没有“右派”,我们一律被划为“中中”,只是到了“反右”快结束时,补划了一个。我觉得“大祸临头”,觉得昨天还是一起嬉笑的同学,怎么今天就变成“敌人”了呢?我不会批判“右派”,这时高年级一位有“批判经验”的同学“指导”我说:“这不简单吗?你只需要在‘右派’说的话上加上‘难道’两个字就行了。譬如‘右派’说,共产党组织有时不够民主,你就质问说,共产党组织难道是不民主的吗?”我“噢”了一声。那时我想到,王蒙一定是被人质问:“北京市难道有《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中那样的官僚主义的组织部吗?”
20世纪70年代末王蒙又悄然在文坛上出现,他的小说像泉水那样喷涌而出。在差不多整整十年间,我如痴如醉地读他发表的每一篇小说,我特别喜欢的有《布礼》《蝴蝶》《风筝飘带》《说客盈门》《如歌的行板》《相见时难》和《哦,穆罕默德·阿麦德》等。我欣赏《布礼》中所描写的似火般的场面和流露出的动人情调,我惊异于像《风筝飘带》那样一个几乎没有故事的小说,能够写得那么真切、有趣和诗意盎然……但同时他似乎不够“安分”,他的风格变来变去,也写出了像《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来劲》和《杂色》等一些让人看不太懂的引起争议的小说。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分喜欢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那种风格的读者,看着王蒙的文体这样变来变去,真为他惋惜,这不就不是原来的王蒙了吗?其实我当时也有这种想法,我觉得一个作家按一条路子写下去,越写越老到,越写越定型,那么你不就像赵树理那样成为“山药蛋派”的代表,不就像孙梨那样成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了吗?人生有限,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能成为一种风格的代表,那么他在文学史上不就占有一席之地了吗!其实这都是一些学究之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呢?优秀的艺术家总是按自己的审美个性来写作,有的人一生恪守一种风格,因为他的个性像山那样稳定;有的人则要不断地变化自己的文体,因为他的个性像水那样流动、腾跃,有时像平静的深潭,有时像激越的江滩,有时似潺潺的小溪,有时如无边的大海。王蒙显然是“水做的骨肉”(但并不是说王蒙不能欣赏山)。他的个性连同他的创作永远在变化。他希望自己笔下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新的尝试、新的开端、新的创造、新的艺术天地的新的一角。
感谢我的朋友何镇邦,他给我创造了一次不是仅从作品而是从近处来观察王蒙的机会。那是1991年的夏天,牡丹江市邀请北京一些作家和评论家参加那个地区的报告文学作品评奖活动。组织者是何镇邦,团长是王蒙,跟着他同行的我记得有汪曾祺、林斤澜、韩静霆、谢永旺、缪俊杰、何镇邦,还有他和韩静霆的夫人,我也跟随在这一帮人里。在牡丹江市活动期间,当地的人们,不论是市长还是普通市民,都称王蒙为“王部长”,这可能是由于王蒙刚从文化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缘故吧!每次人家这样叫他,我都为他感到难堪,觉得这些人也太不识时务。可转头看王蒙,不论人们怎样称呼他,他照样从容自若、谈笑风生。有一次,我直截了当问他:你已卸了职,人家还是张口闭口叫你部长,你有何感想?我这个问题对王蒙来说也是个难堪的问题,可他笑嘻嘻地回答说:“这不是故意讽刺我吗?”然后话一转,说开别的笑话了。我明白了,在创作上他随自己似水般的个性变化着,在生活中,他也能适应职务上的变动。用套话说是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用心理学的话语说则是他能迅速作出“心理调整”,用文学性比喻来说,他永远像一滴水,流到大海他就是海浪,流到小溪他就是浅滩上溅起的水花,流到深潭他就是那看似平静的旋涡……一切都随遇而安。按我对生活的理解,“随遇而安”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人生的极境。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竟然鼓盆而歌,还有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没米下锅,就去向人乞讨,客人来访,他说没有鞋,那客人就让家丁脱下鞋给他,他便伸脚去穿,就这样他照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人都是随遇而安的代表。
在牡丹江市,主人把我们带到大家都神往的镜泊湖。镜泊湖的风光着实迷人。扫兴的是那里刚下过大雨,湖水浑浊,且天气阴晦,不便于游泳。我们在湖边的饭店住了一夜。第二天早起,明艳的太阳出来了,湖水在晨光中似金子般闪耀,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中午我们情不自禁地跳进还有些浑浊的湖水里游起泳来。下湖的记得有谢永旺、王蒙和我,是不是还有别的人我就不记得了。我清楚记得的是,老谢的泳姿好、速度快,就像经过专业训练的一样棒。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蒙的泳姿。他的仰泳姿势并不规范,完全是他自己“创造”的,本来仰泳双手的动作要一先一后扬起并在入水后划水,腿则要像自由泳那样伸直并上下打动,可他却同时张开两只手掌向身下划水,同时提起两只脚向后蹬水,有点像翻过来的“狗刨式”,但又不全是。你们就想象他独特的泳姿吧。我因游速不快,总是跟在他的后面,所以一抬头就看到他的手和脚,我觉得他的手和脚特别大,大得像小船扬起的船桨,而且由于他的每一个手脚的动作都特别有力的缘故,我用自由式也赶不上他。有趣的是因他的头永远露出水面,所以能不断地说着笑话——他不喜欢与别人雷同,连游泳也别具一格。
我自己游得不太好,却喜欢游。中午与王蒙、谢水旺游了一回之后,觉得意犹未尽,下午又约老谢游了一次,这次游得比较远,游回来时不禁筋疲力尽,身上有些发紧。晚上回牡丹江市时,竟然发起烧来了。我躺在床上直哼哼。王蒙来看我,用一种“过来人”的口气说:“太过了!凡事都不可太过。”这两句话,前一句是说我游泳太过了。后一句就是“人情练达”之语了。在人们的印象中王蒙是一个“先锋”派(对了,他还和我的学生一起编《今日先锋》杂志,他出任主编),文学上的“新潮”代表,似乎有点走极端。在其后我们的多次接触中,我觉得他的思想不是咄咄逼人的先锋,也不是唯唯诺诺的守旧,他更多时候是“中庸”,一种独特思考者的“中庸”。
1994年王蒙发表了《人文精神问题偶感》一文,国内舆论界一片哗然,怎么,王蒙反起“人文”精神来了,连理想也不要了?其实,王蒙反对的只是唯意志论唯精神论,王蒙说:“对于人的关注本来是包括了对于改善了人的物质条件的关注的,就是说我们总不应该以叫人们长期勒紧裤带喝西北风,并制造美化这种状态的理论来弘扬人文精神。”王蒙不反对真的人文精神,他反对的是那种嘴里叫着关注人而行为上从不把人放在眼里的“伪人文”精神。他希望人们要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中选择一条“中道”,即吃得饱穿得暖玩得好但又讲文明讲道德讲理想。记得人文精神的讨论热火朝天地展开后不久,北京爱文作家文学院把首届“爱文文学奖”授予作家张承志,并在新疆驻京办事处的一个小礼堂举行授奖仪式,王蒙和强烈主张“清洁精神”的张承志都到了。我们先讲话的几个人只是一般性地说几句祝贺性的话,最后讲话的是王蒙,他字斟句酌地说:我从来不反对理想主义,不但不反对,而且是最早提倡理想主义的一个,这是有案可查的。他论证了理想主义如何如何重要。说着他把话锋一转,说,也不能把理想主义强调到极端。如果连人的起码的物质生活都没有保证,一味讲重义轻利、安贫乐道、存天理灭人欲、舍生忘死,把物质与精神对立起来,那就走到了极端。走极端是不可取的。这里只记下他讲的大意,实际上他讲的比这要深刻得多。然而他取的还是“中道”,一种很实际的很有现实感的“中道”。吃饭的时候,王蒙右边坐的是张承志,左边坐的是我。他不停地扭过头去跟张谈话,当然也不忘美味佳肴。当服务员端上一大盘新疆羊油炒饭时,他和张的关于理想主义的谈话停下来了,他扭过头来向我介绍这种炒饭如何美妙,可口,并劝我拿起勺子伸向那看起来五颜六色的新疆炒饭,当然他自己率先拿起勺子……今天的王蒙可能在理想与务实之间更倾向务实,因为他认为务实的精神是推动历史前进更重要的力量,但绝不是不要理想。王蒙在一篇文章中说:“历史每前进一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然而付出了代价我们仍然欢呼历史的前进。我们尝够了人为地保持昨天的理想主义和斗争气氛的苦头,我们已经积累了经验。”历史进步,要!道德理想,也要!还有其他的,只要有益的,统统都要。要在多样的世界中取得某种平衡,也许就是王蒙所要选择的“中道”。王蒙在他六十岁生日时,总结了十一条人生经验,其中第二条是“不要相信极端主义和独断论”。他认为:“世界上绝对不是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善恶两种品德,正谬两种主张,资无两个阶级。要善于面对大量的中间状态、过渡状态、无序状态与自相矛盾状态、可调控状态、可塑状态……在没有绝对把握的大量问题上,中道选择是可取的,是经得住考验的。”最近的一次接触是,我们北师大主持第三届全国文艺心理学研讨会,邀请他参加并请他讲话。他当然知道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与认识论的研究所走的不是一条道。在这次讲话中,他显然是强调文艺心理学在研究作家创作心理上的“优势”。他说,文艺心理学研究比较迫近作家的实际,它不是隔着三条街骂人,它站到你的院子里,甚至站到你的屋子里床头边来了。他这样强调文艺心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在研究作家时的效用。但是,王蒙绝不因此就抹杀其他方法的重要。他讲话一开头就说,认识论、反映论作为研究文学的一种方法是重要的,文学可以是一种认识、一种反映,因此认识的确可以解决文学创作理论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他甚至强调认识论在某些时候对研究文学的正确性、必要性和主导性。在这次讲话中,他再一次选择了“中道”。
王蒙的人生神往的是大海。大海的特点是它的变化无穷,它的宽广无际。变化无穷则多姿多彩,永不重复,让人百看百听而不厌;宽广无际则可容纳百川,让人心胸开阔开朗而不窄。王蒙为社会的种种问题而焦虑,但在这焦虑中他也游戏。王蒙景仰崇高,但也同情凡俗;王蒙喜欢单纯,但又知道事物的错综复杂;王蒙不主张“过”,但也认为“不及”是缺陷;他强调文学的社会性,但又认为文学的审美性是不可或缺的;他认可美声唱法的优美,但也认为流行唱法也不错,那如诉如说似歌似话自有韵味……在王蒙那里一切都不是绝对的,诚如他自己所言:“戴上桂冠的也可能是狗屎,扣上屎盆子的也可能冤枉”,“任何人试图以真理裁判者、道德裁判者自居,以救世者自居,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要随便相信他”。跟王蒙在一起是愉快的、轻松的、有趣的、长见识的。有一次,大概是苏联解体不久之后,他站在我的书房里,对着他的朋友王燎和我说,哎,现在怎么没人再唱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流行的那些让人心醉的苏联歌曲呢?随后他就哼起了《喀秋莎》。在过去与现在之间,被他的歌声填满了。
他的妙论会使一个严肃的会议变得轻松,在钟敬文先生的九十五岁的祝寿会上,前面的人过多的介绍和客套话给人以沉闷之感。这时候王蒙说话了,他说钟老是“仁者”,为仁者寿。他说钟老能长寿,且生活质量如此高,是因为他是一个厚道的人、淡泊的人,不想整天整人的人。他说有的人整天想整人,就经常发怒,发怒会使人身上分泌出一种毒液,老发怒,老分泌毒液:毒液积累多了,肯定损害身体。钟老长寿是因为他的和气、厚道而导致身上毒液少……他的奇谈怪论引起了热烈的掌声。碰巧的是过了几天,《参考消息》登了一条与王蒙的“长寿理论”相似的医学消息。他的记忆是超人的,有一次几个人一起吃饭,不知怎么谈到我的老师启功先生,他竟然能把启功先生1978年六十六岁时所作的《自撰墓志铭》背出来:“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那滔滔不绝的样子,嬉皮笑脸的样子,笑容可掬的样子,像一个调皮的小学生。突然他的笑戛然而止,正经地议论说:一个能自嘲和幽默的人,是他有力量和有活力的表现,是不容易的。然后他又开始另一个新鲜有趣的话题,这时可能是一条令人焦虑的消息,或是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风趣随生,幽默常有,著作等身,作品照发,拿得起,放得下,放得开,收得拢,上得去,下得来,想得飘,务得实,当作家,做研究,发还黑,步仍健,子与孙,一大群,朋与友,常相聚,王蒙没有白过六十春秋。
我所不认识的王蒙
余华
写完上面这个题目时,我才发现自己是第一次书写“王蒙”这个名字。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这个名字经常从我的嘴里出去过,而用手写下来则是刚刚发生的事,我突然感到这个名字陌生起来了,尤其是那个“蒙”字,让我犹豫不决,我总觉得可能是写错了,可是我又找不到一个更准确的“蒙”。
仔细一想,我对王蒙的认识也同样如此。在此之前,我几次去过他家,也在其他的场合和他一起胡说八道,他那张严肃的脸经常出现大笑,由衷和幸福地大笑。他是前辈作家中为数不多的让我感到轻松的作家。他谈吐风趣,而且分寸适当,这并不是说他说话谨慎,而是指他叙述的能力,他总是将话说到恰到好处时停止。事实上,我觉得他有时说话也不谨慎,虽然他有过很多政治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但他从来都没有不是作家的时候,所以他经常像王蒙那样大笑,像王蒙那样信口开河。和他的作品一样,他的激情常常呼之就出,从我最早阅读的《夜的眼》,一直到近期的三个《季节》,在那些一气呵成的句式里,我看到一个作家始终饱满的激情,如同杯中盛满之水,似乎就要溢出杯外。因为叙述上控制得好,又永远是滴水不漏。王蒙是否文如其人?
何镇邦为山东《时代文学》主持一个“名家侧影”专栏,要我写这篇短文,我觉得自己是滥竽充数。我想起去年,在王蒙获得民间的“爱文文学奖”时,王朔走上讲台随口编出的贺词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是没有资格在这里议论王蒙的。
我觉得自己也同样没有资格。原先这篇短文的题目是《我所认识的王蒙》,可是我每写下一句话都要问自己:我还知道什么呢?越往下写,越是发现自己对王蒙知道得太少。何镇邦要我起码写两千字,如果我真的写到两千字,我担心会发现自己其实对王蒙一无所知。所以我决定将这篇短文的题目改成《我所不认识的王蒙》。
近看王蒙
何镇邦
这些年来,我有许多机会就近观照王蒙,但是一直没有为他写点什么,研究性的,批评性的,或者别的什么式的,统统没有。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可能我既不像一些理论家希望通过对作为部长的王蒙连篇累牍的“论”以至写出一部厚厚的专著而希冀得到什么,也不像某些左视的先生们那样不惜用大字报式的文字来“批”作为作家的王蒙而想捞到什么,于是就闭上了嘴,搁下了笔,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写。但这一次,为了我主持的专栏的补白,就不能不写上一篇了。
在同王蒙不短时间的交往中,我觉得他除了才华横溢、机趣睿智、妙语连珠外,最重要的是对朋友、对同志的真诚。无论是当部长、当中央委员,还是当一个普通的作家,他都是平等待人,真诚待人。
记得1985年春天,中国作协“四大”刚开完不久,王蒙作为抓工作的常务副主席找创作研究室的几位研究人员一起聊创作情况。一位同志在说到寻根文学时谈到文化小说、大文化等当时看来颇为新鲜的概念,王蒙插问了一句:什么是文化?于是那位同志滔滔不绝地说起她所了解的“文化”的概念,有点玄,于是王蒙笑着说:行行,我明白了,您所说的是大文化,吃、喝、拉、撒、睡都算在里面……一下子把大家逗乐了,原来有些拘谨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了。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王蒙不时插话,谈得十分融洽。这就是王蒙,只要他到哪里,哪里的思想就活跃起来,气氛就融洽起来。
1985年以后王蒙当了文化部长,比较忙,我几乎不怎么找他,一方面没什么事可找,一方面也不想求他安排个什么位置。但1987年我到鲁迅文学院工作之后,却常有一些事非找他帮忙不可。一般说来,只要他做得到的,他都认真办。到国家教委备案以便成为进入系列的正规高校,是关系到鲁迅文学院发展的大事,于是我想到作为部长的王蒙。我们起草了一份给国家教委的正式报告,请王蒙转交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鹏。于是在1987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我同鲁迅文学院两位年轻的同志来到当时还住在虎坊桥作协宿舍的王蒙家。他虽然十分繁忙,还是腾出一个晚上的时间接待我们,不仅答应转交报告,还指导我们对报告进行修改,并想办法做李鹏的一些工作。后来,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方案暂时不成功,但李鹏给王蒙回了一封信,他还特意复印了一份通过秘书转交我们,有个交代。关于鲁迅文学院办学的问题,王蒙一直十分关心,到了1989年春,还提出把鲁迅文学院的行政领导权(包括人事、财政)划归文化部,业务上由中国作协指导的联合办学思路,还指示当时分管教育的副部长英若诚过问此事。鲁迅文学院有关人员还同英若诚接触了几次,讨论具体方案。可惜由于1989年春夏之间的政治风波,一切都有了大的变化,此事也就没有下文了。但对于鲁迅文学院的发展前途,王蒙是关心的,也是尽心的。
王蒙对鲁迅文学院教学工作的支持也是不胜枚举的。对为了落实他倡导的作家学者化而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两期文学创作研究生班以及常年举办的文学创作进修班、研究班等,他不仅关心,且每期都抽空授课。有一次还由他牵头,组织了首都一批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为各院学生举行系列讲座,轰动一时。王蒙每次到鲁迅文学院讲课,都不是一般性地谈创作,更不是应景敷衍一下,而是认真准备,有一个颇为引人注意,信息量大,有新见解的话题。例如有一次讲的题目是《小说的可能性》,很有学术性,我们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成的文稿,还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在大学的学报上发表过。
说到王蒙的办事认真、平等待人,还不能不提到他1996年春天接受北京爱文作家文学院颁给他的第二届“爱文文学奖”的事。北京爱文作家文学院是一家民间创办的文学机构,是我一位学生主持的。创办几年来,由于认真地办了几件实事,诸如每年评选颁发“爱文文学奖”、编辑出版“爱文文丛”以及《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集》等,在民间颇有声望。我由于难以推卸的责任,被聘担任这家民间文学院的名誉院长。这件事虽然给我带来不少麻烦和飞言,但还是乐此不疲。评选和颁发“爱文文学奖”,是爱文作家文学院每年要办的一件大事,我自然要过问并全力以赴地投入。1995年春天,当我们把首届“爱文文学奖”授予著名作家张承志并在新疆驻京办事处的小礼堂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颁奖仪式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1996年春天,我们照例进行第二届“爱文文学奖”的评选和颁发工作。经由袁鹰、李国文等十数位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组成的评委会的评选,确定王蒙为第二届“爱文文学奖”的得主。开始,我们还担心他不乐意接受这项民间的文学大奖,于是请一位青年作家去探了探口气,得知他对此表示出一种出乎意料的热情后,我才同他进行了接触。之后,王蒙不仅以获奖者身份被动地接受这个奖项,还主动地参加了颁奖仪式的各种准备工作,还抽时间到北京东郊一个不容易找到的北京爱文作家文学院的办公地点巡视,并对爱文作家文学院的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在颁奖仪式上,他表示在曾经接受过国内外几十种文学奖后对接受“爱文文学奖”这个民间文学大奖的重视和喜悦。这一切,都给我和爱文作家文学院的主持者很大的鼓舞。
我同王蒙之间,属于工作上的交往并不多,我们之间的来往大多属于朋友之间的私人交往。我同王蒙,无论是在文坛和社会上,就地位、成就和知名度来说,都不是等量级的,我们之间照说有很大的差距。但由于我们之间的交往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于是很坦然。我们是朋友,于是就是平等的。在他面前,我丝毫没有在当权者面前常有的压迫感、局促感,而是感到从容、自然、融洽,可以随意谈笑,也可以随意神聊。我们之间的交谈,常常是无主题的变奏,也都是属于“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那种自然式的。于是,这种神聊,这种交往,带来的是相互的愉快。
正因为如此,我愿意保持同王蒙这种朋友之间的松弛的真诚的关系。尽管有的权贵提出警告,也不去理睬他,我照样到王蒙家里去,敲开他家那扇红色的但已不崭新的大门,在他那不大但舒适的客厅里聊天,到他家餐厅里喝他夫人崔大姐精心调制的并不坚硬的稀粥,或者,同他们夫妇结伴而行,到外地去“走穴”,参加一些地方性的民间文学活动。于是,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一个作为作家和平民老百姓的王蒙。
从这种朋友的交往和较深入的了解中,我感受到王蒙家庭中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也发现王蒙事业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家庭营就的良好的小环境。
王蒙的夫人崔大姐是位心地善良、宽厚待人、细心周到的老大姐。她不仅悉心照料着王蒙,也关心王蒙身边众多的朋友们。我的孩子有病,在家休养。有一次我们一同到外地参加活动,我把这个孩子带去了,路上患了病,是崔大姐一路上照料他。七八年来,她一直关心着这个患病的孩子,很让我感动。崔大姐不仅是位贤妻良母,也是位未被认识的作家。她从学校退休后,不仅主持家政,而且写了不少东西,其中不仅有关于王蒙在新疆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传记性的记述,还有一些以王蒙的署名发表的短篇小说。她的文字雍容大度,亲切动人,真是文如其人。有一次聊天,王蒙说,我如能从他的文集中把崔大姐写的小说辨认出来,辨认出五篇请我吃“肥牛火锅”,辨认出三四篇请我吃烤鸭,辨认出两篇则在他家里吃便餐,当然,一篇也辨认不出来就倒请他们夫妇一顿。由于工程浩大,近年来杂事缠身,一直抽不出时间去从头至尾地翻阅《王蒙文集》,赢他一顿“肥牛火锅”。但是,他家的并不坚硬的美味稀粥倒是不必打赌就可以随时享用的。
关于王蒙的话题倒是可以再聊下去。这篇补白性的文字已经写得不短了,到此打住吧。我倒是愿意表一个态,我不满足于同王蒙聊天,还想认真读一下王蒙的作品,做点研究,尽点评论者的责任,也写上那么一篇不太长的但是有我的真实见解的《王蒙论》,也不枉同王蒙交往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