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丰富的西周时期漆器
与商代漆器相比,西周漆器的造型更为丰富,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在广泛采用镶嵌技艺之后,镶嵌材料以加工过的绿松石和蚌片为主。
西周时期,各地种植的漆树很多,种植者要向天子贡赋。《周礼·春官·御史》中描述统治者显示身份的出行器物时提到了“髹饰”和“漆车藩蔽”,对髹漆后座车的高贵华丽有详细的描绘。
《周礼·考工记》列有30多个工种,多次涉及髹漆。漆的取用已不单单用于髹饰祭祀用具、饮食之器,如豆、觚、壶、簋、杯、盘等,而且已在舟车、宫室、乐器、兵器等方面广泛使用。
西周漆器以木胎为主,兼有瓷胎;按照用途划分,有生活用具、乐器、兵器、车马器和丧葬用具等,其中生活用具占主导地位,且与同时期陶器、青铜器的器形相同的器物为多数,如豆、盘、扁壶等。
日常生活用具中还增加了漆耳杯、勺、梳、槌等,乐器中有漆瑟等,兵器中有盾、甲、矢、剑鞘之外,还有戈、矛等,车马器中有已髹漆的竹木车舆、车辕、车伞盖穹以及马饰等。丧葬用具有棺椁、镇墓兽和小木俑等。
西周漆器的装饰纹样较之夏商时期有了明显的增加,其装饰题材的范围也扩大了许多。装饰纹样主要有饕餮纹、凤鸟纹、弦纹、雷纹、云雷纹、回纹和涡纹等。
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继承了商代的技法,用彩绘与蚌片共同组成纹样,而这也成为了西周漆器装饰图案中最具特色的装饰手法。
而西周漆器上的几何纹样只是作为主要纹样的衬托,数量并不是很多;西周漆器在我国古代漆器发展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有了嵌螺钿工艺,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西周漆器在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陕西省长安县普度村西周墓群、河南省上村岭虢国墓、信阳光山县黄君孟夫妻墓等都有发现,多描绘花纹或镶嵌蚌泡作为装饰。
陕西省长安县普度村西周一座墓中发现有围绕在陶器周围的蚌泡,上面留有附着的漆皮。由于漆皮有折叠和重叠,推测漆皮里面原有一层木质或编织物的胎。
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西周晚期的一座墓中也发现有这样漆器4件,器形为豆、俎、杯。漆器木胎已朽,仅存外形及各种蚌饰。豆为2件,形状相同,深盘粗把,盘径18.4厘米,高16.2厘米。
盘周壁镶嵌蚌泡8枚,柄镶嵌小蚌泡4枚及菱形蚌片,蚌泡均涂红彩。俎上部为长方形盘,口大底小,四壁斜收。
盘下接一长方形四足方座,座四周镶嵌各种形状的蚌片图案。漆色暗褐。盘长36厘米,宽23厘米,深4厘米,座高14.2厘米,足长6.5厘米,宽 3厘米,通高18.2厘米。这些漆器的发现说明嵌蚌泡是当时最常用的一种漆工装饰,它为螺钿漆器上溯到西周提供了实物证据。
河南省浚县辛村西周卫国墓发现的“蚌组花纹”,推测与西周螺钿工艺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螺钿漆器及其残片,有的以方、三角、椭圆、圆锥等状的贝壳片平镶在漆器上,有的贝壳片微微凸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河南省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地和洛阳庞家沟先后发现外壁嵌有6枚蚌泡的漆豆和套在瓷豆之外的嵌有蚌泡的漆器托残片。
洛阳市的一座西周时期的贵族墓葬,也发现了少量珍贵漆器,在泥土里若隐若现,表面是由红绿两色纹饰组成。
北京市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发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西周漆器,为罍、豆、觚、壶、杯等多件螺钿漆器,磨制和镶嵌技法甚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漆器以豆为主,均为厚重的木胎,深盘,粗把,褐地朱彩,豆盘外用蚌泡和蚌片镶嵌,与上下的朱色弦纹组成装饰纹带;豆柄以蚌片嵌出眉、目、鼻等部位,与漆绘构成饕餮图案。
琉璃河遗址的燕国墓,发现的西周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高54.1厘米,胎体已朽,但漆皮仍存,彩绘精美,镶嵌细致,色彩搭配大胆而且鲜明。
漆罍有盖,弇口,折肩,腹微鼓,圈足有耳。装饰最为繁缛,除在朱漆地上绘出褐色的云雷纹、弦纹等纹样外,器盖上还用细小的蚌片嵌出圆涡纹图案,颈、肩、腹部也用很多加工成形状相同的蚌片,嵌出凤鸟、圆涡和饕餮的图形。此外在盖和器身上还有附加的牛头形饰件,器身中部有鸟头形器把。
这些鸟兽形象的附件上也用蚌片镶嵌,使牛头和凤鸟的形象更加突出。蚌片表面光滑平整,边缘整齐,蚌片之间接缝十分紧密,可见当时的填嵌技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这座燕墓还发现有西周彩绘贴金嵌绿松石觚,高28.3厘米,口径13.3厘米,圈足径8.5厘米,木胎,挖制。敞口、束腰、带圈足。器身贴有三道金箔,在下部两道金箔上镶嵌有绿松石。
在这两道金箔之间,雕刻三条弯体夔龙纹组成装饰纹带。这件漆觚以朱漆为地,施以褐彩,与绿松石和黄金箔交相辉映,使整体显得光彩夺目。
此外,在安徽省屯溪、陕西省宝鸡斗鸡台和竹园沟等地都有西周漆器的发现。
[旁注]
簋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簋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
虢国 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东虢,虢叔封西虢。西虢国后随周平王东迁至河南陕县东南,地跨黄河两岸,河北称为北虢,河南称为南虢,实为一国。
罍 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造型有圆形、方形两种。罍的器身一般都满饰花纹,常见纹饰有饕餮纹、龙纹与蕉叶纹等。繁缛的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显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
[阅读链接]
西周漆器和现在所说的漆器有所不同,当时漆器的制作方式是:在事先做好的胎体上缠绕纱布,然后在纱布上刷油漆,待油漆干后,再将里面的胎体去掉,类似于现在雕塑制作中的翻模。
当时的漆器非常薄,保存到现在非常不容易,西周墓葬里发现的漆器一般是在泥土里若隐若现,表面由红绿两色纹饰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