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漆具——隋唐五代漆器
唐朝时期,漆器达到了空前水平,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凸起花纹的堆漆;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上施线雕,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
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与漆工艺相结合,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工艺品,夹绽造像是南北朝以来脱胎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剔红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现。
五代十国时期在漆器生产方面,数量略有减少,但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装饰富丽堂皇的唐代漆器
中原地区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之后,终于再一次迎来了辉煌岁月。隋文帝杨坚入主中原,扫平割据政权,一统华夏,建立了隋朝。
短暂的隋朝结束之后,代之而起的唐王朝历经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和元和中兴,从而缔造了我国封建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但作为一门具有几千年传统的工艺门类,朝唐的漆器仍保留着相当的生产规模。据《唐书·食货志》、《唐书·地理志》等史书记载,唐代在漆器的使用、贡赋、税收等方面作了许多规定。
如规定漆与竹、木、茶一样是课以同等税率的商品,襄州、澧州等地均以漆器作为主要贡品。
《安禄山事迹》等书上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器物中就有许多精美的漆器,安禄山进献的贡品中也有众多漆器。
唐朝时期,漆器的品种不断丰富和精致,有生活日用品,如碗、盘、盒、盂、钵、盏、勺、册匣、镜、瓶、宝盝、镜盒、琴等,也有工艺品。其器形变化多端,圆形器物口沿喜用多曲形,方形器物喜用委角形。
如湖北省监利发现了一批唐代漆器,有五曲梅瓣形圈足碗、五曲瓣形圈足碗、五曲梅瓣形盘、委角亚字形漆盒等。
唐代漆器胎质除有木胎、皮胎、夹纻胎外,出现了木条圈卷工艺。其胎质制法与传统方法均不相同,具体做法采用很窄的薄杉木条,一圈圈卷制成器形,匀裱麻布,然后髹漆,胎质既轻、薄,又坚牢耐用,还易脱水保存。
监利发现的这批唐代漆器除漆勺用整木雕成外,其余均用木条圈卷工艺制成。这批唐代漆器的发现,把我国古代漆器木条圈卷工艺出现时期提前到了唐代,为研究我国漆器工艺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唐代漆器装饰工艺富丽堂皇,各种新工艺技法相继问世,金银平脱、雕漆和螺钿镶嵌工艺相当发达,出现了金银平脱和螺钿等费料、价格昂贵的漆器,使得这个时期漆器的装饰华丽精美,具有鲜明的时期特点。
重视镶嵌装饰是唐代漆器的主要特点,特别是在金银平脱和嵌螺钿方面比汉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唐代的金银平脱技艺雕刻更精,錾凿更细。
金银平脱漆器在唐代是皇家御用和馈赠的高档礼品,唐代的金银平脱器的制作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即平脱花片由金工镂刻,然后再由漆工镶嵌在漆器上。
唐代金银平脱漆器大都制作于唐代中期,制作中心是长安的官属作坊,四川、洛阳、扬州等地也有制作。
盛唐时期,金银平脱制品在上层中极为盛行,这充分反映了唐代在经济上处于鼎盛时期时,达官显贵们对物品富丽华美的追求与嗜好。
如陕西省西安唐墓的“银平脱宝相花镜”,河南省郑州的“金银平脱羽人花鸟镜”,甘肃省武威唐墓的“金银平脱宝相花漆碗”,“金银平脱漆马鞍”等,制作十分精巧,都是唐代漆器工艺中的珍品。
嵌螺钿技艺广泛流行于唐代中期,它是纯用贝壳,或是与玳瑁、琥珀、松石等并用,在漆器上产生浅浮雕式的装饰效果。
如洛阳唐墓发现的“花鸟人物螺钿镜”,图案为一棵造型优美的花树下,一老者在树的一边弹琴,另一老者在树的另一边持杯倾听,身后立一侍童。镜纽下半部几块山石,石面刻鸳鸯,小鸟在石上栖息,仙鹤在漫步闲游。图中人物衣纹、鸟雀羽毛、花草叶脉,均用细线雕刻,甚是精巧美妙。
唐代佛教文化昌盛,漆器中的夹纻工艺也用在了制作佛像上,因此出现了漆夹纻胎佛像等大型的漆器。由于这种造像轻便,容易载行,不怕日晒雨淋,很受佛教徒的推崇。
夹纻是漆器的一种制作方法。早在两汉时期就已经流行。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便开始用夹纻漆器的制作方法塑造佛像。用这种方法塑造的佛像由于比铜像轻便,比泥佛坚固,而且柔和逼真,一时广为流行。
其制作方法是先用泥塑成佛胎,然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再反复涂漆多次,最后把泥胎取出,因此又有“脱空像”之称。
夹纻像发展到唐代仍很流行。《唐书·武后本纪》记载:“垂拱四年作明堂,命怀义作大夹纻像。”《太平广记》引王仁裕《玉堂闲话》:“曾游洪州信果观,见三宫殿内功德塑像,是玄宗时夹纻,制作甚妙。”
唐代制作夹纻造像具有很高的水平,比较有名的是一件高达99厘米的夹纻佛像。据传唐代的夹纻造像大者“盘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唐代中日两国僧人合作制成的“毗卢遮那本尊像”和“鉴真和尚像”,都是罕见的精品。除了佛像,唐代还将夹纻制漆法用于建筑用瓦。
在唐代漆器中,素色漆仍是主流,有黑、朱、金、绿沉漆等,文献记载还有一种“退红漆”。
唐代以前的漆雕工艺,都是先在漆胎上雕刻一定的图案,然后再上漆。唐代对这一工艺进行了重大革新,创造了雕漆工艺品。
唐代的雕漆是先在漆胎上涂数十层或上百层漆,然后进行阴干,待漆层稍干后,再于其上雕刻出山水花鸟、人物楼阁等各种装饰图纹。
雕漆的种类很多,漆胎上纯用朱漆然后进行雕刻的品种称“剔红”;用黄漆的称“剔黄”;用黑漆的则称“剔黑”;用多色漆层者称“剔彩”;用红黑两色漆相间涂刷再雕花纹的称“剔犀”,这种雕漆品的花纹斜面成红黑相间的线纹。
唐代的雕漆,在历史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如明朝著名漆艺家黄大成在其所著的漆艺专著《髹饰录》中,记载了唐代雕漆的品种与刀法等情况。
在漆器的生产方式上,供皇宫和朝廷使用的漆器工艺品主要由官营作坊制作,其原料则主要靠产地贡纳。朝廷所设的漆器生产工坊,由少府监掌管,还开设由少府监掌管的漆工匠训练班。《新唐书·百官志》卷四八记载:
少府监,掌百工技巧之政。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铄之工两年。矢簇竹漆,屈柳之工半焉。
除此以外,还有民间漆器作坊,各著名的漆器产地还要向朝廷贡纳漆器。《新唐书·地理志》载:“襄州土贡漆器库鲁真二十品乘,花文五乘。”,“库鲁真”漆器不仅在唐代襄州生产的漆器中雄居榜首,也是当时全国漆器中的极品,“襄样”漆器闻名天下。
如《全唐文》记载,唐人张廷琏在请河北遭旱涝州准式折免表》中即说:“襄州人善为漆器,天下取法,谓之‘襄样’。”
“库鲁真”以轻巧华美见长,品种繁多,其中以十乘花纹和五乘乌漆碎石纹为上佳品色,一直是进奉朝廷的贡品。
“库鲁真”还深受边疆少数民族的喜爱,从而成为内地与边陲交往的珍贵礼品。
任尚书右丞的大诗人王维,也曾在自己的庄园中经营漆林,《王右丞集》原序中就有漆园的记载。可见唐代漆器生产之兴盛。
唐代漆器主要发现于河南、湖北、江苏、陕西等省,甚至在新疆也有发现。
如在河南省郑州市郊的一座唐墓中发现了一件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镜。此镜的做法是以铜为胎,先在背面做漆背,再嵌贴经过镂刻的金银片,与嵌螺钿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
河南省洛阳市郊外的一座唐墓中发现一件人物花鸟纹嵌螺钿漆背镜。此镜铜胎,镜背以漆为地,用贝壳镶嵌图案。
河南省陕县唐代姚懿墓发现了一组残漆器,虽然漆皮与器胎已脱离,但仍可以看出是夹纻胎,黑红色漆面,器形有圈足器和平底器两种。
另外在陕县后川唐墓发现云龙纹嵌螺钿漆背铜镜,直径22厘米,边厚0.6厘米,镜圆形,圆钮,无钮座,高平缘。
镜背漆地上,以螺钿镶嵌一龙飞腾盘绕于云气中。龙三爪、体态丰满,绕钮首尾相接,口对钮珠,曲颈,尾缠后肢,两前肢伸登有力,后肢一曲一伸,姿态生动活泼,刻画惟妙惟肖。嵌填彩贝闪烁发光,绚丽多彩,是一件有很高价值的唐代工艺美术品。
江苏省扬州发现10件唐代漆器。这批漆器均为素面黑漆髹成,有木、竹胎两种。
江苏省苏州瑞光寺塔窖藏唐花鸟纹嵌螺钿黑漆经箱。箱长35厘米,宽12厘米,通高12.5厘米。木胎,长方形,顶式。
箱下设须弥座,平列壶门,内施金平脱花纹,如嫩芽初茁。箱身立墙嵌石榴、牡丹等花纹。盖面圆形花纹3组,盖墙飞鸟纹,用花叶间隔。以上纹饰均用厚螺钿嵌出,并用线雕刻纹理。箱中经卷题记,最早为931年,故此箱被定为晚唐五代间制品。
湖北省监利县福田乡发现了一座唐代砖墓室,有一大批珍贵漆器。这批漆器均系木胎,外表髹褐黑色漆,内髹朱漆,无彩绘纹饰,造型精致,保存完整,有漆碗、漆盂、漆盘、漆勺、漆盒等。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发现了唐代嵌螺钿木漆奁。此器为木胎,由身与盘两部分组成。
陕西省主要是扶风法门寺的一批精美的唐代漆器,最著名的是一件用秘色瓷做胎的绿沉漆金平脱碗。秘色瓷已经是国宝了,漆器用秘色瓷做胎,非常奢侈,可见其名贵。这件碗里面是秘色瓷,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平脱金银。
另外,西安市东郊长乐坡村发现唐金银平脱镂金丝鸾衔绶带纹漆背镜,直径22.7厘米,厚0.9厘米,漆背,青铜质,圆形,簿、圆钮有穿,素缘内侧有立墙。
此镜是盛唐时期金银平脱工艺镜的典型作品。镜背花纹可分作两区,内区以镜钮为中心,装饰银片莲叶,叶脉清晰逼真,其外有金丝同心结。
外区纹饰为4只口衔绶带的金质鸾鸟,围绕画面中心同向飞行,其间各以一朵银质折枝花相隔,鸾鸟羽毛刻画异常精细。近缘处又饰金质同心结鸾为瑞鸟,既可喻才子,又可喻佳人,是唐金银平脱镜中最常见的纹饰。
古诗中就有“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之句,而绶与寿同音,长绶即长寿,同心结则为永结同心之意。
此外,在黑龙江省宁安渤海上京龙泉村遗址发现了一件嵌银丝平脱漆盒。四川、山东等地也发现了唐代金银平脱镜,陕西、山西、河南、广西、湖南、辽宁、内蒙古等地唐墓中也有唐代的光素漆器。
在山西省太原金胜村唐墓中发现朱漆盘12件;在洛阳发现“高士抚琴螺钿镜”;三门峡发现“云龙螺钿镜”。
唐代的漆器少,这是因为漆器工艺的繁荣,助长了人们崇尚华美的奢靡之风,一件上好的漆器工艺复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朝廷不得不对漆器制造有所制约。不过当时非常出名的品类是漆琴。
唐琴用漆髹饰,唐代名琴有紫色的“九霄环佩”、栗壳色的“大圣遗音”、朱色“飞泉”、黑色的“玉玲珑”等。
制琴高手往往又是髹漆高手,琴的制作对木质、底灰和大漆的选择都非常严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音色悦耳、造型华美的境地,名琴往往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如九霄环佩琴,通长123.5厘米,弦长113厘米,肩宽21厘米,尾宽15厘米,最厚5.6厘米,底厚1.1厘米,漆色呈紫果色,鹿角灰胎,漆胎下面裱有粗丝黄葛布底,小蛇腹断纹。
腹内纳音稍稍凸起,琴背龙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4字,龙池下端刻篆文“包含”大印一方,池旁右刻“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行书10字及“诗梦斋”印一方。
此琴琴额圆阔,项部宽长延伸至三徽以下,腰长横跨在七徽八分至十一徽二分之间。琴面的弧度从边部即渐渐丰隆似苍穹,丰满圆润。
整个琴体皆以弧线相交接,线条过渡自然流畅。尤其是收尾之处,从十三徽下即逐渐圆收,冠角的线条也雕刻得十分精细,改善了琴体的单调感,给粗犷的琴体增添了几分灵动,使整个琴体在庄重浑厚中显露出伟岸高大的气势,具有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征。
九霄环佩琴是唐琴中最为罕见的一种,琴为桐木所斫,龙池、凤沼纳音中间下凹圆沟。枣木岳尾,岳山横陈琴首之中,焦尾冠角较方,结处较尖。自古以来此琴极享盛名,被誉为“鼎鼎唐品”和“仙品”,让人过目难忘。
唐代大圣遗音琴通长120.5厘米,额高19厘米,肩宽14厘米,厚9.5厘米。琴首弧形,项斜收,近肩处收成小弧。九、十徵处有一内收成圆弧的腰。琴面微弧。背面龙池、凤沼均为圆形。琴身布有蛇腹断、牛毛断、流水断、龟背断、梅花断等断纹,通体原髹谷色漆,后以朱漆修补多处。
大圣遗音琴面肩部中央刻狂草“独幽”两字,龙池下方刻方印“玉振”,龙池内底周围刻隶书“太和丁未”4字款。另琴尾还刻有琴学大师杨宗稷的题诗及杨氏弟子李伯仁的题字等。
唐代漆器与当时的铜镜发展相联系,如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漆背镜,直径23.9厘米,边厚0.5厘米,镜圆形,同钮,无钮座,高平缘。
镜背镶嵌厚螺钿片纹饰,上方为一株花叶茂盛的大树,树梢头一轮明月,几只鸟雀枝头跳跃,树下蹲坐一犬,两侧各饰一昂首振翅翘尾鹦鹉。
两老者对坐于树前,其间放置酒壶和酒樽,左者弹乐,右者举杯欲饮,背后一侍女捧物侍立;下方为仙鹤、鸳鸯戏水,空白处缀以落花草石。每块贝片上都施毛雕,技巧十分精湛,是唐代不可多得的珍品。
还有一件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漆背镜,直径14厘米,厚0.5厘米,青铜质,圆形薄身,半圆钮确穿,素平窄缘。此镜由于长期埋藏在黄土中,髹漆部分所剩无几。
贝片雕花叶、人物、鸟兽等图案围绕镜钮布置,残存的填漆表面,铺满了绿、黄两色碎石,完全遮住了漆的本色,这种作法在存世的唐螺钿镜中还未见过。
此镜形体较小,钮也显得低平,螺钿图案排列拥挤,且表面不见毛雕。从这些特点判断,此镜当是唐中期螺钿镜类衰落时期的作品。
[旁注]
钵 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这种形状可使盛的饭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温。
铜镜 一般是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在古代,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琴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通称“古琴”。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
断纹 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嵌螺钿 指取材于各种贝壳色泽光华最佳的部位,分层剥离和裁制后镶嵌于木、漆器之上作为装饰。《髹饰录》中描述道:“螺钿……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意即按照画面花纹的需要,采用不同色泽的螺片,裁切成各种不同的形状,镶嵌出各种画面,达到近似设色的效果。
[阅读链接]
“玉玲珑”乃传世古琴,藏于湖南某氏。琴为方头,作内收双连弧形项腰,与传世的历代古琴图式所绘“凤势式”图形相合。
据云,“凤势式”琴为魏扬英所创作,故亦有“魏扬英式”之称。琴通长121.5厘米,桐面杉底,通体黑漆,纯鹿角灰胎,发错综层叠断纹,犹如水波之状,灰胎之下有一层纹理疏松的黄色葛布底。
琴背作圆形龙池,扁圆风沼。琴音苍韵松古,温劲而雄。琴背龙池上方刻寸许楷书“玉玲珑”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