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朱自清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作家和诗人,江苏东海县人,字佩弦。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学期间即开始新诗创作。1922 年发表的《毁灭》被称为“新诗运动以来运用中国传统诗歌技巧的第一首长诗”, 不久出版诗集《雪朝》和诗文集《踪迹》。1925 年执教清华大学,致力于散文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1928 年散文集《背影》出版,享誉文坛,其中《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成为众口交赞的散文名篇。1931 年留学英伦,著有《欧游杂记》。朱自清为人正直,清廉,虽参加过“五四”和“一·二九”运动,但囿于阶级与认识的局限,致使他的作品大多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抗战后,赴西南联大任教,在现实的教育下思想渐趋进步,投身于民主斗争的行列。此时写过不少文化论文,论著有《新诗杂话》《论雅俗共赏》《经典常谈》等。1948 年 6 月贫病交困之中,他在

《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逝世之前,谆谆嘱咐家人不买政府配售的美粉,表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崇高民族气节,曾受到毛泽东的赞誉。朱自清著作颇丰,有诗歌、散文、文论等著作 27 种行世, 解放后曾出版四卷本《朱自清文集》和多种诗文选集。

【著作导读】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朱自清是名列前茅有重大成就的建树者之一。《背影》是现代散文的名篇之一。这篇 1500 余字的短文发表 60 余年来,广为传

诵,历久不衰,深受读者喜爱。《背影》写于 1925 年,当时还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苦难岁月。这篇散文写的是在家庭迭遭变故的窘境中老父为儿子送别的情景与感慨。作者在委婉细腻的回忆中,融汇了一股深沉、真切、挚爱的感情。全文紧扣“背影”的题旨谋篇布局,严谨自然。开首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牵动情思,费人猜疑,然后徐徐引出祖母亡故,父亲失业,送衣、买桔等细节,层层展开。特别是文章十分细致地描绘了父亲穿过铁道,翻上月台买桔的过程。先是一个远影: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接着拉成近景,着力刻划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一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几个普通的桔子,在这里涵蕴着父亲爱子的无限深情,也写出了他在穷困潦倒人生旅途中的艰难挣扎,从“我” 的两行热泪,万斛亲情中映现出了旧社会小职员艰苦困顿的飘零生涯,留下那个战事连绵,生民涂炭苦难时代的剪影。那泪光中父亲肥胖的背影,曾引起过许多有着辛酸生活经历的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郁达夫曾经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背影》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了真切动人的感情,笔调委婉, 语言简约,显示了融抒情于叙事之中的特色。全文以背影开篇,在煞尾之前, 写到“我”接到父亲一篇满是凄情的来信,读后潸然泪下“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三言两语,包含了更为深切,更为浓烈,更为久远的感激与感叹,感人至深, 余韵不绝。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能从传统人伦观念出发、立足于当世生活写出父子情深的深深地打动读者的作品,也许只有朱自清的这篇《背影》了。自清先生在文化观念与人格理想上都有一种对民族传统的顶礼膜拜心态,所以他是位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现代作家。在依然能给当代读者留下许多惆怅与感慨的《背影》中,“父亲”这一形象实质上是千百年来东方文化人伦关系中善良慈爱、以体弱多病的身躯扛起生活的重压的父辈的缩影,他们驮着历史走来,又驮着历史走去,尽管历史本身已千疮百孔,但父亲毕竟生有了我们,而且还在用整个身心爱护着我们。可见,对前辈的崇敬、对传统的迷恋,对过去文化的感激与向往是朱自清先生这篇作品的文化意向。但自清先生不是落伍者,他只不过比那群更多地向往西方文明的洋博士更多一些向往中国本土的道德人伦规范和乡士风俗人情,尽管他后来也去英国留过洋。朱自清的这种文化心态,在 20 年代中期也并非绝无仅有,鲁迅在《故乡》与

《朝花夕拾》中也深深地流露了对由传统文化形成的美好道德与理想人格的迷恋。所不同的只不过是,朱自清先生以外在的、鲁迅先生以潜在的形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