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王实甫

【作者简介】

王实甫(生卒年不详)名德信,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的戏剧家,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杂剧,存目 14 种,全存三种。

《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贾仲明说:“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足见其在当时的影响。

【著作导读】

《西厢记》所演述的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经历了一个长期流传演变的过程:(唐)元稹《莺莺传》→(宋)秦观、毛滂《调笑转踏》→(宋)赵德麟《蝶恋花鼓子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词》→王实甫《西厢记》。元稹传奇小说写张生对莺莺始乱之终弃之,并污蔑莺莺是“尤物”,称颂张生为“善补过者”,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意识。至董解元,崔张故事在思想上才发生质的变化,他热情讴歌崔张反对包办婚姻、追求爱情幸福的叛逆行为, 将故事的结局由“始乱终弃”的悲剧改变为大团圆的喜剧,并赋予反封建的思想主题,为王实甫创作《西厢记》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王实甫《西厢记》比“董西厢”又有提高,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戏剧情节更加凝炼集中,主题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使之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成就很高的剧本。它规模宏大,由五本 21 套曲子组成,这在元杂剧中是绝无仅有的。故事写崔相国死后他的妻子崔氏及女儿莺莺扶柩回籍安葬,因路途有阻而羁留河中府普救寺内。书生张君瑞上朝应取,路过河中府,瞻仰于普救寺,惊艳于崔莺莺,遂向寺主借得西厢房一间,伺机与莺莺相互留情酬韵。武将孙飞虎探知莺莺美丽,统 5000 人马欲掳掠莺莺;老夫人无奈宣称谁有退兵之策,就将莺莺许其为妻。待张生请得旧识白马将军杜确解围后, 老夫人变卦悔婚,在设宴酬张时只让莺莺拜张生为兄,莺莺掷杯以示反抗。张生因此致病,莺莺让丫头红娘去探病,张生以书简相托,莺莺以“明月三五夜”诗相约,张生夜间应约前来,莺莺却责他无礼,致使他的相思病愈发严重,莺莺战胜自己以送药方为名,二次约张生幽会,结下百年之好。事情为老夫人发觉而拷问红娘,红娘讲出真情并指责老夫人失信赖婚,抓住她怕辱没相国家谱的心理,迫使夫人不得不同意将莺莺许给张生,但又提出条件要张生应取状元后方能成亲。崔张痛苦地离别后,莺莺表兄郑恒却造谣说张生状元及第后被卫尚书召为女婿;张生归来后郑恒羞惭触树而死,张生始与莺莺结为美满夫妻。

在思想上,该剧始终突出反封建的主题,热情赞颂了青年一代的青春觉醒和对爱情的自由追求,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美好理想。在艺术上,该剧除了突破元杂剧的一般体制进行了大胆革新外,还有细腻杰出的心理描写,使它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完整地写出恋爱过程和恋爱心理的作品;它诗意浓厚、文辞优美,是一部大型的古典抒情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