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浙江绍兴人,1881 年 9 月 25 日生, 少年时代在家乡读私塾,喜爱民间文艺。1898 年赴南京求学,改名周树人, 其时读到严复翻译的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著作《天演论》,受其进化说思想影响较深。1902 年 4 月去日本留学,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先学医,后改治文学,致力于改造国民的劣根性。1906 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译介俄国、东欧和其他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与周作人合作编译两集《域外小说集》。1909 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任教。中华民国建立后,应邀到南京教育部任职,1912 年 5 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在
《新青年》编辑钱玄同的劝勉之下,于 1918 年 5 月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署名“鲁迅”,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写小说,写杂感, 写新诗,投身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创作出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专著
《中国小说史略》,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1926 年 9 月,鲁迅离京南下,担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讲授《汉文字纲要》,创作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 年 1 月赴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从此与中国共产党人有了直接联系,开始阅读党的刊物,思想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蒋介石窃夺大革命胜利果实以后,血的教训“轰毁”了他的进化论革命观。1927 年 10 月起定居上海,专事文学著述和翻译,主持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进行长期不懈的韧性战斗,终于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这一时期,他创作完成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著作导读】
《呐喊》系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 年 8 月作为北京“新潮文艺丛书”之一出版。初版收小说 15 篇,1930 年 1 月第 13 次印刷时,抽去《不周山》(后改名《补天》,编入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此后各版,均依此只收 14 篇。
《呐喊》中的作品,创作于 1918 年 4 月至 1922 年 10 月,编集前曾分别发表于《新青年》《新潮》《小说月报》《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幅刊《学灯》等报刊。1922 年 12 月 3 日,鲁迅编定《呐喊》,写《自序》,凡三千言,回顾小说创作的起因,说明命名《呐喊》的缘由。
《呐喊》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首篇《狂人日记》以彻底的不妥协的批判精神,从整体上“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借“狂人”之口,对“吃人的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孔乙己》《白光》, 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吃人”的具体描绘。《呐喊》特别注重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迅速破产的真实图画,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强烈对比,揭示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社会现实对于广大农民从身体到心灵的严重摧残。《阿 Q 正传》是鲁迅的杰
作,它塑造了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 Q,活画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阿 Q 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必然结果,鲁迅揭出这一病苦, 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社戏》描写了一群机智勇敢、天真纯朴的农村少年,是鲁迅童年时代一段最美好生活的回忆。
《呐喊》通过艺术形象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风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张勋复辟丑剧的唯一文艺作品,《药》塑造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夏瑜英勇不屈的形象,暗示出他与民众的隔膜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呐喊》是“中国新文艺上真正的、划时代的杰作”。(许寿裳语)李大钊称《呐喊》是“中国最好的一本小说”。茅盾赞赏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的“题目、体裁、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的”,“是一个新辟的天地”。鲁迅自己也认为:《呐喊》“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总之,《呐喊》奠定了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小说之父的历史地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同时是封建文化的破坏者。在他的整个文化生活中,从批判国民的劣根性着手对传统的封建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初期,还没有哪一位文化人能够赶得上他那样深刻、有力而且具体形象地对传统封建文化进行批判而取得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