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造良好环境,优化外促力。

教师个人创新能力的形成,既离不开个人的创造欲望、创造精神和经过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敢于实践而积累起来的广博学识,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我认为有利于教师创造能力提高的社会环境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是创造氛围,形成创新光荣,守旧耻辱,创新者得奖,守旧者受罚的局面, 真正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讴歌的那样:“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二是实践机遇,让每个教师都有一试身手的机会, 要向他们布置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创新的任务,使每个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三是物质条件。主要是指教育条件装备、

实验场地、图书资料和信息传输手段等。良好的物质条件对教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行动都能起到诱发和促进作用。

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首先要深化管理改革,强化竞争机制,促使人人奋斗。一是要继续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考核奖惩制。二是打破职称评聘上的论资排辈和终身制,对不能履行相应职务职责的实行高职低聘,反之低职高聘,以激励教师不断的进取向上。三是定编定岗,择优聘用,下岗分流富余人员。通过管理改革,彻底改变干和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

第二,开展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形成人人开展科研,个个从事创造实践活动的局面。以国家和省级课题为龙头,以市级和校级课题为基础,以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和机制为核心,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全员性的科研活动,使每个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群众性的教科研中不断得以升华。

第三,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条件装备,为教师开展创造实践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还尽可能地关心教师,为教师排忧解难,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