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改名

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家聂耳,原名叫聂守信,字子义,有时也叫紫艺。

聂耳有很高的音乐天分,但由于家里贫穷,没有深造的机会。1931 年 4 月,聂耳来到上海,为了谋生,也为了艺术事业,他考入了“明月歌舞社”, 在里边拉小提琴。

搞音乐的人听觉和艺术感觉都必须好。聂耳的听觉特别灵敏,他能分辨音阶中的细微差别。又因为他姓聂,聂的繁体字由三个“耳”组成,“耳” 多听力就好,为此,社里的人就称他为“耳朵先生”。聂耳听了这个绰号很高兴。后来,他干脆又加了一个“耳”,把名字改为聂耳了。

不识乐谱的曲作者

1937 年,毕业于北平艺术学校戏剧表演专业的张寒晖,编写了一部宣传抗日的街头剧。剧中有一首叫《松花江上》的插曲,它就是不识乐谱的张寒晖创作出来的。

当时张寒晖满怀抗日救国激情,一气呵成地写好了歌词,但却找不到合适的人为它谱曲,他心里很着急。于是,这位在演戏上颇有才能的青年人, 脑子里萌发了亲自尝试作曲的念头。可是,他不仅没有受过专门作曲的训练, 甚至连乐谱也不认识。这时候,他在创作冲动的鼓舞下,找来了一位识谱的人,让他帮助记录,自己则以满腔的激情一句一句地唱起了自己撰写的那些感人肺腑的歌词。当唱到“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时,他已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而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嗓子哽咽得几乎发不出声来了。

就这样,从这个不识谱的青年人的口中唱出了《松花江上》哀婉真诚的感人旋律。至今这首歌曲仍在被人们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