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下面也写着历史

上海有一条从头到尾不足两公里的街道,叫思南路。在大上海,这条小小的街道并没有太多引人注意的地方。但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少名人都在这一带的花园洋房或西式楼房里居住和工作过。

思南路北端的淮海中路 650 弄 3 号(现在的淮海中路小学),是孙中山

在 1911 年辛亥革命胜利后返沪居住的地方。

向西不足百步的淮海中路 567 弄 6 号(新渔阳里 6 号),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曾在此居住。

思南路附近的南昌路 100 弄 2 号(老渔阳里 2 号),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此居住,也是当时的《新青年》编辑部办公处。

南昌路 59 号,是 1916 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后返沪居住地。

思南路附近的皋兰路 1 号,有一幢花园洋房是张学良将军的故居;香山

路 7 号,是著名的孙中山故居,1918 年由 4 位加拿大华侨赠与孙中山。

思南路 73 号篱笆里的花园洋房,1946 年 7 月到 10 月,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等在此居住。

思南路虽然不长,却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大舞台。

4 月的上海,正是细雨霏霏的季节。暮霭时分,无论是撑着伞还是沐着雨走在这样一条底蕴丰富的古老街道,总有一种雨丝不是来自天空而是来自历史的某一天的感觉,清冷之中带着几分温厚几分古老,教人想起外婆打了补丁的油纸伞。人行道上的一个个小方块在雨丝的浸润下,格外分明,鞋跟踏在上面有节奏的“嘎哒、嘎哒”的声音.好像一句句“回家、回家”!这声音混杂在各种机动车发出的轰鸣之中,分辨着倾听它的时刻,就像在陌生的人群中寻到熟悉的身影,既亲切又愉悦。

可是,有一刻在响着“回家、回家”的人行道上忽然多了一种节奏密集的“笃笃笃、笃笃笃”的声音,急迫中透出几分谨慎,在浙浙沥沥的雨声和脚步声中显出几分特别。

回过头来张望,匆匆的步履丛中映出的是一根盲杖和一位驼背的老人! 他的双脚在杖间焦急而无奈地移动⋯⋯

我没有握伞的手里忽然间汗涔涔的。我的脚尖无力地向后轻移,而每一个与我擦肩而过的身影竟忽然间好似车窗外的景物,朦胧、快速,一闪而过。蓦地,那把洋伞闯进了我的视线,一把碎花小洋伞!在幽暗的灯光下,映出的是橙红色的温暖!她像一朵绽开的花儿,踩着清脆的高跟鞋的节奏从老人的身后飞了过来,轻轻地撑在了老人的头顶,“您去哪里?别急,我送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漫天的思绪在这一刻收拢,我的心涨满了轻快的春风。不再为无奈而失落,因为我知道,和我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有一道关注的目光,像万籁俱寂时夜的呼吸,那样轻,那样暖,一如母亲的眼神,轻诉着广博与宁静,那是源于怎样清明的源头?

思南路的历史依然静静地托着不息的人流,而那伞下轻轻溅洒的水珠, 不也正书写着历史吗?她相遇的只是一颗普通而陌生的心灵,那把碎花小洋伞却那么温暖久远地撑在了我逢雨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