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没有逃路

面对生活能勇敢地说出“不”的人,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首先是个诚实而明确的人。

当有人伸手向你求助的时候,当有人遭遇灾难的时候,当有人向你倾诉

痛苦的时候,你心中涌上来的也都是“不”吗?不帮、不管、不听? 不,相信你不会。

不过,有时你可能会想,“如果我不呢”?“不”又怎样?因为—— 对你而言,他是如此陌生、如此遥远、如此不相干,你心中装满了老师

同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你心中哪里还有位置装一个个陌生的他?

你时间紧,你作业忙,你要中考,你要大考,你要参加竞赛,你要看场足球,你要练琴,你要画画,你⋯⋯你还要吃点儿饭、睡会儿觉、看会儿电视、玩会儿游戏机,就这么一会儿,妈妈还催你呢:快点儿,快点儿,要干这啦,要干那啦⋯⋯你还哪有心思管别人的事?妈妈总是说,什么时候你能让她少操点心?是啊,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不影响成绩,不影响升学,不影响上重点,不影响评先进,不影响受表扬⋯⋯“不”又怎样呢?

“不”在心里,也有了矛盾,有了困惑。因为这个拥挤的世界正一天天加快节奏,竞争与抉择时时不经意间就蹿到了人们面前,满当当的日程表, 让人自顾不暇。现代人越来越多地学会了说“不”。

现代人在“不”中强调了自己,拥有了自己: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习惯⋯⋯

然而,“不”不是冷漠,不是漠然,不是惟我独尊,不是孤芳自赏,不是充耳不闻,不是自我中心,更不是自私与偏狭,怯懦与逃避。

假使你有过几次“不”,也许你可以悄悄地把它藏在心中的某个角落, 并装作把它忘了。你的心也许依旧可以自由,只不过要时时想着加些小心, 因为要注意绕过心中的那几个角落。假使你有过无数次“不”的经历,并且依旧不以为然,那么你的心是无论如何也藏不住这么多了,它们已统统附在你的外套上,吐露出霉变的气味。也许这仍不影响你风光依旧,可那风光必定是肥皂泡里的色彩,虽然绚烂,却极其短暂,并终将破灭。

这时刻,我忽然想起一则古老的寓言:一天,上帝带教士去一个房间, 那里有许多人围坐在一只正在煮饭的大锅旁,但他们个个又饿又乏,无力的眼神流露出失望。原来,虽然他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把汤匙,但因汤匙柄太长,所以没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

然后,上帝又带教士去了另一个房间。那里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饭的锅坐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却个个吃得饱饱的,还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而他们的汤匙柄跟上一个房间里的那群人的一样长。教士感到很奇怪,便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况,这个房间里的人能快乐地吃个饱,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愁眉苦脸地挨饿呢?”上帝笑了笑:“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用自己的勺子喂食物给对方吗?”

我想,如果这个房间里的人都“不”,不想用自己的勺子喂食物给饥饿的对方的话,那么,是不是也和那个房间里的人一样,每个人都挨饿呢?

当然,从这个小小的寓言里,人们还可以看出这两个房间里的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其实,利他性是人性中本就包孕着的东西,学会理解人,同情人, 就会从自我中心的思维升华到客观、理性和多维的思维,就会冲破偏狭,表达出真正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