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天中节、地腊等。
端午节大约始于战国时代。关于它的起源,民间流行最广、最具影响的说法是源于纪念战国时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于公元前 278 年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鸡蛋投入江里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药晕蛟龙。不一会儿,水面上果真浮起一条昏厥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恶龙拉上岸, 剥皮抽筋,然后将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 以防毒蛇、害虫伤害。从此,民间在端午节便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戴艾蒿、挂菖蒲、带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缠五色丝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