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刘少奇同志主持华北局工作, 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

在民先队的组织和进步学生的力量受到损失、抗日救国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关键时刻,刘少奇同志到北方局主持工作。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反蒋抗日转到逼蒋抗日(后来又转到联蒋抗日)的策略口号,以及在工作中肃清“左”倾关门主义残余等方针、政策、方法和作风的指示,都反复传达过,并且组织讨论。这对于端正爱国学生的统一战线思想和进一步广泛开展救亡活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时,北平市委首先对学生党员、民先队员和进步学生加强了形势教育、统一战线教育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教育。学联及各校学生会、救国会把工作的重点落在了“广泛团结广大师生,加强师生合作”上。4 月,平津学联改组为平津学生救国联合会。与之相适应,北平学联改名为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 并在 25 日就改名发表了第一次宣言。宣言指出: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现在改名就更切合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争取中华民族解

放”的宗旨;改名之后,学生运动要有新的路线和新的姿态,要广泛团结学生和教师,争取各界的指导与合作。

5 月 17 日,诞生在华北国防前线的民先队,在北平师范大学召开了代表

大会,与会的 30 多位代表认真学习和讨论了联合阵线的问题,确定了工作策略和方针:把争取广大学生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中心任务。此后,民先队在市委和学联的领导下,团结广大同学,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方式, 如组织读书会,歌咏队,办清寒食堂,扩大民众学校等,而最主要的是抓紧了游击战术训练和政治学习。

最初的游击战术训练,是秘密进行的。有一次,党组织找到一位打游击有经验的同志,由黄华借到燕京大学一位教授的客厅,开了一天的训练班。4 月 28 日,就由清华、燕京两个大队开始在西山举行行军和游击战演习,方式生动活泼,效果很好。这样,民先队总部也采纳了这一作法,成立了专管军事训练的武装部,由杨雨民负责。秋后,中共北平市委又特地介绍了老红军袁也烈和军事干部朱则民当军事教官。军事演习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钓鱼台和西山是经常演习的地方。最初几次,军警还出动干涉,但是我们的队伍采取化整为零、分进合击的方式,军警根本控制不住;后来,他们也就习以为常,不大管了。

游击战术训练,不仅对当时组织游行示威很起作用,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大批民先队员抗战后参加了敌后游击战争。

组织政治学习,也是学联和民先队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斗争的开展,遇到的问题日益增多和日益复杂,队员们对革命理论的学习和各种问题的讨论,兴趣也愈浓厚。为此,民先队总部推荐了一批书目供大家阅读。这些书目有《大众哲学》、《新哲学大纲》、《新经济学大纲》、《从一个人看一个世界》、《中国大革命史》、《国家与革命》、《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的“左派”幼稚病》、《季米特洛夫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萍踪奇语》、《母亲》、《铁流》、《毁灭》等。当然,那时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和党内负责同志所写的文章是不合法的,只能内部传阅,不能公开。学习的方法是,个人阅读、集体讨论。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提高对当前政治形势和抗日救国运动的认识,北平学联把不定期刊物《学联情报》改版为《学联日报》,民先总队部也办有不定期的机关报。各校学生也运用自己办的刊物进行宣传教育,如清华的《清华周刊》、燕大的《燕大周刊》、师大的《师大学生》、北大的《北大旬刊》、东北大学的《东大周刊》、平大工学院的《救亡》等,成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的重要阵地。

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大发展。当时救亡歌曲和街头剧的教育作用很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荣千祥(高棠)的国难大戏,崔巍、张瑞芳演出的街头名剧《放下你的鞭子》,东北大学演出的话剧《流亡曲》等,不但深深教育和感动了广大观众,也使参加这些活动的同学的政治觉悟得到了提高。

在北平抗日救亡运动复兴和蓬勃发展的同时,全国其它城市的抗日救亡运动也走出低谷。在上海,党所领导的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和文化界救国运动紧密结合,使运动向纵深处发展,并在 5 月底成立了上海学生救国联合会。在天津,党也把学生运动与全社会的救亡运动结合起来,使抗日运动向工厂、农村发展。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复兴,为全国青年学生成立统一领

导的救亡组织提供了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