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兴趣的形成

歌德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父母虽然很疼爱他,但在素质教育方面对他决不松懈。

在歌德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经常拉着他到公园里游玩,或者到田野里散步。每当这些时候,父亲总要教他唱些通俗易懂的歌谣,在无形中向他灌输一些有用的知识。

歌德母亲伊丽莎白则喜欢用讲故事的方法,向歌德传授各种知识。

伊丽莎白先讲短小的故事,然后讲一些“长篇”故事。她讲故事的方式和一般人不同,她的“故事教学”不是一个劲地“满堂灌”,而是采用悬念的形式,每次讲到一定阶段,或是讲到重要的转折关头时,就停下来。

每当这个时候,歌德就要追问:“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妈妈对他说:“你自己先想想后来会怎样?明天妈妈再继续讲。”

歌德当天睡觉时,就会做出各种猜想。有时,他还会跑到外祖父和外祖母跟前去商量。第二天,妈妈先问歌德是如何猜想的,叫他先说说故事后来会怎样。无论歌德怎样说,妈妈都会高兴地说些鼓励的话,然后再继续讲未讲完的故事。

父母出色的家庭教育,使歌德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朦胧的向往。

年幼的歌德有时独自一人,有时跟小伙伴们一起,自由快活地在法兰克福城里玩耍,他最爱在美因河的大桥上漫步,当大桥十字架上的金色风信机在阳光下闪耀的时候,看着桥下潺潺的流水,歌德感到非常愉快。

他还经常散步到萨克森豪森去,花一些钱舒服地享受摆渡过河的乐趣。他还喜欢在码头上等待起锚的船只,观察从船上上岸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法兰克福的景物令歌德目不暇接,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法兰克福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深深地浸染了他的心灵。

周围的人很快就发现,歌德天分很高。他父亲决定亲自担任儿子的家庭教师,希望自己未竟的事业儿子能够接力完成。

卡斯帕尔先生先教小歌德一些基础知识,让他欣喜的是,歌德领悟能力强,消化、吸收得都很快。卡斯帕尔先生又为儿子请来家庭老师让小歌德开始学习书法和音乐。

歌德不喜欢文法,但在修辞学和作文方面都超过别人,他记忆力好,思想敏捷,善于推理,显出早熟的特征。歌德在语言方面显出了惊人的天赋,除了母语以外,他还学习拉丁语、意大利语、英语、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对歌德来说,英语不过是儿童语言,他仅用四周的时间就初步掌握了。

少年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歌德不满足于父亲教自己的那些知识,他开始偷偷地跑到父亲的书房里去看书。

歌德的家里有一个小巧精美的图书室。有一次,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诗集,刚要读,就被卡斯帕尔先生发现了。

卡斯帕尔先生对小歌德说:“这是‘禁诗’,不许你读。以后,我叫你读什么,你就读什么,一切都要按照规矩去做。”

一天上午,歌德趁爸爸不注意,偷偷溜进图书室,拿起那本“禁诗”读起来,他不但自己读,而且叫他的妹妹也读了。歌德扮演诗中的魔鬼,他的妹妹扮演别的角色。自从歌德克服了胆小的习惯以后,现在的他已经不再害怕书中的魔鬼了。

歌德和妹妹分别扮演诗中的人物又背又读,非常专心。当时他们的父亲正在楼下理发。歌德背得很起劲,声音由低变高,越来越大声,他的妹妹也大呼大叫,走上前将扮演魔鬼的哥哥一把抓住。

他们扮演得很认真,声音也很大,几乎忘记了楼下的父亲。当妹妹大呼一声“抓住你这个害人的魔鬼”时,他们的声音吓得楼下的理发师打翻了脸盆,将水全部扣到了卡斯帕尔先生的身上。

歌德带妹妹偷读“禁诗”的秘密被父亲知道了,歌德免不了受到父亲的一顿训斥,可尽管如此,歌德还是一有空就偷偷地去爸爸的书房看书。父亲见儿子这么喜欢读书,后来就不管他了,只是告诫他,要注意吸收有用的营养,摒弃无用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