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生人际关系行为的调适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条措施

在教师和学生交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差生的转化以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都具有极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福建省政和县第二中学赵宗棋教师认为:

正确对待教师威信

重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是教师普遍具有的职业心理。教师的威信分为两种:权力威信,是指教师的行政权力或传统观念所产生的威信;信服威信, 是指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凡的教学能力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与作风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起来的威信。只有权力威信而无信服威信,只能是一种表面的威信。一些教师喜欢用教师的权威来维护自己的威信,例如:

①以高压获得威信;

②以严肃获得威信;

③以放任讨好获得威信。结果适得其反,往往更加丧失威信,严重损害了师生关系。可见,消除教师的权威心理,正确对待教师的威信,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环节。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当做教师最重要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在教师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实际上,任何一个学生都愿意和教师接近,都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向教师倾诉学习和生活中的感觉,同教师交朋友,强烈期望教师的爱,这是每个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所以,当他们从教师那里感受到了这种真诚情谊时,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反之,经常受到教师的嫌弃或不友善待遇的学生,往往自尊心受到伤害,郁郁寡欢,远离集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进步。

爱学生,同时尊重学生。在对学生倾注自己的一片深情之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不管他们是“优生”还是“差生”。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优秀教师心目中的学生,不管什么类型,都是可爱的和可以教好的学生。相反,同学生关系紧张的教师,他们心目中的学生,调皮捣乱的多、笨头笨脑的多。因而对教好学生信心不足,对学生爱不起来,也体会不到学生尊师的欣慰感。这种错误的“学生观”,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违反心理学和教育学原则,破坏师生关系破坏,降低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必须防止把学生的“教师观”简单地理解为尊师或轻师。因为凡是认为学生都有尊师心理的教师,往往把学生看成言听计从、接受知识的口袋,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个性特点和年龄特征。这样的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满足于学生循规蹈矩的表面现象,会误认为学生多数是调皮捣蛋的、与教师作对的,怀疑学生一切言行,缺乏对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对学生的言行吹毛求疵,要求过严,这些都不利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向教师提出的关于对自己的言行、职业以及对社会、

对受教育者所应有的道德要求体系。它反映了教师的职业义务,体现了教师对社会、对所从事的事业和对学校所负的道德责任。所以,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住。有的教师之所以对学生不尊重、不信任,之所以缺乏责任感,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教师应有职业道德修养。因此,搞好师生关系,有必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当前,学校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存在的弊端,主要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职工任用管理制度和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利益导向原则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由此导致教师队伍人才利用率低,学校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扼制了教师在履行职责、达到工作目标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进取的内驱力,教师工作性不高。教师不愿多教课、不愿多承担工作、不安心任教。在这种状况下,要求教师改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才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根本保证。

总之,教师应该努力消除自己与学生关系中的消极因素,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建立积极向上、相互协调和相互尊敬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师生情感关系调节

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以真实、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学生在这种关系中能“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

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是信息交流,而且是情感的交流。情感对于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制约和强化作用。卡尔·罗杰斯说:“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他把教学活动看成是形成真实、接受、理解的心理气氛。真实, 是指教师要对学生真诚坦露,不要掩饰自己的短处和过失,这样才能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亲切感;接受,是指教师要对学生有信任感,相信学生有合作意向、合作动机和对集体有建设性倾向;理解,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对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和循循善诱。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通道是以心理活动为中介的,双方心理活动的具体状态决定着通道的容量。因此,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必须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有利于信息交流的最佳“心理场”。教师满腔热情地启发、诱导和帮助学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能给教师以精神慰藉,而使教学更富激情。通过这样良好的情感的双向交流和反馈,师生之间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宽容和谐的心理环境才能逐渐形成。这样,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利用语气的调节作用

语气调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换语调,把声音强弱、节奏快慢和情感抑扬的声、色、情三者融为一体,运用到语气上,使学生嗅出“言为心声”之意。提问调节是用提问法调节课堂纪律,当然,提问不能代替讲授, 只是在教学需要或在调查课堂纪律局部混乱的情况下,提出本节课已讲授过的问题,来调节一下课堂纪律的不佳状况。停顿调节是教师因发现课堂上学生违纪现象,突然停止讲课,这一举动无疑使学生感到诧异,学生只好在默

默克语中等等。教师通过这片刻的停顿,来造成特殊的静态环境,促使违纪学生在静中醒悟,停止违纪的动态行为。为了创造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使用准确、生动和感情丰富的教学语言外,为了不中断课堂教学,还往往采用体态语言来强烈情感的交流。目光交流在课堂上起着重要作用,学生能从教师赞许的目光中得到鼓励,从凝视的目光中赶快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比中断课堂教学训斥几句,甚至采取极端措施收到的效果显然会好得多。教师通过目光,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和言语迅速地传给学生,使学生触目知心、知理、知错,从而做出动心、动情、动行的反应。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教师亲切和蔼的笑容, 能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感觉,从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态度。

对差生倾注更多的爱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差生”是我们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的。有的教师见到成绩好的学生眉开眼笑,对待成绩差的学生冷若冰霜,甚至冷潮热讽,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反差,伤害了差生的自尊心,在师生之间筑起一堵墙,造成情感上的隔阂。“教育成功的全部奥秘在于尊重学生”,如果教师不能以平等、相互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那么他在学生心目中绝不是一位真正的好教师。因此,教师要对绝大多数学生抱有成功的期望,特别是对差生倾注更多的爱,如为他们设计一些坡度较小的问题,布置一些内容较简单、数量较少的作业,让他们有较多的板演机会。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去掉消极的自卑心理。

(三)师生课堂情感与人际关系

教学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此,情感性教学不仅强调教师情感的主导作用,而且还注意师生双方情感的相互交流。美国当代情感教学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必须遵循以下三准则:“真实”、“接受”和“理解”。真实也称“表里一致’或“真诚”, 意指师生之间坦诚率直,彼此都尽情地表露瞬间的感情和态度。实践证明, 一个老师若能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地真实思想、情感, 真诚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生就会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愿和教师保持心心相印的关系,向教师说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师生之间这种真诚相待,彼此不断地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是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也是使教学生活活泼、生机勃勃的开展的前提。接受也称“信任”或“奖赏”,意指师生之间无条件地喜欢或珍视对方表露出来的真情实意。不管是令人满意的,还是使人不快的, 都应表现出善意。我们认为,接受的实质是尊重和宽容。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每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优秀潜能,每个人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实践证明,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尊重、欣赏和接纳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与教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教师,从而也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谓理解是一种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是从他人的角度来理解他人。显然,这里所说的理解,不是指“我理解你的错误所在”这一类评价性理解,而是指一种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去体验学生的感受。罗杰斯将此称为“感情性理解”。他还要求教师把这种“感情性理解”

正确地恰当地反馈和转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知己”,这样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成。正如罗杰斯所说的,这种理解能够成为学生有意识学习的一种理性深层的、自发的和经验的心理因素。

总之,在罗杰斯看来,课堂教学与其说是师生间知识的输出输入过程, 不如说是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过程。他认为知识的传授、个性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和创造性的激发都是在这个过程实现的。我国近几年诸多成功的教改实例也告诉我们,注重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人际关系是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和不断演化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多的教师深深体会到, 只有在亲密融洽的民主合作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人性,自由地深入考虑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四)热爱学生是师生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要处理多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师生关系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教育和教学劳动的过程,是师生不断交往、互相影响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亲密友好、是否和谐一致,直接关系到教育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效果。一个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做到教书育人,都要通过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来体现。因此,教师道德把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作为极其重要的内容。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师生关系问题,并把热爱学生看做是教师的基本美德。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仁爱”,做到“诲人不倦”。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瑞士著名的教育家斐斯塔洛齐提倡教师对学生有“母亲般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做是一个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美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们都认识到教育工作中爱生的重要性,把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师劳动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师生关系,是根本利益一致的平等、友爱和互相新生,为建设社会主义共同奋斗的新型道德关系。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这种新型的道德关系, 不仅使教师“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具有社会的现实性,而且有客观的必要性,教师能否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决定性地影响着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 而这种关系的状况如何(是和谐一致的,还是抵触对立的),会直接增进或损害学生的利益和教育事业的利益。因此,社会主义教师道德,把“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作为调整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以保证全社会的整体利益。

确立“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个师德规范,作为广大教师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在实际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存在着师生之间经常产生矛盾,教师不能很好地热爱和教育学生的可能性。比如,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负有不同的职责。教

师的工作是力求使学生多用功一些,掌握知识牢固一些。而学生有时不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总要求多玩些,学习轻松些,往往错误地把教师的严格要求看作是对自己的额外负担。如果教师没有进行耐心教育,充分向学生说明行业的合理性,态度粗暴,即使教师的要求是安全正确的,也会被学生误解。

又如,教师和学生虽然处于共同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但师生在知识、社会经验和世界和的成熟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和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不尽一致。如果教师不能经常深入学生中,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沟通思想,就易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使教育工作更加困难。

再如,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行为动机和生活环境等了解不全面,那么评价学生行为,采取的教育措施,就有可能不正确,这样也会造成师生间的矛盾。

还有,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对学生缺乏热爱,或者偏爱、歧视、不尊重,也会直接导致师生间的情感对立和矛盾,等等。

正是由于教育工作中师生之间存在种种矛盾的可能性,使教师道德规范的调节成为十分必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中,主要的和主导的方面是教师。教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对师生间的道德关系状况,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社会主义社会要求教师遵循正确的道德规范,根据师生关系的特点自觉调节师生关系,以保证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自觉遵守“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个师德规范。

在社会主义教育职业活动中,“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一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每个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为指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 对所有的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 善于学习学生的长处;按照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学生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全心全意地把他们塑造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一师德规范及其基本要求,是人民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矛盾规律的正确概括和反映。自觉遵守这一师德规范及其基本要求,是教育好学生,搞好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五)情感心态与师生关系

师生间情感相通的基础是理解,它是师生实现关系和谐、融洽的前提。理解,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它是一种需要,其动机是想得到尊重、

实现自我价值。教师是教育者,应首先去理解学生,因为这可以使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心理得到满足就达到了情感的体验。学生在欢乐、被信任和被尊重的体验中,对教师产生好感,心理产生欢迎趋向。有了这种积极的条件,教师的教导意向会转化为学生具体的一言一行,师生间会出现共振的效果。教师的教诲学生乐意听,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乐意完成。

理解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如何理解学生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理性认识。教师理解学生固然重要,但并非无原则,符合社会主义培养目标的理解即为正确的理解。既然理解是一种得到自尊、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这就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需要与班集一致的行为驱同——

心理整合。学生中的尊重需要,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尊重,却不懂得首先理解和尊重别人。面对这种现象,教师绝不要冷言批评和训斥,而应采用心理整合的方法,使其行为驱同于尊重是双向的和互相的,是班集体的需要。那么怎样进行心理整合呢?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具有启示性、鼓励性、亲切性的参照系,即提供榜样,用榜样引发学生的模仿动机。一旦模仿动机形成,榜样的非强制性刺激就会在学生中再现。师生间情感相通的条件是给予,它是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和融洽的关键。

肯于给予才能获得,能动地、有效地运用给予,会促进师生间相经了解与信任。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应以语言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教师自身的给予使学生认识到不给予就得不到他人的真情实感这一间接的心理体验。教师提前到校深入班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给予学生;为学生缝补衣有了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可学生心理上却得到了满意的体验,在体验中教师的理解会一步深似一步地扎根于学生的心底,将要迸发的是情感的火花。教师率先做到了给予,但这不是目的,应该由教师的给予引起学生道德行为的体验,使他们在自我给予的行为中品尝他人在情感上的回报。例如一句“谢谢”或一个感激性的微笑、眼神,都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由心理体验到行为体验,这一飞跃是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根据中学生愿意自我表白这一性心理,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自我表白的机会,使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在集体中充分显示出来。在显示自我的同时,学生之间的品评和对比也应时而生,其间领悟到成功的喜悦和未达心意的不足,这将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乃至想象基本引入道德轨道。

哈尔滨市第 98 中学施继范等教师摘了这样的实验,利用每天早晨半小时的自习时间,搞了“十分钟给予”的活动。半小时由三个学生包揽,有的在数学方面给集体解疑,有的在文言文或语体文方面给集体扫除障碍,有的给大家一条带有自我分析的名言警句⋯⋯一个早自习就有三人学生自我表现, 一个学期下来每个人都有十多次的自我表现机会,而且由于学生好胜心强, 都想高于别人,这种带有竞争性质的“十分钟给予”既训练了学生严格的时间观念和自治能力,又把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一并导入能力与情感的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