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生之间的交往

(一)师生交往的特性

交往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是师生在教学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关系,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从来就没有人对世界的热爱和追求。”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特征、功能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具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特性,具体地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交往特点和学生对教师的交往特点两个方面。教师对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主要是由教育工作性质决定的。在师生人际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交往具有三个特征:

教育性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当然地受到社会要求和需要原则的制约,但更受到教育职业的影响。教师同学生的交往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不同,这种交往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的情感不是基于个人的好恶,不是基于学生形象和行为举止是否合乎心愿,而是基于教师对下一代的责任,基于教学任务完成对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教师对学生的交往及其情感的形成,必须以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目标实现为出发点和归宿。

普遍性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使所有受教育者身心都是得到健康及和谐的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因此,教师对全体教育对象都负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教师的心中必须装着所有的学生,与所有的学生交往,爱所有的学生,信任、理解和关怀所有的学生。那种凭个人好恶,偏听、偏信、偏爱的行为,不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所应有的情感反应。

稳定性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与社会成员的人际关系相比,不是偶然的、一时的需要,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教育工作的神圣要求。教师对学生应有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关怀。

应当指出,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也要受到教师自身认识和学生反馈信息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上述因素,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具有个体差异性,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在个体交往层次上,教师对学生的交往及情感一般经历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等几个阶段。热爱作为一种教育职业要求,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定势,并贯穿于师生交往过程的始终。

学生对教师的人际关系同样有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由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年龄阶段决定的。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及其对教师的情感具有两个特征:

信任

这是由受教育者知识、经验和角色意识所决定的。对教师的信任,既是受教育者的自然倾向,也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我在要求。对教师的怀疑和不信任,既不符合受教育者的自然倾向,也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大忌。

敬爱

如果说信任是受教育者理智的结果,那么,敬爱则是爱教育者情感的自然倾向。一般说来,信任是敬爱的基础,而敬爱则进一步深化了受教育者对教师的信任感。教师只有可敬,才能使学生感到可亲、可爱。

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也受到自身的认识和教师方面反馈的制约。从学生对教师交往发展的本质来看,年龄较小的学生对教师的交往表现出强烈的被动性,在情感上则表现为对教师的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 学生对教师的交往从仅仅满足于交往本身,转变为满足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的需要。教师的知识、经验及人格是他们产生信任和敬爱教师倾向的主要标准。以个体来说,学生对教师的交往和情感发展。一般经历接受——亲近——信赖——敬爱等几个阶段。向师性是学生与教师交往中的一般具有的基本心理定势。

(二)师生交往中的两种主要倾向

教育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涉及师生关系问题。因此,师生关系是教育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研究国外关于师生关系的各种理论与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师生关系理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代师生关系理论中存在着两种倾向,即科学主义倾向与人道主义倾向。科学主义力图运用严密的科学研究方法来揭示师生影响的客观规律,使师生关系尽力客观化、科学化;人道主义力图确立师生关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价值和个性全面发展,强调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张采用情感教育。这两种倾向曾经有过争论,各执己见、互相攻短。虽然近年来两种倾向的论争有所缓和,有渐趋融合的态势,但仍然属于师生关系理论中的两股潮流。教育学的科学化包含或主要体现在师生相互影响的科学化上。关系的科学化是随着心理学的科学化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而前进的,心理学的科学化则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加速。行为主义心理产生于本世纪初,产生的动因之一对盛行的冯特结构主义心理学内省法的批判。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内省法是主观的,用于心理学是不可能的,只有外显行为是有案可查的和客观的。因此,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 而行为是外界刺激的结果,可以通过行为推知刺激物,也可通过刺激物推知行为,这样,人成了环境的产物,是被动物。这一理论运用于教育,使教育研究逐渐客观化和科学化了。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扮演着刺激物的角色,学生则扮演着被刺激物的角色。通过刺激与反应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教师刺激学生,学生做出反应的一些规律,再把这些规律广泛运用于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这里,教师是主体,是权威;学生是客体,是被动物。但它也确实能使师生关系科学化和程序化。

人道主义倾向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进入本世纪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促使人道主义倾向逐渐进入历史进程的前台。60 年代以来,人道主义倾向日趋发展,大有压倒科学主义之势。它反对流行的行为主义及“所谓”的科学主义,反对把人当成被动物或被刺激物,反对科学化把人变成无血无肉无情感的冷血动物,主张教育学、心理学要从自身入手,以人为研究出发点,强调人的需要、价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倾向中,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人道主义

倾向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并非教师机械的影响物,他有自己的兴趣和个性,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因此,应让学生有自立、自主和自强的自由。教师对于学生只是一个咨询者和辅导者,不是决定者,这种倾向在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非常盛行。在前苏联,凯洛夫时代之后, 教育学家曾强烈呼吁纠正“教学中无儿童”的现象。实际上是强调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坚持民主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这种教育思潮的发展到近年来产生了合作教育学。合作教育学以反对传统的教师决定论或中心论为起点,强调实行人道主义原则, 强调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主体,反对强制性教学,提倡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全面发展。合作教育学在前苏联和其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本质上说,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不相对立的,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但由于产生的背景和动因不同、观点的针对性不同,所以二者发生了分歧,乃至争执。到了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 这两种倾向有融合的动向,科学主义日益重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因材施教和个性全面发展问题。人道主义日益代用科学主义的方法和成果,以便努力使自己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且看到人际关系、师生关相互影响有其客观的规律,必须遵循有关的科学法则。所以, 以发展趋势来看,国外师生关系的理论越来越坚持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三)师生交往的模型

师生交往的各个侧面和层面不是孤立的和分散的,而是在一个交往的整体结构中展开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交往的心理学模型。从现有的材料看, 这个新被研究的模型是一个三层三侧面的三棱柱。如果把它形象地图示出来,这个柱体的底层是师生个性交往层面,中层是角色交往层面,顶层是群体交往层面。这个柱体的侧面是师生的相互影响侧面、相互知觉侧面和信息交流侧面。见下图:

二、师生之间的交往 - 图1

三个侧面都可以分析出许多交往因子,而每个侧面的每个因子又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开展交往,并产生不同的交往矛盾。每一交往因子在每个交往层面上产生的矛盾可视为师生交往的一个矛盾。这样,运用这一心理模型,既要从总体上和系统上把握师生交往的矛盾,又可以揭示出某一具体矛盾并对之进行心理学分析。这个模型各侧面的交往因子及其在各层面产生的

具体矛盾,目前我们并非全部知道。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有义务去寻找它们、发现它们,并在具体分析其矛盾性质的基础上,探讨师生矛盾的途径, 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交往的最优化。

师生交往的侧面当然还有,师生交往的矛盾也必会在其它侧面产生,不过是主要以上三个侧面。这三个侧面的师生交往及其矛盾都可以在各个层面展开。浙江台州师专陈枚老师揭示了以下主要的三个层面:

教师和学生在个性基础上的相互交往的层面

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交往,在这个层面上,师生的交往是在双方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才能和性格特点上展开的。师生三个主要交往侧面上的矛盾可能来自师生个性的相悖,其中,教师个性处于主导方面。徐特立说: “师生的相互关系,首先就要谈教师的人格问题,因为教师是领导者,所以不能不谈教师的人格。”因此,教育中的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个性为基础, 教师个性是教育力量的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制度和教科书以及设置的机构, 不管设想得多么美好,都不可能取代教师的个性。

角色交往层面

师生各自都在社会生活体系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所谓社会角色,具体一点说,就是一种职能,是人们对于处在这一位置的个人所期待的、符合其职能规范的行为模式。教师和学生一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明白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他们都能程度不同地按教师或学生的角色要求来表现自己。这便使他们在交往中的个性带有角色性行为特征。这种在行为上、举止上的角色特点有可能掩盖他们各自的本来面貌,使双方不时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不能自由自在表现个性。这样,师生双方各自在个性层面和角色层面的交往表现便产生区别或矛盾。更为复杂的是,师生都不只扮演单一角色。教育心理学家明确指出,教师除扮演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外,还扮演着家长代理人、纪律执行者、模范公民、心理卫生专家、学生的知己朋友、团体的领导者和替罪羊等社会角色。这些角色间本身存在着的矛盾,使师生在角色层面上的交往矛盾变得更为复杂。例如,当学生把教师看做家长的代理人时,他来到学校就把对父母的感情转移到教师身上。会像在父母面前一样,对教师撒娇,因而触犯校规或课堂纪律。教师此时如只记得自己是纪律执行者角色或处在家长角色,他就会表现出不适当的斥责或无原则的爱。又如,教师的人格修养没有达到模范公民角色的标准(实际上这是很难达到的),社会和学生对他就产生失望,并不予尊重,并把学生主观原因造成的学业失败也归因于教师,进而攻击教师,使教师不得不扮演一个替罪羊的角色。

师生都以自己所属群体的成员的资格发生着交往层面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都加入了多种正式或非正式的集体,师生对此都不得不遵照执行,于是使他们的行为反映着各自群体的要求,这种要求往往和师生的个性特点和角色特点不完全一致。例如,教师集体要求每个教师“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马卡连柯)。如有些教师因其个性特点只想扮演学生的知己朋友这一角色,单纯追求和学生的个人友谊,甚至不惜为此在学生面前损害其他教师或校长的威望,那就超越了教师团体规范所容许的限度,因而遭到教师集体的指责。教师还可能是某些党派、学术团体和自发性的团体的成员,这些群体也对师生交往发生着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同样,学

生也受到群体规范的影响而限制着自己和教师个人的匀往性质和范围。因此,在群体层面上进行的师生三个侧面的交往,也产生着师生交往的矛盾或障碍。

师生交往还可能在其它中间的或更高的层面进行,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师生交往层面每增加一个,就会给交往的协调带来新的可能性,也给交往矛盾变得更加复杂。

(四)师生交往的三层次

单凭直观,谁也不会知道,师生关系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联系。问题在于师生关系按其互相联系的性质与活动内容来说,不属于孤立的个人之间的联系,它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受到整个社会中带有根本性质的社会关系的制约,故或多或少带有一般社会关系的烙印;但它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而属于一定教育结构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除此以外,由于教育活动的周期较长,教育活动一般具有结构化的特点,客观上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有较多交往的机会,从而可能形成一种自然的人际关系。这是最易被忽视的、又易于被滥用的师生关系。所以,华东师大陈桂生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实际上存在三重关系,即社会关系、教与学的工作关系以及自然的人际关系。忽视其中任何一种关系都是以一定教育结构为背景的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由教与学的活动联结起来的工作关系。

第一,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承担执“教”的社会角色,学生承担求“学” 的社会角色。个人一旦成为这种或那种社会角色,就不能不受到一定角色的限制,暂时不再有选择的余地,除非他脱离教育过程。因为这种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由个人与社会之间一定的契约关系决定的。教师在同学生的交往中,虽不免产生个人感情上的联系,但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怎样对待教师,个人虽有选择的余地,而个人的选择是否得当大抵取决于是否同个人承担的角色地位相宜。

第二,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某个教师怎样对待学生,或某个学生怎样对待教师,在一定限度内有选择的自由,在一定时代、一定国情、一定国度范围内,师生关系普遍形态又不免受到一定社会形态带有根本性质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任何一种带有根本性质的社会关系又是在一定物质技术上、一定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

不同社会形态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文化传统不同、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同、教育目的有别,因而师生关系的普遍形态、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的内涵也就不尽相同。封建制度下的师生关系,一般带有教师独断、学生盲从的特征,它同家长制的家庭内部关系一样,带有半人身依附的性质; 以近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为背景的师生关系,趋向于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半人身依附关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谋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是这种师生关系或多或少带有商品交换关系的气息,师生之间的感情色彩趋于淡化,加上教育系统本身种种条件的限制,师生关系中仍不免具有某种必要的或非必要的强制性。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与人民民主的政治关系,客观上要求师生关系具有民主、平等的性质,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更同残存的封建关系不相容;不过由于中国长期处在封建、半封建统治之下,

小生产的狭隘与散漫性及带有某种封建色彩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兴的市场经济既有促进个人自主、瓦解旧的封建关系的积极意义,也可能使人际关系沾染铜臭。加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教育活动赖以展开的种种条件尚未充分具备,故现有师生关系并不尽人意。

第三,师生关系虽不能不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与教育活动的限制, 但由于教育活动不同于其它精神生产活动,而带有结构性的特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同医生与病员、编辑与读者、演员与观众、律师与诉讼当事人等社会关系相比,是一种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较为稳定的关系,客观上提供了教师与学生较为充分的交往的机会,从这种交往中能够形成某种个人之间感情上的联系;这种交往就基础教育来说,属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教育劳动凝结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之中,而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又为教师职责所系。所以,即使在以往那种不合理或不尽合理的社会形态下,在有限的范围内,亦存在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它又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态世代相传。

综上所述,师生关系具有三重性质,从这三重性质中历史地形成了师生关系的三原则:

①作为教育工作关系的师生关系的原则:教学相长;

②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缩影的师生关系原则:民主、平等;

③作为一般人除自然关系的师生关系原则:尊师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