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对“惩罚学生”行为的认识、分析与纠正

瑞昌市实验小学 黄朝进

问:有的学生经常不做或做错作业,我就不让他们上课或者重抄(做) 作业十几遍。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答:首先我们要认真去分析他们为什么经常不做作业或者做错作业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从调查学生的实际得知,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新的知识没学懂,不知从何做起;二是懒惰,时间观念差,一拖再拖,过了时间就不做。常做错作业的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上课不专心听讲不会做,结果乱做以完成任务;二是粗心大意,不注意检查;三是基础差,做作业时对错心中无数。

其次,要注意认识这样做是对学生的惩罚。当然,“罚”有时也是必要的。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罚仅仅是禁止某一种反应,所以要受罚者弄清什么是正确的反应,不要搞坏了同学习者的关系。”所以,要使学生懂得我们为什么要罚他的道理。不让学生上课和重抄(做)作业十几遍的“罚”都是有害处的:

①不让学生上课,这是剥夺他们学习权利的行为,必须禁止;再者学生的学业任务没有时间来保证,势必要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最后又回到不做作业的老路子上来,产生恶性循环。

②罚学生重抄(做)作业十几遍,一来加重学生负担,学生产生机械应付的对抗心理;二来学生不知错误的根源在哪里,结果还是蒙在鼓里,作业效果当然也不会高。

根据以上存在的原因和惩罚带来的害处,纠正的方法有:

①上课教师要讲清重点、攻破难点,提醒学生听懂了没有。

②做好知识的检验和反馈工作,把错误消灭在课堂上。

③对常不做或做我划作业的学生多关心些,加强指导,让他们觉得教师是他们的好朋友。

做好以上工作,我想比惩罚他们所收到的效果必定要好得多。

问:为了管教严格,我有时也体罚学生,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是大多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的信条,也是千百年来传统的家庭教育陋习。当然, 这其中也有可取之处,即含有父母对自己子女疼爱的深刻内涵、但以此作为教育学生的手段,则是不足取的。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学校,决不允许有任何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现象存在。因为“儿童身上没有任何东西需要教师严酷对待的”,如果用各种形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极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是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师德的,只会使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越来越大,甚至引起矛盾激化。其次,从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过程来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独立性与自制力较差,无论在学习上、工作上和

集体生活上,主要还是依靠教师,以教师的意见为转移,他们的行为与动机极少发生矛盾和斗争。表现在学习上,由于年龄小,学习的动机不像中学生那样明确,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平时培养。实践证明:教师若重视培养儿童正确的学习动机,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假如平时常对学生斥责、打骂,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逆反心理,产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产生很幼稚的想法“不愿意为你(教师)学习”,在心理上形成反抗情绪。一旦这种反抗情绪日趋增多,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又给自己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设置了障碍。

纠正的意见:严和爱是辨证统一的,严是为了爱、爱就必须严。但是严不等于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惩罚,该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严之有理、严之有方。在这方面,许多教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如斯霞、毛蓓雷等老一辈优秀教育工作者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反过来,还要防止出现另一种倾向,即放松对学生的批评管教,放任自流。这是对教育事业不负责的表现。总之,用爱心去换“亲”,从严格中去体现“爱”。

(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