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与障碍

(一)师生的心理距离

什么是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简而言之,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共同目标的完成,师生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相容和对抗的程度,我们俗称为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之间的亲疏、远近、相容和对抗是客观存在的,这个事实恐怕在学校工作的同志都会承认。但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的原因研究得不多,湖北武汉第四十八中吕忠秀老师认为主要根源在教师, 偶尔也有学生引发的,但这极少见。

在班级中,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经常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这部分学生经常得到老师的优惠,作业精心批改、辅导耐心细致,有时还开点“小灶”进行点拨,师生感情融洽,师生的心理距离非常贴近,教师关心学生、学生尊重教师,师生之间可以说心心相印,师生之间的这种情感无疑是对的,而且非常正常。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茁壮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每位教师都有几位所谓的得意门生,大概就是这样的学生。

另外一些不显眼的学生,即学习中等,表现一般,他们往往不被老师注意,甚至“遗忘”。最典型的,有的教师在班上教了几年课,在街上碰到这部分学生“吱吱晤晤”喊不出他们的名字,这不是偶然的个别现象。这一部分学生和老师之间保持着一段心理距离,他们的成长缺少教师的个别研究和指导,呈“自然状态”,顺其自然发展。

还有一部分学生,人数不多,在教师的心目中“没有位置”,究其原因, 这部分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或错误,得到教师较多的批评和冷落,有时为一点小事被教师白眼怒视、讽刺挖苦,甚至伴有不公道的吼声。教师缺乏耐心,学生心理受到创伤,师生之间有一段相当大的距离。这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公益活动和作业布置等往往只听不从,或行动缓慢、或抵触不干。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很难教好一门课,班主任很难带好一个班。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发生上述情况。

(二)师生心理距离的测算

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一般说来,在相同的条件下,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越近,无论个体或群体教育教学效果就越好;相反,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越远,教育教学效果就越差,可用这样的近似公式表述:

常量(M) = 教育教学效果(h) 师生心理距离(S)

上述公式是湖北武汉市第四十八中吕忠秀老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归纳总结,直观明了。师生心理距离 S 越小,显然,教育教学效果 h 值就越大;反之,h 值越大。常量 M 是多元的,对一个学校的同一个班级来说, 每一个同学的常量 M 是相同的。因为决定教育教学效果的因子是很多的,其中也包括学生的个性素质差异。在其它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即相同的条件下, 教育教学效果和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成反比。

上述公式是经验型的,也很不成熟,但证明其成立非常容易。每个中学

都有这样的例子,在初一或高一年级时都有几个平行班,分班的男女比例和表现、成绩等诸因素都“平均”搭配,班主任也随机分配,但到初三或高三毕业时,平行班不平级班风好,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近,有良好的学风和教风,那么那个班级的教育教学效果一定是很好的,一定是平行班中的佼佼者。在实践中家长和学生都要挑选和学生心理距离比较接近的所谓喜欢的教师教课和当班主任,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吕忠秀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用心理距离近似公式指导自己, 在生物教学中长期进行“平等教育”实验,把学生大体分为三类,成绩好的和表现好的为一类,实行“开笼放雀”,让他们自然成长;而对二、三类中等学生和教师的心目中“没有位置的学生”进行分类推进,对他们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公平透明,做到严有依据、宽有情理。实施这种办法,在其教的所有班级中都很奏效,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都很贴近,没有厌学调皮的,更没有顶牛不听的,即使有,也约束到最低限度,很快化解到最低限度。因此在教学中,无论在高考、会考,也不论带哪种类型的班级都会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三)缩短师生心理距离的方法

如何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呢?湖北武汉四十八中吕忠秀老师认为, 作为老师来说,首先,要增强自我的吸引力,与学生达到心理相容和心理平衡。一个好的教师、学生喜欢的老师一定学识渊博、举止文明、通情达理、平易近人,对教育事业有执著的追求,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着一片爱心。对这样的教师,学生非常欣赏并发自内心地钦佩,愿意与这样的教师接近并乐于接受其指导,这时教师的影响力比较大,其内凝聚力和号召力也较强。平常我们讲教师的榜样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就在这里体现。

其次,要研究学生,认识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工作, 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生理、身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在人生道路上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们所教的对象,每一个学生从生理和心理、知识和智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那么,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呢?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智力又有哪些差异?所有这些问题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要留心进行研究,切忌一刀切,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凡做出成绩的教师,这方面都有独到的研究并形成一定教育教学风格。

再次,要克服师生之间认知上的偏见,掌握衡量人的科学艺术。师生之间认知上的偏见是影响教师和学生心理距离的一条重要因素,教师应自觉地加以注意,努力克服先人为主、固定不变、以偏概全等思想。应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了解学生,尤其要注意“一切都好”,“学习好就是三好”等偏见,应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有发展的变化的思想观察学生,指导学生, 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非常有用。当然,学生教师的看法也有片面的,但这是次要的,不是主要的问题。

最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实行师生心理沟通,以心换心,把学生的错误、缺点当做是教师自己

的错误缺点,只有这样才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基本要求。例如个别学生经常迟到,不要轻易动辄批评,而要问明情况,了解真相后, 和他一起找克服迟到的措施,这比采取罚站、不准进教室、写检讨的效果好得多。

(四)消极师生间心理障碍的三条措施

由于年龄、经历和所处位置等诸多差异,师生之间存在着情感爱好、审美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这些不同容易产生师生间的心理障碍。教师要教书育人,就必须努力消除这种障碍。

怎样才能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障碍呢?张世本老师总结了以下三条措施:

提倡疏导,摒弃训导

新时期的学生思想工作要变训导为疏导。训导是生硬的,往往是在心理抗衡状态中进行的;疏导则是温和的,是在心理平衡状态中实施的。训导多如暴雨落地,只能打湿地表;疏导却似细雨滴物,浇根浇心;训导只能“治表”,疏导却能“治本”。

现在的青年学生不喜欢抽象枯燥的说教,对政治淡漠。教师若动辄板起面孔来训导学生,则会收获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学生一旦处于“受管束”、“挨训斥”的地位,就会消极地应付教师,至多只是盲目地或机械地服从, 没有对班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更谈不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充其量只是一名“治安纠察”,那么,他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会受到师生间心理障碍的遏制。

教师要摒弃训导、提倡疏导,而且疏导要注意“火候”,不要急于找还处于心理抗衡状态中的学生,强施“教育”,那常会“谈崩”了。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处理学生与自己的矛盾时,更要审慎从事,不宜搞“雷厉风行” 式的简单化,一定要“冷处理”,不能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急于“取胜”, 把教育者降低到与被教育者的同等位置,也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疏导不同训导、迁就,训导是压服的别名,迁就又是放任自流的代名词, 而疏导才是思想教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理解学生,发展个性

现在的青年学生,尽管个性各有差性,但他们的共性是:富于幻想、勇于追求、勤于思考、敢于发问、关心祖国的前途,这正是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主体。他们在党的开放政策的启发下,对世界萌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对未来充满了美的憧憬。他们在探索人生,不愿重复上辈人的生活模式,渴望按自己的意愿设计自己的生活及未来的人生道路。总之,他们主观意识上的理想色彩较浓,喜欢“向前看”,常爱做横向比较。这与常爱作纵向比较的中老年教师之间容易产生“代沟”。对于“代沟”的有无,众说纷纭。我则认为“代沟”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在两代人之间表现出的思想认识和行事准则方面的差异。真有“代沟”是好事,“代沟”愈大,表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愈大。反之,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们的见解和思维方式一代代地雷同,世世代代都按照同一生活模式重复人生,都沿袭相同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社会现象,那么社会的进步就停止了。但现在以引用“代沟” 一词为时髦,并以此来概括青年,以偏概全,不尽妥当。事实上,许多所谓“代沟”仅仅是不同的人生阅历造成的认识上的差异,或是年龄的不同造成

的情趣上的差异。有些青年学生用“代沟”一词来掩饰自己认识上的片面或滑坡趋势是不恰当的。学校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师生要多接触、勤对话, 彼此了解、相互理解。

了解学生是为了因势利导、发展个性、使之成材。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在社会急需人才的今天,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甚至要宽容某些学生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青年学生!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本着“爱而不纵,严而不死”的原则, 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当然,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形成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表现某种程度的“弹性”, 做到“三宽”,即:以宽厚的情怀,宽容学生的某些不足,创造出一个宽松的思想工作环境。这样,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就有了安全感,不必谨小慎微, 个性就能得到自由发展。

克服“偏爱”,一视同仁

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不爱学生、不被学生依恋的教师, 不是一个好教师。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一视同仁, 绝不是偏爱。

偏爱是教师常见的一种“职业病”,教师容易对那些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亲之信之,有时遇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失之公允。教师的偏爱还表现为处理学生之间矛盾时的偏袒,其结果只能是激化矛盾,而且使教师情不自禁地卷入学生间是非的漩涡中,不能冷静地客观分析和解决问题,失去了“旁观者清”的令人信服的裁决权。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证明了以下两点:愈是所谓“差生”,就愈需要得到教师的爱护和帮助;教师愈是偏爱谁, 结果多半却是害了谁。被偏爱的学生容易滋生盲目的优越感,会不自觉地自筑与周围同学感情上的藩篱,造成自身的孤立;其他的学生又会浑身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冷落,会嫉妒“受宠”的同学,进而怨恨教师,师生间的心理障碍由此形成了。本来,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生活在一个集体里,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愿望,只要引导得法,可使之焕发出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例如教师偏爱甲某,就难免忽视乃至压抑了乙某的积极性,乙某就会滋生莫名的孤独感,失去在集体生活中的安全感和温暖感,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可能会凝聚成对集体的反感,于是产生了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心理抗衡。这种抗衡, 显然有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不利于思想教育工作。

教师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还必须注意避免感染上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社会传染病”:看“关系”、“背景”,根据学生家长的地位和权势而采取对学生的亲疏、宽严等不同的态度。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有必要先净化自己的灵魂,万不能以世俗的势利眼光对待学生,这有助于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

“爱”是心理障碍的溶解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教师要从爱护的观点出发,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