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斯曼的“种质”与“体质”

在达尔文生活的时代,人们普遍对生物的遗传规律不了解。为了能建立一种包括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理论,特别是为了说明获得性状遗传的原因, 达尔文作了勇敢的尝试。他复活了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的遗传学说, 并称之为“泛生子假说”。这套学说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认为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生物的发育是由一些单个的、小得不可见的颗粒,即所谓“胚芽”, 引起的。生物体里的每一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异的胚芽。其次,胚芽可以从细胞中游离出来,在生物体内自由循环,并可在生殖器官中积累,重新装配起来成为生殖细胞内胚芽的组成部分。根据该学说,若生物体的某个部分发生了改变,获得新的性状,其内的胚芽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胚芽游离出来,再进入生殖细胞,就可以把新获得的性状传给后代。这样,通过泛生子学说,就可以说明获得性状遗传,说明进化的遗传机制。

达尔文的这个遗传理论认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有独立、可分的颗粒基础——泛生子。这是一个虽然肤浅,但却比较圆满,本质上不相矛盾的理论, 还可以解释不少观察到的事实。但是,泛生子的存在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 以至达尔文本人对这一理论也持有怀疑的态度。

就在达尔文苦苦探求生物的遗传问题的时候,德国也有一位生物学家清楚地意识到,必须要有正确的遗传理论,才能够解决生物进化的根本问题。这位生物学家就是魏斯曼。当达尔文提出他的进化理论时,魏斯曼才是一个20 多岁的年青人。他早年曾从事过医学,研究过动物学。后来由于眼疾,他从实验研究转向理论研究,把精力放在思考生物学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上,所涉及到的领域包括自然选择与进化、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发育的机制。

在魏斯曼开始研究进化的时候,他跟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也是相信获得性状遗传的。但随着细胞学研究的惊人进展,获得性状遗传的不合理性便逐渐显露出来。根据当时的观察,魏斯曼相信所有的遗传物质都包含在细胞核里。在细胞结构上以及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可以使获得性状遗传成为可能。当他认定获得性状遗传不能成立后,便潜心探索遗传变异的新的途径。

魏斯曼根据他对细胞结构、生殖以及繁殖的事实的了解,特别是他自己以前对红虫、水螅和水母等无脊椎动物所作研究的结果,发现在这些生物的胚胎发育早期,未来的生殖细胞经过少数的几次分裂后,就被“搁置”在一旁,不再与躯体的其他细胞发生任何生理上的联系。实际上,这些未来的生殖细胞是被隔离起来了,没有一条途径可以将作用于有机体其余部分的影响传递到这些生殖细胞的核里。直到生殖过程的开始,这些生殖细胞才重新活动起来。

从这些事实和观察中,魏斯曼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认为生殖细胞—— 种质细胞,与生物体的其他细胞——体质细胞,从一开始就是分开的,因而在体细胞(体质)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到生殖细胞以及它们的细胞核(种质)。这样,就导致了他在 1885 年提出了著名的“种质连续学说”。按照种质连续学说,种质细胞是连续的,是世代相传的,并始终和体质细胞分离;而体质细胞是不连续的,每一代的体质细胞都是由前一代的种质细胞衍生而来,体质细胞只起着保护和帮助种质繁殖自身的作用(图 5)。遗传

是由种质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具有一定分子性质的物质从一代到另一代的传递来实现的。

另一方面,魏斯曼通过引证和亲自进行一些实验来证明获得性状遗传的不存在,如连续多个世代去除一种生物体的某个器官,结果并不能导致这种器官的退化。这类实验虽然十分粗糙,但在当时还是有相当大的说服力。

此外,对以往需要用获得性状遗传来解释的现象,魏斯曼指出可以用自然选择来更好地予以说明。他还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生物的适应现象不可能通过“用进废退”的获得性状遗传原理来解释。例如,蚂蚁中的工蚁和兵蚁有许多特殊的适应,但它们本身并不繁殖,因此这些适应不可能通过获得性状遗传而形成。

否定了任何形式的获得性状遗传,自然同时也否定了达尔文的“泛生子学说”。但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方面,魏斯曼是完全接受并继承了的。而且,通过发展他的遗传理论,魏斯曼成为了一位完全的选择论者,认为进化除了自然选择外,就不再需要其他机制了。

魏斯曼的学说为以前细胞学上混乱的事实提供了一种形成有条理有组织的理论框架的可能性,他的遗传理论也为进化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进化学说完全否定了获得性状遗传的存在,不妥协地强调自然选择,从而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可以说,魏斯曼是 19 世纪中在达尔文之后对进化论贡献最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