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

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

中国的传说流传广泛,数量众多,内容也丰富多彩。从不同的角度,可对这些传说作不同的分类。这里,仅根据传说内容或题材的不同,将传说分为四大类: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

人物传说

人物传说的特征是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人物的事迹和遭遇,用生动奇异的情节刻画和渲染人物形象。人物传说主要有六种类型:

1.神仙传说

这类传说的人物有超乎凡人的神通,大多是虚构出来的,也有少量是真实的人物,有八仙那样的仙话人物,也有济公那样的佛家人物。其内容有的以惩恶助弱为主,如“八仙传说”。八仙即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又称钟离汉)、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蓝采和,他们是道教人物,出身背景各不相同,本领、造型各异,由于在社会、江湖上助弱济贫、惩恶扬善,修炼成长生不老的仙人,其形象是人也是仙。八仙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其中最著名的是“八仙过海”的故事。有的以讲述爱情故事特别是人仙婚恋为主,如四大传说。有的重在宣扬宗教观念,如道家的修炼成仙,佛家的轮回报应等。这些神仙人物大部分是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想象中的人物,只有一小部分是仙化的真实人物,如东方朔,也有从神话故事演化而来的形象,如西王母。

2.文人传说

主要讲述历代杰出文人包括诗人、画家、书法家、作家、哲学家的生活轶事。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渲染他们在事业上的精深造诣,或讲述他们成才的艰辛刻苦,以激励后人用功。也有很多故事刻画他们的某种性格特征如机智、幽默、倔强、耿介等。经常出现在这类传说中的人物有孔丘、屈原、王羲之、李白、司马迁、陶渊明、苏轼、唐伯虎、蒲松龄、曹雪芹等。那些成就卓著而又经历曲折、个性突出或者与普通大众联系密切的文人更受传说的偏爱。

3.巧匠名医传说

传说的内容多渲染巧匠名医技艺高超、品格高尚,且惩恶扶弱。各行各业都有出名的能工巧匠,一些名匠名医成为同行业、相近行业甚至一般劳动民众崇敬的偶像,人们编造出很多故事传扬其技艺、品行。这类传说中最发达的是鲁班传说。名医传说中常见的主人公有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这里,我们看一则关于张仲景的传说:

东汉的时候,有个名医叫张仲景,因为医术高明,被人称为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在晚年告老还乡的时候,正赶上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难受。

回到家后,由于张仲景早已经闻名天下,很多人上门求医。张仲景有求必应,整天都很忙碌,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很快,他研制出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当初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做馅料,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煮熟。

因为面皮包好后,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俗话说,医生难治自己的病。张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就在平时经常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众的爱戴。退休以后,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乡去看望。在他病重这年,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

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了。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矫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祛寒娇耳汤”现在很少有人吃了,但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

这个故事可以看做关于名医的人物传说,但同时也在解释中国人为什么冬至时要吃饺子,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则习俗传说。

4.帝王将相传说

帝王将相传说又可分为帝王传说和将相传说。帝王传说讲述帝王的神奇出生、宫廷轶事,或者讲述帝王如何残暴、贪婪、好色等的故事,如关于上古五帝、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李世民、武则天、朱元璋、乾隆、康熙、慈禧太后等,都有很多传说。将相传说又可分为名将传说、清官(贤相)传说和奸臣传说。名将传说讲述百姓理想中英雄式的著名将军如岳飞、杨家将、戚继光、萧何等的作战故事,其中岳飞传说、杨家将传说影响最大,并在当代转化为评书形式借助现代传媒广泛传播。清官传说讲述贤明、勤勉、嫉恶如仇、不畏强权、主持正义或幽默风趣的大臣、官员的事迹,如诸葛亮、魏徵、包拯、寇准、海瑞、刘墉、纪晓岚等,有很多影响巨大的传说故事。这些清官实际上是穷苦百姓在黑暗社会饱受欺凌、求告无门的情况下幻想出来的救星式的形象,他们常常无法通过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权利,在长期专制的社会中也不可能产生对于新制度的想象,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清官身上。少量的清官并不能解除太多的苦难和冤屈,但是这种清官传说的讲述毕竟给底层民众的生活带来一些希望和光亮。奸臣传说则揭露封建社会统治阶层中的一批奸坏腐朽官员如秦桧、潘仁美、严嵩、魏忠贤、吴三桂、和珅等的恶行。他们往往为攫取权力、聚敛财富等而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受贿勒索、荒淫奢侈,并善于在皇帝或上司面前阿谀奉承、巧进谗言。在故事中,奸臣往往是名将、清官的对立面,由于他们的破坏行奸,而使正面人物的作为、成功有了很多曲折,客观上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

5.起义英雄传说

起义英雄传说,是反映官逼民反的历史事实,歌颂造反起义的英雄好汉的传说。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过程中有很多次农民起义,每次重大起义的首领都会出现在民间传说之中,如陈胜、吴广、黄巢、方腊、宋江、李自成等。封建社会的一般史书注重记载以统治者为主角的朝廷大事,对起义首领很少作正面的较详细的记载,而且通常把起义者称作“匪”、“贼”、“逆臣”等,作出否定的评价。而民间传说对这些人物的评价并不受统治者和正史的观点的左右,不管起义者最后是否成功,大都把他们当做正面人物、英雄进行传扬。这主要是由于起义者一般都出自下层民众,代表了民众的利益和愿望。

6.政治历史人物传说

指近代以来的政治家、革命家的故事,也包括政坛上的反面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有清末民初时期的一批著名政治家如谭嗣同、章太炎、秋瑾、蔡锷、黄兴、孙中山等,也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陈毅、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除了正面人物以外,也有一些传说讲述对反面人物如袁世凯、汪精卫、“四人帮”等的否定、憎恨、嘲笑等。

史事传说

史事传说是以历史事件为叙述中心的传说。这种传说以传奇性故事讲述历史性事件,广泛刻画各个阶层、各方面的人物动态,反映民众对历史的认识,表现人心的向归。主要有三种类型:

1.反抗外来侵略的传说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无数次抗击外侮,进行艰苦卓绝的自卫战争,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方面的著名传说有岳飞抗金传说、杨家将抗击契丹的传说、郑成功和戚继光抗倭的传说、义和团传说、捻军传说等。

2.农民起义传说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阶层治国无方、政令严酷、黑暗腐败等因素,导致穷困百姓无法正常生活而一次次起义反抗。近代科技落后的中国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农民义军奋起反抗,故相关的一些传说又增加了反帝的主题。传说用生动离奇的故事叙述起义作战过程,赞颂起义英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梁山泊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都有很多传说故事流传。

3.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这是新的史事传说,记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以来的历史事件,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传奇故事。

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史事传说还有包括很多关于其他历史大事的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是关于特定地方的景物、古迹、特产、动植物的由来、命名和特征的解释性传说。这类传说是对特定地方的实物或实事进行艺术性的解释,而不是讲述科学知识。故事收尾处归结到开头提出的事物上。其内容常表现出当地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山川名胜传说

山水名胜传说是解释特定地方的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由来、命名与特征的传说。这类传说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看起来是在解说山水名胜的形成和特征,实际上表现的是当地人们对家乡景物的喜爱,和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愿望。这种传说使自然风光平添了人文情趣,因而更富于魅力。比如人们爱给一些风光秀丽而造型奇特的山峰编故事,解释山峰的形状是怎么形成的。在广东与广西交界的地方,有一座高山,山顶上有两块巨石,巨石之间架着一块石板,石板上还立着一块石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人站在一张石板凳上。当地人很喜欢这一景色,时间久了,逐渐幻想出一个故事来解释它。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壮族青年男女;美丽的姑娘梅娥和勇敢的小伙子石苟。当地的恶霸财主“活阎王”看上了梅娥,派家丁们来抢婚,害死了梅娥唯一的亲人老父亲。石苟见到,救下了梅娥。二人逃到了深山中,结为夫妻。后来石苟被朝廷强征入伍,一去不回。梅娥在每月十五都要到山顶上,站在石凳上朝石苟远去的方向张望,因为总也等不来夫君回还,就变成了一块石头,永远向远方张望着。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峰叫作“望君顶”。类似的传说古已有之。南朝宋代刘义庆的《幽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相传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化为石,因以为名焉。

2.物产传说

物产传说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土特产品的产生、特征和名称由来的传说。由于各地物产丰富,这类传说也有很多。特别是一些久负盛名,其名称又较“怪”的特产,如天津狗不理包子、杭州东坡肉、潮州老婆饼等,其传说也很有趣,并流传广泛。

这里以狗不理包子为例。天津小吃有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其中以狗不理包子最为著名。一般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去品尝一下正宗的狗不理包子。这种包子确实美味可口。其主要特色是色白面柔,底帮厚薄相同,外形美观匀称,入口咬起来流油,但又肥而不腻,味道鲜美。据有关资料,它的用料、做法等确有独到之处。该包子馅的做法是:以肥瘦3∶7的比例取鲜猪肉轧碎,加入定量的水、排骨汤或鸡汤,再用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味精等精心调拌,这些配料的比例用秤严格定量,一斤馅里放一两五钱香油、四两鲜姜、一两葱末。包子皮的做法是:和面时水温保持在15℃左右,做成半发面,揪出剂子,擀制成直径为8.5cm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馅时讲究褶花疏密一致,每个包子15个褶,外表呈白菊花形,将包子在屉内摆好,上大灶蒸5分钟即熟。前后八道工序都有特定的规矩和技法。这样好吃又好看的包子为什么取名“狗不理”呢?天津一带流传着关于狗不理包子的传说,其中心就围绕着这一奇特的名称加以演绎。尽管各版本有所不同,但这些传说都以一个从天津郊区河北乡村到天津市某包子铺当伙计的小伙子为主角,“狗不理”是他的小名或绰号。故事发生的时间在清朝光绪或道光年间。有些故事讲出具体的地点和人名:天津附近武清县杨村的一个少年名叫高贵有。他的小名叫“狗不理”。还有的故事说他的脾气倔强,一次他的妈妈说他:“你这种牛脾气呀,真是个‘狗不理’!”意思是说他的脾气坏得连狗也不愿搭理。这样他就得了个“狗不理”的绰号。高贵有十三四岁到天津学手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食铺做了小伙计。在这里没人叫他的大名,都叫他“狗不理”。由于他心灵手巧,很快学得一手好活计。三年满师后,他就离开这家铺子自己开了一家叫“聚德号”或“德聚号”的包子铺。他做的包子物美价廉,远近做工的人们和小商小贩都喜欢到这里来吃包子。由于人们喊惯了他的小名或绰号“狗不理”,也就把他做的包子叫作“狗不理”包子。还有一种说法,说他的小名叫狗子,由于生意兴隆,他常忙得顾不上跟食客说话,所以吃包子的人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时间长了都叫他“狗不理”,他做的包子也就成了“狗不理”包子。这样,“狗不理”包子铺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有的故事还说,当年袁世凯在天津编练新军,将“狗不理”包子献给慈禧,得到太后夸赞,从此“狗不理”包子的名声就更大了。

以实有人物的名字来命名的食品最著名的应是打苏东坡招牌的系列菜:“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等。据说苏东坡不仅是个美食家,对烹饪也很有研究,曾修订过民间菜谱。他自己也爱烧菜,曾在《东坡志林》中写道:“予在东坡,常亲执仓煮鱼,客未尝不称善。”他很喜欢吃猪肉。元丰三年(1080年)贬官到长江边上的黄州任职时,见当地百姓不喜食猪肉,导致猪肉价格很贱,就常买回猪肉,按自己家乡眉山一代的做法烹制,还写下《食猪肉》一诗: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据说东坡肉就是按苏东坡的烹饪方法做的一道菜,它在浙江曾被评为杭州第一传统名菜。“东坡肉”皮薄肉嫩,色泽红亮,味醇汁浓,口感酥烂而外形不碎,味道香醇而不油腻。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传说: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曾发动民众疏浚西湖,他见人们做工辛劳,就让家厨按自己的方法做成红烧肉,送到每个民工的家中表示慰劳,并嘱咐家厨说:“连酒一起送。”但家厨没听明白,误以为让他做红烧肉时连酒一起烧,就把肉加上酒烧起来。民工们吃了这种加上酒烧制的肉,都认为是从来没尝过的美味佳肴,并把这道菜称为“东坡肉”。从此,该菜成为一道名菜流传下来。“东坡肘子”据说也是按苏东坡的手艺烹制的一道传统名菜。

在全国许多地方的饭馆里都常见到的川菜麻婆豆腐,深受大众的喜爱。其豆腐雪白细嫩,上面点缀着牛肉馅、青蒜苗节,周遭围绕着透亮的红油,口感麻、辣、烫、鲜、嫩、香、酥。

关于麻婆豆腐的来历,民间传说:在清代晚期,成都北门外万福桥头,有一家小店,店主是一对夫妻。妻子掌厨,因其面部有麻点,其夫姓陈,人们背后都称她为陈麻婆。在桥头过往的挑油脚夫常买些豆腐和牛肉,加上自己所挑的菜油,交给陈麻婆代为烹饪,并付给一定的火钱和加工费。由于麻婆做的豆腐美味可口,“麻婆豆腐”的名声传扬出去,夫妻俩就主营豆腐菜,并挂出了“陈麻婆豆腐饭店”招牌。清朝末年,麻婆豆腐已成为成都一带的名菜。诗人冯家吉曾在《成都竹枝词》中写道:“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作家李吉力人在长篇小说《大波》中,曾记载麻婆豆腐的历史:“陈麻婆饭铺开业八十余年,历三代而未衰,40年代虽仍处郊野,依然是门庭若市,掌厨者为其再传弟子薛祥顺,20世纪50年代迁市内。”

3.动植物传说

动植物传说是解释动植物的名称、习性或特征的由来的传说。这类传说围绕动植物的名称、特征等编造一个生动感人或有趣的故事,故事里往往表现出民众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如为什么猫总爱吃老鼠、老鼠生来害怕猫呢?《十二生肖的来历》的传说解释说,当初玉皇大帝要选12种动物作为人的属相,这样人就不伤害这些动物了;选择这些动物的方法是看谁在那一天先跑到他的龙案前。猫获知这一消息后,就告诉了老鼠,二者约好那天一起去。老鼠让猫放心睡觉,早晨叫醒它。但老鼠悄悄地自己去了,并在竞赛中获得了12属相的头名。老鼠回来时猫正在洗脸准备出发,听说考核完毕老鼠已经中了头名,一气之下就把老鼠吃了。从此两种动物就结下了仇。这个故事听起来趣味盎然,同时表达了人们对老鼠不守信义的否定和嘲笑的评价。关于含羞草的传说解释为什么含羞草一触就垂下叶子,为什么叫作“含羞草”。故事讲述了一个小伙子与荷花仙变成的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二人已结成夫妻,但后来小伙子见异思迁,在外出打工时与另一个妖女成了亲,后来又被妖女害死了。荷花仙把丈夫埋葬后,坟头上长出一棵草,是那小伙子的灵魂转生的。荷花仙的手指一碰它,它就并拢叶子,垂下叶柄,那就是小伙子对自己的变心行为深感羞愧的表现。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草叫“含羞草”。这个故事包含着人们的传统的爱情观:赞美荷花仙对爱情的忠贞,批评男主人公对爱情不专一、离弃原配的行为。

习俗传说

习俗传说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性传说。风俗习惯在当初产生的时候,都是当地民众出于生活的需要而采取的活动,是有利于社群的生存和发展的。当这些活动成为当地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后,就有了较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为一代代的后人所遵循。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生活条件的变迁,这些习俗性活动在后世已不再具备当初的必要性,后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就编出种种故事来解释其合理性,就成为习俗传说。这就是习俗传说的产生原因。

习俗传说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三种:节日习俗传说、婚丧习俗传说、游艺习俗传说。

1.节日习俗传说

节日习俗传说是解释中国各民族的节日习俗的由来的传说。这些传说一般都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解释某个节日为什么有某种习俗。

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期间有贴对联、请神、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给压岁钱等习俗。对这些活动,老人们都有各种说法加以解释,有的说法较为简单,不能构成故事;有些说法则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这些故事就是关于过年的习俗传说。贴对联的习俗,是由敬奉门神衍生而来。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关于此二神的故事首见于王充《论衡·订鬼》所引《山海经》: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神荼、郁垒能捉鬼的故事传扬开来,人们都在过年时在门的两边挂上两片桃木板,上面写着二神的名字,以驱鬼避邪,这就是早期的桃符。到五代时,后蜀的孟昶(音厂)在桃符上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记载中最早的春联。后来人们改用红纸书写张贴,成为家家户户都遵行的习俗。关于放鞭炮,人们传说是为了用响声吓跑一个叫作“年”的怪兽。许多地方有过年供斧子的习俗,吉林长白山地区的传说解释为,有一家穷人因为无意间把斧子放在祭祖的供桌上,而一年日子兴旺、庄稼丰收,于是这一带就有了过年供斧子祈福的习俗。

再如五月初五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较通行的解释是起因于人们纪念屈原。南朝梁代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后,楚地的人很怀念他。到每年的这一天,就用竹筒装上米,投入河中祭祀屈原。汉代建武年间,在某个白天,有一个士人模样的人向一个姓曲的人现身,自称是三闾大夫,告诉曲氏,过去人们所投的食物都被蛟龙偷吃了,请将米用楝叶包起来,并用彩丝缠好,这样蛟龙就不会抢吃了,因为这两种东西都是蛟龙所害怕的。从此以后,人们在五月初五就用楝叶和五色丝包裹粽子。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则记载:五月初五龙舟竞渡的习俗也是为纪念屈原而设,人们赛龙舟是为表达救助屈原的愿望。这些传说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的习俗起源更为古老,很可能是史前社会图腾崇拜的遗迹,他在《端午考》中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在上古社会,人们常受到蛇虫、水灾的威胁,就将幻想中神通广大的龙当做部族的图腾,也就是当做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将小舟造成龙形,画着龙纹,并称为“龙舟”,在端午节进行龙舟竞渡,就是龙崇拜的遗迹。这种考证是有道理的。另一个较有力的佐证是,对赛龙舟习俗的产生原因,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传说:楚地的说法是为凭吊屈原,而越地的传说解释为纪念越王勾践苦练水军、打败吴军的事迹,吴地的传说则说,龙舟竞渡是为祭祀、迎请钱塘江潮神伍子胥或孝女曹娥。这说明端午节习俗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只是特定地方的人所作的附会性的解释。

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节日,如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泼水节,白族、纳西族、彝族等族的火把节,侗族的斗牛节,仫(音木)佬族的吃虫节等,并有关于这些习俗的传说。

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的六月,为期三至五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第一天是除夕,第二天傣语叫“腕脑”,意为“空日”,最后一天是“日子之王到来之日”,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节日期间,要进行拜佛、泼水、放高升(用竹子、火药等自制的烟火)、划龙舟、赶摆、歌舞、丢包等活动。节日第一天,在佛寺举行的祭祀仪式结束后,人们涌上大街小巷,用铜钵、脸盆或水桶盛上水(当然不能用热开水),逢人便泼,互相追逐嬉戏。民间认为这是吉祥之水、祝福之水,不仅可以防病消灾,而且向对方泼水是表示亲爱和敬重之意。傣族人说:“年年有个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所以人们相互尽情地泼着,不管是泼人者还是被泼者,从头到脚都湿透了,都非常兴奋。这一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过去有一个残暴凶恶又本领高强的魔王,抢夺了十一个美女做妻子,妻子们都恨透了她,但因为魔王不怕任何伤害,别人无法杀死他。后来他又抢来最美丽的姑娘做十二房。这位姑娘设法诱哄魔王透露了自己的秘密: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杀死他,就是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勒住他的脖子。等魔王睡熟时,姑娘就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勒住他的脖子。魔王脑袋滚落而死。但魔王的头颅不好处理,一落到地上就会引起大火。十二个妻子只好轮流把魔王的头抱在身上,每年轮换一次,轮换时,人们就给抱头的姑娘泼水,以冲洗她身上的血污,助她消除一年的辛劳,并祝福新的一年里能免灾避难。由此形成了泼水节。

火把节是中国南方彝、白、纳西、傈僳、拉祜、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大都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为期一至三天。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火把节举行的活动不尽相同,常见的有:点火把、歌舞、赛马、斗牛、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火把节也是青年男女在欢聚歌舞中自由交往、选择配偶的好机会。不管怎样,火把节都少不了众人在夜晚点燃松木扎制的火把,插在村中各处,并手持火把在村中和田野中游动。民间认为耍火把可以驱邪避害,祈祷丰收。关于为什么在这个日期要到处点燃火把,不同地方流传着不同的传说。云南彝族的一则传说讲,从前天上的一个大力士来找地上的大力士摔跤,被摔死了,天菩萨发怒,就派大批蝗虫、螟蛾来吃地上的庄稼。地上的大力士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晚,砍了许多松树来,领着人们点火把烧害虫,保护了庄稼。从此,人们把这天定为火把节。纳西族则传说,天上的大神看到人间生活得很快乐,心生嫉妒,就命一位老将到人间放火。老将不忍心伤害无辜、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就告诉一个遇到的人,在六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天神要来放火,可点燃火把竖立在门口,能避免灾难。这人赶快把这消息告诉全寨的人。到六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点燃火把。那位老将就告诉天神,已将人间烧成一片火海。天神看了很满意。从此,纳西族每年到这天都要点燃火把,以祈福避害。而在路南地区彝族的传说中,点燃火把是攻克魔王的方法:由于攻打魔王时久战不胜,就改用火攻: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以此驱赶羊群猛攻,战胜魔王。从此人们就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点火把庆祝用火攻之术取得的胜利。白族传说,点火把是为了纪念一位坚贞不屈、赴火而死的妇女。据清代光绪年间《昆明县志》记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旧历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

2.婚丧习俗传说

婚丧习俗传说,就是关于婚姻和丧葬习俗的传说。这类传说大都用故事解释婚礼、葬礼上为什么要举行一些富于特色但显得颇为神秘的习俗活动。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各族有很多丰富多样的婚丧习俗,有关的传说也很多。上文所举的关于新娘的盖头或遮羞布的传说就是婚俗传说。

婚姻与丧葬是民众生活中的大事,婚礼与丧礼一般是民间最隆重的典礼。按民间传统礼俗,婚丧大事有严格和繁琐的“讲究”。这些讲究大都是“老时候”流传下来的风习。很多风习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但还在认真遵行着。人们就编出一些故事来解释为什么要有这些讲究。在婚俗中,关于姑娘出嫁要背出门、要坐轿子、蒙盖头,迎娶新娘要放鞭炮,新娘入洞房后要坐福,新婚之夜要闹洞房,等等,都有传说流传。汉族办婚事大都在新房里和用品上贴写双喜字。据说这一习俗的形成与北宋宰相、文学家王安石有关。故事说,王安石年轻时进京赶考,在京城对出了一家人门口的一幅为选婿悬挂的对联,喜结良缘,新婚之夜,又得金榜题名的喜报,正是“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他感于喜上加喜,就在红纸上写了斗大的双喜字贴在门上。从此,该字流传下来,成为民间重大喜庆活动的一种点缀。对于坐福习俗,河北青龙一带有故事说,从前新娘来到婆家的第一天也没有坐在炕头上不动的习俗。有一个从小到大都没叫过“爹”、“妈”,不善应对的新娘,新婚之日坐在炕上一动不动,让娘家人和婆家人都很不满。但从此后这个女子变得灵气了,回娘家时叫“爹”、“妈”,婆家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了。人们说,这家的好日子就是媳妇入门第一天坐福坐来的。从此传下坐福的婚俗。

一些少数民族有关于其特色婚俗的传说。纳西族摩梭人的传说将其阿注婚习俗归结于女山神创造的婚恋方式。景颇族盛行抢婚和新娘进新房前“过草桥”。他们说:“小伙子和小姑娘成亲,双方再好也要抢进门;只有过了草桥,姑娘才能变成媳妇。”他们在传说中把这种习俗归于景颇族的祖先、创世英雄宁贯瓦的首创。傣族遵行从妻居的婚俗,男子上门,在女方家办婚礼,结婚时先在女方家住七天,再带妻子回家探望父母,三天后回妻子家居住。住满三年后,夫妻到男方家再住三年,住满三年后又可回女方家住,即“三年去,三年来”,直到夫妻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离开双方父母单独居住。傣族的一个传说解释了这种习俗:从前有一人家的养子到皇宫送信时娶了公主为妻,然后带公主回家认亲,又因父亲去世,遂妻带夫同母亲去皇宫居住,从此傣家人有了从妻居的习俗。

各族各地的丧葬习俗也有各种不同的做法和规矩,并有很多相关的传说。汉族葬俗,出丧时长子要在灵前摔盆。为什么这样做呢?一个故事解释说:从前有一个男子的前妻去世,留下一子。娶了后妻,又生一子。但后妻宠爱亲子,虐待前子。天冷时,爹见长子穿得很厚,却缩头缩脑,好像很冷,拆开棉衣,发现里面不是棉花而是芦苇缨絮。爹誓将后妻休掉,长子跪下劝阻,说如果休掉后娘,弟弟也会成为没有亲娘的孩子,还不如一个人受苦。此话正好让后娘听到,深受感动,从此对长子比对亲子还好。她给长子准备了一个面盆,常把好吃的东西放在里面,留着给他吃。长子娶媳妇后还这样做。后娘去世后,长子想到母亲再也不能往这盆里放好吃的东西了,就举起面盆摔到地上,号啕大哭。从此,起灵时由长子摔面盆成为一种仪式。

3.游艺习俗传说

游艺习俗传说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娱乐游艺活动的形成原因的传说。民间有各种传统娱乐游戏活动,如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舞狮子、打秋千、放风筝、赛灯、猜谜、说书等,也流传着很多关于这些活动的传说。比如关于猜灯谜活动。河南社旗一代的传说讲,猜谜活动很早就有了,后来为什么兴起猜灯谜呢?从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爱以衣取人。有一年春节前,有两个人跟他借钱,穿得衣帽华丽的人借到了,穿得破破烂烂的王少没借到钱。元宵节时各家各户做花灯,王少别出心裁地在华灯上题了一首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很多人围着看;笑面虎看了说是骂他,就让家丁来抢花灯。而王少解释这首诗是个谜语,谜底是针,搞得财主很狼狈。从此有了灯谜习俗。

蒙古族、鄂温克族等民族都有祭敖包或敖包会等活动。“敖包”一词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堆子”,原指在游牧地区交界之处和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作为标记的堆子。据《清会典》记载:“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敖包被人们当做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居住的地方,成为崇拜物,受到人们的隆重祭祀,祭敖包是蒙古等族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后来敖包也成为游艺的场所。敖包一般建在地势较高的山丘上,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址建造。它多用石块堆积而成,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外观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底形,顶上插着一些树枝、幡杆等,并挂着各色经旗或绸布条。每年五六月份水草丰美的时候,人们纷纷来到敖包前,献祭、祈祷、添加石块,祭祀完后,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歌舞等活动。在内蒙古、黑龙江的鄂温克族,传说有一个冤魂变的女妖常现身作恶,人们捉住了她,并按萨满的话,将女妖用草包好烧掉,然后将全部骨灰放在村边的高地上,用岩石压住,然后祭祀祷告。后来,人们怕女妖再出来,就不断地往岩石上加石头,就堆成了小山包。每年举行敖包会,祭祀之后,在敖包前进行热闹的游艺、社交活动。

四大传说

四大传说指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白蛇传和梁祝传说。它们都用曲折奇妙的情节讲述着各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里都有一对深受民众喜爱的情侣形象,特别是故事里的女主人公,都聪明美丽、情深似海,而且敢作敢为,更是深入人心;故事的意境也很优美,富于神奇的幻想色彩,常使生活艰辛的民众获得无限的精神享受。四大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已成为传统文化宝藏里引人注目的灿烂明珠。

一、四大传说的基本故事情节与形象系列

(一)四大传说的基本故事情节

四大传说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故事情节,但是也有其基本的情节框架,可分别概括如下:

1.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的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盛夏的夜晚,仰望群星闪烁的夜空,人们能看到银河两岸有着两颗遥遥相对的亮星。著名的“0”等亮星是织女星,它旁边的四颗小星组成的形状,像是一只织布的梭子;对面的一等亮星是牛郎星,它同前后两颗小星组成*—*—*形,宛如一个人挑着一副担子在赶路。传说《牛郎织女》讲的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女儿(或天帝的女儿,或孙女)。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人间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谁知织女下凡在人间成亲的事让王母知道了,她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得隔河痛哭相望。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他们搭桥。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传说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细语,天上要是落下雨点,那就是他俩伤心的眼泪。

该传说可概括为三个情节单元:(1)织女洗澡,牛郎拿去衣裳,牛郎织女相恋成婚;(2)王母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挑担追到天上;(3)王母划出银河,牛织隔河相望,鹊桥相会。其故事融合了两兄弟型、毛衣女型、难婿型等民间故事类型。

2.孟姜女传说

孟姜女传说的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相传有一家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南瓜,在隔壁姜姓人家的房顶上开花结果。收获时,南瓜中生出一个白胖美丽的小姑娘,因为这个瓜是孟、姜两家的,所以取名孟姜女。孟姜女长大了,当时秦始皇筑长城到处抓民夫,一个叫范喜良的小伙子为躲避差役,进了孟家的花园,正好撞见孟姜女在湖边捞扇子。当时,有一种习俗,一个女子洁白的皮肤如果被某位男人看见,就必须从他为夫;而且,孟姜女也喜欢这个小伙子,于是两人就成了亲。哪知成婚才三天,范喜良就被抓走了。孟姜女思念丈夫,天天以泪洗面。随后便不顾路途艰险,历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寻夫送寒衣。当她寻到长城脚下,得知丈夫已经死了,尸体被砌进城底。这时,她悲痛欲绝,恸哭得天昏地暗,竟使长城倒塌八百多里。孟姜女滴血认骨,终于找到丈夫的尸骨。她决心背回家乡安葬。再说昏君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便下令抓来问罪,但看到孟姜女长得荚貌非凡,就硬逼她和自己成亲。孟姜女机智地提出三个条件:一,为范喜良造坟隆重安葬;二,秦始皇得如孝子一般披麻戴孝,在灵前跪哭;三,陪孟姜女游海三日。秦始皇一心想得到美女,便答应一一照办。孟姜女在完成祭奠自己的丈夫的心愿之后,趁游海之机,投入大海以身殉情。有的说孟姜女后来变成了银鱼(面条鱼);也有的说她变成了一种像蚊子似的飞虫,蛰死了秦始皇。

该传说可概括为五个情节单元:(1)南瓜里长出孟姜女;(2)孟姜女与范喜良邂逅成婚;(3)范喜良远服徭役,盂姜女送寒衣;(4)得知范喜良已葬身城墙下,孟姜女哭倒长城;(5)孟姜女智斗秦始皇。

3.梁祝传说

梁祝传说的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生得聪明伶俐,爱好诗文。在封建社会,女于是不得出门求学的,祝英台只得女扮男装,外出求学。路上,她认识了同去求学的梁山伯,两人结拜为兄弟。以后,两人以兄弟相称,同窗读书,同床而息。三年中,梁山伯处处保护、关心着“贤弟”祝英台,始终不知英台是个女子。三年后,英台回家,山伯相送。一路上,聪明的英台用巧喻暗示山伯,两人可结百年之好,而忠实憨厚的山伯一直未能解悟她的真意。英台只得托词说愿为山伯做媒,将家中同胞妹妹许嫁山伯,让山伯早日来祝家提亲。后来,山伯到祝家拜访“贤弟”,方知英台是位女子,当初由英台做媒许配的胞妹原来就是英台自己。但因山伯来迟,误了约期,英台已由父亲做主,被迫许给了马家,山伯得知实情,悔恨交加,回家后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边祝英台被逼无奈只得嫁给马家,成亲那日,她要求在花轿经过山伯墓时,让她扫祭一番。当她全身素装来到山伯墓前时,随着“梁兄——”一声揪心撕肝的悲号,顿时天昏地暗,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之中,只见山伯坟墓崩裂,英台纵身投入墓穴。众人抢拦不及,只扯到一片碎裙。瞬间,山伯墓合拢如旧。这时,雨后的晴空挂着美丽的彩虹,墓地上两只硕大的彩蝶,上下飞舞,形影相随。传说;这就是生不能共枕,死也要同葬的笃情男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精魂。

该传说可概括为五个情节单元:(1)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2)结识梁山伯,同窗读书;(3)英台回乡,山伯家访,始知其为女子;(4)英台他嫁,山伯病死;(5)英台祭墓,合葬化蝶。

4.白蛇传

白蛇传的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相传,有一条在西湖里修炼了五百年的白蛇,因为抢吃了许仙口中吐出来的、仙人吕洞宾卖的小汤团,又增加了五百年的仙力。得仙的白蛇十分羡慕尘世生活,就变成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来到人间,取名叫白娘子。跟随她的女婢叫小青,是一条青蛇变的。白娘子爱慕许仙,就利用西湖游春之日,呼风唤雨,找到与许仙共舟而行的机会。交谈之间,许仙也爱上了美丽、多情而又善良的白娘子,于是两人成了亲。婚后,许仙和白娘子在镇江开了一爿药店。由于白娘子医术高明,又热心帮助穷人,药店名声大振,生意越来越兴隆。夫妻俩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十分美满。

再说,当年没有抢到那颗汤团的癞蛤蟆与白蛇结了仇,它变成了一个和尚,取名叫法海,来到人间处处与白娘子作对。他为拆散白娘子的美满家庭;唆使许仙让白娘子在端午节那日饮雄黄酒。白娘子为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真挚爱情,仗着自己有千年仙力,饮了雄黄酒,但还是显露了原形,把许仙吓得昏死过去。为救丈夫,白娘子不顾怀有身孕,飞往昆仑山,经过奋力争斗,盗来仙草,救活了许仙。

以后,许仙去金山寺还愿,法海又强将许仙软禁起来,逼他削发出家。白娘子为维扩自己的爱情,和小青一起上金山寺,水漫金山,与法海进行了一场恶战。白娘子固有孕在身,没能取胜,只得与小青一起回到西湖,准备继续修炼,等待时机再与法海交战。

许仙被关在寺内,死活不肯出家,找个机会逃了出来。回家不见了妻子和小青,又怕和尚再来寻事,也就回到杭州。在西湖断桥处遇见了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小青,便一起寄住到许仙姐姐的家中。不久,白娘子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正在大家高兴地准备庆贺之时,法海和尚闯了进来,用金钵收走了白娘子,并将她压在雷峰塔下。

小青为救出白娘子,再度进山修炼,几年后赶回杭州,寻法海和尚报仇。他们交战三天三夜,小青毁掉雷峰塔,救出白娘子,又和白娘子一起将法海和尚打下西湖。法海无处躲藏,钻进了螃蟹的肚脐,小青念咒语将它定在里面,使它永远不能出来。

该传说可概括为六个情节单元:(1)白蛇成仙,带青蛇来到人间;(2)白娘子与许仙邂逅相恋成婚;(3)白娘子被法海施计而现原形,吓死许仙,盗仙草救夫;(4)许仙被禁金山寺,白娘子一斗法海,水漫金山;(5)二斗法海,白娘子被困雷峰塔;(6)三斗法海,小青毁掉雷峰塔,救出白娘子。

(二)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

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可分为三部分:

1.人物形象

可分为正反两面。正面人物是追求自由幸福的一方,其中有核心人物:织女、孟姜女、祝英台、白娘子。陪衬人物:牛郎、范喜良、梁山伯、小青、许仙。反面人物是阻拦、破坏别人幸福追求的一方:王母、秦始皇、祝员外、马家、法海。

2.自然物形象

其中有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天体形象,它们是:牛郎织女传说中的老牛、喜鹊、牛郎星、织女星、银河,孟姜女传说中的银鱼、蚊子、南瓜(或葫芦),梁祝传说中的蝴蝶,白蛇传中的蛇、蛤蟆、仙草。

3.人工物形象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簪子(或金钗)、梭子、织女的衣衫,孟姜女传说中的长城,梁祝传说中的坟墓,白蛇传中的雷峰塔、金钵。

人物形象是四大传说形象系列的中心和主干。可以看出,每个传说的中心人物都是女性,她们是勇敢追求自由幸福的主动者,而且构成其性格的主要因素都集中表现于婚姻爱情方面的叛逆精神。辅助人物有两种:一种是她们的恋爱对象,这些男性都善良质朴,但都有其性格弱点,或愚钝,或软弱,或胆怯;另一种是恶势力的代表。

其他形象在故事情节中也不是被动的道具,而是作为神话色彩的角色超出了本身的自然属性,各以其魔幻性的功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如老牛可以帮助牛郎上天界寻妻,喜鹊可以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银河将爱侣分隔,等等,这些人物以外的形象在故事进程中也起着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使故事充满神奇的魔幻色彩。

二、四大传说的形成过程

四大传说都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的形成、演变和丰富的过程。

(一)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过程

在先秦时期,牛郎星与织女星是神话中的形象,相互间还没有爱情关系,这种情形在《诗经·小雅·大东》中有所描述: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跬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上述诗句可用现代汉语翻译为(余冠英译诗):

天上有条银河,照人有光无影。

织女分开两脚,一天七次行进。

虽说七次行进,织布不能成纹。

牵牛星儿闪亮,拉车可是不成。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收《淮南子》云:“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淮南子》是西汉时成书的资料。如果该资料属实,则可以说,西汉时,牛郎织女已经人格化,而且其爱情故事似乎已经完整形成。只不过西汉时期的相关资料不很充分。到东汉时期,相关记载已很明确。班固在《西都赋》里写道:“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这里记载了昆明湖的两边有牛郎织女的塑像,说明关于二星的传说已流传较长的时间,并广为人知。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描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在该诗中,牛郎织女已有明确的爱情关系,而且有天河相隔的结局。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这里明确记述了喜鹊搭桥、七夕相会的情节。到后世,该传说又同“两兄弟型”、“毛衣女型”、“难婿型”故事结合,故事情节更为丰富。

(二)孟姜女传说的形成过程

孟姜女的前身是先秦时期的齐国将领杞梁之妻,《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杞梁战死、杞梁妻谙熟礼法而拒绝齐侯郊吊的故事: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莒予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从上文可知,杞梁(全名杞梁殖)是作战时被俘获杀死的。杞梁妻熟知礼节并善于辞令,她的一番话句句在理,使齐侯只得到杞梁家中吊唁。但这个记述很简略,杞梁妻的其他事迹全无记载,后来的故事是衍生出来的。

《礼记·檀公》说“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孟子·告子下》说杞梁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增加了杞梁妻“善哭”的情节。到汉代,关于杞梁妻的传说又增加了一些内容。刘向在《说苑》中说杞梁妻“昔华舟杞粱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阝也”(卷十一《善说》);开始有了哭倒城墙的情节,但是此处的“城”还不是长城,应该是杞梁妻哭泣的地方的城或者是杞梁战死的地方即莒城。《列女传》(作者佚名,一说为刘向)在记述了杞梁妻拒绝郊吊于是庄公改而家吊的事情后,又记载:

杞粱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予,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依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卷四《贞顺传·齐杞梁妻》)

其中描述更为细致,并增加了殉情的情节。

至此是早期的传说内容,围绕杞梁妻知礼、痴情而展开。到唐代的《同贤记》(见《王周玉集》)中,就有了秦始皇兴役筑城、孟仲姿与杞良邂逅成婚、万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主要故事框架:

杞良,秦始皇时北筑长城,避苦逃走,因入孟超后园树上。超女仲姿浴于池中,仰见杞良而唤之,问曰:“君是何人?因何在此?”对曰:“吾姓杞名良,是燕人也。但以从役而筑长城,不堪辛苦,遂逃于此。”仲姿曰:“请为君妾。”良曰:“娘子生于长者,处于深宫,容貌艳丽,焉为役人之匹。”仲姿曰:“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君勿辞也。”遂以状陈父,而父许之。夫妇礼毕,良往作所,主典怒其逃走,乃打杀之,并筑城中。仲姿既知,悲哽而往,向城而哭,其城当面一时崩倒。死人白骨交横,莫知孰是。仲姿乃刺指血,以血滴骨云:“若是杞良骨者,血可流入。”即沥血,果至良骸,血竟流入,使将归葬之也。

该记载将杞梁妻故事与秦始皇修长城的事情联系起来,已具备孟姜女传说的主要内容,而且有很生动的细节描写。这是见于唐朝文献的完整记载,但据资料表明,孟姜女传说已在隋唐之前的北齐时期形成。由于北齐统治者多次强迫百姓大规模修筑长城,使千百万民工背井离乡,很多人死在工地,人们就假托秦始皇修长城的事情,把杞梁妻的故事改造成孟姜女传说,来表示对当时统治者强修长城的抗议。唐末五代时被称为“禅月大师”的贯休和尚有《杞梁妻》一诗(《全唐诗》卷八二六):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该诗显然采用了《列女传》关于杞梁妻的说法,又将之与秦始皇筑城之事结合,虽在情节上没有比《同贤记》增加新的内容,但是可以当做孟姜女传说与杞梁妻故事的关系的佐证之一。

后世的传说又增加了孟姜女与秦始皇斗争的故事。

(三)白蛇传的形成过程

关于该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为明编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是一个妖精迷害人并被镇压的故事,其中已有白蛇传的核心情节:白蛇爱上了人,被镇于石塔下。其余细节也与后来的传说有相似的地方,如男主人公与蛇精的女儿在西湖相遇,最后真人将蛇精用法术镇压等。但差异也是很显著的,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女主人公还是一个吃人的妖精。

明代冯梦龙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有了完整的故事和细节,而且具备了后来的白蛇传的基本情节,从西湖同船借伞相识,到最后用法海和尚的金钵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与后来传说的故事梗概很接近。白娘子形象的基调已经人格化,虽然仍然时现妖法盗取官府库银、抗拒官差,或有时露出凶相,但没有了吃人、害人的情节,在与许宣(后来改称许仙)交往时一直是以感情强烈执著的良家女子面目出现。不过故事仍然有“妖精缠人”的痕迹,主要是二者之间的爱情不够均衡,白娘子单方面的爱情过于主动坚决执著,而许宜过于被动软弱游移,曾在官府供出白娘子,后来也不断怀疑白娘子,在得知白娘子的真实来历后,竟有意配合法海捉拿白娘子,即许宣基本上还是一个被妖精迷惑后来迷途知返的角色。小青的形象也比较模糊。

此后,白蛇与许宣的爱情故事传播趋盛,其情节在说书、戏曲等民间艺术形式中不断丰富。到清乾隆年间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白娘子已由蛇妖完全转变为蛇仙,既有真诚、善良、勤劳的美好品质,又有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成为民众理想中的妇女形象;故事情节也更为生动细致了。

到近现代,该传说突出了反封建、争自由的主题,增强了白娘子、小青同封建势力的代表法海的斗争情节,许宣虽然斗争精神不如白娘子那样突出,仍有些软弱,但也由被动游移的角色转化为追求爱情幸福、主动与法海抗争的形象。

(四)梁祝传说的形成过程

一般认为,梁祝传说的主人公是东晋时人。而该传说故事最早何时形成,尚无确切的证据来断定,根据后来的相关文字资料,可大致推断在东晋到南北朝时期。南朝民歌《华山畿》中有这样的诗句:“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与后来梁祝传说的结尾相同。但南朝陈代僧人智匠所纂的《古今乐录》为该民歌所作题记,记载为另一个爱情故事:

《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投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莽,呼曰神女冢。

该记载的情节与梁祝传说相近之处较多,但没有关键的女方女扮男装外出求学的情节。即使《华山畿》所咏不是梁祝传说,其情节也与梁祝传说有密切的关系,即梁祝传说的故事情节应是受前者影响而形成的。

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初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该记载十分简略,转见于宋代张津的《四明图经》:“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旧记谓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梁山伯初不知英台为女也。其朴质如此。按《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直到晚唐张读于大中五年(851年)成书的《宣室志》,才有了较具体的记述: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贸阝令,病死,葬贸阝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这段记述虽简短,但梁祝传说的基本情节已具备。

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李茂诚撰写了《义忠王庙记》,描写祝英台的临终情景为:“英台遂临冢奠,哀恸地裂而埋壁焉,从者惊引其裙,风裂若云,飞至董豁西屿而坠之。”其衣裙飞走的细节似乎为后来的“化蝶”做了一定准备。对梁山伯的结局则有较大改动:写梁山伯听说祝英台已许嫁马氏后,“神(指梁山伯)喟然叹曰:‘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良,郡以神应召,诏为贸阝令。”他的死是由于“婴疾勿瘳”。到宋安帝时,梁的魂灵又托梦帮助太尉刘裕镇压孙恩起义,一举打败孙恩义军,于是刘裕表奏梁的功劳,“帝以神功显雄,褒封义忠神圣王,令有司立庙焉。”这种结局是封建社会的文人按统治阶级的思路对民间传说的改造。接下来的文字资料便是上文提到的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张津的《四明图经》。

梁祝化蝶的记载首见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薛季宣《游祝陵善权洞》诗:“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南宋咸淳年间(1266—1274)《昆陵志》也提到“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藓空有读书坛’”。化蝶传说应该是在此时以前形成的。明清时期关于化蝶情节的记载更为明确。明代冯梦龙《情史》卷十中说:“吴中有花蝴蝶,橘蠹所化,妇孺呼黄色者为梁山伯,黑色者为祝英台。俗传祝死后,其家就梁冢焚衣,衣于火中化成二蝶。盖好事者为之也。”这里说是祝英台的衣裙化为蝴蝶。也有些记载直接说是梁祝的魂魄化为蝴蝶,如明代扬州的彭大翼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成书的《山堂肆考》中说:“俗传大蝶出必成双,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

明、清时期关于梁祝传说的记载较多,在宋代以前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细节。除文人笔记外,还出现了地方志如《宁波志》、《鄞县志》的记述,不过地方志也是根据传言和前人笔记来记述的,并不能由此断言其所记为真事。这里我们看清代邵金彪所撰《祝英台小传》:

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欲为择偶,曰:“儿当出外游学,得贤士事之耳。”因易男装,改称九官,遇会稽梁山伯,遂偕至宜兴善权山之碧藓岩,筑庵读书,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为女子。临别,与梁约曰:‘某月日可相访,将告父母,以妹妻君。’实则以身相许也。梁自以家贫,羞涩畏行,遂至愆期。父母以英台字马氏。后梁为鄞令。过祝家,询九官。家僮曰:‘吾家但有九娘,无九官也。’梁惊悟。以同学之谊,乞一见,英台罗扇遮面,出一揖而已。梁悔念成疾,卒,遗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台将就马氏,伞舟于迂道过其处,至则风涛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堕入茔中,绣裙绮襦,化蝶飞去。丞相谢安闻其事于朝,封为义妇。此东晋永和时(345—356)事也……今山中杜鹃花发时,辄有蝶双飞不散,俗传是两人之精魂。今称大彩蝶,尚谓祝英台云。

历史上的梁祝传说资料除了文人笔记与志书之外,还有各种民间戏曲的传承线索。民间艺人在小戏、曲艺等形式中在保留传说的基本情节要素的前提下,加入了很多生动的细节,故事的发展过程、梁祝生活的时间地点也与文人记载有很多不同之处。到现代戏曲,综合了历史上的各种版本,情节更完整,细节更加丰富,如增加了情节“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思兄”、“骂媒”、“楼台会”、“哭灵”等。最为成功也是影响最大的戏曲作品是建国后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

四大传说的结局方式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故事本来都是悲剧结果,但都经过了符合民众审美习惯的奇巧处理。

1.牛郎织女传说:鹊桥相会

此传说的结局本是牛郎与织女被王母拆散,银河相隔,但民众觉得理想得不到满足,遂想象出鹊桥相会的情节。此情节最早见于《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后在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等文献中有更细致的记述。这种结局使民众在愿望和情感上得到很大满足,又以神奇的想象为故事情节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2.孟姜女传说:哭倒长城

故事本是丈夫尸埋城下、妻子殉情的大悲剧,但人们不满足于这样压抑的收尾,想象出长城崩塌的情节,这种结局的哀痛绝伦令人深深感动,其想象的宏伟气势震撼人心。它不仅使民众心头压抑的愤懑得以宣泄,而且使长期处于专制重压下的穷苦人看到获胜和解脱的虚幻图景,令人感到慰藉和快乐。长城是暴政强权的象征,它的倒塌表达了弱势“草民”战胜强权的愿望以及对于帝王所谓“丰功伟业”和巍峨权势的蔑视,显示出民心的巨大力量,也给受压迫的民众以抗争的鼓励。

3.梁祝传说:化蝶相伴

梁祝的爱情在父母包办婚姻制度和“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戒律的摧残下以悲剧收场,民众依据灵魂不死和转生的俗信,传说梁祝的灵魂化作蝴蝶永远相伴飞舞,通过变幻的手法使主人公获得了新生,使他们的爱情获得了另一种方式的圆满和永恒,而且意境优美,韵味绵长,堪称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和顶峰作品之一。这种结局不落俗套,也不粉饰现实,而使民众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白蛇传:法海变蟹

白蛇传结局本是白娘子被镇压在塔下,夫妻离散、母子分别的结局,但民间传说让小青和许仙的儿子斗败法海,救出白娘子,而法海无处躲避,只得藏在蟹壳里,永远被人嘲笑和作践,表现出民众的斗争精神和幽默情怀。

四、四大传说与节日习俗

由于四大传说历史悠久,且在民间影响巨大,导致了特定节日的产生或将节日习俗与传说情节相融合。

1.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

“乞巧节”又称“七夕”、“双七节”、“女节”、“香桥会”等。时间在阴历七月初七,为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范围,朝鲜族、白族等族也过此节。传说七月初七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一般是女子祭祀、观赏织女星,并在月下穿针引线或做编织类女工,向织女乞求智巧。也有男童祭祀牵牛星并祈求聪明的习俗。据记载,汉代已有女子在七月七日看织女星、穿针和曝衣之俗。

2.盂姜女传说与寒衣节

寒衣节为中国北方习俗,时间在阴历十月一日。妇女们缝制棉衣,送给出门在外的亲人,并到坟地给已去世的亲人烧纸衣并供奉食品。此习俗与孟姜女传说结合,遂有孟姜女辛苦做衣并到长城脚下送寒衣的情节。

3.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双蝶节为江苏宜兴、浙江鄞县等地流行的习俗,时间在阴历三月一日(传说该日为祝英台生日),因纪念梁祝爱情故事和化蝶传说而得名。宜兴祝英台读书处与鄞县梁祝墓附近阳春三月也确实多蝶,此事实与传说结合,形成节日,人们在这一日到宜兴善卷洞的祝陵、英台读书处凭吊并观赏桃花、蝴蝶。浙江宁波一带则有游梁山伯庙和到祝英台庵喝菜汤的习俗,当地传言:“梁山伯庙一到,夫妻同到老。”

4.白蛇传与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粽包节”等,是汉族传统节日,蒙古、回、藏、苗等很多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时间为阴历五月初五。节日活动有赛龙舟、包粽子、挂香袋、斗百草、饮雄黄酒、吃癞蛤蟆等习俗。过去江浙一带还流行端午节观看《白蛇传》戏文和游览雷峰塔的习俗。不少人在游塔时还要挖一块塔砖带回家,以获得白娘子的福佑,这也应该是雷峰塔在1924年倒塌的原因之一。该节日的部分习俗与关于屈原、伍子胥的传说相结合,而饮雄黄酒、吃癞蛤蟆等习俗则与白蛇传的一些情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