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列宁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6]列宁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7]列宁全集(第36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8]毛泽东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9]毛泽东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0]毛泽东外交文选[M]。 北京: 中文文献出版社, 1994

[11]周恩来选集(下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3.

[12]周恩来文选[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0.

[13]邓小平文选(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1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0.

[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1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0]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21]朱偰。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友谊关系和文化交流[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6.

[22]段连城。 对外传播学初探[M]。 北京: 中国建设出版社, 1988.

[23]贺圣达。 缅甸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2.

[24]梁英明, 梁志明, 周南京, 等。 近现代东南亚(1511-1992)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5]张锡镇。 当代东南亚政治[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4.

[26]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7]张国良。 传播学原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28]李路曲。 新加坡现代化之路—进程、模式与文化选择[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6.

[29]陈衍德。 现代中的传统、菲律宾华人社会研究[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8.

[30]阎学通, 王在邦,李忠诚, 等。 中国崛起一国际环境评估[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31]李宝俊。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2]郑兴东。 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 北京: 新闻出版社, 1999.

[33]王仲华。 对外宣传初论[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

[34]刘双, 于文秀。 跨文化传播一拆解文化的围墙[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35]蔡帼芬。 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M]。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36]吴文虎。 传播学概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37]刘继南。 国际传播文集[C]。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38]何东君。 历史的足迹—新华社70周年回忆文选[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1.

[39]刘宏煊。 中国睦邻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1.

[40]方金英。 东南亚“华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案例研究[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01.

[41]陈力丹。 舆论学一舆论导向研究[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42]刘继南, 周积华。 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M]。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43]唐凯麟。 西方价值观丛书[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44]段京肃。 传播学基础理论[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3.

[45]尹宏毅。 全球传播[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46]沈苏儒。 对外报道教程[M]。 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3.

[47]蔡帼芬,徐琴媛。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M]。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社, 2003.

[48]蔡帼芬。 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M]。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49]潘一宁。 国际因素与当代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50]关世杰。 国际传播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1]曹云华,唐翀。 新中国一东盟关系论[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52]郭可。 当代对外传播[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53]郭可。 国际传播学导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54]彭伟步。 东南亚华文报纸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55]张昆。 国家形象传播[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56]刘洪潮。 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57]赵启正。 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M]。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5.

[58]李智。 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9]孟晓驯。 文化经济学思维[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60]单波,石义彬。 跨文化传播新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61]庄国土。 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62]李希光,周庆安。 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63]赵启政。 向世界说明中国[M]。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5.

[64]王学风。 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5]曾建徽。 融冰﹒架桥﹒突围—曾建徽论对外宣传[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66]程曼丽。 国际传播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7]林秀梅。 泰国社会与文化[M]。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6.

[68]刘美凤。 柬埔寨·金边耀眼的地方[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6.

[69]师小玲。 文莱·绿波上的金顶[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6.

[70]吴士存,朱华友。 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五国经济研究[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

[71]李富强。 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史研究(文化卷) [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6.

[72]杨武。 东盟文化与艺术研究[M]。 黑龙江: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7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

[74]陈新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75]林辉基。 科学发展观:和谐世界论[M]。 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76]周伟民,唐玲玲。 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08.

[77]云南省商务厅。 投资东盟—老挝[M]。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8.

[78]范宏贵,刘志强。 越南语言文化探究[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

[79]马金案,黄斗。 文莱国情与中国:文莱关系[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

[80]云南信息报社。 中国记者发现东盟下—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81]王磊。 权力的修辞—美国外交话语解析[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0.

[82]云南信息报社。 中国记者发现东盟上—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83]张云。 国际政治中的“弱者”的逻辑:东盟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84]刘小燕。 政府对外传播[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

[85]刘翔。 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86]王子昌.东盟外交共同体主体及表现[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11.

[87]李智。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1.

[88]王子昌。 东盟外交共同体:主体及表现[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11.

[89]白云真。 当代中国外交变迁和转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90]姜加林,于运全。 世界新格局与中国国际传播—“第二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著作集[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2.

[91]常永胜。 马来西亚社会文化与投资环境[M]。 广州: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012.

[92]门洪华。 中国外交大布局[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93]李志东。 新加坡国家认同研究[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94]唐慧, 张向辉, 廖娟凤。 文莱文化概论[M]。 广州: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014.

[95]孙衍峰。 越南文化概论[M]。 广州: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014.

[96]阳阳。 菲律宾文化概论[M]。 广州: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014.

[97]钟楠。 柬埔寨文化概论[M]。 广州: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014.

[98]陈晖。 熊韬,聂雯。 泰国文化概论[M]。 广州: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014.

[99]李彦冰。 政治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100]张跃, 张琨。 新加坡文化概论[M]。 广州: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014.

[101]刘新鑫,李婧,梁孙逸。 印度尼西亚大众传媒研究[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5.

[102]孙英春。 跨文化传播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103]王义檐。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104]薛力。 “一带一路”与“亚欧世纪”的到来[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105]许利平。 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与路径[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106]陈琼渊,黄日涵。 搭桥引路: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107]胡佑。 “一带一路”:打造中国与世界命运共同体[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08]陈岩。 东亚共同体通论[M]。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109]王灵桂, 赵江林。 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挑战与未来[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110]王义诡。 “一带一路”: 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111][美] 霍尔。 东南亚史[M]。 赵嘉文,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112][美]爱德华﹒霍尔。 沉默的语言[M]。 刘建荣,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113][英]汤林森。 文化帝国主义[M]。 冯建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114][意]葛兰西。 狱中札记[M]。 曹雨,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115][德]哈贝马斯。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 郭官义,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16][美]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秦亚青, 译。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0.

[117][法]阿芒·马特拉。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思想与战略的历史[M]。 陈卫星, 译。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118][美]阿拉斯泰尔·伊恩·约翰斯顿,罗伯特·罗斯。 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M]。 黎晓蕾, 袁征, 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1.

[119][美]麦克尔·利弗。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接触—进退维谷[M]。 北京: 新华社出版社, 2003.

[120][美]弗朗西斯·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M]。 黄胜强,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21][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 张洁,田青,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22][法]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刘北成,杨远婴,译。 北京: 三联书店, 2003.

[123][美]约瑟夫·奈。 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 吴晓辉,钱程,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5.

[124][美]亨廷顿·哈里森。 文化的重要作用[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6.

[125][法]路易·阿尔都塞。 保卫马克思[M]。 顾良,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126][意]安东尼奥·葛兰西。 葛兰西文选[M]。 李鹏程,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127][美]赛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周琪,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0.

[128][美]爱德华·霍尔。 无声的语言[M]。 何道宽,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29][美]约书亚·科兰兹克。 魅力攻势—看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M]。 陈平,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130][美]科克-肖·谭.没有国界的正义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M]。 杨通进,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4.[131]

[英]戴维·米勒。 民族责任与全球正义[M]。 杨通进, 李广博, 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4.

[132][美]伊曼纽尔·阿德勒, 迈克尔·巴涅特。 安全共同体[M]。 孙红, 译。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5.

[133]JIM G。 Discourse of Global Politics: A Critical (Re)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 Boulder:Lynne Rienner, 1994.

[134]BERKENKOTTER C, HUCKIN T N。 Genre Knowledge in 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Cognition/Culture/Power [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5.

[135]Bernstein R, Munro R H。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M]。 New York: Alfred A。 Kropf,1997.

[136]Gerald Chan。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M]。 Martin's Press, INC, 1999.

[137]Yee H, Storey I。 The China Threat: Perceptions, Myths and Reality[M]。 Taylor&Francis Group, 2002.

[138]Debris F ed。 Language, Agency and Politics in a Constructed World[M]。 New York: M。 E。 Sharp, 2003.

[139]Hoffman A M。 Building Trust: Overcoming Suspicion in International Conflict[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140]Beeson M, Li Fujian。 China's Regional Relations: Evolving Foreign Policy Dynamics[M]。 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14.期刊著作类:

[141]万光侠。 社会精神生产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J]。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6): 12-16.

[142]王岩。 中国与新加坡关系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 南洋问题研究, 1995(1): 39-44.

[143]覃宝先。 未来“大东盟”中的印度尼西亚[J]。 当代亚太, 1995(4): 51-54.

[144]张禹东。 试论东南亚华人宗教的基本特质[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97(S1): 26-32.

[145]李廷江。 探索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平野健一郎和他的国际文化理论[J]。 国外社会科学, 1997(2): 38.

[146]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3): 15-22.

[147]潘忠岐。 “文明冲突”理论的系统阐释—亨廷顿新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简介[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7(6): 2-4.

[148]郭庆光。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下) [J]。 国际新闻界, 1998(3): 51-55.

[149]孔远志。 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特点[J]。 东南亚研究, 1998(4): 54-56.

[150]李晨阳。 缅甸与东盟关系:1988年以来的回顾与展望[J]。 东南亚纵横, 2000(s1): 88-93.

[151]孙小迎。 改善和发展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J]。 当代亚太, 2000(2): 30-34.

[152]程曼丽。 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J]。 国际新闻界, 2000(4): 17-21.

[153]龚刚。 想起“文明冲突论”[J]。 南风窗, 2001(11): 22.

[154]王丹红。 试论文莱华文文学之特点[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1): 86.

[155]姜永仁。 缅甸文化结构及其特点[J]。 东南亚纵横, 2002(3): 77-81.

[156]汤一介。 “全球伦理”与“文明冲突”[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01): 79-83.

[157]陈有金。 老挝的“竞渡”及其文化特征[J]。 东南亚纵横, 2003(2): 63-65.

[158]钱皓。 大众话语中的美国形象与中美关系[J]。 国际经济评论, 2003(3): 44-49.

[159]曹云华。 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J]。 东南亚研究, 2003(06): 4-9.

[160]孙晶。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思想考察[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43-47.

[161]李建新。 文明冲突中的中国文明与人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人口要素[J]。 人口研究, 2004, (01): 16-21.

[162]赵启正。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J]。 世界知识, 2004(5): 54-57.

[163]周鸿。 论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反贫困意义[J]。 广西民族研究, 2004(3): 81-84.

[164]张剑荆。 “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4(5): 10-14.

[165]韦红。 中国崛起与东盟对外战略调整[J]。 当代亚太, 2004(11): 3-8.

[166]孙家正。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J]。 求是, 2004(24): 8.

[167]古永继。 明清时滇桂地区与越南关系述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 77-82.

[168]杜维明。 全球化与多元化中的文明对话[J]。 深圳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5(2): 5-13.

[169]M。 ShahidulIslam, 姚小文。 东盟十国经济发展趋势—文莱经济展望[J]。 东南亚纵横, 2005(4): 31-32.

[170]李小圣,王晓梅。 东盟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和影响[J]。 当代世界, 2005(6): 22-24.

[171]吴月,王琼。 对美国文化外交政策影响之评析[J]。 理论观察, 2005(6): 35-36.

[172]秦亚青。 观念的力量[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10): 1.

[173]穆迪罗。 国际文化交流研究的新突破—评孔远志的印尼文专著《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J]。 东南亚之窗, 2006(1): 66-67.

[174]张业遂。 在“‘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上的讲话[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2): 7.

[175]姜鹏。 我国对外传播之生态环境简析[J]。 东南传播, 2006(1): 14-15.

[176]张清敏。 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J]。 外交评论, 2006(2): 36-38.

[177]罗建波。 构建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J]。 现代国际管理, 2006(3): 33-37.

[178]秦亚青。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J]。 国际政治研究, 2006(3): 1-23.

[179]张长虹。 试论泰华新闻学在泰国文学格局中的地位[J]。 华文文学, 2006(3): 104-105.

[180]梁英明。 从东南亚华人看文化交流与融合[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6(4): 32.

[181]彭新良。 外交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关于文化外交的几点思考[J]。 宁波大学学报, 2006(4): 61.

[182]程曼丽。 国际传播学学科体系建立的理论前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6): 116-121.

[183]施惟达。 民族文化: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J]。 民族艺术研究, 2006(6): 24-25.

[184]蒋玉莲。 影响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 2006(10): 23.

[185]门艳玲, 谢桂玲。 文化外交刍议[J]。 当代经理人, 2006(12): 304-306.

[186]张弦。 海外华语媒体对我国对外传播的作用[J]。 东南传播, 2007(1): 44-47.

[187]贺圣达。 东盟对华政策和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1): 6-15.

[188]王凤才。 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辨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03): 34-42.

[189]陆继鹏。 软实力与中国对东南亚外交[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4): 72.

[190]马静伟。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简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6): 6-8.

[191]韦红萍。 中越两国历史文化中的特殊人物:翁仲[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49-52.

[192]肖子华,江胜才。 全球化认知的基本维度[J]。 职业时空, 2007(23): 59-60.

[193]秦亚青。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若干思考[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8(1): 11.

[194]方芸。 从规避到合作:老挝和东盟关系的演进[J]。 东南亚研究, 2008(1): 15-20.

[195]庄国土。 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J]。 南洋问题研究, 2008(1): 70-72.

[196]邢和平。 柬埔寨:东盟国家中冉冉升起的新星—柬埔寨2007年回顾和2008年展望[J]。 东南亚纵横, 2008(2): 17-24.

[197]萨勒胡丁·萨勒。 论中国和东盟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J]。 国际学术交流, 2008(2): 127.

[198]陈秉公。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3): 94.

[199]韦民。 论新加坡与东盟关系—一个小国的地区战略实践[J]。 国际政治研究, 2008, 45(3): 27-40.

[200]吴卫民,石裕祖。 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探析[J]。 学术探索, 2008(6): 108-114.

201]孙红霞。 中国加强文化外交的特殊意义[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2): 84-85.

[202]刘阿明。 权力转移过程中的东南亚地区秩序—美国、中国与东南亚的角色[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6): 38-46.

[203]杨生平,张慧慧。 全球化背景下恐怖主义的文化反思[J]。 江汉论坛, 2009(6): 119-123.

[204]罗满秀 ,汤希。 论中国与文莱关系特点及前景[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0(2): 31-34.

[205]王鹤岩,张志顺。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同一性与文化多样性[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8(4): 132-135.

[206]刘笑盈。 再论一流媒体与中国的话语权时代[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2): 6-10.

[207]陈恒汉。 菲律宾文化的外来因素:殖民和开拓[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 96-102.

[208]陈遥。 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与华侨华人的作用[J]。 华侨大学学报, 2010(2): 84.

[209]孙小白。 越南的东盟身份建构:收益与问题[J]。 河南社会科学, 2010(4): 105-107.

[210]罗国强。 多边路径在解决南海争端中的作用及其构建—兼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J]。 法学论坛, 2010(4): 93-99.

[211]江涌。 中国要说话, 世界在倾听—关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 红旗文稿, 2010(5): 4-8.

[212]文平强。 华人与东南亚经济[J]。 东南亚研究, 2010(5): 60-61.

[213]田智辉。 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际传播[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7): 39-42.

[214]齐勇锋,蒋多。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J]。 东岳论丛, 2010, 31(10): 165-169.

[215]刘庆。 广西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旅游合作发展与对策研究[J]。 大众科技, 2010(11): 225.

[216]普建仙。 浅析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7): 20-20.

[217]柳晖。 合作共赢: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与启示[J]。 东南亚之窗, 2011(2): 5-13.

[218]刘永涛。 语言与国际关系:拓展政治分析的新视角[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7): 44-56.

[219]石秀杰,吴楠,宋慧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 2011(24): 41-43.

[220]季玲。 权力格局失衡与心理调适—中国东盟关系中的信任问题[J]。 南洋问题研究, 2012(1): 37-46.

[221]苏颖。 “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开题会综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1): 125-127.

[222]亨廷顿,周琪。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 [J]。 世界历史, 2012(1): 156.

[223]范宏伟。 日本、中国与缅甸关系[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3): 55-62.

[224]蔡惠福,刘大勇。 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积极搞好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J]。 唯实, 2012(3): 80-84.

[225]曲慧敏。 以文化产业化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3): 123-128.

[226]陈爱华。 恩格斯劳动视域中的生态伦理观—对《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伦理解读[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3): 67-75.

[227]李晨阳。 对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反思[J]。 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2012(4): 10-20.

[228]蔡惠福, 刘大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须搞好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J]。 红旗文稿, 2012(5): 12-15.

[229]陈强,黄红星。 试析新加坡的文化软实力[J]。 东南亚纵横, 2013(1): 63-68.

[230]王殿英。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阈下的公民权[J]。 当代传播, 2013(3): 20-23.

[231]曲星。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J]。 求是, 2013(4): 53-55.

[232]刘丰。 中国周边战略的目标、手段及其匹配[J]。 当代亚太, 2013(5): 4-21.

[233]毛跃。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J]。 浙江社会科学, 2013(7): 28-34+157-158.

[234]李克强。 推动中国—东盟长期友好互利合作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的致辞[J]。 广西经济, 2013(9): 9-11.

[235]蔡名照。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 对外传播, 2013(11): 4-6.

[236]贺圣达。 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与中国—东盟关系[J]。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4(1):1-10.

[237]兰夕雨,陈金龙。 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的演进:从“革命”“继续革命”到“改革”[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1): 101-l06.

[238]饶亮亮,黄涛。 浅议文莱战略文化[J]。 东南亚之窗, 2014(2): 15-23.

[239]苏长和。 习近平外交理念“四观”[J]。 人民论坛, 2014(4): 28-30.

[240]黄雪莹。 马来西亚文化对北部湾经济、文化的影响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14(3): 36-37.

[241]宫力。 邓小平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8): 18-22.

[242]赵丽涛。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J]。 公安研究, 2014(9): 95.

[243]杨叔子。 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解[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9): 421.

[244]刘德会。 简论奥巴马政府“重返东南亚”战略的实施[J]。 学理论, 2014(17): 11-12.

[245]熊澄宇。 在交流和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J]。 求是, 2014(18): 44-45.

[246]苏毅。 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6(5): 126-133.

[247]刘宗碧。 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体系和话语权问题—基于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观察[J]。 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00): 209-217.

[248]蔡德贵。 试论美国的儒家学派[J]。 当代儒学, 2015(2): 205-219.

[249]卢光,许利平。 周边外交“亲诚惠容”新理念及其实践[J]。 国际关系研究, 2015(4): 49-58.

[250]何伟,敖四江,朱必法。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4): 34-36.

[251]陆建人。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J]。 创新, 2015(5): 44-50.

[252]共青团中央书记处。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新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J]。 求是, 2015(5): 11-13.

[253]张艺腾。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的解读[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 45-50.

[254]刘雪莲,李晓霞。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及其在东亚地区的推进特点[J]。 东北亚论坛, 2015(6): 105-113.

[255]马振岗。 中国离全球性大国还有多远[J]。 人民论坛, 2015(21): 28-38.

[256]朱云汉,知非。 “巨变时代”呼唤“中国政治学”[J]。 理论建设, 2016(1): 146-148.

[257]邹国勇,吴琳玲。 TPP、RCEP背景下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挑战与应对[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2): 53-61.

[258]李进,杨艳明。 21世纪以来中国与老挝关系的发展[J]。 东南亚纵横, 2016(4): 10-15.

[259]蔡尚伟,车南林。 “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产业挑战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 37(4): 158-162.

[260]胡春艳。 “一带一路”下的马来西亚华人与中马文化交流[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4): 27-32.

[261]王媛媛。 “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研究之柬埔寨文化研究[J]。 丝绸之路, 2016(10): 20-21.

[262]赵军奇。 电子竞技运动的国际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以“英雄联盟”在中国的传播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12): 340.

[263]孙晓萌,张颖。 从文化霸权视角探析中国的文化选择[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12): 11-14.

[264]黄丽娟,郭进。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政治风险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青海社会科学, 2017(1): 28-34.[265]王子昌。 菲律宾:东盟的重要建构与引领力量[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1): 31-37.

[266]陈筱宇。 福建地方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龙岩学院学报, 2017(1): 104-107.[267]董海涛。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D]。 武汉: 武汉大学, 2012.

[268]刘峥。 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 2012.

[269]黄里云。 中国—东盟关系中外交话语的调适与建构研究[D]。 昆明: 云南大学, 2016.

[270]陈丽江。 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271]窦卫琳。 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272]郑华。 首脑外交: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1969-1972[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273]吴潜涛。 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N]。 人民日报, 2007-2-12(19)。

[274]孙吉胜。 国际关系不能忽视语言研究[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24(006)。

[275]J M Mitchell。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M]。 Boston:Allen and Unwin, 1986.

[276]Naisbitt John。 Global Paradox[M]。 London: Nicholas Brealey, 1994.

[277]Chen Jie。 Shaking Off an Historical Burden: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ASEAN-based Communist Insurgency in Deng's Era[J]。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1994, 27(4): 443-462.

[278]Denny Roy。 The "China Threat" Issue: Major Arguments[J]。 Asian Survey, Aug。 , 1996, 36(8): 758-771.

[279]Robert O Keohane, Joseph Jr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J]。 Foreign Affairs, 1998(5): 86.

[280]Ho Khai Leong。 Rituals, Risks and Rivalries: China and ASEAN in the Coming Decades[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1(10): 683-694.

[281]Ba A D。 China and ASEAN: Renavigating Relations for a 21st-Century Asia[J]。 AsianSurvey, 2003, 43(4): 622-647.

[282]Ba A D。 Who's Socializing Whom? Complex Engagement in Sino-ASEAN Relations[J]。 The Pacific Review, 2006, 19(2): 157-179.

[283]Callahan W A。 Future Imperfect: The European Union's Encounter wi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2007, 20(4-5): 777-807.

[284]Alvaro J。 Political discourse in China's English language press[J]。 World Englishes, 2013(2): 14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