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世与成长

明末清初,中国在学术界和科学界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哲学家、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徐光启,就是这灿烂星群中的一颗耀眼的星辰。他为发展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事业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一生。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公元 1562 年 4 月 24 日(明嘉靖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城内太卿坊(今上海市南市区乔家路) 一座三开间的瓦房里。

徐光启的曾祖徐珣是一个贫困农户,到了祖父徐绪的时候,弃农经商, 家庭逐渐富裕起来。但好景不长,徐绪中年早逝,留下妻子尹氏和 6 岁的儿子徐思诚,尹氏为了维持家计,请来她的侄子协助经商,不过几年,徐家产业不断扩展,成为富裕大户。徐思诚也在十七八岁时娶钱氏为妻。

就在徐思诚 19 岁那年,倭寇闯进我国东南沿海肆意烧杀抢掠,富裕的松

江府人民也陷入了这场浩劫中。徐家为躲避灾祸,不得不离家避难。直至 1556 年,长江口和浙江一带的倭患渐平,徐家才结束了四年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回到了家乡。经过几年经营,家庭经济稍有恢复,但祸福无常,不久家中又遭盗窃,同时松江府发生严重的灾荒。天灾人祸,使徐家生活面临困境。在这艰辛的年头里,徐光启诞生了。

徐光启的降生,给这个逐渐衰落的家庭带来了莫大的喜悦,老祖母和父母更是对徐光启寄以极大的希望,所以取名为“光启”,期望他能光宗耀祖。尽管家境贫寒,但长辈还是千方百计供他上学念书。七岁那年,徐光启进入了家乡附近的龙华寺私塾馆读书。在同学当中,他聪颖而勤奋,功课出类拔萃,无论是章句、制义,还是声律、书法皆佳。有一次,徐光启到邻近的私塾学馆去玩,老师听说他很聪明,想考考他,于是就出了几道题目,徐光启不假思索、对答如流,使这位老师既惊奇又佩服。徐光启不仅学习努力,而且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由于家中经济日益拮据,徐思诚放弃了经商,索性在田间劳作。他的祖母与母亲也勤于纺织,日夜操劳,为的就是多积攒一些钱供徐光启上学。徐光启眼看父母辛勤劳作,疲于奔命,也常常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帮母亲做些家务,给父母沉重的心境以丝丝快慰。这使他从小就有一些粗浅的农业知识,同时培养了他的求实精神,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徐思诚喜欢纸上谈兵,家藏不少兵书。徐光启受父亲影响,幼年时也喜爱阅读兵书。母亲严氏认为“兵者不祥之物”,不愿意他接触这方面的知识, 家中凡有画着兵刃的图像的书都被她藏了起来,但徐光启还是渐渐地对军事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对抗倭的故事,更是听得入迷。家乡有一位叫华锦的人, 当年曾是一个海商,后来受抗倭将领胡宪宗派遣,前往勾结倭寇的海盗头目徐海营中刺探军情,还趁机说降了徐海。华锦解甲归乡后,常向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平定倭患的惊险故事,徐光启经常被他的讲述深深吸引。所以, 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铭刻了对倭寇的仇恨,同时也培养了他对军事学的兴趣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严格的家庭教育,老祖母和双亲殷切的希望,耳濡目染,使徐光启从小志向不凡。有一次,几个同学在一起议论长大后的理想,有的说将来想成为富翁;有的说长大要当道士。因为嘉靖皇帝笃信道教,当地道士的社会地位很高。徐光启对他们的志向,不以为然。他表示志愿当大官,认为如论做人,

当立身行道,治国治民,提倡正义,反对邪恶,才不枉为人一世。少年时代的徐光启,就是怀有这样的远大抱负。

经过十多年刻苦勤奋的学习,终于有了小小的回报。1581 年(万历九年) 考取了金山卫的秀才,迈开了他走科举道路的第一步。这无疑给家境欠丰的徐家带来了福音。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一旦考上了秀才便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并可从县学中得到一些津贴以及获得教书的资格。徐光启回到家乡后, 就开始了教书的生涯。也就在这一年,徐光启和本县读书人吴小溪之女结下了秦晋之好。这位夫人稍谙诗文,通晓事理,既勤俭能干,又孝顺公婆,相夫教子,还是生产能手。在以后的艰苦岁月中,她与徐光启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成为他的贤内助,使他无内顾之忧。

徐光启在教授乡里子弟之余,也躬耕于野,以补贴家用。由于本地历年都有水旱灾害,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于是徐光启开始关心农田水利,他不断访问农家,开展对农学的研究。不久老祖母去世了,父母也已年过半百, 家中又添了儿子徐骥,家境相当困苦。为了摆脱困境,他不得不走十分艰辛的科举之路。从秀才到进士,幸运者只需几年,而他却走了漫长的二十几年, 这其中的辛酸、苦楚,言不胜言。如果说每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在其漫漫的人生之旅中都要身处逆境、艰苦磨炼的话,那么徐光启的这段坎坷就是最好的证明。